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治疗对双相抑郁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2016-02-16 18:45王心蕊王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应对方式

王心蕊 王奎



认知行为治疗对双相抑郁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王心蕊 王奎

【摘要】目的 研究认知行为治疗对双相抑郁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66例双相抑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给予连续10周、每周2次的认知行为治疗,采用应对方式量表对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患者应对方式中的幻想、求助、退避与解决因子得分相对于治疗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认知行为治疗对双相抑郁患者应对方式具有积极影响,对于改善病情具有较好的作用。

【关键词】认知行为治疗;双相抑郁;应对方式

作者单位: 266033 山东省青岛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

双相抑郁是临床中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患者通常存在不良认知结构或是不理性的核心信念,对个人的评价及对生活的态度都非常消极,容易反复复发、治疗难度较大。有研究资料提示,抑郁情绪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应对方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认知是人们行为与情绪的中介,与生理习惯、行为情绪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1]。通过认知行为治疗在抑郁情绪的治疗中起到较好的作用,本文将其引入到双相抑郁的治疗中,起到较好的作用,现将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66例双相抑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满足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其中有男性31例、女性35例;年龄16~52周岁,平均(42.6±13.5)岁;文化程度至少在初中以上,具有基本的听、写以及读懂问卷的能力;病情相对稳定,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后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患有严重的躯体疾病患者、排除既往接受过认知行为治疗的患者、排除有严重自杀倾向的患者。

1.2 方法

对66例双相抑郁患者采取认知行为治疗,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过程纠正其不良情绪和行为。本作中采用的是贝克认知模式,通过每周两次,还需10周的认知重建对患者行为予以纠正,方法为:(1)向患者介绍认知行为原则,又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讲解自动思维对于认知与行为的干预作用,持续1周的干预;(2)设置问题情境,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对患者扭曲思想的图式予以发现和识别[2],例如在患者表达过程中识别自卑、自责等认知行为,维持进行2周的干预;(3)建立积极思维,通过引进与练习应对性的思维,转变患者的自我挫败意识,将其转移到与之抗衡的积极思维中。首先向患者介绍应对性思维的概念、在疾病治疗中起到的作用和目的,并予以示范,随后要求患者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维持1周的治疗之后通过应对性思维进行替代练习,例如让患者想象出一个羞耻的情景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对这一情景进行识别与分析,运用积极思维取代消极思维,这一过程持续三周;(4)表述的自我强化,进一步通过语言进行干预,患者反复处于“我能够很好的应对当前的状况”或者是“我无需逃避”的情境中,持续1周;(5)追踪,最后的2周时间对患者的行为干预情况进行监督与记录。通过持续的认知行为治疗,帮助患者重建认知、理性思考,从而矫正不良行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1.3 评价指标

应用应对方式量表(CSQ,自陈式量表)对患者治疗成效予以评价,量表中共设置62道题目,包含有幻想、求助、自责、回避、解决问题以及合理化6种因子,按照答案“是”或者“否”分别计1分与0分[4]。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录入到SPSS 19.0统计学软件实施分析与处理,各个因子的得分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5]。

2 结果

66例患者治疗前的幻想因子得分为(4.56±1.23)分、治疗后为(3.62±1.07)分,t=4.684,P=0.000<0.05;求助因子治疗前后分别为(5.08±2.14)分和(6.13±2.55)分,t=2.562,P=0.012<0.05;自责因子治疗前后分别为(4.99±2.12)分和(4.68±2.25)分,t=0.815,P=0.417>0.05;合理化因子治疗前后分别为(5.68±2.06)分和(5.93±2.21)分,t=0.672,P=0.503 >0.05;逃避因子治疗前后分别为(6.17±2.27)分和(5.14±2.13)分,t=2.688,P=0.008<0.05;问题解决因子治疗前后分别为(6.81±2.85)分和(7.98±2.17)分,t=2.654,P=0.009<0.05。患者应对方式中的幻想、求助、逃避与问题解决因子得分相对于治疗前的差异大,P<0.05。

3 讨论

有精神病学家认为,人的情绪与行为是由人的认知过程来决定的[6]。这是说,一个人的情绪是焦虑、愤怒或者是抑郁,来源于他对于不同事物的看法与认知。受到综合因素的影响,每一个个体通过不同的应激状态对自身进行调整,但是一旦处于严重的、时间较长的、消极的应激下就会造成错误认知的发生,随之而来的就是负性行为。双相抑郁患者存在典型的病态认知结构患者非常容易产生自责与自卑的情绪,他们总是将一切错误的原因都归咎于自身,产生严重的认知不合逻辑性。该病的发生与发展与应激事件之间的关系密切,同时与适应不良的人格相关[7]。

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其目标在于改变患者适应不良的认知。通过改变患者对于个人以及事物的看法与态度,结合正确的行为引导让患者重建认知行为,缓解抑郁症状[8]。本组中采用认知行为治疗,科学制定活动表、安排治疗时间与内容,阶段性对患者的治疗结果予以评价。适当对表现良好的患者予以鼓励,通过阳性强化让患者感受到成就感;或者安排一定量的手工作业检验患者的信念。通过为期10周的治疗,66例双抑郁患者应对方式中的幻想、求助、逃避与问题解决因子得到较大的改善,期待良好的作用。有研究资料表明,认知行为治疗不仅具有良好的缓解症状作用,对于预防双相抑郁的复发也产生积极意义,能够让患者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 李志营,高慧敏,朱玥,等. 双相Ⅰ型障碍缓解期患者与抑郁发作期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5):332-338.

[2] 朱玥,马燕桃,石川,等. 单相和双相抑郁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认知功能的比较研究[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13,46(6):325-329.

[3] 贾艳滨,王颖,钟舒明,等. 双相抑郁患者前额叶及海马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研究[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38(6):358-362.

[4] 韩自力,甘照宇,程敏锋,等. 抗抑郁剂治疗过程中双相抑郁患者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风险因素分析[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19(8):716-717.

[5] 李武,胡春凤,周玉萍,等. 抑郁症治疗前后认知应对策略的变化及其与抑郁关系的初步研究[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11):679-680.

[6] 孙岩,李兆艳,李桂亮. 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和焦虑抑郁等常见负性情绪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23):15-17.

[7] 邹新花,梅映台,杨丽芬,等.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难治性抑郁患者的效果及护理[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20):20-23.

[8] 赵雅宁,景丽伟,张盼,等. 以“感觉统合”为理念的认知训练联合身心调节对颅脑损伤认知障碍患者执行功能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3):1-5.

·临床研究·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on Coping Style of Patients With Bipolar Depression

WANG Xinrui WANG Kui,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The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Qingdao, Qingdao 26603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bipolar depression cope with the effects of the way. Methods 66 cases of bipolar depress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Sept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objects, for 10 consecutive weeks, 2 times a week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the use of coping style scale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of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Results Patients with fantasy, help seeking, avoidance and solve factor scores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bipolar depression,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to deal with to improve disease has good effect.

[Key words]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Bipolar depression, Coping style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05-0064-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5.043

猜你喜欢
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社区心理学视角
大学生拖延心理研究综述
浅谈如何应对讲解员的职业倦怠期
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
师范类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高职生自我价值感、职业价值观与应对方式影响的研究
心理社会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析
新加坡推动TPP的挑战和中国的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