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临床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6-02-16 08:12:12武秀敏
中国临床护理 2016年1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性

武秀敏

综合临床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武秀敏

目的 分析综合临床护理措施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收治的12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依照患者接受护理方式的意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临床干预护理措施。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 MCMQ)、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ocy scale, GSES)、慢性肝脏疾病问卷(chronic liver disease questionnaire, CLDQ)对2组患者护理前、护理4周后进行问卷调查,对患者出院6个月后进行随访。统计并分析调查及随访结果。 结果 2组患者护理4周后,观察组MCMQ、GSES及CLD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11例,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9.259,P=0.002)。 结论 综合临床护理措施能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医学应对方式,提高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及预后。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综合临床护理;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发病率高、易传染、难根治及周期长等特点[1],久治不愈易给患者带来情绪焦虑、自信心降低甚至回避人群等消极影响,不利于疾病的转归与预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新型护理模式的发展,临床护理目的已不止于单纯的疾病治疗效果,心理与生理护理紧密结合的综合临床护理模式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实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本研究采用基于传统护理基础上的临床综合护理模式要求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被确诊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无肝硬化,不伴有躯体其他系统性疾病;②认知能力和精神意识正常;③无焦虑、抑郁等精神病史且无相关药物治疗史。④所有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加入本研究。按照患者接受护理方式的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6.86±10.91)岁;病程1~14年。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46.89±10.87)岁;病程1~15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法,包括房间舒适安静,注意通风,保持房间空气湿度;患者餐具等日常生活必备品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排泄物及呕吐物经消毒后再行处理;提醒患者注意卧床休息,劳逸结合;饮食以低脂高蛋白为主,禁食刺激性食物,禁烟、酒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以下护理内容。①成立综合临床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或副主任护师担任组长,患者入院后即实施综合临床护理干预。护理干预时间共4周,第1周每天1次,第2周隔天1次,第3周每2天1次,第4周每3天1次。以上4周护理干预每次20 min。②心理干预。针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焦虑、自卑等消极情绪,及时疏导,与其坦诚沟通,介绍成功案例[2],鼓励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疾病。③健康干预。向每位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卡片,鼓励其了解及熟知健康信息。针对不同病情患者,进行集体或单独的健康教育指导,使患者知晓病情,积极配合治疗。④生活习惯干预。建议患者每天睡前按时听30 min舒缓音乐,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安排适当运动量,并鼓励患者与人交流。对存在交流障碍的患者给予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焦虑及回避情绪。⑤用药干预。宣讲用药方式及目的,指导患者规律、合理用药,积极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2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4周后,由负责护士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ocy scale,GSE)及慢性肝脏疾病问卷(chronic liver disease questionnaire, CLDQ)调查问卷对患者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以及应对疾病方式进行系统评估,于患者出院6个月后进行随访,记录2组患者疾病复发情况。填写问卷前,由专职护士介绍填表方法并向患者介绍表中每个问项及指标的准确含义,患者理解问卷内容后自行完成问卷调查。

1.3.1 医学应对问卷

医学应对问卷中每个条目中包含4个选项,患者需按填表导语或护理人员指导从每个条目中选取一项作答。每个条目按4级计分,其中有8个条目需反评计分。1、10、12、15、16、19条目分数累积记为面对评分,3、7、8、9、11、14、17条目分数累积为回避评分,4、6、13、18、20条目分数累积为屈服评分。面对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有改倾向越大,回避及放弃评分与患者反改倾向呈逆相关[3]。

1.3.2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选用张建新1995年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修订版。该量表内容包含10个条目,评分范围为1~4分,依次对应为完全不正确、有点正确、多数正确及完全正确。总分为4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自我效能感越高[4]。

1.3.3 慢性肝脏疾病问卷

选用慢性肝脏疾病问卷1999年中文版[5-6],并加以修订。该问卷含有6个评价方向,包括焦虑、疲乏、腹部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职能及活动。每个条目评分范围为0~7分,评分标准共分8级。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护理前后MCMQ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面对分值明显高于护理前,回避及放弃分值明显低于护理前,对照组回避分数低于护理前。护理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面对、回避及放弃分值均有明显优势(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MCMQ评分情况(分,±s)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患者护理前后GSES量表得分比较

护理4周后,2组患者GSES得分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2。

时间 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前 15.05±5.2015.63±5.40护理4周后20.70±5.70∗ 30.55±5.21∗△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患者护理后CLDQ量表得分比较

护理4周后,2组患者腹部症状、疲乏、全身症状、活动、情感功能及焦虑得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得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见表3。

2.4 2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疾病随访结果

患者出院后6个月后,观察组1例复发,对照组11例复发,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

3 讨论

由于社会群体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错误认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7]。患者也因社会不认同,背负不同程度的精神及心理压力,对待事物的态度转向消极、回避甚至放弃,最终导致因一系列负性情绪引起的精神类疾病,包括神经质、偏执等,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使患者自我效能感提高,积极应对疾病。自我效能感和医学应对方式循序渐进,相互影响,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和生活质量提高。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9]。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通常存在自信心低、抑郁/焦虑及无助感等负性情绪,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10]。本研究发现,经不同方式的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GSES得分较护理前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得分改善更明显,提示综合临床护理干预能提高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本研究中,及时给予患者宣传健康知识、护理教育及心理疏导,对其负性情绪有一定的消除作用,增强了患者对于疾病良性转归的信心,提高了其自我效能感。

医学应对方式是个体在应激期间处理应激情境、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包括积极和消极两种。消极的应对方式通常会导致疾病发展及免疫系统病变,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控制及预后[8]。 积极的应对方式则能减轻外界环境及社会评价等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患者疾病的稳定和自我修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大多对外界评价及对自身病情的错误认知选择消极的应对方式,如逃避和放弃,不但不利于患者疾病恢复,还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的精神性疾病。本研究发现,对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4周后,其面对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放弃及回避评分低于护理前。 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面对得分提高更明显,放弃及回避得分降低更显著。提示,综合临床护理能明显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消极应对方式,且较常规护理更具有良性效果。综合临床护理干预针对患者易自卑、回避的特点,通过与患者坦诚沟通,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等,改变了患者对疾病及自身的认知,改善了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增强了患者对于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提高了治疗依从性,能积极配合完成治疗。

表3 2组患者护理前后CLDQ量表得分比较 (分,±s)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医学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回避和放弃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11]。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腹部症状、疲乏、全身症状、活动、情感功能及焦虑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综合临床护理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临床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使患者自我效能感和医学应对方式发生积极改变,提高了患者康复的信心。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及饮食,有利于患者心理和生理效应完美结合,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1.7%低于对照组的18.3%,提示心理及生理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综合临床护理有利于改变患者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与有关研究[12]结果一致。

本研究显示,综合临床护理可增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自我效能感,促使患者获得积极的医学应对方式,促进疾病的康复。

[1] 陆永秀,陈细定,胡晓岚.多维度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住院病人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全科护理,2014,12(13):1172-1173.

[2] 魏寒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护理.中国医药指南,2011,9(1):163-164.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33-38,125-127.

[4]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 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 187-188.

[5] 吴创鸿,邓启文,纪晓抒,等.慢性肝病问卷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试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3, 11(1) :60-62.

[6] Younossi ZM, Guyatt G, Kiwi M, et al. Development of a disese specific questionnire to measure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 Gut, 1999, 45(2): 295-300.

[7] 杨爱玲.信息支持护理模式对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7):46-47.

[8] 陈彦帆,韦燕,龚建忠,等.恶性肿瘤化疗与乙肝病毒再激活及相关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实用癌症杂志,2012,27(1):45-47.

[9] 李晖,何宝诊,胡倩倩,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海南医学,2015,26(4):617-619.

[10] 刘文织.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感与日常生活能力及疾病影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8, 27(11):1132-1135.

[11] 傅文青,张静,于宏华,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身症状和应对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3):281-283.

[12] 祝宝莲.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中国社区医师,2015,31(9):145-146.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clinical nursing on the self efficacy and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WUXiumin.

DepartmentofInfectionManagement,ThePeople'sHospitalofDongmingCountyinHezeCityofShandongProvince,Heze274500,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 comprehensive clinical nursing on self efficacy and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6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provided with a comprehensive clinical nursing care. Both groups were evaluated using the 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 (MCMQ), the general self efficacy scale (GSES) and the chronic liver disease questionnaire (CLDQ) before and 4 week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Follow-up was given 6 months after their discharge. Results Four weeks after nursing, the score of CLDQ, GSES and MCMQ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Six months after discharge, only one case (1.7%) relaps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11 cases (18.3%) recurring. Conclusions The comprehensive clinical nursing is superior to routine nursing in promoting medical coping mod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improving their self efficacy, life quality and prognosis.

Chronic hepatitis B; Comprehensive clinical nursing; Self efficacy; Life quality

274500 山东菏泽,山东省东明县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

·临床护理·

传染病护理

10.3969/j.issn.1674-3768.2016.01.021

2015-06-02)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病毒性
《世界肝炎日》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湖南饲料(2021年4期)2021-10-13 07:32:40
世界肝炎日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来10年该怎么做?
肝博士(2021年1期)2021-03-29 02:31:58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3
初夏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