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灿华
(中共濮阳市委党校)
关于构建现代化图书馆信息与人力资源体系的思考
◆王灿华
(中共濮阳市委党校)
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造成了信息的爆炸性增长,使得传统图书馆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而现代化图书馆建设尤为迫切。从现代化图书馆资源的概念、构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体系建设等方面,思考了现代化图书馆构建问题。
图书馆 资源体系 现代化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直接起源于保藏图书的需求,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尺。但在目前信息载体多元化、因特网全球化背景下,其提供信息服务的资源基础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往基本上赖以利用的传统文献载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数字化需求。图书馆资源是指图书馆为了资源利用而组织起来的相互联系的多种资源的动态有机整体。实质上综合地看,一个现代化图书馆的资源体系大致分为信息资源体系和人力资源体系两大部分。
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构成的基本要素,没有信息资源就不可能成为图书馆,没有理想的信息资源也不可能办好图书馆。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的永恒研究课题,高波、吴慰慈的“从文献资源建设到信息资源建设”一文给信息资源建设的定义是:“信息资源建设是人类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的信息进行有机集合、开发、组织的活动”。根据这个概念,信息资源建设既包括文献型的资源建设,也包括数据库的建设,还包括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组织。因此,只有将文献资源建设、数据库建设与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称得上完整的信息资源建设。
(一)适当发展电子文献资源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出版物日益增多。电子文献依托网络技术和光盘技术,按出版形式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光盘、软盘等形式的电子文献,二是网络电子文献。电子文献具有存储量大、内容丰富、检索快捷等特点,同时也存在着使用时受条件限制的弊端。但是,电子文献是馆藏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处理好印刷型文献和电子文献的关系,适当收藏电子文献,是非常必要的。电子文献的收藏要与印刷型文献进行合理配置,特别是利用率较高的文献,在以收藏印刷型文献为主的基础上,兼收电子文献。如用户利用率很高的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光盘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等,这些光盘和数据库等电子数据的利用已经非常普遍,用起来方便快捷,很受用户的欢迎。
(二)完善信息资源的服务方式
要通过信息资源服务方式的构建,使读者既可以使用传统文献,也可以使用数字化文献;既可亲自到馆查阅,长时间在馆内从事研究,或把书借回家阅读,也可以不去图书馆,在单位或家里通过网络利用图书馆;读者既可以从图书馆获得系统、全面的知识信息,又可以从网络上获得最新信息和资料;既可使本地、本单位的读者获得实体服务,又可使远地的读者获得远距离的虚拟服务;图书馆既可实行限时限量服务,也可实行不现实不限量服务。图书馆追求的服务方式应不仅满足到图书馆来的读者,而且能为远距离读者服务,实现用户(而不仅仅是读者)将图书馆搬到家,搬到鼠标所点之处的理想。
(三)提高信息资源的质量
信息资源的质量是决定图书服务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现代化图书馆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馆藏文献资源来开展工作,还必须将电子资源及网上的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利用,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从结构看,既要精心组织纸质文献,又要大力引进电子出版物,还要开展网络信息资源的挖掘和超文本信息的采集加工,使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相结合;从内容上看,既要组织静态的文献信息,又要组织相关动态的政策和经济信息。网上资源的缺点是过于泛滥,查准率低,但它对于搜索国外的信息是非常便利的,我们可以有选择地下载和组织有关信息,丰富本馆的信息资源。
(四)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现代网络环境为人们提供了开放式的资源空间,无论您身在何处,只要您将自己的电脑连入网络,便可以不受图书馆时间、地域限制,方便地在网上检索、查询和利用,在世界范围内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从而实现了图书馆界梦寐以求的目标:让人们平等地享受信息资源。这也为各图书馆开展馆际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在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应该加强横向联合,走“分散建库、集中联库、分散服务、资源共享”的联合建库道路。这样既可以降低成本,避免重复劳动,又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因此,在信息资源建设中加强各系统图书馆的分工协调,使各馆致力于馆藏特色化建设,才能适应信息时代对现代图书馆的要求。
在图书馆所有的资源中,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印度著名的图书馆学者阮冈纳赞曾断言:一个图书馆成败的关键在于图书馆工作者。在当今社会,人力资源体系配置是否合理,将成为识别图书馆实力和水准的重要指标,它与文献信息资源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现实中,一些图书馆往往注重对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而忽视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规划。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加强人力资源体系构建工作。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单纯的物质刺激已不能满足馆员高层次需要,馆员的高层次需求不断增长,希望不断提高生活的质量,因此要求工作本身能给他们提供精神慰籍,需要在工作中找到意义,实现人生价值。所以必须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才有可能去了解馆员的需求,分析馆员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可以满足馆员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激励措施,引导馆员把个人需求与单位事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互动发展,达到双赢,使图书馆事业保持良好的状态并不断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图书馆的馆员作为知识和智力的载体在图书馆的发展中成为首要因素,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
(二)建立有序高效的管理机制
古人云:“千金易得,一将难求”。诸葛亮说:“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他们都把招贤纳士作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已经由单项或某一领域的竞争变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经济竞争和科学技术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因此,为了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图书馆要建立有序高效的管理机制,就必须坚持惟才是用,特别注意使用那些有朝气的年轻同志,知人善用,尊重人才,为每个人发挥其创造力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作为管理者要全面了解与掌握每个工作人员的优点与长处,千方百计地挖掘与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并创造条件使其得到充分发挥,这样才能为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近几年,有些地方图书馆已把提高人才队伍的管理水平作为图书馆发展的最重要的策略。例如,浙江图书馆近年来注意对有专业特长、勤奋努力工作的年轻人的培养,通过选派其中的佼佼者赴国外图书馆研修,有针对性地参加国内图书馆业务学术交流等活动,让他们脱颖而出,体现出了其自身的管理与服务潜能和价值。
(三)强化科学向上的激励机制
激励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能使馆员安心和积极地工作,还在于使馆员认同和接受本部门的目标,对图书馆产生强烈归属感的长期作用。激励的形式主要包括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个方面。通常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精神激励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如情感激励、目标激励、支持激励、情绪激励、强化激励、榜样激励、培训激励和考核激励,等等。
1.强化目标激励。目标是人的行为所期望的结果,个人目标(小目标)要与单位事业发展目标(大目标)结合起来,在实现大目标的同时,也使个人的愿望得到满足。可采取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使馆员既有完成近期目标的信心,又有实现远期目标的积极性。
2.强化培训激励。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一个图书馆不管你规模多大,也不管你藏书多少,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还是最重要的,一个缺乏与时俱进的现代知识的员工是做不好读者服务工作的,鼓励员工学习、参加各种培训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这是关系到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不断增值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应根据馆员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岗位要求,创造各种机会,有计划地通过多种途径对馆员进行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让他们掌握必需的知识、技能,从而成为合格的信息工作者。
3.强化考核激励。考核制度是人力资源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对图书馆工作的一个评价。要通过考核进行奖惩,给职工带来压力,激发职工进取,尽全力完成目标;通过考核让职工了解自己的工作与要求以及与他人的差距,以便在下一轮考核期改进,努力做得更好,促进自己潜能的发挥。
(四)注重图书馆员以外的读者资源建设
狭义的人力资源仅指图书馆员,近年来有关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大都是从狭义的人力资源的定义上来论述的,很少把图书馆员以外的读者资源纳入到人力资源的研究范围中。实质上,人力资源的含义包括图书馆各种人员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管理方法,应由图书馆员和读者资源两部分组成,让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将为图书馆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也才能构成完整意义上的图书馆人力资源体系。如有些馆建立的专家顾问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学生图书馆管理协会等都是对读者资源的开发。这些义务馆员缓解了图书馆人力不足的困难,是一支很好的人力资源队伍。
总之,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两大资源正逐步融合,特别是在当前网络环境下,数字化图书馆发展迅猛,图书馆资源走向集成化,已实现了各类资源的重新整合。我们要努力构建一个合理的图书馆资源体系,更好地研究各类资源的开发管理以及相互间的优化配置,使图书馆内收藏的资源能被读者更广泛的使用,通过构建合理的资源体系,建设具有特色化和专业化的文献信息数据库,为用户开展多样化、深层次的服务,以达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使图书馆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严永康.图书馆资源的概念及构成剖析.情报资料工作,2003,(05).
[2]徐洁.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图书馆论坛,2003,(02).
[3]黄俊贵.关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问题.图书馆论坛,2003,(06).
[4]钱惠军.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构想.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