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红英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金沟中心校)
小学数学课堂游戏教学的探索与运用
◆管红英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金沟中心校)
兴趣是学习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找出一条适合农村孩子学习的方法与途径,更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兴趣 游戏活动 教学方法
就我校的实际来看,我校处于落后、偏远的农村山区,学生对外接触太少,知识闭塞只能通过书本上的知识了解外界,久而久之,学生形成僵硬的思维模式,从而很难将精力放在学习上;产生厌学,逃避学习的消极影响,时间一长,传统的教学方法便很难再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果还要强迫他们继续学习,势必会引起其对数学学习的抵触情绪。因此,我们必须要找到一种适合我校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借此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兴趣。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儿童活动的特点,通过游戏,儿童的内心活动和内心生活变为独立、自主的外部表现,从而获得愉快、自由和满足,并保持内在与外在的平衡。”
这几年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尤其是农村教育,所以我校也有了电子白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电子白板,制作精美课件,让数学课堂变得精彩有趣,栩栩如生。
案例:“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引入片段:
师:你能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吗?
生:第2个图形面积大。师:为什么?
生:这两个图形的高和宽是相同的,但第一个图形比第二个图形少了下面半个圆的面积。
师:那这两个图形呢?(让学生猜测。)
师:你是怎么比较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汇报。汇报时,可能有:
(1)数方格的方法。教师追问:你觉得这种方法有怎么样?
(2)变成长方形进行比较。教师追问:怎样把它们变成长方形的?
此时学生想象会发生困难,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将图形平移、旋转、拼合,图形的变化过程迅速呈现在学生眼前,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功能,突出了感受“转化”策略这一重点,学生有了初步直观的感受,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再讲《植树问题》这一课时,学生对概念和解决问题不知从何下手,而我们的学生刚好有这个条件,学校院子里就有规律的种植了大大小小的树木,学生可以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给孩子讲解,身临其境,发觉孩子的潜力,让孩子们带着问题,生活化的学习,有兴趣的学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小学一年级有认识数字,学会购买商品的内容,我就设计孩子们创设情境大型超市开业,推出生活区和食品区,把数学计算问题融入情境中,并要求学生填写会员卡,做购物问卷调差,这样生活化的场景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寓教于乐,学以致用,效果非常好。这期间利用音频编辑配以相应的定义,公式以及计算方法,等重要部分用不同的颜色分别推出,使其更加醒目,更加突出。
这样图、文、声三管齐下,动静结合,充满生气,活化了单词的呈现情景。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每个定义的含义,轻松地掌握与购物有关的知识。并能主动自觉地联想到自己或他人所喜爱的其他物品,参与到思维、记忆、综合、比较以及归纳的各个学习环境中来。
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能使抽象性的问题变成形象性问题,不必过多的依赖语言去陈述一些过程性的问题,就可以把过程生动形象清晰的示范出来,再不让抽象性的过程变成数学中的难点。
在以往学习《千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时,教师都是利用计数器来让学生表示千以内的数,每次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时,总是教师直接告知学生要怎么做,学生对“满十进一”感受不深,学困生根本就没真正理解。高老师表示千以内的数时是运用了自制的学具,她让小棒在“数位”上“站”了起来!高老师用装满彩泥的盒子当成数位,
每个盒子还在最前面贴上相应的数位名称,一根细长的小棒表示“一”,则个位上就可以放着一根一根的小棒;十根小棒扎成一捆表示“十”,一捆一捆的放在十位上;十捆小棒又扎在一起成一束,一束一束的放在百位上;最后用一个比较粗的大笔表示“千”。这样的学具,不仅令听课老师们眼前一亮,更让学生在学习数数,特别是跨十、跨百数时形象直观的理解掌握。
由于学校条件有限,不可能所有的资源都能实现,就因地制宜,自制教具。比如,在讲时间这一课时,我就提前只做好了各类常见钟表,让孩子们从直观上先认识钟表,有圆形的,卡通的,长方形的,人物的,孩子们看得栩栩如生,听得津津有味,一下子提升可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课后布置自制小钟表的作业,也让孩子们对钟表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动手动脑,自己制作,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妙趣横生。
再讲《植树问题》这一课时,学生对概念和解决问题不知从何下手,而我们的学生刚好有这个条件,学校院子里就有规律的种植了大大小小的树木,学生可以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给孩子讲解,身临其境,发觉孩子的潜力,让孩子们带着问题,生活化的学习,有兴趣的学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由于学生对如何开商店?如何种树?这类生活化的话题很感兴趣,他们纷纷给班级里各组的学生献计献策,互开玩笑,显得亲密无间。语言在这种情况下,真正成为了一种载体,用以交流情感,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些过程中,改变了以往的评价方法,施之以多种形式的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此步骤效果不错,学生较为积极。
教学活动不应只局限在课堂,而应该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数学家庭作业就是将教学延伸到课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学生即课堂之外的再次学习。因此在设计本课作业时,我也注意开放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用“寻人启事和聊朋友”寻找最美种植方法,最佳回家途经,最快时间等多种方法,这些开放话题作为作业,将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使学生在数学实践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小学是学习的基础,学习习惯养成和完善的阶段。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效率的保证。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学习中发现属于自己的新东西。
具体来说,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单一性,如果在课堂中,老师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采用抢答或者是互问互答的趣味方式,让课堂活起来,优化每个细节,不要仅将目光放在规定的教材中。给学生丰富完善学习内容,挑选他们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小组抢答,辩论等,既锻炼了学生能力,又提高了学习兴趣。重点是,如果是这样的任务,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自然不会当做是压力来完成,而是自愿自发的学习行为,这才是真正的“减负增效”。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每天反思自己的课堂设计是否有新的创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参与式教学的进行,我在教学中会继续转变观念,积极地参与到新课改的浪潮中。
[1]数学课程标准.(29)4-7.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3]余文森.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J].教育探索,2001,(12).
[4]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201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