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奕珺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动力系统的重塑
周奕珺
摘要:以我国职业教育动力系统为切入点,分析建国以来发展至今的职业教育历程演变所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指出重塑现阶段职业教育动力系统的着力点在于通过学校、行会、企业、公众四方的参与,构建有序的发展空间、校企合作的机制以及纵横贯通的职业教育上升通道。
动力机制的要义在于利用系统中各方要素本身的规律性,通过激励、导向、约束、控制的手段,在激发各方工作动力的主旨之下,调动系统内各方要素的积极性,构建系统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同时,动力机制还要置于特定的“文化场”中加以考量,使之在本然状态下“无为而治”的运行。我国职业教育的动力系统同样是由多个利益相关方互相作用、牵制,并在社会中其他系统经过多方利益博弈后达成一种相对平衡的合力。
我国职业教育的起步可追溯到1867年福建马尾船政学堂的建立开始,但真正的成体系发展的近代职业教育起始于新中国的诞生,在之后的六十多年里职业教育先后经历了调整、整顿、充实、改革、完善、提高,不断发展壮大的阶段。每一阶段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需求息息相关,呈现出不同阶段的独具特征。依据全国职业教育学校的数量规模以及职业学校行政体制的重大变更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动力系统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发展动力系统。这一阶段的职业教育动力充沛,基本形成了与普通高中教育数量规模相当的发展格局;第二阶段,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发展动力系统;第三阶段,即现阶段,构建与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相适应的动力系统。
(一)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期。人均GDP已远超6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已处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加速发展期,迫切地需要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大批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对其进行支撑。相应地,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从前期的规模覆盖转向内涵式的发展,也就是说,职业教育不仅要在数量上满足社会对劳动力上的需求,更需要以一种内涵深刻的发展方式来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劳动力质量的需求,从而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需求。
(二)需要政府行政力量的有限干预
职业教育不仅要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更要满足公众利益的需求,属于公共事务领域。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阶段来看,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于社会中、下层群体,是帮助其改善生存状况,寻求发展机会的教育。这种性质决定了发展职业教育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社会公平,尤其在职业教育还未完成市场化进程的情况下,政府利用行政手段的扶持与调控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外部动力之一。
(三)需要企业重新回到教育事业中来
一方面,企业通过参与举办技工学校培养技术工人骨干,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以学徒制为主体的内部培训体系培养工人,确保了人才培养培训过程能够与生产过程相对接,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有一定保障。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促使企业为了追求效益而与厂办学校相分离,缺乏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在办学主体转变为地方政府之后,教育质量产生严重下滑。而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外部劳动力市场供给充沛,使其较轻易的能够直接获取劳动力,而不必支付教育成本,因此,导致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意识逐渐淡化。
(四)公众的价值预期可以被改变
当谈及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的原因,十分重要的一点归结于公众价值观中的对体力劳动的鄙薄文化。这一根植于我国文化传统中的观念,似乎是长久以来对职业教育发展动力产生消极影响且短期内无力改变的因素之一。职业教育对公众的吸引力与满足个体对将来职业发展的需求的能力成正比。与此同时,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促进了社会思想、文化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人们对于不同劳动分工价值有了更理性的解读,当人们从参与职业教育中得到更积极的反馈时,公众的价值预期可以被改变。
(一)引入第三方机构,间接引导市场需求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阶段特征,决定了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参与必然不能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直接管控,因此,需要引入第三方机构——行会组织,作为联系政府、职业学校、企业和劳动者的枢纽,行使管理监控、执行协调的功能。对于现阶段职业教育动力发展系统的重塑,最紧迫的工作是通过规范劳动力市场来激发市场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这需要行会组织基于行业发展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实行跨领域的专业引导。一方面,职业教育由于一直以来缺失终端出口的质量检验标准而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存在目标缺失,这是导致职业教育质量欠佳或者参差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的结构性失业现象,背后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的混乱,以及用人单位对于学历教育的过度执着,严重倾扎到了职业教育人才的就业空间。劳动力市场准入机制的构建需要从三个方面着力:(1)构建科学的职业分类体系;(2)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3)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准入、职业发展、职业变更相对接。当公众与企业意识到,学历不再是衡量人才素质的唯一标准,进入劳动力市场已不能仅凭学历,更重要的是需具备与岗位对口的职业资格时,对职业教育就会产生需求动力。
(二)构建校企合作,提升职业学校服务性以拉动企业需求
近年来,职业教育领域中谋求校企合作的呼声越来越高涨,然而与政府和学校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企业的“半推半就”和“可有可无”的态度。校企双方无法达成共识的原因在于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需求较小甚至不存在需求。首先在于企业从自由的外部劳动力市场能够以较少的成本取得充足的劳动力;其次在于通过与职业学校合作取得的劳动力收益小于投入成本。除了构建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为校企合作创造外部条件外,校企合作的可能性更应当从找到双方利益的契合点入手,一方面,政府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应适当给予企业优惠性政策,如政策扶持、专项投入、减免税收等举措鼓励企业逐步深入的参与到职业教育建设中来。特别是针对我国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区域产业的特征出台地方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法规,以强调职业教育的区域服务性;另一方面,学校作为合作参与者,应当强化服务意识,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实际能力,主动地谋求合作可能性。
(三)提升办学质量,打通上升路径以满足公众需求
公众对于教育的需求在于通过教育实现向更高收入阶层流动,从而获得体面的工作和有尊严的生活。当职业教育局限了学生将来发展的可能性,满足不了学生追求更高文凭,获取更高收益的愿望时,公众对于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就会呈现较低的水平。因此,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畅通普职之间的沟通、中高职的衔接,为职业学校学生提供更多的上升通道,是构建职业教育吸引力、重塑发展动力系统的重要内容,亦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内涵所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同样也经历了由外延式向内涵式的发展,从以高职对口中职考试招生为主的模式到“3+3、3+2”的对口升学模式,直至现阶段的以“五年一贯制”为主的贯通模式,我国职业教育不断以一种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模式来实现自身的内涵式发展,以满足公众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更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是与普通教育的衔接,可以通过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文凭)的互认、学分的转化或者部分专业中本贯通的办学模式来实现。
[责任编辑秦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05-0001-02
作者简介:周奕珺,女,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关键字:职业教育;发展阶段特征;动力系统;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