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建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高中地理高效课堂建构的教学策略探讨
◆李克建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很多地理教师反映,高中地理知识点较多,讲解起来难度较大,很多时候讲了很多,学生却一无所知,让人头疼,课堂教学难以进行。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学的也很乏味,这样的课堂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无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地理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制约学生地理水平的提高。针对这种现状,新课标对学生的高中地理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形中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势在必行。那么,教师如何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呢?为此,对教师的教学策略做了简要解析。
高中地理 高效课堂 学生主体 教学方法
打造高效的高中地理教学课堂,这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相互配合。第一,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提高地理教学效率;第二,使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直观感受到知识点;第三,将地理带进生活,创设生活情景,使地理融入学生;第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去学,愿意去想;第五,及时进行教学反馈与反思,多与学生沟通,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只有师生在课堂上配合默契,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地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地理学习水平。
在现今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习惯依赖于经验主义,上课时采取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一节课上下来根本毫无效益。这种情况一定要进行转变。在地理授课的过程中,教师时刻要秉承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比如在讲《环境与环境问题》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尝试将课堂交给学生,组织学生对本章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当一次小老师,向班级同学讲授知识点。或者是把全班同学分为几个交流小组,要求学生小组内讨论我国现今存在的环境问题,并鼓励学生找出解决这类环境问题的建议和策略。最后将学生的意见和讨论成果汇总到教师那儿,由教师对其进行点评与评价。对学生没有讨论清楚、没有讲明白的问题,教师再在一边给与答疑解惑。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本章知识点的印象,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观,明白爱护环境的重要性,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教师则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设计者、答疑者为学生服务,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同时,也给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爱好学习,激发学生对地理课堂的爱好,从而使学生参与到地理学习中来,而不再是被动地做知识的接受者。
现在是多媒体时代,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包括呈现方式都越来越多元化、新鲜化。就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新鲜事物,相比起一板一眼的教材和黑白分明的板书,学生还是更青睐于图片、视频等信息。多媒体就会给课堂增添新的色彩、融入新的元素,多媒体中精致的图片、活泼的视频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在多媒体的带动下可以投入到教师所展示的内容中,全神贯注地思考知识,再加上多媒体中的音乐,让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相结合,更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这就启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水污染及其成因》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观察学校周围的排水系统,重点探究各工厂的排水情况,研究这些工厂排放出来的废水有没有符合地质局和环保署的要求。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能充分掌握水污染成因的相关知识点。又比如地质形态相关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褶皱、节理、断层等不同的地质面貌图片,然后还可以将先前的地质形态与最后形成的地质形态做一对比,使学生生动形象地感受到地壳运动给地质形态带来的作用和影响。学生不但直观地感受到了地质形态的变化,同时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地质构造这一节的相关知识点,课堂的授课效率自然能得到提高。课堂教学方式不应该是单一的,单一的教学方式会降低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只有把多种教学方式结合起来,才能提高课堂质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
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将地理课程联系到生活实际中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让地理走进生活。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组织学生学习各种降雨(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等)的成因时,让学生回想在家里烧热水时,水壶盖揭开后,看见什么现象?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自然会悟出:烧开的水蒸气上升遇到冷空气会凝结成水滴,水滴降落下来就形成了降雨。这样一来,学生自然就非常清晰地明白了气流上升凝云致雨的原理。
教育即生活,课堂教学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挖掘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同时更加深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生活感悟,让地理成为了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习与生活是分不开的,如果学生可以把地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那就会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离我们的生活很近,不会再对地理产生恐惧心理。
事实上,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手段教学,将地理带入生活,这些教学模式的改革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会对地理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想要征服地理知识,并想尽各种办法学好地理知识。在地理学科中,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对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的帮助是非常大的。例如,在《气象灾害》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导入一些与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相关的影音视频文件来为学生创造一种生动真实的氛围,使学生可以身临其中,感受到自然灾害的危害。这样不仅仅促进学生新知识的形成,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发挥自主性,有效学习。
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不是教师自己坐在家里想出来的,而是要由学生来判断的。学生心目当中有自己的一把尺,只有学生才能知道本次课的真实效果如何。教师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案在学生看来并不一定行的通。学生学到知识,这节课所用的教学方法自然是有效的,以后还可以借鉴使用,反之,学生反馈没有效果的授课模式则要趁早抛弃。教师要多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交流沟通,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根据学生的反馈结果,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查缺补漏,不断完善自身职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构建高效课堂,弥补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标准要求地理教师不仅仅做地理教学资源的使用者,还要做地理教学资源的主动开发者。教师要善于反思,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反馈教学中的问题;积极利用生活中的资源,让生活成为最好的教材;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完成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构建。
[1]杨虎宁.刍议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J].读写算,2012.
[2]徐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