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楼明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王坛镇中学)
快乐体育思想与中学体育及健康课程的契合与应用
◆孙楼明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王坛镇中学)
快乐体育思想与当下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所提倡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充分利用快乐体育思想来指导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对于提升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快乐体育教学 健康课程 契合 应用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对学校体育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回应,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面对社会发展对学校体育提出的新要求,赋予的新使命的积极回应。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过程中,选择何种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至关重要,选择符合学校体育发展需求的学校体育理念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快乐体育思想的相关理念、内容和方法与当下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趋同,把快乐体育思想应用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践中,更好地为我国中学学校体育的发展服务。
快乐体育教学思想源于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其产生有特殊的历史和文化根源。而“快乐体育”一词最先出现在1979年第24届日本“全国体育学习研究协议会“上。快乐体育思想强调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快乐的身心体验,通过体育运动和身心体验来培养、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个性。
“快乐”是人内心一种情感体验和心理反应,是一种积极的、健康的情绪表达。“快乐”是一种情感体验,但情感上的快乐是需要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获得的快乐体验。快乐体育思想强调的快乐并不简单的身体愉悦,真正的身心愉悦需要通过身体练习产生的肉体酸痛来获得,使学生在勤学苦练中体验真正的愉悦和收获。因此,快乐体育思想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件愉快、有吸引力的乐事,是通过身心体验所获得的深层次的愉悦感和成功感。
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缺乏互动和合作的学习体验,简单的技能传授体现出的乏味、枯燥、单一等学习感受尤为突出,学生从体育课程学习中得不到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逐渐降低,中学生越来越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比较抵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学体育教学效果和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因此,需要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寻找突破口来吸引学生参与到其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课程目标的基础上使学生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和成就感。使中学生能够从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获得乐趣是提升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效果的内部驱动力。
快乐体育理念的提出,是在传统体育教学理念基础上,结合社会和教育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具有前瞻性和超越性的先进教育思想。时至今日,快乐体育思想依然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指导性意义。快乐体育思想的相关内容为解决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出现的诸多“病症”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与其不谋而合。快乐体育思想正是能够提高体育健康课程教学效果,减少学生枯燥、乏味、单一的学习体验的“一剂良药”。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快乐体育思想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践行和贯彻快乐体育思想,利用快乐体育思想的相关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帮助解决诸多问题。
(一)把快乐体验贯穿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始终
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兴趣的基础上,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快乐情感体验。快乐体育思想把体育参与作为学生将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技能进行培养,在体育运动中充分理解、体验、享受、创造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体育教学,使快乐体育思想贯穿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践的全过程。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快乐体验是前提
充分挖掘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快乐体验资源,营造宽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增加学生的快乐学习体验是新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亟待解决问题。那么就应该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为出发点,解决问题出现的根源性原因。
(三)培养中学生的快乐体验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是关键
贯彻和践行快乐体育思想,让学生在身体练习和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注重体育兴趣的培养和快乐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学会理解、体验、享受、创造快乐,正确理解痛苦与快乐深层次的内涵,体验体育运动中的身体酸痛和成功、快乐,享受体育运动带给身心的愉悦感,具备创造快乐的能力。
快乐体育思想在产生之初就致力于解决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中的深层次问题,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快乐体育思想与现阶段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因此,以快乐体育思想为指导,着力营造快乐体验的教学氛围,通过把快乐体验贯穿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始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中学生的快乐体验意识、习惯和能力等有效手段来解决出现的问题。
[1]轩大领.试论“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3,(05):66-67.
[2]许可,戴超平.对当前我国快乐体育异化现象的审视[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01):26-27.
[3]周颖,徐亮.对快乐体育思想的理性探索与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5,(04):36-39.
[4]刘荣花.试论快乐体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