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现代情报》又迎来新的一年。2016,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对《现代情报》来说,更有特别意义:刚刚进入北大版核心期刊行列,既是荣誉,也是鞭策,有了更强烈的学术使命感和责任。在去年12月1日召开的编委会上,在获得编委对近几年来期刊成绩充分肯定的同时,分析了期刊面临的形势与任务,达成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提升质量,强化特色的共识。
学术期刊是属于时代的。我们这个时代,可以用“A changing world”、“变化莫测”、“计划赶不上变化”等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环境从不同的侧面影响着我们,技术环境更是复杂多变,让人跟不上。从信息时代到数字化时代,从知识经济时代到新经济时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一个接一个的粉墨登场,昨天“Cyberspace”“e-learning”“e-science”“媒介融合”等等新概念还没有消化完,今天又迎来“互联网+”“新常态”“供给侧”等等层出不穷的新词,网络、微博、微信各种平台交织一起,第四媒体、第五媒体、自媒体叫人眼花缭乱。昨天还在探讨信息鸿沟、信息素养,今天又要探讨开放获取、数字素养;昨天还是云计算时代,今天又跨入了大数据时代,不仅仅信息环境在重新定义,整个社会环境也在重新定义。新环境需要新理念,2016,有许许多多的理念值得重视:创新、开放、绿色、协同;数据、智慧、虚拟、交互。新理念引领进步;新理念促进发展。这一切,正好吻合了《现代情报》对于时代性和前沿性的追求,也正好成为《现代情报》之“现代”的最好诠释。
学术期刊是属于科学的。学术在遭受经济与社会影响下的“环境污染”治理,今天的学术空气日益“蓝天化”。学术文化在这个变化的环境中成长,寻求学术研究的规律、坚守科学的底线,强化学术规范和学术伦理、弘扬科学精神,学术研究又重新回归到属于自己的天国和本原。今天的学术期刊不再是“书斋式学问”、“象牙塔研究”的温床,而赋有促进学术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双重使命。《现代情报》正是以科学的态度,高举情报学与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旗帜,一方面,要站在学科前沿,解决学科理论与学科建设的重大问题,以理论指导实践;另一方面,要面向时代,结合创新型社会、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一带一路战略、“十三五”规划等新形势,解决事业发展和业务工作中的困局、矛盾与突出问题。《现代情报》之“情报”不仅仅是学术范畴上的丰富含义,而且也承载着促进情报学科与情报事业的双重任务。新的一年,《现代情报》在专题策划、栏目设置、宣传推广等方面所做的改革与创新,其意旨皆源于此。
亲爱的读者,当你打开新年第一期的时候,你会注意到,我们隆重推出学术名家的大作,如北京大学周庆山先生关于媒体规制理论的研究、黑龙江大学马海群先生关于数据安全政策的研究。同时,我们也在关注学术新秀,发表青年学者的力作。我们期待着你眼前一亮,更期待你一如既往的关心与支持。欢迎给我们赐稿,更欢迎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正在营造一个“宾至如归”的学术家园,让我们常在《现代情报》这个家园交流分享,为情报学术与事业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
柯 平
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