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代诗歌欣赏基础上的作文教学

2016-02-15 19:19张洪峰
中学语文 2016年28期
关键词:诗歌作文学生

张洪峰

基于古代诗歌欣赏基础上的作文教学

张洪峰

古代诗歌欣赏和作文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语文技能。可是在日常教学中,很多老师能准确地引导学生欣赏诗歌,却不能把欣赏与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致失去了很多基于诗歌欣赏的作文教学素材。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试着从古代诗歌欣赏入手,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同时,有目的的学习古代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的为文之道,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而获得欣赏与写作的双丰收。

一、引导学生选择材料

《尚书》说“诗言志,歌永言”。《毛诗序》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两个论述基本上把握了诗歌内容的本质。无论是人类童年时期的四言诗《诗经》,还是发展到唐宋巅峰时代的诗词,无论是以《诗经》为代表的的现实主义作品,还是以《楚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作品,都是对现实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和集中。唐代大诗人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寥寥数语,选用了正午时分农人耘草的细节,突出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呼吁人们在享用粮食的同时不要忘了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篇幅虽小,却尺幅千里,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这样的诗词歌赋举不胜举,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杜甫的《蜀相》等,都能够选取现实生活的点滴细节,精心制作,终成经典。

再来看看学生的作文,在150分钟的时间里,既要完成基础知识方面的测试,还要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另外,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的现实:繁重的学习压力,使得学生除了读读语文书,很少涉猎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书山题海,让学生的眼光只停留在永远都做不完的练习题上而远离生活。谈到作文素材,学生们只能是捉襟见肘,囊中羞涩,他们所选的材料,要么是司马迁、苏轼、陶渊明等早已作古的文坛圣人,要么是感动中国这类活在电视荧屏中的时代精英,要么是远隔千山万水的梵高、海伦·凯勒,这些高大上的材料并没有让学生的作文给人一种崇高与悲壮,那种东施效颦的拙劣,无病呻吟的造作,常常不堪卒读。

如何改变学生这种舍近求远、舍生求死的选材现状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指导诗歌欣赏的同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选择一些传播正能量的材料,发表自己对生活的反思,对生命的思考。比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就选用了女儿举报一意孤行违章行车的父亲这样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情与法的冲突等有关生命的选择。再如2016年风靡世界的8岁抗癌男孩多里安“D-strong”的故事,更是彰显了地球村的理念:地球是我家,爱传你我他。一方有需要,万众献真爱。如果学生留心生活,关注现实,这样发生在身边的例证真是不胜枚举。考生也就不必一动笔就拿苏轼、苏武来说事了。

二、引导学生运用材料

孔子有言:“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严羽在《沧浪诗话》里也有相似的表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二者语言虽然有所差别,但大致意思应该相同:只有学习优秀的作品,才有可能达到愿望。中国古典诗歌虽然也有一小部分颇受争议,但绝大多数作品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既然学生课外没有多少时间去研究作文,我们不妨在有限的时间里,借助欣赏古典诗词,让他们掌握作文的一些技巧,提高作文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把诗歌的写法分为两种:一种如杜甫的诗“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绝句六首》之一),是“一句一意”,“摘一句亦成诗”;另一种如金嘉运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蹄。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是“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诗”。这首《春怨》,别看它貌不惊人,纤细孱弱,却深得古今文论大家的喜爱,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赞美它“篇法圆紧,中间增一字不得,着一意不得”。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也说:“一气蝉联而下者,以此为法。”那么这首诗到底有什么勾魂摄魄的魔力让这些学界大腕念念不忘呢?

首先,从语言的角度看,这首诗绝对不是以文采取胜,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精雕细刻,全篇20个字,妇孺皆知,平实直白。

从结构上看,这首诗选用了倒叙的手法,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激发读者的思考,这位女性仅仅是埋怨黄莺吗?前一句话总是后一句话的原因,寥寥数语,描绘出一个思念远在边关的丈夫的女性形象。“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我们慢慢品酌,其所蕴含的情感自然别有一番滋味。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明确几点,一是从语言的角度看,锦绣辉煌是一种美,能让人耳目一新,出水芙蓉也是一种美,与虚化的、刻意的造作相比,更显得清新脱俗,与众不同。倘若我们不能闭月羞花,沉鱼落雁,那么简单清新,质朴自然也可以别有韵味,绵远悠长,如朱自清的《背影》。二是即便是很粗俗的事物,不值一提的生活小事,只要精雕细琢,也能金樽玉酒,锦帽貂裘。学生读过的《散步》《羚羊木雕》就是例证。

“作诗繁简各有其宜,譬诸众星丽天,孤霞捧日,无不可观。”作诗如此,作文又何尝不是这样?在评析诗歌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在作文时,懂得材料的取舍,结构的精妙,手法的精当,语言的自然。只要引导得法,力争让学生一课一得,甚至多课一得,也能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激发写作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高深立意

无论是孔子所说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还是钟嵘所讲的“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都告诉我们诗歌的积极的社会作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诚如叶嘉莹先生所言,凡是一个伟大的诗人,都不只是用文字写诗。山川草木,花鸟虫鱼,“耳得之则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于是我们今天在欣赏古诗的时候,就可以读出“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对爱情的坚贞和执着,“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有情人难成眷属的遗憾;“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匡时济世、忧国忧民之志,“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归隐园田、寄情山水的超脱与豁达;“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以血报国的悲壮,“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的壮志难酬的惆怅。

教师在引导学生赏鉴古典诗歌的内容,探讨诗歌主题,品味诗歌的意趣的同时,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繁复杂的社会,更应该帮助学生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以辩证的眼光来客观地分析身边的人和事,从正能量中感受生活的朝气,生命的美丽,汲取积极奋进的力量,为“民族梦”“中国梦”的实现而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能够理智地剖析一些不和谐的现实产生的社会原因、个人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固步自封,泥古不化,一味地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Ⅰ卷关于“山羊过独木桥”的思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道理,古人早就说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凡益之道,与时皆行。”只有穷则思变,才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面对十年文革带来的巨大灾难,中国人民并没有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坐而待毙,而是披荆斩棘,开山劈岭,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但终究开辟了“五洋捉鳖、九天揽月”的新纪元。

国学大师刘文典曾经用“观世音菩萨”这五个字概括作文的要诀。“观”就是观察,看。当然,这种看,不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而是用心去看,去思考;“世”乃世故人情;“音”就是作品讲究韵律,富有音乐美;“菩萨”则是指要有救苦救难、关爱众生的菩萨心肠。一朵落花,萌生出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感慨,一泓流水,带来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哲思,一树梅花,催生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千古绝唱。细致地观察生活,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手中有米,不管是满汉全席,还是江南小吃,自然是手到擒来,易如反掌了。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欣赏古典诗歌的同时,有目的的学习前人选材构思、立意布局、锤炼语言的技巧,师法古人,却又善时而变。诗歌欣赏的能力提高了,审美情趣提高了,作文也不再成为学生苦于应付的难题,倘能达到这个目标,自然是一石三鸟,受益匪浅了。

[作者通联:安徽阜阳二中]

猜你喜欢
诗歌作文学生
诗歌不除外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赶不走的学生
诗歌岛·八面来风
学生写话
聪明的学生等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