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诗词鉴赏教学中的点与染(上)

2016-02-15 19:19柯德辉
中学语文 2016年28期
关键词:长亭教学学生

谢 茜 柯德辉

谈诗词鉴赏教学中的点与染(上)

谢茜柯德辉

点染原是绘画术语。点,重笔勾勒,点缀景物,突出主体。染,淡笔晕染,渲染色彩,烘托环境。文学作品中的“点”是点示,点明情感、内蕴;“染”是紧承旨意,渲染烘托,铺陈景物,升华意境。画家绘画,诗人写诗,常用点染技巧。诗词绘画一经点染,便情韵悠悠,饶有神味。“点拂横斜处,天机在此中”。

语文教学同绘画艺术、文学艺术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点染技巧也便自然被借用到教学中来。语文教学中的“点”,是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用简明扼要,有针对性,启发性的语言,抓住中心,突出重点,扫除障碍,解开症结,使人茅塞顿开,有所悟,有所得。

一、点向

即点明方向,指引思路。“美在于发现”。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入对文本的发掘、发现其精微,但是发现并不是要学生在知识的迷宫中瞎闯。教师的点就是要为学生矫治思维的盲点和歧途,树立航标和灯塔。

教温庭筠的《望江南》时我们设计了以下问题:

1.这首词为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精美画面?“梳洗罢”三字揭示出女子的什么心态?她为什么选在江楼望侯?2.全词哪一个字是词眼,以哪个字为意脉贯串?女主人公的心境是如何变化的?3.词中未见有她容貌的描写,怎见得卿本佳人?4.“过尽千帆皆不是”一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5.“斜晖脉脉水悠悠”用的是哪种表现手法,请从中体味揣摩。6.“肠断白蘋洲”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在全篇起什么作用?你想到哪两句唐诗?有人说,结句一语点实,便无余韵,乃“画蛇添足”,大可删去,你的意见呢?7.读完全词你认为:她和他为何分别?他做什么去了?(求官?经商?从军?游学?)两人的情感如何?她之所以早早在江楼守候,是与他有约在先?是收到他托人捎来的一纸家书?或只是凭昨夜的南柯一梦和今朝的鹊儿叫、蟢子飞之类而产生的痴想幻觉?她为何等不到郎的归来?请展开合理想象,将情节补充完整。一首短短的27字小令就可导出如此众多的问号,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可见一斑。

“遵路识斯真”(叶圣陶)。教师开宗明义,巧设问题,进行文意梳理,道出要旨,指出门径,使学生不走弯路,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整首诗词的大体脉络,这样学生读有目标,思考流畅通达,自会导出端倪,悟得 真谛,自食甘果。

二、点穴

每首诗词大都有一些最精彩的凝贮点,犹如人体经络上的重要穴位,如能“点中要穴”,自会“可阖变化,一动万随”,收到点一穴而制全体的作用。“灵丹一粒,点铁成金”(宋·范温《潜溪诗眼》)。教学中一个巧妙的支点,往往能撑起整节课的教学。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通篇围绕“壮”字立骨,运展笔墨。教学中,我们通过让学生读壮篇、找壮句、品壮境、悟壮义,作为切入点。

前面九句是染,兴高采烈、雄姿英发、绘声绘色、极力夸写。首句“挑”“看”两个强烈动词犹如天风海涛,排空而入。接踵而至的:闻角梦回、连营分炙、沙场点兵、骏骑飞驰、弓弦雷鸣、斩将骞旗,浪漫的想象,飞动的笔触,格调高昂,气凛千秋,威猛壮烈,铺展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壮阔画卷。“了却”两句发展到全词高潮:剑指三秦,驱除金虏,克复神州,建立殊功,名垂千古,梦境多痛快、美丽,岂不壮哉?然而“可怜白发生”悲怆地一点:韶华已逝,力不从心,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瑰丽幻想,万丈豪情跌入谷底。学生自然理解,正因有前面淋漓酣畅的染和结句简明扼要的点,才使得全词化雄壮为悲壮,有了惊心动魄的艺术魅力,从而对作者“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的悲哀、焦虑、痛苦、愤怒的心情有了较好的理解。

讲解杜牧《泊秦淮》,我们用“犹”字挑开全诗的主旨,问学生:你认为哪个字增强了作者所抒发的感情?经一番思索,学生一般都能找出“犹”字,而在品析“犹”字作用时,必然带起全诗。“犹唱”巧妙地把历史、现实和对未来的慨叹,高度浓缩在一点,力重千钧,语意双关。隋兵临江,陈朝危急,陈后主“犹”耽于声色,终至亡国。今日的晚唐君臣“犹”沉溺于灯红酒绿中醉生梦死,重蹈陈 后主的覆辙,商女的歌声犹如大唐帝国的一曲挽歌。“犹”不仅凝聚着诗人从六朝如梦的历史教训中读出“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唏嘘感慨,更是杜牧一叶知秋,念及国事,不能自已的忧思隐痛,唱叹有致的议论,寄寓着诗人振聋发聩的警示和讥讽谴责,升华了诗的审美境界。

在面对具体作品时,则因篇因人而异、作不同处理,如对思想性强的着重分析思想,对感情缜密的重在剖析情感,对艺术性精巧的,则着重理解形式。如同属咏史怀古之作,刘禹锡《西塞山怀古》、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韦庄《台城》都是以自然的永恒来反衬人事的短暂。

但赏读指导中应让学生体悟:刘诗是用诗的形象,以史为鉴,托兴玄远,抒发了由兴亡之理引发的无穷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赤诚忠心。其中“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更给人哲理性的思考:立国不在山峻江固,更不在所谓“金陵王气”,内政不修,积恶已极,骄奢侈靡,焉能不国亡身戮?而对陈诗应突出作者是把有限的人生个体置于时空坐标中心(幽州)与“古人”和“来者”对话:天地虽大,知音难觅,岁月无情,生不逢时,时不我待,报国无门,其感触是沉郁苍凉,愀怆孤寂,诗中大幅度跳跃,大开大合,诗的形式也脱落殆尽,这都因诗人大起大落,起伏不定的感情所致。《台城》则采用侧面烘托手法,虚处传神,吊古伤今,以景物来寄托情思,用意象来表现哲理,蕴藉秀蔚的语词,清婉幽微的笔调一语道破人生之味、黍离之悲、兴亡之叹,造成了凄迷、虚寂、荒寒的意境,给人情韵悠长的审美享受。

选点突破,浓墨点睛,让那些光芒四射,经历史大浪淘沙,汰洗留下的文化结晶中优美的意境,鲜明的形象,可贵的精神境界,呈现在学生面前,熏陶渐染,转知为智,化识成能,旨在引领学生蕴蓄文化素养,濡养书卷气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点缀

中国山水画中有一种叫“苔衬法”,参差错落小小的苔点,虽微不经眼,只起点缀和烘托,却是有助于构图和意境臻于化境的重要元素,素为传统画论所看重,“苍苔点染云生靥,老雨淋漓秋渍痕”,“流水落花春去也,苔痕历历昭无垠”,这就是苔点所产生的奇妙美感。明乎此,为我们诗词鉴赏又找到一新的视点。

《石壕吏》中“请从吏夜归”,课本释“请”云:“请让我”。对“请”字未有特别重视。一般教师也容易将此字轻轻带过。老杜作诗“语不惊人死不休”,遣词造句往往语精意深,在看似平常的地方,常有奥义所在。

对“请”字的理解,是请求,还是情愿?关系到老妇此举是主动从军?还是迫于无奈?抑是愤激之辞?历来存在三种认识。

无奈。希图以自己的牺牲保护家中其他成员。生怕守寡儿媳被捉,饿死了孙子,而且差役在家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发现老翁。

自请应役。为挽救家庭,挺身应役,奔赴前线,表现了老妇卫国顾家,为平息叛乱,敢于承担苦难的献身精神。

不能理解甘心情愿。“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请”字和这几句都是反话,是老妇在差役不讲理乱捉人的情况下,而爆发出来的既悲且恨的愤激之语。

我们认为第一种说法比较符合当时实际,第二种观点能接近诗的主旨。至于第三种观点,语带偏激,非作者的本意。理由如下:

《三吏》《三别》组诗,揭露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人民的苦难。但作者还鼓励人民忍受巨大的创痛,去参加平叛战争。说“仆射(指郭子仪)如父兄”(《新安吏》)、“勿为新婚别,努力事戎行。”(《新婚别》)这是因为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濡,加上当时民族矛盾的紧张,使得杜甫不得不站在国家和民族立场上来考虑问题,而不能不把黎民的苦难从属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战争是必须进行的,忧国忧民的杜甫内心极其矛盾,支持平定叛乱,赞扬老妇的从军精神,但也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连年迈力衰的老妇也不放过,战争的苦难达到男女老幼都无法幸存的深重程度。

《石壕吏》将黎民的苦难情状和酸心痛泪呈于世人面前,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爱,以及认识生活的历史深度。如果认为本诗只是鞭挞兵役制的残酷,而忘了战争本身的正义性,忽略了人民群众的义无反顾地支持平叛愿望和自觉性,那是降低了其思想价值。

因此,我们认为“请”字,既是请求(迫于无奈),又有自甘情愿的意思,反映了老妇在国难当头情况下,顾全亲人,牺牲自己的爱国热情和可贵品质。“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从委婉的语气中见其胆智,见其热情,也表明老妇的应征的决心,表现出人民大众在悲愤中显示出的悲壮的爱国情怀。

有时,辅以文化趣味的点缀,也有助于破译语词所未说出的含义,这或许比单纯在词典义的平面上讲解更能事半功倍,甚至会别开生面,独辟蹊径,增加审美的魅力和深度。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清角,一般选本都释为“凄清的号角”。这固无不可,但倘若从文化角度作些诠释,可能对主题的理解会更深刻,表意效果更丰满。角,出自古代少数民族,古军乐器,并用来报时。南宋词中凡涉及角,多和胡乐曲紧密联系起来,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如“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张元幹《贺新郎》)“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蒋捷《声声慢》)

清角的本义是当时新七声中的一个音阶,南北朝以来少数民族音乐以“清角”之音取代汉雅乐的“变徵”。《扬州慢》中“清角”喻指胡笳吹鸣之音,亦是对胡角之声的音乐化描述。姜夔精通音律,他当然懂得这是汉乐的“胡乐化”的表现。姜高明处在于把流行的音乐术语的“清角”巧妙恰当地运用到词中,既描述胡角之声使人感到气候上的寒冷,又表示感情上的悲凉,隐含着扬州城被金兵屠掠已遇十年,迄今胡笳吹送,政治余寒仍笼罩全城(用音响来衬托寂寞,更增冷落、衰败、萧条的意绪),把作者对入侵者的愤慨,对国事前途的深切担忧(边防迄无戒备,只余空城)表达得淋漓尽致。

教学中的点缀,需教者目光如炬,又明察秋毫:(1)点出细节,探究作者写作的深层意蕴;(2)点在学生的不经意而又有必要咀嚼之处。

四、点化

诗家的点化,具有化俗为雅的功能,即将俚俗语化为诗家语。教师的点化能使学生从不懂到似懂非懂,直至完全弄懂,原本觉得无味的有了味儿,无从入手的有了抓手,司空见惯的内容也能读出新意。倘若秦少游不处于新婚之夜的特殊环境,倘若苏东坡不投石点化,激发新郎,千古佳话便无从谈起。同理,当学生处于愤悱的时候,教师应相机诱导,投石激浪,适时点化,帮助学生打开与文本对话的心门,感受文本的魅力。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端正好》)

这是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开头的一段曲词,前五句一句一景,几个意象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深秋时令的景物特征和不同的感官感受,渲染了寥廓萧瑟令人黯然的意境,“染”字把主观色彩刻画得更形象突出。“总是离人泪”是“点”,景中有泪,泪中含情,点明莺莺此时心情沉郁忧伤。上染下点,点染结合,显象传神,造成历历在目,聚意蕴情的艺术境界。

教学时,教师又“潜深授渔,寻石激浪”,提出:“晓来谁染霜林醉”的“晓”可否解为“清晨”?学生几无异议地肯定。教者宕开一笔问:在【端正好】后的【滾绣球】有“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一句交代莺莺送别张生的时间是在傍晚而非清晨。不仅如此,莺莺在长亭宴罢后唱的【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莺莺目送张生离去唱的【一煞】:“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以及【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三番四次地点明长亭送别的时间是傍晚非清晨。那么“晓来谁染霜林醉”的“晓”就不能解读为“清晨”而应释为“明白”、“知晓”。学生无不认为有理。

果真如此吗?一位同学发表了不同意见。她说,《长亭送别》是从早晨开始的,按情节可分:长亭途中、长亭别宴、长亭分别三个部分。【端正好】中的图景,是莺莺走出家门看到的景色。一石激起千层浪,又有学生发言:

生甲:这其实是不同场景。他们从家里出发,赴长亭的路途却是早晨,只是由于在长亭饯别宴上,张生与莺莺情切切、意绵绵,不忍 分离,所以才躭搁到夕阳残照、落日衔山。

生乙:十里长亭路,从早走到傍晚,足见难舍之情。

生丙:【滚绣球】内“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二句,是借杨柳、落日起兴赋愁,两者都是传统送别时的意象。杨柳象征殷勤挽留之情,饱含伤感,寄托相思。

生丁:落日意象在送别诗中多渲染浓郁的哀愁,如我们读过的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生戊:她痴想挽留时光,恨不得疏林挂住斜晖,让她和张生永在长亭,永不分离。

师:爱得深,恋得切。有特征的客观景物,寄寓了人物的客观之情,这叫移情入景。

生乙:但“西风紧”的时节,如何还有绿色杨柳?

“一点灵犀通万象。”教师接过话茬作了适时的补充∶审美想象可以不符合生活原型,比如《雪中芭蕉》即是一例文艺史上著名的论争。王维画大雪中一株翠绿芭蕉。大雪是北方才有的,而芭蕉又是南方热带植物,一棵芭蕉如何能在大雪里不死呢?但古人有“意在象中”之说,中国画画花也有不问四时的传统。艺术的功能不是求真,而是求美,审美判断有着逻辑判断无法比拟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故宋人严羽云:“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时间错位就是打破常规思维,跨越时空界限,将过去、现在、未来对比于眼前,它深化了诗歌的内容,了解它,学生便能更自觉地运用对比、联想,开拓视野,鉴赏诗歌。

“晓”应解为“清晨”。【端正好】中几个意象表意功能上有联系,意脉连贯,共同表现出秋之肃杀和离别之际的悲戚,抒发了莺莺心中的痛楚,而清晨的风凉霜寒又有助于烘托这种氛围,把外界的感受化为动态的心理,丰富了意境。况且,“晓来谁染霜林醉”是设问句,若释为“明白”、“知晓”则成为表肯定的陈述句,韵味和语势将大减。

一般来说,教师的点化,应点在教学的重难点、语言的魅力点、情与景、意与象的动情点、知识和能力的整合点。讲授李后主《虞美人》,我们选取一些描写愁的诗句,问学生:一样的愁怀,不同的伤心句,李煜这个比喻与其它写愁比喻有何不同?好在哪里?经比较和语境分析,学生明白:他人的诗句只取水的某一特点,没有用物的动态和时间中动态来比。李则从长、深、广、多,无穷诸方面比况愁情。“一江春水”喻愁思深广,起伏滔滔;“向东流”更是强烈时空动态,进一步表现愁思绵绵不尽,永无尽期,层层叠叠,铺天盖地,所以比喻是创新的。且春水碧波滟潋,充满勃勃生机,更与坐困愁城的诗人形成强烈反衬。而其他诗人喻愁,均是先写乐景,后写哀情,李煜是把乐景与哀景交错在一起,灵动组合,词情汹涌澎湃,情韵柔婉绵长,别有一种永恒的生存自由企盼的悲怆美。

再则是具有极大的概括性和不确定性。李煜此时身在汴京,不以身边的黄河为喻,而联想到千里之外的长江,因长江两岸是故土,用以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和椎心泣血之痛,更显得贴切而内涵丰富。爱恨于此,生死由斯,美人江山,舞榭歌台,尽付东流,伤心沉郁。它早已超越帝王个人生活的感情,引起人们对岁月无情、往事留恋的诸多回忆和感受,几乎每个人都可体验到其亲切的真实。

在“化”的过程中,教师应力求既脉络分明,又丰富生动,变平面为立体,化繁琐为系统。

“凌霄羽毛轻无力,掷地金石自有声。”教师的“点”,要有明确的目的,服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符合学生个性、年龄、求知特点及教学内在规律,要言不繁,切中肯綮、点在最精华、精粹、精要的关键处,点在学生思维启动的最近发展区。

其次,抓住要点、难点、特点用巧力、使巧劲,进行点拨诱思,激发推动,或借船下篙,创设情景;或抽丝剥茧,揭示规律;或发隐显微,重点品读;或掷杖化龙、类比联想、比较迁移……使学生阻滞的思维得以豁然贯通。

再则,教师的“点”只是起指导作用,留给学生的应更多是创造和追求,让他们从山重水复中去探觅别有洞天,让他们在求知的道路上纵马扬鞭,指点江山。

[作者通联:福州延安中学]

猜你喜欢
长亭教学学生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望月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木槿花西月锦绣
《长亭送别》的心理描写
长亭外,十里酒香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