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云祥 左增翠(云南省巍山县农业局)
山地牧业发展之我见
文│熊云祥 左增翠(云南省巍山县农业局)
畜牧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年兴起的草牧业更是一项新兴产业,深度融汇于农业中,农牧结合相得益彰。高原特色农业中的山地畜牧业是当前开展产业扶贫的现实选择,同时也能缓解畜禽养殖污染状况。发展草业和草地畜牧业,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能提供优质产品,促进区域绿色发展。
畜牧业为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发展山地牧业成为开展产业扶贫的现实选择。
饲养畜禽是农村农户的主要收入之一。现实中山区农村贫困地区的农户生产多以农业为主,利用剩余劳动力和农产品的加工副产物饲养畜禽,供自己食用或者出售,以获得部分收入,但所得不多。通过调整农牧结构,克服“广种薄收”的缺陷,发挥畜牧业第二性生产的作用,做足做好“零存整取”事务,可望促进农户增收。有条件的农户可以畜牧业为主,同时利用种植业生产为自己提供粮食、蔬菜和饲料,有望获得更多的畜牧饲养收入,促使自己持续增收,既保“五谷丰登”,又促“六畜兴旺”,实现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要想把“零存整取”事务做大做强,首先要不断提高生产经营者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其生产经营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存得稳”;同时要逐步积累追加生产经营投入,改善物质要素条件,增加存量,力争实现“取得多”,逐步脱贫致富。
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事关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事关新农村建设,事关生态文明建设,是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畜牧业提供的有机肥为种植业和林业服务,可以破解畜禽养殖污染难题。对种植业和林业来说,动物的排泄物和废弃物曾经是主要的肥料来源,也是维持土壤理化性状的重要物质,特别是其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作用,现在仍然无法用人工合成品来代替。实现种养结合,能够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发展山地牧业,用畜禽养殖产生的有机肥料为种植业和林业服务,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一举两得。
优先示范推广的种养结合模式简便易行。养殖户采用干清粪方式,固体经过堆肥后,液体废弃物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后,就近或异地用于作物和林果生产。通过自有土地或土地流转等方式,促进粪污就地还田,利用好肥水等资源,实现种养结合,促成粪污处理与有效利用双赢。
山地牧业就是草牧业,即草业和草地畜牧业。
草地具有很好的水土保持功能,生态作用极为重要。广阔的天然草原能涵养水源,减少地表水土冲刷,保护生态环境;草原植物可以净化空气,草地还可以吸收噪音和粉尘,优化生态环境。草地是重要的“肉库”,把“籽实饲料”变换为“全株营养体饲料”,所生产饲料的数量和质量均可大幅提高;草地畜牧业是节粮型畜牧业,能够提供优质畜牧产品。
发展草业,将牧草和家畜引入大农业系统,将植物生产与动物生产相结合,农林地与牧草地相结合,符合节约资源、高效产出、生态与生产兼顾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
因地制宜地发挥区域优势,开发草地资源,发展草地畜牧业。打破传统观念束缚,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实现山地资源统筹组合,调整优化农牧生产结构,促进优质、高产、低耗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是未来的选择。规划建设“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坡下穿靴子,谷底铺毯子”的立体格局,即山顶植树造林,山地中部栽种经济林果,山丘下部种植牧草发展草地畜牧业,沟谷底部建设农田种植农作物,短中长期融合将有利于综合发展。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山地牧业,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