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推动TPP的挑战和中国的应对方式

2016-04-08 09:23张载祥
2016年8期
关键词:应对方式中国新加坡

张载祥

摘 要:新加坡作为TPP最早的四个创始会员国之一,一直将TPP的最终成立作为新加坡外交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可以说,没有新加坡带头,TPP协定就没有诞生的可能。新加坡不仅是发起者,在过去10多年还一直在推动TPP协定的谈判进程,不少外交活动中都可以看出新加坡大力推动TPP进程的迹象,但是,在不遗余力推动TPP的同时,新加坡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TPP的发展本来就有针对中国的一面,TPP的深入发展也使中国的外部环境也变得不断严峻起来,必须提出一些适宜的对策。

关键词:新加坡;挑战;中国;应对方式

一、新加坡在推动TPP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外交的后盾,一个国家在制定外交政策时,必须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新加坡努力推动TPP的成立必然也有其国家利益取向使然,在地缘政治因素、特有的经济环境因素和历史上的务实的外交政策等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新加坡成为了推动TPP的先驱者,但是一个政策推动和发展必然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和挑战,同样的,新加坡在推动TPP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挑战。

通常情况下,机遇与挑战并存,所以,新加坡无法回避努力推动TPP不断前进的情况下出现的各种挑战,首先,新加坡无法回避TPP与新加坡缔结的其他 FTA的矛盾,这也是新加坡面临的最大挑战。由于TPP在范围和质量上和这些FTA差距较大、标准不同,新加坡在履行二者重叠领域的承诺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原产地规则、法规一致性、争端解决机制以及竞争政策上。

其次,新加坡还面对FTA和“东盟+”两条轨道并存的现实,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并非易事,新加坡认为二者之间竞争性的互动将为FTAAP的最终建成打下较好的基础,但这需要两个前提:第一,两条轨道的主要倡导者,即中美必须尽量消除两条轨道并存和竞争中的政治和安全色彩,使贸易和投资合作不受其影响;第二,亚太相关各国必须努力让两大轨道的条款尽可能地互补,以便在技术上做到殊途同归。

再次,作为 “下 一 代 贸 易 与 投 资 问 题”解 决 之 道 的TPP轨道合作不仅对货物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提出了高标准,同时也涵盖了大量对缔约成员国内竞争政策、政府采购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国有企业待遇等领域的严格承诺,对于新加坡来说,立即执行高标准的准入壁垒减让和自由化谈判将对国内相关产业的生产者和服务提供商造成严重打击,外国商品和服务提供商的冲击甚至可能伤及国家经济命脉,另一方面TPP谈判在环境保护、劳工标准、知识产权等领域的制度改革约束也将导致新加坡除了必须面对自由化对国内敏感行业的冲击之外,还必须承受国家经济管理体制做出重大调整的阵痛。①

最后, 毋庸置疑,当前的TPP合作进程是由实力强大的美国牢牢掌控的,新加坡属于经济规模较小的经济体,基本无力在条款设计、自由化标准、过渡时间表等核心内容上与美国分庭抗礼,未来达成的TPP协定质量越高,越有可能使新加坡在客观上增强对美国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既包括经济上的依赖,也包括政治上的依赖,由于无法在TPP合作中组建具有相似利益诉求的集团与美国抗衡,新加坡等东盟国家就失去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唯一资本,在协定实施之后,参与缔约的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东盟国家必将在资金支持、技术引进、海外市场规制改革等诸多方面进一步依靠美国及其盟友,未来参与其他区域经济合作就极可能受到这些国家的牵制,从而陷入经济政治依赖的恶性循环,如何摆脱这种对外部经济力量的依赖是东盟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总之,新加坡国小而雄心大,在东盟国家中对待TPP的态度和政策最为积极,优势也最大,与美国的高要求最为接近,在谈判中作用突出,但它必须妥善处理TPP与其他FTA的矛盾、FTA与“东盟+”的双轨竞争问题以及在TPP谈判和成立后所面临的外部势力的冲击和干涉,避免沦为大国的工具。

二、中国对新加坡努力推进TPP的应对方式

新加坡位于北纬1°18′,东经103°51′,新加坡是个岛国,是个城市国家,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北隔狭窄的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紧邻,并在北部和西部边境建有新柔长堤和第二通道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的民丹岛和巴淡岛都有轮渡联系,虽然扼守马六甲海峡,但是地理位置优越,是海上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和中点站,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面对TPP在新加坡的积极推进下持续快速扩容,中国遭受到的地缘政治压力和经济福利损失也越来越明显,伴随着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整体格局的演变,中国应审慎对之,必须对自身的经济外交战略进行调整,制定相应的应对方式,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做好经济外交方面的工作,主动出击、争夺全球贸易规则话语权。

(一)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外交资源

中国的拥有丰富的外交资源,拥有良好的友邻关系,更加上上海合作组织、APEC等成熟的政治、经济区域一体化安排。利用好我国的外交资源,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的联动作用,促进与周边和沿线国家的合作,展现大国风范,带头制定规则,才能把握局面,避免被被TPP边缘化。虽然TPP协定谈判取得了进展,但是,想要真正去实施,相关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旁观者清,中国要利用旁观优势,将这个看似的“危机”变为“转机”,把避免被边缘化的压力转化为企业转型升级和政府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让个别国家的不良动机落空。

(二)努力推进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谈判与实施

TPP谈判的扩容之路必然是曲折而艰难的,因此我国可以通过大力推进东亚轨道建设的方式化解压力,尤其是积极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的谈判与实施。中国坚持RECP必须着眼于东亚的长期发展,为未来创建高质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不仅应包括高标准的货物和服务自由化条款,也应有选择、分步骤地列入有关投资开放、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劳动力流动、中小企业标准认证,甚至是企业经营责任等社会条款内容。高标准应该是RECP坚持的原则,否则将失去对参与成员的吸引力,无法消除TPP扩容的影响。中国在RECP谈判领域的选择上应首先充分考虑发展中成员的利益诉求,强调多领域全方位的经济与技术合作,满足不同成员在本地区生产网络不同位置上的发展要求,而不是仅仅关注于市场开放壁垒的削减和规制改革,这样将有利于提升RECP合作成员之间的向心力,避免相对落后成员抵制整体合作进程的快速推进。

(三)加快构筑和完善中国的FTA网络

面对TPP持续扩容的压力,我国应积极开展与亚太其他经济体之间的经贸合作,我国可以采取的应对战略之一是有步骤、有重点地启动和深化与TPP相关成员之间的FTA谈判,构筑和完善我国自己的FTA网络,目前我国尚未与俄罗斯、印度、蒙古、南太平洋岛国等地区经济体启动FTA谈判,我国对外开放及经贸合作的范围越广泛、深度越高,则TPP持续扩容带给我国的外部约束压力越小,我国可以根据国内产业部门的实际情况决定开放程度和开放步骤,与上述国家依据灵活性原则展开部分领域的经贸合作,例如投资保护和促进,部分优先产业的自由化等。

(四)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建设

我们应将“一带一路”战略和亚投行建设作为应对TPP不断扩大的手段之一,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先后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外交方针政策;同年10月,提出筹建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2014年10月,中国、印度和新加坡等21个国家宣布共同成立亚投行。“一带一路”战略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潮流的新举措,体现出中国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为了支撑“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和实施,中国政府,将政府储备、养老金、3率先倡导建立区别于亚洲开发银行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即“亚投行”,充分将政府资金、主权财富基金、银行资本和企业资本进行整合,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亚投行的建设有利于加强区域内各个国家的联系,缓和来自TPP所造成的区域内国家间的紧张关系。(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参考文献:

[1] 李晓.新加坡的小国大外交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1.

[2] 李杨,黄宁.东盟四国加入TPP的动因及中国的策略选择[J]当代亚太,2013,(01).

[3] 唐奇芳.东盟国家TPP[J].政策探析.和平与发展,2012,(04).

[4] 吕艺礼.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思维的实用理性特征[J]. 学习论坛, 2005,(04).

[5] 李文韬.东盟参与“TPP轨道”合作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战略选择[J].亚太经济,2012.

[6] 张锐.TPP之网与中国之策[J].经济观察,2015(11).

[7] 张小溪.TPP来袭与中国的应对策略[J].理论研究,2015(11).

[8] 陈惟杉.TPP 究竟是什么?[J].中国经济周刊,2015—10—19.

注解:

① 李文韬.东盟参与“TPP轨道”合作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战略选择[J].亚太经济,2012,(06):30.

猜你喜欢
应对方式中国新加坡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研究
浅谈如何应对讲解员的职业倦怠期
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我在新加坡过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