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应妹
(浙江师范大学 法政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大众文化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蔡应妹
(浙江师范大学 法政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大众文化已经成为农村教师无可回避的文化遭遇,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促进了民主平等教育观和学生观的形成、丰富了农村教师的精神生活、拓展了农村教师的知能结构,另一方面弱化了农村教师的主导文化意识、侵蚀了农村教师的精神家园、钝化了农村教师的理性思维、削弱了农村教师的创造性。面对大众文化的兴盛,农村教师应采取的专业发展路径主要有:高扬精英文化,守望高尚的精神家园;正视大众文化,构建开放的文化结构;增强文化批判力,超越大众文化局限;崇尚阅读经典,亲近高雅艺术。
大众文化;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改革开放后兴起的大众文化,不仅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而且正在成长为与主导文化、精英文化等并驾齐驱的文化形态,改变了我国文化的传统格局。凭借现代传媒技术实现多渠道、立体式的快速传播,大众文化以其无孔不入的渗透性和无处不在的覆盖面,冲击着农村大众的原有生活方式和农村教育,也影响广大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和专业发展。大众文化能促进还是阻碍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面对日益强盛的大众文化,农村教师要何以应对?这都是需要深入思考并作出行动的问题。
大众文化是随着大众社会的兴起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依托大机器工业生产和大众传媒而进行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浪潮化运营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1]大众文化从客观存在的事实样式来看,有影视文化、流行音乐、网络文化、广告艺术……诸如此类无法穷尽。它是社会都市化的产物,以都市普通市民大众为主要受众。它本与乡村社会和农村教师有着较为遥远的时空距离和文化距离,但这些距离正在逐渐缩短甚至消失。首先,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扩展了城市文化的影响。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逐步改变。在城市对农村的经济影响日益强大的同时,城市文化也向农村扩散,而最容易扩散的往往是大众文化。其次,城乡间人员流动带动乡村文化的流变。农民进城务工、回家过节、返乡创业,城市居民下乡旅游、休闲度假,等等,各种方式的人员流动常常是把城市中的大众文化带向农村,引起乡村文化的改变。再次,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给乡村留下了文化缺憾。学校是农村的文化高地,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造成中小学校都纷纷向县城、中心乡镇集中,社会文化向城镇聚焦,给广袤的农村留下了缺憾,这恰恰给渗透性极强的大众文化以广阔市场。最后,农村教师的“边缘人”特性使其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受众。现在的农村教师大多数接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培训,具有较强的文化信息接受与传播能力,同时,他们当中很多是生活于城镇、工作在乡村的游走于城镇和乡村之间的“边缘人”,日常生活中接触更多的是城市文化,在农村中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受众。
当然,现在大多农村已不再是与城市相互隔绝的质朴之地,其文化也不再是那么清纯、传统甚或保守,而是大众文化现象随处随时可见的场域。教育是一个文化过程,教师是文化的践行者,日益兴盛的大众文化逐渐从城市向乡村扩张,必然会对农村教师的价值观念、教育理念、思维方式、知能结构产生巨大影响。
“教师发展的实质是文化的与时俱进、吐故纳新过程,是旧文化图景‘旁置’与新文化图景‘分娩’交替的过程。”[2]相对于以往学校教育和教师文化生活中主导文化、精英文化独家存在的一元文化格局,大众文化的兴盛对于广大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大众文化促进教师形成民主平等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民主性是大众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形态的显著特征之一,大众文化的民主性使它与精英文化之间的界限不再是那么决然分明,因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成了现代社会文化的类型概念,使独断性的文化开始向平等性的文化转变。大众文化通过电视、广播、电影、网络、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展示的多种产品,使教师、学生都可以成为第一受众,学生完全有可能先于教师接受到文化信息,这就使农村教师失去了往日的文化特权、文化垄断地位。在文化发展相对落后、信息传播比较滞后的农村,教师常常是凭着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知识分子形象,确立了自己的文化优势,这就自然拉开了教师与学生的文化距离。而大众文化“一个最为主要的特征就是距离感的消失”,[3]它的兴起使农村教师在原有文化优势消解的同时,也消除了与学生的文化距离,教师和学生成为平等的文化接受者、消费者、传播者,这就使“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成为了可能。
大众文化丰富了农村教师的精神生活。首先,在大众媒介的作用下,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许多经典的高雅文化作品通过大众媒介的商业化制作而以大众文化的形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其次,由于大众文化可以采用不同的传播形式和不同的传播内容建立一个开放的体系,造就一种共享的文化空间。这种开放的大众文化空间和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改变了农村单调的文化生活,给农村教师的精神世界增添了新的场域,注入了新的内容。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大众文化产品,开拓个人视野、丰富日常生活、充填精神世界;可以运用新媒介便捷地欣赏大众文化产品中许多与教师专业相关的优秀作品,如微博、微信、QQ等“微世界”中有着大量的教育观念、教学感悟等“心灵鸡汤”式的大众文化产品,非常便于农村教师共享。再次,大众文化主张个性解放,为农村教师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利于主体意识的增强。农村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体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张扬自己的个性与创造,而大众文化给予其一定的思想支持。
大众文化拓展了农村教师的知能结构。大众文化不但承载了内容丰富、表达生动的文化信息,而且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社会热点问题,带给农村教师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资源,使他们能够便捷地分享各种文化成果,快速地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这为农村教师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同时,也为其提供生动多样的教育资源,为其教育教学内容选择、方式表达给予多种参考,从而拓展了教师的知识结构。现代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渠道,导致文化信息的极度丰富,让当代人置身于文化信息的海洋。面对大众文化所提供的海量文化信息,如何鉴别、选取、加工、运用,而不致于淹没在信息海洋之中,这对于农村教师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这在客观上要求他们提高信息处理、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等的能力,这就促进了教师知能结构的提高。
大众文化从边缘来到中心,在市场化、商业化、世俗化、感性化、平面化、时尚化的诱导下,过分强调迎合各种所谓“大众需求”“喜闻乐见”,形成了一种弱化主导文化观念、放逐精英文化理想、认同通俗文化价值、容纳低俗文化产品的不良影响。这种庞杂的文化形态影响着广大农村教师的日常生活,消蚀着教师的精英文化意识,对他们的专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和滞迟。
大众文化弱化了农村教师的主导文化意识。为增强对大众的感官刺激与消费诱导,大众文化常伴有暴力、色情、暧昧、迷乱等负面内容,挤压和抢占主流文化即主导文化和精英文化的空间,易形成“明星代替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4]的乱象。如果没有高扬理想、传播文明、弘扬正义的主流文化的价值导向,任由大众文化的自发扩张,人的感性欲望就会泛化,导致心灵的麻木与空虚、生存意义的虚无。在农村,教师不仅是教学专业工作者,而且还是主导文化的代言人和传播者,无论是面向学生还是面对村民,始终应该高扬主导文化的旗帜,承担起乡村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但在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市场化、时尚化特性极度张扬的今天,一些农村教师缺乏高尚的文化信念,满足于低层次大众文化产品的消费,甚至受到低俗、媚俗、恶俗文化的影响,弱化了主流文化意识,放弃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担当,而流于做一个教人“断文识字”的职业人员。这会使农村教师失却传播主导文化、指导学生健康成长、导引乡村文明建设的责任,进而使其专业成长失却方向。
大众文化侵蚀了农村教师的精神家园。大众文化催生了消费的欲望化逻辑,制造大量过度享乐和快餐式的文化消费品,导致文化的娱乐性消费盲目扩张而文化精神价值逐渐萎缩、沦丧。在大众文化领域,常常是精神价值低的东西排挤精神价值高的东西,这是因为崇高的理想信念、真善美品性的获得和持有总是非常艰难的,而平庸、世俗化的东西却往往容易被人接受、理解而且令人轻松,获得感官愉悦。所以在当今社会,人们极易以世俗功利的标准评估一切价值,而远离对精神世界的充实、对永恒价值的追求和对人的终极关怀,取而代之的是永无止境的物质享受与欲望追求。教师本是心灵世界的富足者、精神家园的守望者。在我国农村的特殊环境中,农村教师还要承担乡村社会文化精神的“教主”和儿童精神家园构筑者的重任。但在世俗化、商品化、庸俗化的大众文化产品的冲击下,一些农村教师丧失了对农村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信念,羡慕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千方百计挤进都市,逃离农村,即使身在农村,也只不过是乡村社会中的“陌生人”。有的仅仅看到教师职业的谋生性,而不再思考教师职业的伦理性,也不关心教育与学生美好生活之间的关系。更有甚者,将教师职业活动作为谋取“补课费”“辅导费”“带生费”等灰色收入的途径,把学生变成自己谋利的工具。随着精神家园的荒芜,部分农村教师的“文化人”“文明人”“知识分子”的美好形象逐渐坍塌。
大众文化钝化了农村教师的理性思维。与精英文化、高雅艺术相比,大众文化追求的主要是文化的商品性,即作为一种商品的展示价值(exhibition value)和交换价值(exchange value),从而使文化成为只制造娱乐效果的高级商品。大众文化以短暂的愉悦取代了文化本身应有的批判性与反思性,消解了各种严肃命题的深层内涵,磨蚀了文化的思想厚度,从而把大众熏陶成为“没有记忆、没有深度、没有历史的平面人”。[5]可见,大众文化造成当代人感性与理性的断裂、思维能力的钝化。在广大农村,教师往往是人们心目中最有文化的人,是能看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深层问题的智者,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具有一般农村人所没有的认识能力、理性思维能力。但如果农村教师长期接受肤浅、平庸、平面的大众文化的刺激和感染,会使自己的感性和理性逐渐分离和断裂,降低理性思维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最终阻碍自己的专业发展。这不是假设或杞人忧天,有资料表明,在一些边远乡村,有27.6%的教师工余时间主要是“看电视”,33.2%的教师是“打牌、打麻将”,只有12.3%的教师“看书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6]长期沉浸于大众文化产品享受而远离精英文化和高雅艺术,结果就会淡化农村教师的文化自觉,削弱认识能力,消磨理性思维锋芒,这显然无助于他们的精神成长和专业发展。
大众文化削弱了农村教师的创造性。大众文化是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产物,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大众文化的大规模生产、复制、传播、消费创造了现代传播媒介这一技术条件和物质载体。正是在现代传播媒介这一技术条件的支持下,在市场导向、利润动机和交换价值的支配下,在多种多样的形式背后,大众文化内容却趋向标准化、齐一化。“大众文化大规模的复制与整齐划一的方式,在人们的工作、休闲时光进行着文化催眠与灌输,剥夺了个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想象力。”[7]教育本是极富创造性的事业,教学原是极具想象力的活动,教师应是极有自主性的智者。但在大众文化的浪潮里,形式多样、千姿百态的现成教育产品俯拾即是。在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农村,教师同样可以通过现代传播媒介搜寻到各种各样的教辅资料、教学设计、名师成长实录、教学实录、教学参考、教学经验、教研论文,直接复制或稍加改造而搬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这何其省力、省心、省时。而且在“城市先进,乡村落后”的思维定势下,往往把这些他人的、网络上的东西看作是优质教学资源而心生崇拜。殊不知,从别人那里搬来的东西,没有经过自己的鉴别、体味、反思和融合,终究还是别人的,不可能转化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资源。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复制现成产品的同时,自己的自主性、创造性也正在渐趋泯灭。
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民社会成长的伴生物,已不可避免地渗入农村教师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之中,深深影响着他们的专业成长。因此,在大众文化兴盛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广大农村教师的文化素养,使大众文化成为促进其专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而避免湮没于其中,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高扬精英文化,守望精神家园。教师是主导文化的代言人,精英文化的传承者。“文化的功能是壮骨提神,而不是散魂消志”。[8]农村教师是农村的知识分子代表、文明人的标志和乡村文明的象征。在大众文化的汹涌大潮面前,农村教师要始终保持知识分子的那份高雅、理性、独立和自由,珍爱文化人的高尚品格,维护精英文化,高扬理想、传播文明、弘扬正义、追求高尚、教化民众的使命和价值取向,拒绝低俗的从众与沉沦。这是农村教师引领乡村文明进步、指导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前提,也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价值基础和精神能量之源。
正视大众文化,构建开放的文化结构。在大众文化兴起的背景下,固守精英文化在农村学校教育中的一元地位已经与社会发展、教育变革趋势不相吻合。农村教师必须正视现实,具有开放的文化心态,接纳大众文化,吸取大众文化之长,改进自己的文化知能结构和认知图式,促进专业发展。首先,在形式繁多、信息丰富的大众文化中“广博精微”,寻选有益内容,转化为课程资源,建立属于自己的开放、流动的课程资源库;其次,借鉴大众文化的渗透式传播策略和娱乐方式,在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的前提下,增加教学方法的灵动性,把“教”和“乐”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艺。
增强文化批判力,超越大众文化局限。大众文化之于农村教师是不可回避的遭遇,面对内容芜杂的大众文化,农村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化敏感性和文化批判力,能对各种大众文化全面认识、准确判断、合理选择和综合评价,并运用主导文化和精英文化所提供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去引导学生和乡民正确看待大众文化,克服庸俗与媚俗,拒绝恶俗,提高思想品味。只有抛弃大众文化的低级和平庸,大众文化才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资源。同时,要保持独立的文化个性,清醒认识形形色色的大众文化现象,不盲从时下的文化潮流,这样才不会失掉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
崇尚阅读经典,亲近高雅艺术。读书是教师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着教师成长过程,不断生成着教师生命。农村教师的阅读不能停留在电视屏幕、网络空间、微博微信的平面化、肤浅化、碎片化阅读,而应该潜心于各种文本的立体性、深刻性阅读;不能满足于读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而应该更多地阅读中外人文经典、教育经典。只有大量阅读经典,才能与大师对话,感受经典的厚重、思想的深邃、心灵的震撼,才能真正摒弃大众文化的肤浅与平庸。与此同时,农村教师要亲近、学会欣赏高雅艺术,在高雅艺术的世界里去感受人生的优美、和谐,提升审美能力,达到“宁静致远”的境界。在审美的愉悦中,纯洁精神、充实心灵、升华思想、促进成长,这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状态。
[1]金元浦.大众文化兴起后的再思考[J].河北学刊,2010(3):191-195.
[2]龙宝新.教师教育文化创新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35.
[3]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83.
[4]唐平.大众文化的是非之辨及调节与控制[J].党政干部学刊,2009(2):11-12.
[5]潘知常.反美学[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7:197.
[6]肖正德.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师生存境遇与改善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1(8):1-4.
[7]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5.
[8]彭富春.文化危机与文化本性[J].学习月刊,2005(10):17-18.
(责任编辑 张丽珍)
Impact of Pop Culture 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 Rural Areas
CAI Yingmei
(CollegeofLawandPoliticalScience,ZhejiangNormalUniversity,Jinhua321004,China)
Teachers in the rural areas have inevitably encountered pop culture,which have great impact 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rural teachers. On the one hand, pop culture brings along the democratic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and outlook on students, thereby enriching the moral world of teachers in rural schools and expanding their structure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on the other hand, by undermining the dominant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destroying the spiritual world of these teachers, it weakens the latter’s rational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Facing the flourishing of pop culture, we suggest the strategies for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rural-school teachers as follows: fostering the noble mind by advocating the elite culture, facing pop culture by constructing an open-minded cultural system, going beyond the limitations of pop culture by reinforcing cultural criticism, and getting closer to elegant art by reading classics of humanities.
pop culture; teachers in rural area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2016-03-07
蔡应妹(1966-),女,浙江湖州人,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11BSH031)
G525.1
A
1001-5035(2016)06-01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