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焕强 曾广贤 朱婉瑜
(广东省中山市东升医院麻醉科,中山市 528414)
微创腰麻在分娩镇痛后转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梁焕强 曾广贤 朱婉瑜
(广东省中山市东升医院麻醉科,中山市 528414)
目的 探讨微创腰麻在分娩镇痛后转剖宫产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分娩镇痛后转剖宫产的7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沿用原有的硬膜外导管行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保留原有硬膜外导管,并使用笔尖式腰穿针行腰麻。观察两组产妇生命体征、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 麻醉前,两组SBP、DB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后5 min,观察组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15min,两组SBP、DBP、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满意度、肌松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术中牵拉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1 min、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硬膜外导管行硬膜外麻醉相比,采用笔尖式腰穿针行微创腰麻起效迅速,镇痛和肌松效果满意,母婴安全性高,更适合在分娩镇痛后转剖宫产术中应用。
微创腰麻;剖宫产;硬膜外麻醉
微创腰麻是放弃硬膜外穿刺针穿刺和腰硬联合,而直接使用联合包内25G笔尖式腰穿针行腰麻的针内针技术。该项技术操作简单快捷,麻醉起效迅速,效果确切,与传统硬膜外穿刺以及腰硬联合相比,对患者的损伤更少,安全性和舒适度更高。本研究自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采用25G笔尖式腰穿针行微创腰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产科行椎管内分娩镇痛后中转剖宫产术的产妇7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ASAⅠ~Ⅱ级;年龄22~35岁;孕龄均足月;单胎,身高150~165 cm,体重60~75 kg。两组产妇ASA、孕龄、产妇年龄、身高、体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产妇在接受分娩镇痛行阴道分娩前均经过产科医师评估,无阴道分娩禁忌证,可试行阴道分娩。产妇接受分娩镇痛行阴道分娩后出现产程延长、胎儿窘迫等因素,经过产科医师评估,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
1.2 方法 两组产妇均由麻醉科医师在侧卧位下选择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3.5 cm,胶布固定。从硬膜外导管内注入1 %利多卡因3 mL作为试验量,排除腰麻后,接电子镇痛泵,泵内配方为:0.1%罗派卡因+0.5 μg/mL舒芬太尼共100 mL。参数设置:背景6 mL,单次注射量 5mL, 锁定时间 15 min。经过评估确定阴道分娩失败需要行剖宫产手术后,即停用电子泵。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护生命体征,吸氧2 ml/min,开放静脉通道,快速输入血定安500 mL,检查硬膜外导管是否异常。
1.2.1 对照组 沿用原有硬膜外导管,分次注入2%利多卡因共12~15 mL;控制麻醉平面在S2~T6。如麻醉效果欠佳,备好吸引装置和全麻插管设备的基础上,静脉注射氯胺酮0.5 mg/kg。
1.2.2 观察组 保留原有硬膜外导管,使用25G笔尖式腰穿针于L3~4行微创腰麻,见脑脊液后给予0.75 %布比卡因2 mL+10 %葡萄糖1 mL混合液1.5 mL,调节平面至T6。如麻醉平面不足,可在原有硬膜外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5~10 mL。
1.2.3 术中麻醉管理 两组产妇如出现血压下降大于基础压的30%,立即加快输液,同时体位改为左倾30°,减轻妊娠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必要时可反复多次静脉注射麻黄素10~15 mg。如出现心率下降至50次/min,可静脉注射阿托品0.3~0.5 mg。
1.3 观察指标
1.3.1 麻醉效果监测 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第一次给药至产妇T6以下出现感觉阻滞的时间)、镇痛效果(分为:良好,完全无痛;一般,镇痛效果可以;差,中等以上疼痛,需辅助静脉药物。良好和一般为镇痛满意)、肌松满意度(由手术者和麻醉医师共同评定,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术中牵拉反应。
1.3.2 麻醉安全性监测 麻醉前和麻醉后5 min、15 min生命体征改变(如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新生儿Apgar评分和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生命体征比较 麻醉前,两组SBP、DB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后5 min,观察组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15 min,两组SBP、DBP、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生命体征比较 (x±s)
2.2 麻醉效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满意度、肌松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术中牵拉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2.3 新生儿安全性 两组产后1 min、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见表3。
表3 新生儿Apgar评分和麻醉至胎儿 娩出时间比较 (x±s)
产妇行阴道分娩,常因胎位异常、胎儿窘迫等因素[1]中转剖宫产,病情多紧急,需尽快剖出胎儿,保证母婴安全,因此要求麻醉起效迅速,镇痛和肌松效果满意,且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3.1 微创腰麻的优势 国内硬膜外麻醉阻滞不全发生率为9.56%,主要原因是硬膜外腔存在组织间隔、置管不确定性等[2~4]。本研究沿用原有硬膜外导管行硬膜外麻醉,阻滞不全发生率高达34.8%,除了硬膜外解剖学因素影响外,还与分娩镇痛穿刺L2,3间隙[5]过低导致麻醉平面不足有关。分娩镇痛时,硬膜外腔已被大量低浓度局麻药所占据,2%利多卡因沿原有导管注入时被稀释,是肌松不满意的原因。腰麻直接阻滞蛛网膜下腔的脊神经,麻醉起效比硬膜外麻醉快速,麻醉深度高,麻醉效果更完善,故麻醉的镇痛和肌松效果均比硬膜外麻醉要理想。研究证实剖宫产行腰麻麻醉效果远优于硬膜外麻醉[6]。本研究使用25G笔尖式腰穿针行微创腰麻,麻醉起效时间、镇痛和肌松效果均优于硬膜外麻醉,为胎儿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3.2 围麻醉期管理 由于腰麻起效快速,常导致机体代偿不足,容量血管扩张明显,故对循环影响比硬膜外麻醉剧烈。本研究麻醉前静滴血定安500 mL,增加心脏前负荷;使用小剂量重比重腰麻药更有效地控制麻醉平面在T6,是稳定循环的关键;右侧臀部垫高或体位左倾30°,预防仰卧位综合征[7];必要时静注去氧肾上腺素或麻黄素等血管活性药物[8]。通过综合使用上述措施,尽管观察组循环波动比对照组稍大,但仍可有效控制产妇血压在正常范围。
3.3 麻醉并发症 硬膜外麻醉腰背疼痛发生率为44%[9]。主要是针眼部位的红肿痛和硬膜外针穿刺导致韧带、筋膜和软组织水肿损伤引起的慢性疼痛。25G笔尖式腰穿针直径仅为0.55 mm,尖端从传统的斜口式变成更加人性化的笔尖式,通过分开的方式突破硬脊膜,避免了传统穿刺针对硬脊膜、韧带、软组织的切断损伤[10],显著降低了穿刺点疼痛和腰背疼痛的发生率。
3.4 25G腰麻操作技巧 25G笔尖式腰穿针直径细而软,在穿刺时,双手用力点不宜离尖端过远,进针时保持直进直出,动作要柔和避免粗暴,不宜反复穿刺,避免断针。
3.5 特殊患者群 对象为妊娠时已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患者,应注意评估硬膜外管放置的时间和效果。如时间允许,可先停电子镇痛泵30 min,使得硬膜外腔隙的低浓度罗哌卡因被吸收,待正常蛛网膜下腔恢复后行腰麻。如情况紧急,则应在备好血管活性药和全麻设备后,适当减少腰麻药用量。保留原有硬膜外导管,不仅可在必要时硬膜外注药补充腰麻平面不足,还可作术后镇痛,弥补了单纯腰麻的不足。
综上所述,使用笔尖式腰穿针行微创腰麻,麻醉起效迅速,镇痛完善,肌松满意,对母婴无不良影响,显著降低麻醉穿刺造成的各种损伤和并发症,提高了麻醉舒适度,可安全有效应用于分娩镇痛失败后转剖宫产麻醉。
[1] 胡春霞,李跃萍,吴小妹,等.150例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影响因素和指征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718-1720.
[2] 孙 胜,岳利民,董玉贵,等.微创腰麻技术与腰硬联合技术术后并发症的比较[J].河北医药,2012,34(8):1209-1210.
[3] 李巍然.硬膜外麻醉效果不全的原因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1,5(3):166-167.
[4] 陈 梁,涂素兰,徐尉宁.硬膜外神经阻滞中多种硬膜外置管情况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7):816-818,837.
[5] 陈文斌.不同穿刺间隙及用药剂量的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8):62-63.
[6] 刘 雅,刘问宾,吴文浩,等.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比较[J].河北医药,2013,35(12):1802-1804.
[7] 林叶青,陈兰凤 ,庄飞行,等.胶体液预负荷和体位干预对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效果[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8):1279-1280.
[8] 邢高升,唐 秦,陈丽蓉,等.麻黄碱预防剖宫产术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6):2045-2047.
[9] 余怡冰,李海冰,刘志强.硬膜外和静脉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腰背痛的影响 [J].华西医学,2014,29(1):77-79.
[10]但家朋,夏中元,赵 博,等.25G腰麻针直接穿刺法与腰硬联合穿刺法用于骨科下肢手术麻醉的并发症比较[J].河南中医,2014,34(B11):228.
梁焕强(1980~),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麻醉与疼痛治疗。
R 614
B
1673-6575(2016)02-0249-03
10.11864/j.issn.1673.2016.02.34
2015-11-30
201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