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命体验 提高读写能力

2016-02-15 23:35刘静
中学语文 2016年24期
关键词:读写能力领悟内涵

刘静

加强生命体验 提高读写能力

刘静

如果说我们的教学质量还需要提升,笔者认为需要提升的不是教学内容的精准鉴赏,因为我们的鉴赏技巧已经做得无懈可击。但是我们的教学还确实有一段距离需要去提升,主要表现为学生阅读文本后,并不能正确理解文本的内涵。这不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差,主要是由于他们缺少应有的生命体验,所以就无法准确领悟文本。鉴于此,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形成真实的生命体验,让学生在阅读鉴赏中做到能够准确地理解文本,最终实现读写能力的真正提升。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利用生命体验,提高初中学生的读写能力。

一、营造体验情境,帮助学生体悟

初中生的生活是很单调的,基本上处于家庭和学校“两点一线”的环境中,如果说让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来体验阅读文本,他们真的无法体验许多文本中深奥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复杂的人性等。况且这些情境是处于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不同生活方式之中,学生更是无从领悟。这时就得靠我们提供一个帮助理解内涵的平台,也就是给他们营造一个和文本相类似的情境,让他们走进这种情境,去体验和文本相似的情境,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文本,做到精准领会文本。

如学习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这篇文章记叙的生活场景离学生现在的生活环境太遥远,他们的生命体验中没有这样的生活经历,也很少看到过这样的现实场景。所以笔者在学生学习这篇文章之前,在网络上搜寻了很多关于鲁迅先生生活的那个时代、那个地方的一些生活场景,做成PPT,不但配有很多文字,还有许多的图片和影视片段。用PPT的方式给学生投影介绍,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关键是把学生带到了作者生活的那个年代,带到了文本中的情境中,让他们仿佛也走进了绍兴那个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的江南水乡,也和儿童时期的鲁迅先生以及小伙伴们看了一场社戏,吃了难忘的罗汉豆……有了文本中那样的生命体验,所以学生在领悟起文本内涵时也轻松多了。许多学生课堂发言积极主动,讨论问题、质疑拓展不再出现很大的跑偏现象了,阅读能力明显得到有效提高。

由于许多文本时代背景、地域文化等特色的不同,造成学生缺少文本中的生命体验,引起对文本的错误解读。笔者认为,我们需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这样的情境,来帮助学生提升理解和领悟文本内涵能力,以促进其读写能力地提高。像此类的文本还有很多,如中国古代的和外国的许多文学作品。

二、深入涵咏美读,促进情感交流

阅读文本既需要营造文本特定的情境,帮助理解文本内涵。但仅有这种情境还不够,还需要学生沉潜到文本的最深处,通过文本美读、质疑和探究,从而深刻领悟文本内涵。我们平常看一些文章,经常能把我们感动得唏嘘不已,但它也不过是心有戚戚罢了。可是把它编成剧本,经过演员的一番演绎,尤其是语言的声情并茂的表现,我们看了往往会泪流满面。同样是语言为何触动力这么大?主要是演员把文章中的人物情感通过表演给演绎出来了,自然就可以让观众动情了。而一般读者阅读文章,不可能花演员这样的功夫,也没人指点阅读文本,当然感受也就一般了。所以我们教师就要做那个指点学生阅读的“导演”,让他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诵,美读出文本中包含的复杂及深刻的情感,也就顺理成章地深刻领会了文本的内涵,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学习朱自清的《春》一文,这篇文章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富有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也非常愿意去诵读。所以笔者在鉴赏这篇文章时,重点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涵咏美读,指导学生在美读的同时,抓住重点语句进行鉴赏分析,领会其中的情感,从而提高对文本的解读,再进一步完善朗读,进而帮助学生领悟文本的内涵,提升自己的读写能力。

涵咏美读适合优美的诗歌和散文等文章,它的语言文字非常优美,读起来富于音乐美,很有旋律,能促进学生的阅读和探究的欲望,再加上它蕴含的情感一般含蓄委婉,所以教师适合指导学生在读中进行文本的内涵探究,以便完成对文本的美读,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读促进鉴赏,在鉴赏中提高朗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关心身边点滴,触动学生心灵

有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实际上很多文本的情境都是从生活中来,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放慢脚步,用欣赏的眼光来体会文本中的生活,从而发现身边点滴的动人之处。而我们很多学生恰恰相反,他们认为自己的身边没有什么能够触动他们的东西,只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让他们热血沸腾,才能感动他们。实际上这样的大事情生活并不多见,生活中还是细小的事情多,我们教师的任务就要让学生学会细细品味生活,发现身边的能触动心灵的东西,联系文本的情境,提高他们的文本体验与领悟能力,并应用到阅读和写作之中,进一步提高其读写能力。

如学习沈复的《幼年记趣》一文,这篇文章和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虽然是古文的形式,但里面的生活情境和现在的一般无二,非常有趣。但为何学生幼年也有这样的生活场景,却在写作时写不出这么生动有趣的文字呢?原因是学生不能把身边生活中的点滴细细品味,他们认为身边无事可写,只有大事发生才能触动他们,小事哪有什么意义?对生活的体验少了,学生当然也在认识上缺少了生活经历这一块,鉴赏不出生动有趣的文本、写不出身边点滴小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认真体会文本,指导他们学会欣赏文本中的有趣,学会怎样用细节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来充实自己的写作。为了让学生有所进步,笔者专门在“拓展训练”这步让学生模仿文本的写法来记叙童年趣事,学生的写作激情被激发,许多学生写出了许多忍俊不禁的事情,学生们争相表现自己,读文章,评议文章,在评议中笔者发现学生的认识确实有了很大提高。

通过这节课,笔者认为,不要高估我们的学生,更不能听之任之,要教给学生鉴赏文本的方法,让他们慢慢欣赏,结合身边实际生活体验,相信他们一定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四、利用多方活动,深入理解人生

学生的生活经历单纯,无怪乎学校和家庭,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机会认识社会,感受到社会的人情冷暖,当然对文本也就缺乏一些生命体验,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也相应降低。既然学生的生命体验少,我们教师就要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在注意安全的同时,多参与一些学校组织的活动或是社会上的一些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体验和学习不一样的认识,加强自己对社会的了解,更加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从而深刻地理解人生,也就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对文本的领悟和鉴赏能力。

如学习《孔乙己》和《我的叔叔于勒》这样的文章,有些学生对于文本中的像“孔乙己”、“于勒”这些倍受侮辱甚至欺凌的弱势群体,他们有些不了解,甚至在认识上有偏颇,解读文本有难度。为了加强学生的领悟能力,笔者布置学生利用放学时间观察一下自己认为是弱势的一类人,从这些人身上认识一下他们如何生存的。为了加强体验,笔者让学生观察几天,并把观察到的生活情况写成文章。学生们非常认真,经过观察,他们发现了许多与以前不一样的认识,他们重新对这些人进行审视,把对孔乙己和于勒的认识重新修整,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

这样的学习和观察体验,很多学生增加了阅历,提高了认识水平,我们就要多联系一些活动,以促进了学生文本的阅读和体悟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教学目的在“读写”,而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加强生命的体验。每一篇文本由于都是有作者的独特体验而成,要想真正读出“真味”,就不能让学生成为文本的“看客”,要让他们深入文本,进入角色,做故事的“参与者”。生命的体验既是领会文本的需要,更是一种对语文的享受历程。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相城区春申中学。

猜你喜欢
读写能力领悟内涵
Your trash for our books
Letter time 书 信 时 光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多么痛的领悟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三)——自主招生怎么考近代物理初步和光学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二)——自主招生怎么考电学和磁学
挖掘习题的内涵
国际扫盲日
内涵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