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书利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北京 100026)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曾指出:“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为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服务。”[1]可见,根据该标准的理念,中小学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得体地使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语块教学法(Lexical Approach)的创始人李维斯(Michael Lewis)认为,语言并非由传统的语法和词汇组成,而是由多个词汇构成的预制语块组成,即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句子的生成并不是靠语法把单词组织起来,而是使用一些预先编制好的语块,也可以说,语言不是由词汇化的语法而是由语法化的词汇所构成的。归纳起来,李维斯提倡以语块(lexi⁃cal chunks)为核心进行语言教学。
语块作为语言教学的基本单位,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生成的语言单位,使用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注意其语法结构,而是关注语言的意义,这样,不仅可以大大缩短从理解到产出语言信息的时间,也可以使语言输出变得更方便、快捷,更流畅、真实和地道。当然,在此我们所说的语块,不限于英语中的固定词组,只要是连接起来表达一定意义的固定搭配及句子,都可以称之为语块。
错误使用词汇是中小学生英语学习中一个很大的问题,也可以说,它是我国中小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一块巨大的“绊脚石”,那么,这块“绊脚石”是怎样形成的呢?
如果孤立、机械地死记硬背单词,即便背得很熟,在实际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也很容易闹出笑话。比如:“How are you?”译成“怎么是你?”,“How old are you?”译成“怎么老是你?”,“有困难,找警察”译成“Difficult to find the police.”(正确表述应为Please turn to the police when in trouble.)“小心地滑”译成“Take care of your slip!”或“Slip carefully!”(正确表述为Caution!Wet floor!)在我们身边,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其主要原因就是,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习者孤立、机械地死记硬背单词,英汉之间字对字翻译,导致不能把真实的意思翻译出来,搞得中国人看不懂、外国人也读不明白,贻笑大方。
试想,教师从一开始就把“How are you?和“How old are you?”作为语块来教,对等于汉语的“你好吗?”和“你多大了?”,还会出现那样的笑话吗?相反,如果把整个句子拆成一个个的词汇来教,最后才把这些词汇组成句子,肯定会影响有意义的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
在中小学生的英文表达之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句子:Every day I by bus go to school.遇到这种情况,许多教师往往从词性入手分析,by bus是介词短语,不能做谓语,此处需要用动词短语“take a bus”,所以,该句子应该表述为“Every day I go to school by bus”或者“Every day I take a bus to go to school”。再比如,“There are lots of people are listening to the lec⁃ture in the hall”中“are listening to”应改为“who are listening to”或“listening to”或把句子开头的“There are”去掉。
事实上,教师的讲解无论多么细致,多么全面,多么准确,下次学生的错误在所难免,因为学生的思维并未融入真实的英语语言材料之中,可以说,学生积累的语言知识和实际的语言运用处于两张皮的状态,根本没融到一起。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大量地输入地道的语块信息远远胜过分析单个词汇的词性、意义及句子成分等。
英语语言文化中,有些形态和现象在汉语中根本不存在,也就无法直接对应汉语语言文化。比如:“It is necessary(important,difficult,dangerous...)for sb.to do sth.”中it做形式主语的用法,句子真正的主语是不定式复合结构“for sb.to do sth.”。还有,英语表达中关于情态动词的用法,“Would/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ailway station is?”其中的would和could是动词的过去式,但与过去无关,在此语言环境下表示的是客气,是礼貌用语。对于这样的语言现象,以词块的形式去学习会有助于学生理解英语语言文化,为学生得体地使用英语提供帮助。
依据英语课程标准,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关注语言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关注语言的意义。如果在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方面过分关注语言的形式,就会忽视语言意义的吸收和传递,就会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后果。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具体的语言运用环境,而语块学习融入学习过程之中就有助于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比如,在教“What's wrong with......?”和“fall off”这两个语块时,如果机械地向学生讲解单词wrong和fall的用法,然后通过造句来训练其用法,再通过做练习的方式加以检测,输入、输出及检测均聚焦语言的形式,学生会感到非常枯燥,也很难学到用于交际的语言,因为,在实际交流的时候,他们无法做到尽快把信息从大脑当中提取出来,头脑中是相关知识的碎片,只是堆放在那里,之间缺乏必要的逻辑关系。
教师可以换种方式来教,通过多媒体展示这样的画面,一位老人正在骑车,突然“砰”的一声老人摔在地上,教师就可以问:“What'wrong with the old man?”这时学生自然就会回答——“He is falling off the bike and hurt his arm.”由于语言环境真实,画面生动,学生感兴趣,无须教师对语言形式做过多解释,也无须让学生反复操练语言知识,他们会在运用的过程中掌握其用法。当然,学生在回答时也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语言错误,这更能激起学生学习和表达的欲望。
在中英文化中,对于同样一件事情,无论是表达方式,还是词语选择,有可能存在巨大差异,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导致沟通不畅,甚至让对方产生误解。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忽视“Do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这一谚语对语言学习的指导作用。
比如,寒暄具有在交往中调整人际关系的社会功能,英汉文化中存在巨大差异。汉语中常用的打招呼方式,“你去哪儿?”“吃饭没有?”“干啥去?”“最近忙什么?”等等,以上均为寒暄用语,不需要听者具体回答。但英语国家的人打招呼时,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如:“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How do you do?”“Nice to meet you!”“How are you doing?”“How's everything?”“ Great weather,isn’t it?”“Mis⁃erable weather,isn’t it? ”“What’s up?”以及在关系亲密者之间可用“Hello”或“Hi”。显然,如果学生用汉语中打招呼的方式和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定会产生沟通障碍。
再比如,英语中有许多表示邀请、请求、询问等的礼貌语句,学生们如果用“Yes.”“No.”或“Thank you.”来回答,就会产生误会或闹出笑话来。对于“Would you like to have a cup of coffee?”,教师要告诉学生,不能回答说“Yes,I would.”或“No,I wouldn't.”,也不能按中国人的礼貌习惯“谢谢”(Thank you)来表示同意。正确表达方式为“Yes,please.”表示接受,或以“No,thank you.”表示谢绝,而含糊的“Thank you”会使人纳闷,导致沟通不畅。
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是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语块教学是实现该目标的一个有效途径。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即语言是由词汇短语等砖石瓦块构成的。一个人词汇量的大小与其语言能力成正比。几块砖石不可能建起高楼大厦,仅认识少数词汇也不可能获得较高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正像威尔金斯(David A.Wilkins)所说的:“没有语法,能表达的内容很少,没有词汇则什么也表达不了。”(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2]
但在实际英语学习中,最令学生头疼的事情就是词汇问题,记不住,容易忘,使用错误,等等。一提到学习单词,许多学生就会联想到背词汇表,先是按照单元背,再按照每册书背,最后再按照课程标准或高考说明背。教师考学生单词时,也往往是教师读汉语或英语,学生写英语,如果写错了,可能被罚抄写数遍。这样枯燥的学习方式使得许多学生变得越来越烦躁,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淡。
语块教学能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语言环境,如,在学习餐桌礼仪时,对于餐巾的使用,我们会遇到如下的表述形式:Always put the napkin on your lap first.Before you leave the table,fold your napkin and put it beside your plate.其中需要重点掌握的语块包括“put the napkin on your lap”“leave the table,fold your napkin”和“put...beside”。不难看出,这些语块均呈现出相应的语言环境,可以让学生在语境中感受词汇的意义及使用方法,让学生从体验语言入手,把词块作为学习及使用语言的起点,聚焦词块信息的吸收和传递,使学到的词汇“活”起来。
国际著名语言学家帕尔马(Palmer)曾这样说过,对于想要外语表达流利的学习者来说,一条最重要的指导原则就是:尽可能多地记住大量常用词组(即“语块”)。国际著名词汇学专家(Nation)也有类似的说法,整体地记忆词组(即“语块”)能够快速提升流利度,让学习者的英语说得像欧美本族人一样地道。由此可见,“语块”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符合语言学习规律,不是为学生提供孤立的、支离破碎的词汇,也并非一味地关注语言形式,而是引领学习者潜意识地关注语言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生“apple”这个单词时,如果只呈现这一个单词,学生很难在头脑当中形成有意义的图像,但如果呈现“a big red apple”“pick a big red apple”学生在头脑中就会产生相应的画面;如果呈现“A naughty boy is picking a big red apple from a tree.”,效果就更加显而易见了。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很难以单个词来表达思想,而“语块”往往会使我们达到交流的目的,并且“语块”也会为规范的语言交流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充分体现出“语块”的实用性。“语块”也可以说是语言表达的“半成品”,采用“语块”学习方式,学生就可以准确地判断词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从而达到音形义相结合的目的,有助于取得语言的准确(accuracy)和流利(fluency)双赢的效果。
现代外语教学论认为,语言学习的过程是输入、吸收、输出的过程。科瑞森(Krashen)的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理论对二语习得及外语学习影响很大。他把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定义为i+1,其中“i”代表语言学习者当前语言知识或能力水平,而语言学习者接触到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语言输入应该是“i+1”。
输入是指学习者通过听觉和视觉感知和输入大量的可理解的语言材料,并认知语言材料的结构、意义及其交际功能;吸收是指将输入的语言材料和相关知识在学习活动中进行反复操练、加工并内化;输出则是学习者将储存的语言材料和已掌握的知识重新整合,并根据实际交际的需要,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有效地传递信息。由此可见,输入、吸收、输出这三个阶段,紧密联系,层层递进,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输入是输出的基础,没有足够地道真实的语言材料的输入,有效的输出不可能实现,当然,在输出之前还需要有学习者内化的过程。
请看以下三组表达形式,分析错误的成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一组:
My hometown has taken place great changes in the past ten years.(×)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my hometown in the past ten years.(√)
第二组:
Travel from Beijing to Guangzhou by plane takes three hours.(×)
It takes three hours to travel from Beijing to Guang-zhou by plane.(√)
第三组:
Study English well is not an easy thing.(×)
It is not an easy thing(for us)to study English well.(√)
以上三组句子中,前者的表达均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关于单个词的用法及句式结构,不需要教师做过多的理由分析,关键是让学生以词块的形式掌握该表达的结构并加以运用。我们相信,只要相关词块掌握熟练,需要使用时,学生就可以达到随时提取、信手拈来的效果。
概括而言,语块教学对于语言学习来说,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有可靠的实践依据,并且符合英语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理念。所以,中小学英语教师要以语块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语块意识,并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创造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创造性地在交际中得体地使用语块,从而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最终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Wilkins D 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MIT Press,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