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华
(河北唐山市乐亭县古河乡初级中学)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探索
◆魏国华
(河北唐山市乐亭县古河乡初级中学)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的实际教学却没有充分重视学生深层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他们阅读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教师可以有计划地给学生安排阅读任务,并教授给他们基本的阅读技能,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初中英语 阅读水平 阅读能力
由于我国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理论长期停留在阅读微技能的研究上,忽略了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深层研究,学生阅读的目标是完成相应的试题,而非通过阅读领悟文章的思想和其表达的内涵。为了改变学生这种偏重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理解英语阅读所负载的知识、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笔者经过长期的教学教研实践,发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速度与其年龄、语言知识和思维能力有关。阅读速度受阅读的要求和读物难度的制约;而阅读理解能力必须经过长期、有计划的培养才能有所提高。因此,教师提出合理的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设定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的目标十分重要。目标过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过低又会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制定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计划,上好每一节阅读课,并向学生介绍常见的阅读方法,如保持阅读的连贯性,坚持一定的阅读量,学习和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包括猜词、预测、概括中心,以及对关键信息的获取和正确判断等,这些不但扩充了学生的词汇量,而且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年级,提供不同的练习材料,提出不同的要求。
1.通过词句的学习、段落意思的理解等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对英语文章的理解能力。词语是语言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词语进行积累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充分利用好课文,进行词语积累是最有效的途径。“接触量和复现率是学好外语的要素之一,大量阅读是提高语言接触量,增强词汇复现率的法宝”(黄远振、黄睿,2012)。
2.利用阅读视觉感知整体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不是逐词感知的,决定阅读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是否能够迅速准确地捕捉文章的主要信息。而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依赖阅读者语言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依赖阅读者对人脑思维预测定势的充分利用。一个语言不熟练或不会利用思维预测定势的人,读文章必然是从一个单词“爬”到另一单词。这种速度的阅读不仅会破坏思维的连贯性,而且大量次要信息的干扰会使学生无法掌握中心信息和中心内容,无法对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因此,只有对学生进行推理技能的培养,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效率。国内外有关阅读速度和阅读技能训练相关的研究指出要提高阅读速度只靠练习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的放矢地介绍一些技巧和方法。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1)限时阅读。教师在阅读前可以选定一些适合学生水平的英语文章,可以采用计时阅读训练法,准确计时阅读速度,限时回答问题,并且计算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率、阅读效率等数据,及时反馈,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能及时获悉自己的阅读情况。这样反复多次训练,就会发现学生的阅读速度在持续加快。
(2)培养扫视的习惯。阅读时,可指导学生双目快速扫视阅读材料,尽量做到行行地“扫描”,把视力集中在几个词或词群的中间,扫视其前后的词语。但需提醒的是,扫视要抑制发音器官的活动,如不能用心诵、唇诵等。必须由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信号,将文字反映的思维直接映人大脑。心理学家实验证明:人在阅读时最大视幅可一次识别 2O~29个字母,一般人也可识别 4个词左右。可见,培养扫视法对提高阅读是极为有用的。
(3)适度查阅词典。由于查阅词典会影响阅读速度,在训练快速阅读时,一般不主张查词典。学生阅读遇到生词时,教师应引导他们尽是根据句子所在的上下文判断它的词义。
(4)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23)提到“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准确理解词句只是阅读的初步要求。推敲其特定的内涵,洞察其深层意义则是阅读的高层次要求。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筛选能力。实际上,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主动思维的心理活动,是读者根据自己的已知信息、已有知识和经验对信息进行筛选、验证、加工和组合的思维过程,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认知行为(胡彬,2008)。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筛选过程中,往往对那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或判断迷惑不解,看不出这些概念和判断之间的细微差别,因而不能筛选正确的信息,影响了阅读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逻辑知识,如引导学生运用英语的基本结构知识、分析句子的结构特点,判断出句子的中心词或概括出句子的中心意思。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把握语篇的能力,帮助他们分辨和理解文段语篇中主要信息及观点的逻辑组织结构,区分主要观点事实与一般支撑性事实,熟悉篇章和段落的组织特点,以便轻松地辨识文本主旨的发展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顾小京,2011)。语篇能力的培养是学生阅读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对阅读篇章的高级阶段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加强讲解和训练。
[1]胡彬.初中英语阅读者心理特点与阅读教学[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8,(5).
[2]黄远振,黄睿.中学英语文学体验阅读:理念与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