文 陈昌云
刺绣秦岭:“我来 我见 我赢了”
文 陈昌云
隧道施工。
一声巨响:宣告13公里长隧道畅通的喜报
虽然距自己首次为人父已经16年了,44岁的张寿福还是有向“产房”里激动地张望的内心冲动——
他在等待着再一个“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
6月4日下午,罗曲隧道被凿通了,这条隧道位于秦岭深处大山腹中。
隧道开凿,一般的标志都是放炮;而隧道贯通的那一层“薄膜”,往往也以放炮结束。
张寿福在等待一声巨响。
2013年5月3日,罗曲隧道开挖的第一声爆破声响起, “从那天起,直到2016年6月4日,整整3年又一个月零二天,也就是1128天,我们终于开凿通了这条长达9284米的隧道,”张寿福说,“平均每天掘进了8.23米。”
当然,在此之前的4月18日,他们也以一声巨响宣告长达13101米的福仁山隧道被贯通。
凿通这座特长隧道,张寿福的队伍用了1106天。
隧道更长,而所耗时间更短。
据张寿福的副手,中国水电十四工程局西(安)成(都)客运专线项目部常务副经理徐有亮说:“福仁山隧道是西成线七大高风险长隧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电建集团目前承建的最长铁路双线隧道。”
张寿福现在是中国水电十四工程局西(安)成(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项目部经理。
和记者接触的5天里,张寿福总会提到一个日子,“2014年3月14日”。
这个日子,可能会使他铭记永远。
“这天,中国铁路总公司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对项目部承建的工点进行了全覆盖检查,随后就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全路通报,并就检查结果对工程局处以停标两个月。业主西成公司就此事给项目部发黄牌,并约谈工程局领导。
从2012年12月开工15个半月以来,张寿福首次情绪跌入低谷,他甚至萌生撂挑子的念头。
“这条铁路建成以后,设计时速是250公里,这么快的速度,‘路’的建设质量若有丝毫问题,后果是什么?以后高铁通车了,它唯一可以撞的就是空气。”
冷静下来以后,张寿福及所带领的团队,对铁总这次检查有了新的认识和自我警醒。“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张寿福沉重地说,“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和现场迎检准备上,都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同时,大家对高规格检查的思想认识高度也不足,对经验教训的总结还不到位。”
“反思以后,我们决定针对铁总指出的问题,组织职工再培训学习和反思总结,进一步转变思想,搞工艺工法的精雕细琢和技术创新,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所以我们要取法乎上上。”
项目部常务副经理徐有亮认为,在32公里桥隧已经曙光在望的今天,回首过去的42个月来看,“2014年3月14日”算项目部的一个转折点,“之前是适应和打基础,之后是进度、质量、工艺工法落实上和标准化程度上节节提高,时至今天,在强手如林的西成线上我们不再怯场”。
“现在若再来检查,我会坦然多了。”张寿福说。
某种角度说,张寿福还真要谢谢铁总的这次严厉,要感谢西成公司“严一格,紧一扣”的标准化、专业化、科学化的管理。
截止目前,项目部的团队已有3项技术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总局实用型专利的认证。
2012年10月中标,十四局迅速组建西成客专项目部,紧接着从各单位抽调人马跑步进场,入驻汉中市洋县。其实,到这时,先来的几十个人中,坐过高铁的没几人,而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于2008年8月1日运行,至当时已经运行了4年多。
项目部所属综合部主任苏创辉告诉记者,项目部人员这些年有进有出,就是今天的人员中,“干过高铁施工的也只有5人,乘坐过高铁的也不多。”
“这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们项目部的职工,直到今天的130位职工,在此之前,不仅基本没有干过高铁工程施工,甚至见过的也不多,除了在电视上。”徐有亮说。
徐有亮很谨慎用了“基本没干过高铁”的词句来表述,说明留有余地,这个余地就是他自己。
“我们虽然都同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但是在高铁建设上还存在诸多弱势,如专业团队不足,铁路施工经验不足和对铁路文化的适应、资源配置和资源组织、以及跑步进场的节奏上总体与沿线其他单位相比还较弱。”
“可以这么说,组建项目部开工建设了,整个项目部正儿八经干过高铁的就是有亮,他在贵广客专干了几年,其他人,包括我自己,缺乏高铁施工经验。”
张寿福笑笑:“我还只坐过普通火车没坐过高铁。”
徐有亮在贵广客专干了4年,可宝贵的是,他从头干起,一直干到无轨砟道要铺筑,十四局中了西成客专XCZQ-5标段,公司考虑到徐有亮业务娴熟,把他作为项目部技术方面的灵魂人物给调过来,使得徐有亮完整的高铁建设阅历少了一根尾巴,现在,他笑眯眯地说:“这个尾巴来西成续上了。”
在张寿福心中,他负责西成项目的具体实施有一个把握:“咱有人,咱不怕。”
他有的“人”,包括130名以技术人员为主的年轻团队,以及人数根据需要可大可小,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协作队伍,这其中,有一个人极为重要,这就是他当着记者的面极亲切提及的“有亮”。
“有亮”者,徐有亮也。
有了徐有亮,也是张寿福敢于担纲西成项目部,承接合同额为22.3588亿元的巨大工程的信心之一。
但形势还是相当严峻,这个项目部的人绝大多数不仅没有干过高铁,甚至互不相识,就连现在最主要的两位“正副领导人”张寿福和徐有亮,来洋县组建项目部之前也是陌路人,徐有亮说,“十四局太大了,我们在各自的二级单位和工地,不可能认识。”
工期只有48个月,而合同额22.3588亿元要完成,这就意味着,项目部必须要在最快的时间段内祛除缺乏组织和默契的不利局面,这也是这个“单位”形成43个月后,成绩骄人的今天,张寿福和徐有亮要特别感激西成公司的原因所在,“感谢他们给了我们一个学习磨练、成长成熟的机会。”
学习过程不仅艰苦,还付出不少代价。
“地质勘探资料不完善,为了获得有效的地质信息,我们为此专门投入400多万元,买了一台超前地质水平钻机,可水平钻探前面120米深,辅以地质雷达,可以预知前方岩层地质状况,据此提前准备方案和配备资源。”
“因为过程把关不严,质量不达标我们还爆破拆除了两段已经浇好的隧道二衬和桥梁墩台砼,”张寿福说,“我们自己检测发现质量有点问题,觉得不需要西成公司来提醒,不合格就自己炸,重新做。”
5月14日,在桥梁现场,张寿福分别将所炸后重建的工程部分一一指给记者看。
“来干这个工程,迄今走了三步,第一步是不折不扣按业主要求做,而自己是学习,入行入规;第二阶段是在交了一些学费后,摸到一些窍门,自己总结提高和改进;第三步是自己越干越好,还琢磨出了一些有特色的工艺。”
对这个工程,十四局公司的领导也很看重,公司总经理洪坤三次到工地视察指导,当他在施工平导(隧洞)里看到地面平整度不是很好时,批评张寿福说:“你的工序把关不严,作业标准化不够,做这样的大工程要从每一个细节上规范自己,训练队伍。不管临时工程还是永久工程,质量标准不能降低。”
洪坤看得很远,十四局在转型,要跳出传统的水电工程,向更广泛的领域进军,高铁和地铁是十四局公司领导极为看好的一个广阔领域之一,而这两个轨道领域的工程,无论标准化还是质量,都讲究精致严谨和细节完美,所以他不能无视张寿福他们不重视施工细节上的错误。
做人,做事,做工程,就要像养育十四局的那片红土地一样,要淳朴、实在,这样才能取信于人,才能在市场大潮中获得立足之地。张寿福所带领的团队正是靠着这些品质,先后获得了业主西成公司7张“绿单”认可。
党委书记王曙平也到了工地三次,他对张寿福他们自我纠弊的做法很赞同,他说:“隧道、桥梁工程都是良心工程,但要做出良心工程,做工程的人首先要有良心。”
人的良心和工程的质量,就这样被自然联系在一起了。
做良心工程,也就成了这个年轻团队在施工过程中所坚守的底线。
绣花秦岭:
“技术、工装、经验和心态、感情、文化、历史交织在一起”
5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金水河特大桥,只见桥梁已经架好,就差桥面无砟轨道铺设了。
这座桥的一端连接得利隧道的成都端,另一端连接福仁山隧道的西安端,桥的下面是金水河,这条河里流淌着清澈的水,这些水质Ⅱ类的洁净水将汇入汉江,最后通过输水管道送到西安,供到北京,成为民众饮用的自来水。
说到这里,心细的人马上就反应过来了:在秦岭做工程,环保红线极其苛刻。
不仅水源要保护,秦岭还有大熊猫、羚牛、朱鹮、黑鹤、金丝猴这些极其珍贵,必须特别保护的动物,即使鬣羚、斑羚、野猪、黑熊、林麝、小麂、刺猬、竹鼠、鼯鼠、松鼠这类常见野生动物,也要保护,准确地说,秦岭的飞禽走兽一概不能触碰。
要保护上述动物,一个极为重要的前提是要保护森林、草场等植被,秦岭的植被保护得很好,环保的敏感度极其高,这又是类似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施工的一大困难。
其次,还必须关注秦岭的地理气候与历史文化交织的各种关系。
秦岭从自然地理来说,它和淮河一起,形成了中国气候地理带的南北分界,秦岭—淮河以北,属于北方小麦农业区,秦岭—淮河以南,属于南方稻作农业区。
同时,秦岭横亘,还是阻隔南北交通的自然屏障。
战国以降,秦汉王朝建立,三国鼎立对峙,一直到七八十年前,秦岭都是限隔南北的自然屏障。
历史的一幕幕活剧再次上演,他们是嬴政、刘季、项羽、韩信、萧何、张良、刘备、诸葛亮、司马懿等等,这些人以秦岭南北为舞台,表演的是逐鹿问鼎的剧情,而其中核心的内容必然和“交通”(“物流”兼“人流”)有关,这就是“五尺道”、“木牛流马”、“栈道”之类的历史记载所勾勒的古代交通物流史的轮廓。
比如南北向纵跨秦岭的子午谷就是绵延古代两千多年的著名通道,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诗云杨玉环所食荔枝就是通过子午谷转输而来,生活于明朝嘉靖万历之际,比徐霞客还早的著名“行者”王士性在其地理著作《广志绎》一书中说子午谷很险,“然止单人独骑可行,昔魏延请孔明出军,贵妃飞骑进荔枝,皆此。”
如果西(安)汉(中)高速公路是物流、人流的渠道,那么,西(安)成(都)高铁则是人流、信息流的重要通道。
2012年11月到洋县驻扎后,张寿福和徐有亮抽空去汉中转过几次,他们去看浩浩汤汤的汉江,看勉县的武侯祠和定军山的武侯墓,看汉中市区的韩信拜将台……
张寿福觉得,在秦岭这么一个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历历的环境修筑今天的“五尺道”,不从古人那里获得一些凝重的历史感以及厚实的文化熏陶,触发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对秦岭一山、一壑、一草、一木的深深眷念,对这32公里的隧道桥梁就不会从中华文明的高度去对待,去欣赏。
“在秦岭打隧道架桥,我理解是在一块雍容华贵的锦绣上拿着绣花针做活计,得非常用心,小心翼翼地顺着它的纹路走,”张寿福说,“技术、工装、经验这些纯工程施工的要素,必须和心态、感情、文化、历史交织在一起,不是单纯的隧道桥梁工程。”
因此,他们在施工时选择了与以往水电工程施工颇为有异的方式。
“标准化管理建设搞‘四化’,工程以‘六位一体’为目标,”徐有亮说,“信息化、专业化、工厂化、机械化;安全、质量、工期、投资、环保和稳定。”
在福仁山隧道通过酉水河大桥连接罗曲隧道的附近,项目部用机械硬生生沿河岸推出一块平地,在上面建了一个规范的小型构件预制工厂,5月14日淅淅沥沥的夏雨中,张寿福带记者实地查看,酉水河区域的各种型号的盖板都是在这里统一按照规范制作并实验后,才运到施工现场组装的,工厂化的规范生产,使得工程质量得到切实的保障。
信息化体系的建立,使得工程从原材料的进场、加工,到工程进度与质量,全方位、全时段得到适时监控,最有特点的是,这种监控信息通过电脑和手机的互联网系统,同时传输到业主西成公司有关部门和领导那里,这就意味着,项目部的施工全方位、全时段被甲方监控管理,即使想蒙混,也绝无可能。
“比如混凝土拌合有时间要求,要达到120秒,业主开发了一个信息模块接到拌合机电脑上,适时监控,”项目部无砟轨道施工队副队长肖存经说,“拌合机操作手、拌合站站长、技术负责人这三个工种要经过铁总的培训并取得技术认证,每打一盘料,都要将操作手的姓名输入监控系统,若操作手未经培训,没有密码和账号,拌合机就无法启动。”
三工区技术主管王会年说,业主西成公司用“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工件质量或者工艺质量出问题,业主可以追溯到具体的责任人,“质量验收检验,以前是技术员、技术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签字即可,施工人员不签字,若有问题,只能追溯到上述三人,现在作业工人也要签字,而且质量问题终身追究。”
其实,业主方对工程质量管理的有些理念其实又是古人用过的,据说长城所用砖就曾发现有烧制者的姓名镌刻于其上,这就是质量可以追溯的管理学起源,只不过,今天的监控技术更加先进。
由于这些严格管理和项目部对高铁建设的高度“自觉”,张寿福认为今天的高铁质量是可靠的。
采访之余闲聊,听到记者说高铁通车运行一两年再乘高铁可能更安全,张寿福立即以听上去比较委婉的语调“反驳”:“我认为高铁修建过程极其严格,要求极高,不会有质量问题,乘高铁不会有安全问题。”
这时候,你会发现言者和听者皆已错位——
张寿福俨然是“甲方”西成公司的首席代表!
罗曲隧道出口顺利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