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宇
(吉林省梨树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观念的转变
◆王新宇
(吉林省梨树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具备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才能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以自身优异的素质去主动适应并深入开展以新课程为特色的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新课程改革 教学观念 转变
新课程给教学改革倡导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把核心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实现学生的发展性的学习,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关键在于教师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
新课程的改革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得以实现这一目的的基本条件就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教师不仅要具有民主、平等的意识,还要建立教学民主的策略和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的民主、平等思想并没有真正形成。虽然在近些年来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有的教师也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现代教育方式,但这写方法是限定在教师设计的范围内,而不是真正的民主、平等教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是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没有交往、互动发生的教学就不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同时必然导致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要实现这种转变,如果教师不具有民主、平等的思想是万万不可能的。“穿新鞋走老路”是不可能真正实现将民主、平等的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如何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做到“活而不乱”秩序井然,就成为摆在全体教师面前的一个迫切而又非常现实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以教师的人文修养和学术水平感化学生,以学生的内在需要来组织教学。
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弄清课程、教材、教科书三者的关系。课程的本质不是对所有人都采用相同的一刀切的内容,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课程实施的过程是教师于学生共同创造适应其个性发展需要的过程,是教育体验的过程。因此,教师和学生都不是外在于课程的,都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都是课程实施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都是课程的饿创造者和开发者,课程不是“死”的而是动态的、可变的。很显然,课程、教材、教科书三者的关系是包容的、不可分割的。
教师的教学不再限于教科书的范围内,教师只有敢于创新才能实现课程功能,达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的。首先,教师对教材必须有透彻的理解,在体系上、结构上加以把握,这是前提基础。一个教师如果只会教课本上体现出来的知识点,甚至只会按课本顺序讲一遍课本内容,举一些课本和教学参考书上的例子,而不会结合学生的实际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不会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就不会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就没有了交流、互动,课程的创造性就成了一句空话。其次,教师要有高于学科知识的更为广阔的知识储备。在传统教学中经常说“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又提出只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还要有一池活水,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否则,就会知识贫乏、落后,无法与学生交流。而教学的现实状况是,越是教书的越不看书,有多少教师能做到经常于大师对话,与现实中创造出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对话?又有多少教师坚持记教学日记,写教学反思?“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教师更应该身体力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与学生共同成长”。否则,就会被学生抛弃,被社会抛弃。
新课程体系的诞生,教师将涉足一个新的领域,学那些过去从未接触过的、甚至想都没想过的东西。实际上,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一场变革中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在这种大变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材开放,而且教学方式也是开放的。比如教材中有许多“留白”,就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余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因此,现在的教学,应当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武装头脑,只有认真领会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视角。为此,对于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应尽早列入我们教师的学习计划。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书籍,也应成为我们教师案头的必备品。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洗脑”,还要“充电”。教师要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具备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才能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以自身优异的素质去主动适应并深入开展以新课程为特色的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