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秀兰
(吉林省公主岭市黑林子镇中心小学校)
谈有个性的问题孩子的个性化教育
◆谭秀兰
(吉林省公主岭市黑林子镇中心小学校)
有个性的孩子,并不一定是问题孩子。人们在成长过程当中,有时更需要有个性的存在。但是问题孩子却不是个性的问题,它是教育中的某个环节上出现了问题,他们的品行、习惯等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从而将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要根据实际,对问题孩子加以正确引导,对有个性的问题孩子加以个性化的教育,深入到他们的家庭之中,进行家庭指导,要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集体的温暖去接纳,关注他们,等等,才能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发展,人格得以完善,将来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问题学生 个性化教育 尊重信任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并不在于精心去打造自认为充实的课堂教学,他只是学生学习中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他的职责就是在创设的自然教学环境中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场”,并积极利用他们的个性特点对他们进行教育,使他们在自由自在而又奋发进取的氛围中展现生命的活力。
通过平时工作的观察,笔者发现个性孩子的行为主要表现在:性格方面以自我为中心,固执;心理方面自暴自弃;劳动能力方面较差;学习方面兴趣不浓。而形成这几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家长的宠爱。家长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要孩子开口,总是有求必应。尤其是孩子发脾气、哭闹、耍赖时,老人更是“俯首甘子孺子牛”,失掉原则,要啥给啥。家长一味迁就、给予、满足。导致孩子对物质需求的欲望恶性膨胀,攀比虚荣,事事以我为中心。这些孩子的表现就是:老师面前装乖,父母面前争辩甚至耍赖;
2.集体的排斥。这一类的孩子在班里总是很显眼,经常跟同学起冲突,作业不认真完成,上课做小动作……久而久之,同学歧视的目光,老师严厉的批评导致了他对学习的厌恶,渐渐地对自己也失去信心。作为一个年龄不大的孩子,不能被他所向往的群体接纳,不能得到正常的伙伴之间的交往,内心的感受是可想而知;
3.教育方法的粗暴。这些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期望很高。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很重视,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在不耐心的情况下就是一顿痛打。长期下来,使孩子对学习渐渐地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
1.深入家庭,进行家教指导。孩子是家庭的折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要想解决他们的不良表现,找准病根是关键,所以,就更要从他们的家庭入手。
首先,利用好家长会。向家长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帮助家长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另外,还向家长推荐优秀的家庭教育报刊,建议家长订一两份报刊,作为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的资料。用新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和思想,并让她来指导自己的家庭教育。
其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家长不要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成绩。当孩子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更不要以打骂相威胁。只有这样,形成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从而最终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2.多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促进转化。有句老话:“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相反的,一个问题孩子,也不是一无是处的,虽然这些孩子经常犯错误,但他们依然有向上的愿望,身上仍然有很多“闪光点”,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积极挖掘他们这些向上的方面,对他们进行再教育。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孩子身上细微的闪光点,并及时的加以表扬,放大,使他们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向更好的方向努力和发展。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是这个道理。教师不要吝啬你对问题孩子的赞美,有时,你的不经意的一句赞美可能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神奇般的力量。
3.引导集体关注他,接纳他。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培养他们的正确交往能力的时候,还要注意发挥集体和伙伴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帮助和爱护,使他们在集体中找回自我,学会正确交往。教育学生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要正确对待他们的变化,以集体的耐心接纳他们的缺点、他们的变化。并号召班干部带头和他们一起玩耍,如果他们有什么困难,我们要主动去帮助,以此来带动全班学生态度的转变。
4.尊重和信任他,正确看待“反复”。信任是一种人格力量,它促人奋进,使人努力。对这一类孩子来说,只有信任他们,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他们的错误不可能在一次两次之间完全改变,我们老师更要耐心对待他们的错误。反复是正常,教师要保持一种正确的教育态度,要有一种“铁杵磨针”的心理准备。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进进退退。信任、尊重,才能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相反的,如果他们在进步中出现反复,教师就讽刺、挖苦,这将严重的打击他们的进步的积极性,而且会适得其反,最终前功尽弃。
强调个性发展,注重个性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维果茨基说过:“我们不盯着儿童发展的今天,而应该盯着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教师更应该用发展的目光看待他。用我们的爱心打造孩子完美的个性,从而保证他们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1]顾明远.个性化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1,(10).
[2]杨福义,张福娟,江琴娣.问题学生的自尊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4,(03).
[3]倪高武.让“问题学生”不再成为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