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品情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漫谈

2016-02-15 19:19徐昌才
中学语文 2016年28期
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秦伯秦师

徐昌才

咬文嚼字品情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漫谈

徐昌才

教学传统篇目《烛之武退秦师》时,除了引导学生体会古代叙事散文的结构布局、表达方式、艺术剪裁、人物形象与思想价值之外,狠抓语言的品味与咀嚼,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揣摩语言,让学生感觉学习文言文,就是学文学言,就是文言并重,言以载文,文以言传,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之无言,一切皆空。

一、品实词,知言会意,把握纲目

题解《烛之武退秦师》,笔者抓住三个词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一个是“退”字,该字有何意思?有何作用?“退”本义是退却、撤退、后退,此处属于使动用法,翻译为“使……退却”。标题完整意思为,烛之武凭借一己之力使秦军撤退。这个标题,《左传》本无,是编者加上去的。交代了人物、事件,暗示了冲突双方的力量对比。从结构上来看,“退”字引人深思,耐人寻味:(1)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2)烛之武怎样“退”秦师?(3)烛之武“退”秦师,最后结果如何?这三个问题正好是课文情节内容展开的主要内容。“退”提纲挈领,关联全篇。从内容上说,“退”秦师是核心事件,也是事件的结果,还交代了事件的冲突双方,一方是烛之武一人之力,一方是秦师虎狼之师,对比悬殊,惊心动魄,考验烛之武,考验英雄心。俗话说,烈火焚烧方显英雄本色,沧海横流才见铁血意志。烛之武正是在这种血与火的考验之中凸显英雄本色的。此外,烛之武凭借一己之力如何“退”秦,“退”之过程又充满了哪些不确定因素,烛之武如何处理,秦穆公如何反应,等等问题,均蕴含在“退”字当中,留下悬念,扣人心弦,促人深思。同样,选自《战国策》的课文《荆轲刺秦王》,这个标题中“刺”字也是关键,为何要“刺”,如何“刺”,“刺”的过程如何,结果又怎样,诸多问题蕴含“刺”中,引发读者思考。可谓片言居要,一字笼篇。

“晋侯、秦伯围郑”,句中“围”字,看似简单,其实蕴含深意。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围”“伐”“袭”“破”“攻”等词语,尽量援引文言例句,既帮助学生理解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又加深学生对《烛之武退秦师》的文意理解。“十年春,齐师发伐我”(《曹刿论战》),“伐”是讨伐、进攻,大张旗鼓,兴师动众。表明齐国军队来势汹涌,力量强大。“李愬雪夜袭蔡州”《李愬雪夜袭蔡州》),“袭”是袭击、偷袭,隐蔽行踪,悄无声息地进攻。这是一种掩护自己,麻痹敌方的军事策略。“旦日飨士卒,为吾击破沛公军”(《鸿门宴》),这是项羽得知沛公欲王关中的野心之后大发雷霆之语,恨不得即刻行动,完全彻底消灭沛公的力量。句中“击破”并用,不但是主动进攻,而且还要一举歼灭,不给对方任何喘息的机会,更不会让对方死里逃生,卷土重来。除敌务尽,毫不手软。相对而言,《烛之武退秦师》用“围”,是包围、包抄、围攻的意思,交代秦晋两个大国联手,包围小国郑国,郑国形势岌岌可危。秦晋两国,南北驻军,联合夹击,“围”而不攻,包而相逼,威慑郑国,想让郑国乖乖投降,进而瓜分郑国。杀气腾腾,野心嚣张。“围”是策略。历史上有“围魏救赵”的战术。可以佐证课文的“围”字的深意。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句中“贰”字,是“二”的大写,表示数量两个,后面带了介词结构,用作动词,引申为“两次做……”,这个“做”的意思随语境而定。句意是说郑国先是与晋国交好,后来又与楚国交好,用心不专,也就是对晋国不专一,不忠诚。“贰”字翻译为两属于、又归附于、又与……交好。“贰于楚”翻译为,又与楚国交好。言外之意就是背叛了晋国,所以晋国要对它动武。要注意,这个词语,不少同学理解为背叛、有二心、不忠诚。可以顺推,如此理解,那么,“贰于楚”岂不就翻译为“背叛楚国”或“对楚国有二心”?意思不合逻辑,与原文相反。试想,背叛楚国,或者说对楚国有二心,那就意味着结交晋国,忠于晋国,这是晋国希望看到的好事啊,晋国怎么会进攻一个主动归附自己的小国呢?此外,理解这个“贰”字,理解“贰于楚”这个句子,也可以换用一种方法。教师可以这样提问,秦晋围攻郑国,原因之一是郑国国君背叛了晋国,那么,课文句子“贰于楚”改为“贰于晋”,如何?引导学生将历史事实与关键词语结合起来理解。

“公从之”,“(武)许之”。前一个句子写郑伯听从佚之狐的话,决定请烛之武出山,使秦救郑。“从”是答应、认同、听从的意思,表明郑伯干脆果断,从谏如流,同时也暗示郑国危险,刻不容缓,不能拖泥带水,犹豫不决,不能深思细想,费尽周折。后一个句子写烛之武听了郑伯的一番家国存亡的道理之后的反应,改变了态度,决定出使秦师。“许”是答应、应允的意思,表明烛之武在个人恩怨与国家大义面前,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顾全大局,深明大义,是一个有抱负,敢作为的志士。一个“从”,一个“许”活画出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

“夜缒而出,见秦伯”,该句描写烛之武肩负使命,冒着危险出城去拜见秦伯的情景。“缒”字最关键,最能看出人物的精神。本义是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句中点出烛之武出城的方式非常奇特,非常神秘。为何烛之武不走正门?为何烛之武不带一个随从?为何烛之武不带一件兵器(比如短剑、匕首之类)?为何没有一个人为烛之武送行?(比较《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出使秦国:众人送行,举行仪式,祭祖取道,悲歌易水,慷慨离别。)郑国都城被围,秦师兵临城下,严加管控,正门白天黑夜都有重兵把守,烛之武肯定不能从此出城。动静太大,目标显赫,容易暴露。不带一个随从,没有一人送别,均是出于安全、保密的考虑。出城需要绝对安全,绝对隐蔽,不让敌军知晓。不带一件兵器,暗示烛之武此行不是图谋行刺秦伯,不是要与敌方武力较量,也不是贪图自身安全,而是想凭自己的智慧谋略,制胜秦师,退却秦师。在可能的多种出城方式中,“缒”应该是最合适的方式。当然,一个人从高高的城墙之上被慢慢放下去,也是很危险的,也有各种不测之祸。比如秦军发现目标,比如绳子断裂,比如动作不慎,等等,反正很危险。可是,烛之武面临种种危险,并不畏惧,更不退缩,这就见出他临危不乱,敢于担当,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为了救国于危亡,他挺身而出,沉着勇敢,视死如归,是为大勇大义,大志大情之人。

二、品虚词,见情见态,声情并茂

佚之狐举荐烛之武,文章只写一个句子:“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必”字,干脆果决,自信满满。于佚之狐而言,是直接正面的描写,荐举人才,知人善任,为君分忧,救国危难,是为义举。别人不能推荐合适人选,他却知人识人,及时举荐,识见深远,不同凡俗。于烛之武而言,是间接侧面的描写,足智多谋,成竹在胸,能力高强,克敌制胜。教师可以相机诱导,可将问题引向深层:既然佚之狐如此沉稳老成,如此深谋远虑,如此知人善荐,如此洞达秦郑双方军情,可见也是一位高人,为何他不毛遂自荐,挺身而出,却要推荐烛之武出使秦师?一番义正词严的荐举后面隐含着佚之狐贪生怕死、远祸全身的奸滑和狡诈。人如其名,言为心声。“佚”同“逸”,逃跑,逃逸的意思。“狐”就是狐狸。两个字合起来似乎暗示,佚之狐就是一只临阵逃脱、老奸巨猾的狐狸。与佚之狐相反,烛之武最后答应出使秦师,为何不畏生死,勇赴国难?原因可能有三:一是郑伯动之以情(赔礼道歉,情真意切),晓之以理(国破家亡,人无幸免),烛之武顾全大局,义不容辞;二是烛之武一生沉沦,不遂心志,终于迎来报国机会,想大干一场,扬名立万。(教师可以补充《东周列国志》上面描写烛之武的两句话:“考城人也,姓烛名武,年过七十,事郑国为圉正,三世不迁官。”“见其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左右无不含笑。”)三是烛之武能力高强,沉着冷静,机智善辩,具备完成重大使命的素质。这个任务只能交给烛之武,不能交给一般人。同样,烛之武之名,给人一种微妙的联想,洞幽烛微,料事如神,无畏生死,勇赴国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烛”“武”的含义。烛,本义是蜡烛,稍微引申,蜡烛燃烧,带来光明,驱散黑暗,让人看清楚前方,所以,“烛”又有洞察秋毫,眼光敏锐的意思。成语“洞烛其奸”即是看透对方的阴谋诡计的意思。“武”自然含有不惧生死、勇敢顽强之类的意思。可见,烛之武就是一位眼光犀利,足智多谋,英勇无畏的勇士。当然,望“名”思“义”,拆字悬想,未必可靠,但是,从这篇文章的实际内容来看,佚之狐、烛之武的名字还真有点意思。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是烛之武拒绝郑伯的话,多用语气词,表达复杂的感情。教师可将前一句改为“臣壮,不如人”,让学生比较两种表达的语气和情意的不同。显然,改句生硬、直接,只是平实地表达了一个事实,我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如别人。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原句多了三个虚词,作用不同。“之”字用在主谓之间,连接主谓,不让它独立,让它作为一个整体充当整个句子的主语。朗读的时候,语气比较连贯、舒缓。句中“也”表示停顿,相当于一个逗号,后面又用逗号隔开,这就意味着朗读句子的时候要注意连贯和停顿。“犹”是尚且,表示递进,与后一句相关联,后一句的语义比前一句更进一层,语气也更强烈。同时,从内容上来看,这个“犹”字还有言外之意,我年轻力壮的时候,风华正茂,意气飞扬,正想大展宏图,大干一场,但是没有得到重用,没有得到合适的机会,差不多留下一生遗憾,我心有不甘啊。“犹”后面有不平、不满、不快,有遗憾、悔恨、埋怨。自谦是表面,怨愤是实质。教师将后一个句子改为“今老,无能为”,比较与原文的表达不同,效果不同。改句语气生硬,表达直接。现在,我老了,无能为力。客观表达,不带感情。原句四个语气词,赋予句子复杂的情意和韵味。“今老矣”的“矣”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了”,暗含烛之武的感慨,年老体迈,时光不多,机会渺茫,心志沦空,哀哀无奈,等等意味,尽在其中。“也”字表示句末停顿,有完结、终了的意味,暗示烛之武认为自己无能为力,一事无成,人生失败。“已”通“矣”,相当于“了”,句末感叹,加强叹惋意味。整个一个句子,通过多个语气词的组合连接,巧妙传达丰富的意味,复杂的情感。这些虚词的运用不可忽视。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体味的同时,一定要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通过朗读、比较来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这个“乃”字是副词还是连词,如何翻译?当副词用,翻译为“才”。当连词用,翻译为“于是”“就”,表示先后相承。这里到底如何理解呢?“才”表示条件关系,前面一个分句表条件,后面一个分句是结果,没有前面的条件,就没有后面的结果。在秦伯看来,只有派遣三员大将协防郑国,才会放心撤军。如果理解为“于是”,仅仅是强调前后两件事情相继发生,不太吻合秦伯的心理。

“吾其还也”,这个“其”字是语气副词,到底传达什么语气呢?可以表示商量或期望的语气,翻译为“还是”;可以理解为命令语气,翻译为“一定”。文中是晋文公对将军子犯说的话,子犯主张立马行动,痛击秦军,表现得比较冲动、莽撞,缺乏冷静的头脑;而晋文公则冷静分析,阻止击秦,并说明理由,有根有据,是一个沉稳、理智,以理服人,决断谨慎的人,而绝不是武断行事的国君。因此,“其”字翻译为“还是”比较合适。带有一种与子犯将军商量的口气。如果翻译为“必须”“一定”,则是武断生硬,不容商量的语气,与晋文公的性格心理不吻合。

三、品语序,洞察逻辑,明了情意

文章许多语句表达,十分讲究语序,调换一种语序,句子的含义和韵味也许截然不同。比如研习文章第一自然段:“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可以分解开来,研究三个小问题。

1.“晋侯、秦伯围郑”可否改为“秦伯、晋侯围郑”?为什么?不可以,原因有二:一是历史上,秦晋两个诸侯国是世代交好,政治联姻,今天有成语“秦晋和好”“秦晋之好”,可以为证;二是围攻郑国这件事,与秦国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晋国只是因为与郑国结怨才鼓动秦国参与围攻行动。因而,晋国是主导,秦国是随从,语序应该是主前从后。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秦王为何答应晋国的要求呢?除了盟友关系之外,还有与晋国一道瓜分郑国,扩大版图的考虑。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可否改为“以其贰于楚,且无礼于晋”?为什么?不可以,前后两个分句是递进关系,用连词“且”(并且、而且)来连接。两个分句,前一个是说历史,重耳早年流亡在外,途径郑国,郑国国君没有给予他应有的礼遇。后一个分句是说现实,郑国先是与晋国交好,后又与楚国结盟,用心不专,背叛了晋国,晋国当然不能原谅。两个理由相比,从性质上看,后一个理由更关键,更严重,前后两个分句是递进关系。

3.“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这句话描述两国驻军围攻郑国都城的战略布局,可否改为“晋军氾南,秦军函陵”?为什么?不可以,从地理形势上看,晋国在郑国的北边,秦国在晋国的西边,郑国距离晋国近便,距离秦国遥远,秦国要进攻郑国,必须要越过晋国,可谓劳师袭远,不便多多。函陵和氾南都属于郑国的版图,函陵在北边,距离晋国近便,晋国驻军在此,既有利于军需供给,又方便南下进攻郑国,而且,一旦消灭郑国以后,也方便接管、控制郑国的国土。氾南在氾水之南,也是在郑国都城新郑的东南方,距离秦国较远,秦军驻扎在此,距离遥远,供给不便,行军疲惫,战斗乏力,弊病多多。就是灭亡了郑国以后,瓜分一块土地,也不便管理。此次行动是晋国主谋,秦国从属,晋国当然不会让秦军占据有利位置。同时,文章第一自然段交代两军驻扎的地理位置,还有一个意思,南北相距一定距离,两军沟通、交流不方便,这就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谒见秦伯,游说秦伯留下了空间。

再如文中第二自然段句子“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这是烛之武对秦伯说的话,可否调整为“晋、秦围郑”?为什么?不可以,烛之武游说秦伯,当然要将秦伯放在首位,晋侯放在二位。改变之后,意思就变成了烛之武对晋侯说话,显然不妥。

又如,文章最后一段晋文公阻止子犯进军秦师的话语:“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三个分句可否随意调整顺序?为什么?设计此问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每一个分句的意思,理解三个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判断语序是否可以调整。如果是并列关系,一般可以调整语序;如果是递进关系,则不可以调整语序。第一个分句是说,我原来依靠别人的力量而登上君位,如果回过头去损害别人,这是不仁义的做法。这句话追忆过去,属于个人品质层面的内容。第二个分句是说,如果我们出师攻秦,失去原来的盟友,而且还是一个和晋国一样比较强大的盟友,这是不明智的做法。这是着眼现实,谈到国家之间的关系。第三个分句是说,如果我们秦晋两国用混乱攻伐、自相残杀来代替联合一致、团结一心,这是不符合武德的做法。言下之意就是说,晋文公从长远的战略利益考虑,还是不愿意因为讨伐郑国这件事而与秦国闹翻脸,毕竟两国世代结盟、政治联姻,都是大国、强国,以后与另外一个大国、强国楚国争夺中原霸权时还可以互相援助。第三个分句着眼于长远的战略考量。三个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当然不可以随意调换语序。三个分句,三层意思,层层递进,有理有据,刻画出晋文公沉着冷静,思虑周密,眼光长远的性格特点。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人物鲜明,内容丰富,情节简明,脉络清晰,语言典范。教学文本时,我通过引导学生咀嚼言语,体会人物的声态口吻、语气情味,进而把握人物性格和思想内容。学生兴趣浓烈,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感觉文言词句有情有义,有味有趣,值得琢磨。品味实词,结合语境理解实词的字面意思和深层意思,特别是暗示意义与联想意义。品味虚词,朗读文句,揣摩语气,体会情味,加深对人物复杂情感的理解。品味谦词敬词,探究深层原因,把握人物性格。品味句子,调整语序,与原句比较,深入理解不同语序的不同表达效果,进而把握作品内容。从四个方面品味词句,发掘言语表达所承载的情思意蕴,揭示人物复杂丰富的性格特征,还原历史活动的现场情境。这样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言语的感受与体悟,又增进了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文、言结合,因言会意,扎扎实实品味言语,切境切文感受情思,品出言语滋味,品出人物情态,品出内容意韵,这是一条教学文言文的有效法则。

[作者通联:长沙市雅礼中学]

猜你喜欢
烛之武退秦师秦伯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的辞令艺术赏析
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自主学习导引
烛之武何以“退秦师”
烛之武何以“退秦师”
——品味语言的力量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符号的语言表达分析
浅谈《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劝说艺术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佚之狐能否早荐烛之武——《烛之武退秦师》的情节设计艺术
礼与利的契合:也谈《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