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国学经典,提升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

2016-02-15 16:56:18郭利群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教育者国学

◆郭利群 申 芬

(济宁市青少年宫)

巧用国学经典,提升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

◆郭利群 申 芬

(济宁市青少年宫)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经典文化学术,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价值,对青少年群体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也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立足于此,探讨了国学经典在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中的作用,并指出了其渗透性、持久性、综合性的特征。就如何巧用国学经典提出了几点意见,包括诵读经典、感悟经典、践行经典。

青少年 自我管理 国学经典

自我管理是青少年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它指青少年在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管理方法来进行自我认知、调控、开发、激励,从而实现个体素质提升的管理活动。如何有效提升青少年的自我管理能力是青少年教育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国学经典是中国古人在数千来发展历程中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对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有很好的引导、激励作用。笔者立足于此,就如何巧用国学经典,进而提升青少年的自我管理能力做了相应的研究。

一、国学经典在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中的作用研究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的泛称,按时间脉络可以划分为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按书籍类型则涵盖经、史、子、集四部。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具有普世价值和永久意义的经典著作,如《论语》《道德经》《菜根谭》《红楼梦》等,它不仅是提升青少年文化涵养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其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辅助工具。相比于其他教学资源而言,国学经典具有以下几点优势:首先,国学经典对青少年的教育是渗透性而非强制性的,它能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收经典的熏陶,从而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这种教育模式摆脱了制度教育的硬性束缚,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其次,国学经典以历史性、人文性而著称,它能够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知其中的教育内涵,从而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换言之,国学经典因其独特的历史人文深度,在青少年自我管理教育中更具持久性;最后,国学经典由经史子集四部构成,不少内容颇具哲理性、思想性、人文性,它们不仅能起到自我管理教育的作用,同时也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二、巧用国学经典的策略研究

国学经典对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并不是自发生成的,它需要青少年从诵读、感悟以及践行三个角度出发来做好相应的工作:

1.诵读经典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诵读永远是经典学习的不二法门,就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而言,也不例外。为了更好地发挥诵读的效能,教育者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明确诵读的目的。“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明确了诵读目标,才能事半功倍。在这里,诵读是服务于青少年自我管理能提升的,教育者需要以此为核心来开展读书互动;第二,制定读书规划。国学经典,浩如烟海,初学者在经典阅读时往往由于不知门路而效果低下,因而,教育者需要为其制定由易入难、简便易行的读书规划,从而更好地方便青少年的诵读活动;第三,选择合适的诵读内容。国学经典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的所有经典内容,信息量非常大,因此,教师需要从自我管理的角度出发为青少年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这些阅读内容既可以是单独的书籍如《呻吟语》等,也可以是教育者为学生编纂的读物。

2.感悟经典

诵读是国学经典学习的第一步,接下来便是感悟。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了让青少年更好地感悟经典话语中的内涵、思想与意义,教育者还要做好经典感悟的作用。感悟经典的方法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首先,就理论讲解而言,它指教师对那些理论性颇深的话语所做的具体分析,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需要教育者从天道与人性两个角度来演绎这句话的具体所指;其次,就案例分析而言,它需要教师将那些浅显易懂的话语配上形象生动的案例,从而使学生的认知从理性学习转入感性接收,如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感悟中,教师就可以引入雷锋不浪费一个钉子的例子;最后,就小组讨论而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小组讨论能够让青少年对于国学经典所产生的感悟进行交流与碰撞,从而深化各自的认知,对那些具有话题性、争议性的内容,如杨朱的“拔一毛以利天下,吾不为也”教育者可以引入小组讨论的方式。

3.践行经典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就国学经典的学习而言,诵读与感悟并不是最终目的,将经典里的内容、要求、思想转化为阅读者生活中的实际行动才是目的,因此,在巧用国学经典以提升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的过程中,教育者还要做好引导青少年践行经典的工作。那么如何来践行国学经典呢?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总结了两点经验:第一是培养青少年自我反思的习惯,“吾日三省吾身”,反思对青少年察觉日常生活中的不足以及自我管理中的缺失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记日记则是自我反思的重要途径,值得青少年推广应用;第二是广泛开展各类社会活动,社会活动既是青少年践行国学经典的重要形式,也是暴露青少年实际问题的一面镜子,教育者需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参与到实践互动之中,并给与相应的指导与帮助。

三、结语

国学经典中蕴藏着深厚的自我管理教育资源,对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因此,教育者需要从诵读经典、感悟经典以及践行经典三个角度出来引导好青少年的国学经典学习工作。

[1]蒋云丽.浅析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路径[J].高校论坛,2014,(02):178.

[2]周明仙.诵读国学经典,提升学生综合素养[J].学周刊,2014,(05):188

本文系2015年度山东省青少年研究规划课题“国学教育与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路径探析”(批号:SDYSB150338)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教育者国学
高效课堂小组讨论环节的有效运用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工会博览(2023年1期)2023-02-11 11:57:46
“垂”改成“掉”,好不好?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长江丛刊(2017年3期)2017-11-25 06:17:35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中国漫画(2016年3期)2016-06-20 06:32:48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探索(2013年4期)2013-07-24 08:5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