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艳
(河北省乐亭县庞各庄乡庞各庄小学)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杨淑艳
(河北省乐亭县庞各庄乡庞各庄小学)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有自我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能准确表达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通过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完全可以更进一步帮助学生能更深刻理解、掌握语文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发展空间 自主探究 表达能力 和谐环境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有自我的发展空间,并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由被动的学转变为主动地学,成为学习的主人。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用词不准,词不达意,而且总是不能紧扣题目本身,缺乏最起码的完整性,更谈不上应有的条理性和内容的准确性。时代要求我们教师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能准确表达事物的能力。
所谓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情感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几种形式。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一种反映。
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校长注重的是学校的升学率,教师看中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在意的是分数,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忽视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符合时代要求的育人观念,广博的知识储备,扎实的执教育人能力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尤其是参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等方面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1.教师语言要规范
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这就给我们教师的语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自己语言的纯洁性、准确性、激励性、启发性。我认为教师语言规范化的任务十分重要和紧迫,为此,课堂教学成了语言规范的主阵地,要加强语言规范化,必须教育好学生,这个沉重的担子又落到了教师身上,我们教师应该是语言规范化的榜样,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板书要规范清晰
教师的板书的设计,可以直观地了解教师的教学素质与能力,融合着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审美素养,反映着教师综合的教育能力。学生通过课堂板书,能够清楚地领会教学内容的思路和结构,掌握语文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对语文课文的感知,轻松的保持对知识的记忆,保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板书随随便便,糊里糊涂,学生也跟着模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如果教师写一手漂亮、潇洒的好字,把语文课文的内容分析题纲写在黑板上,学生一目了然,便于记忆与理解,而且有一种艺术的享受,令人陶醉,让学生也成为板书的主人,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文字表达能力,能赢得学生的喜爱和钦羡,更能提高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有的学生由于紧张,每当教师提问或板演时,本来会做的题目都想不出来,如我班有一位学生叫小田,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但他学习很积极,教师每次提出问题,他总是把手举得很高,他的发言总是招来同学们的笑声,回答问题以后教师总是鼓励他:“很勇敢!进步很快!”激励让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现在,小田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的提高了,他的脸上已经露出了自信的微笑,学习上的劲头也更足了,他的语文成绩已经到了中等水平。教师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不敢说话的心理障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支持,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2.多读书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学生只有多读,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写作与表达能力,教师要精心设计好“班级图书角”,可以在班级为学生推荐习作指导类的刊物,如《小学生优秀作文》等,号召学生从家里拿来一些好书,实现资源共享,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作品,包括儿歌、童话、革命故事等正能量的作品,如《小英雄雨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每月利用自习课,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一次演讲比赛,每一个小组出一个评委,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的平均成绩作为该小组的比赛成绩,讲演的内容学生自己决定,包括革命老军人,老干部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的丰功伟绩,进行革命的爱国主义教育,优胜者发奖,有个人奖和小组集体奖,个人奖发一个笔记本,集体奖发奖状,讲演过程中小学生情绪高涨,热烈非凡,极大的调动学生读书的热情,培养学生平时读书的良好习惯和独立阅读的能力,拓宽知识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学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讲故事活动,让学生展示阅读的收获与体会,收获进步的喜悦与自豪,增强写作的信心和能力。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小学生读书的兴趣,可使整个班级的博览群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断增强,常年坚持下去,可极大的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就达到了培养学生愿表达、会表达、善表达的素质教育目的,我们教师能真正可以感受到“苦乐相伴”的乐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广与实行,教育方式的创新,新的教学模式的变化发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通过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完全可以更进一步帮助学生能更深刻理解、掌握语文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