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志中
“热闹”的语文课还要热闹多久?
侯志中
前些日子参加一个高端研修,到当地一所名校听了两堂教研课,一堂语文一堂历史。按常理,这样的课应该是学校精心打磨出来的示范课,用时髦的话说应该是这所名校课改成果的展示,当然值得一听。然而事实让人一言难尽。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且谈一谈对这堂语文课的看法。
语文课上的是七年级的《蜀鄙二僧》。这篇文言文,讲的是一个蜀地两个僧人的故事,告诉人们世上事说难就难说易就易,关键是要行动。
课是这样上的:
第一环节,学生齐读课文(学生明显读错了,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一句中的 “语”,yù学生读成了yǔ,老师没纠正,老师应该预设等会儿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个错误)、读注释,让学生背课文、讨论易读错的字音。我就纳闷了,齐读一遍学生就能背了,有几个人有这本事?学生们讨论一下,易读错的字每个学生就能读准了?还有更厉害的在后头,一堂课下来,学生真正通读课文的活动还就上课开始时的这一次,除此就是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评价。
第二环节,学生展示。8个学习小组每组派一名自我感觉好的学生到白板上抄下一句原话,然后开始翻译。难道学生读一遍注释就能翻译全文了?为什么学生笔译只两句,其他的句子不去尝试翻译,而让学生成了课堂上的“看客”呢?然后是小组互评,老师也不重点指出某些文言词汇的特殊用法,如“西蜀之去南海”一句中“之”字的用法。不管译得怎样,评得怎样,“给点掌声”是教师时不时要说的,因此课堂上也是掌声不断,不过谁都能发觉到,学生整齐划一的掌声中透露出的不是收获知识的喜悦,而是虚与委蛇的热闹。
第三个环节,微课“‘之’字的用法”。一篇文言文就这样学完了。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课在不少的学校已经成为常态课。特别是那些观摩课、示范课,老师如果不分个组、不让学生上台展示、不让学生互相评价,就会被扣上 “不符合新课标要求”“没有新课改理念”等高帽子,还会受到批判,甚至会被判为不合格的课。更有甚者,教师导课几分钟、学生自学几分钟、集体展示几分钟、学生互评几分钟,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什么,对话要多少次等等,在不少的地方都有严苛的规定,似乎不这样就不能显示某校或某地推行新课改的决心。君不见,各种模式满天飞吗?一种模式真能包打天下?能用来上语文课,还能用来上数学课,还能用来上化学课,真值得怀疑。“课改”推动者的脑子是不是太幼稚了?
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老师,听了这些课后甚是担心。语文课再这么上下去,连基本的“双基”都不能得到保障,何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的任务就得在课堂上解决,语文课就得要教“实”语文:给学生丰富的语文知识积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给学生充分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知识、训练能力、习得方法,而不是进行其他的非语文的学习活动。
高效的课堂应该在语文课上解决课本内容,课外给学生广泛的阅读而不是充分的预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有充分预习的课堂算不上高效的课堂,甚至可以说是低效的课堂。光有展示而没有思维碰撞的课堂是虚伪的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应是语文课堂的一部分,是自然融入到语文课堂中的,而不是游离于语文学习之外。语文课首先是语文的,其次才是自主、合作、探究的。
我们今天的语文课在乎的是课堂的形式还是课堂的内容?“自主、合作、探究”的价值在哪里?语文课的价值在哪里?“自主、合作、探究”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理念,不要什么都往我们的语文课堂这个筐里装。钱理群先生把这一问题看得很准:“一种理念与倡导一旦成为时髦,变成一个时尚的品牌的时候就可能会变形、变质。”这种变形、变质怪不得老师,一线的老师也是被动的。这要归结于教育管理,这方面的官员扮演着一种教育专制者的角色,这是不是一种权利的异化呢?商业对教育的浸染也十分严重,全然不顾语文教学的科学规律。
教育的问题要教育人来解决,语文的问题要语文人解决,语文人还是要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语文人还是要有学科的职业坚守,语文课堂还是要回归文本,诵读仍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形式。“去蔽,语文课改必须承受之重”,现在的语文到了“去蔽”“纠偏”的紧要关头,还语文本真的面目,建真语文课堂。
①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②钱理群:《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华东师大出版社。
[作者通联:湖南衡东县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