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健 孙衍宁 平清伟 韩 颖
(大连工业大学,大连116034)
“制浆造纸工程”双语课教学模式探究
张 健 孙衍宁 平清伟 韩 颖
(大连工业大学,大连116034)
教学模式的探究对于专业双语课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直接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结合授课经验和体会,通过在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和运行模式四方面的改进与创新,探究了“制浆造纸工程”双语课的教学模式。通过这一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制浆造纸工程”双语课的教学效果得以改善,教学质量大大提高。从整体上提高专业人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对话和交流能力。
制浆造纸工程;双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运行模式
随着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英语的应用能力。早在十年前教育部就明确提出:“高校必须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1],这里指出了公共课和专业课的英语教育并行重要,但二者又有本质区别。公共课的英语教学主要学习的是语言基础、语法知识,而专业课的英语教学则重点进行语言运用、应用的能力培养,这对专业人才而言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课程的教学[2],这对英语应用和专业知识都是一种提高和挑战。采用双语进行专业课的讲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对本专业的国际最新动向有一定的了解,利于其在后期科学研究工作中文献查询、论文写作、国际交流等方面长足发展。然而,经过十多年专业双语课在国内各大高校的开展,研究发现实际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差、师生互动少等问题[3-5],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专业双语课的发展,也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美国学者Kolb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体验式学习模式,指出学习成长是“积极尝试—亲身体验—观察反省—总结领会”不断循环整合的过程[6]。可见体验、参与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有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的深入到课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7],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充分表达。
教学模式的探究对于专业双语课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直接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本文根据近几年“制浆造纸工程”双语课授课经验,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和运行模式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提高专业双语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目前国内专业双语课教学是通过以英语为主、汉语为辅的方式进行课堂讲授[8],而且多数授课过程是英语讲授后再用汉语概述一遍,以期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但通过实际授课发现,这种课程教学方法并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教学效果,好多学生发现既然有汉语总结,就不去听英语内容,直接变成了选择性听课。鉴于此问题,对于“制浆造纸工程”课程,笔者尝试以英语讲授为主,优化双语课程的英汉比例[9]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实际授课后发现英语授课内容大于60%更合适,但要配合其他教学方法共用。在讲授过程中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词汇进行表达,随后增加学生互动环节,即根据讲授内容中的主要部分进行相应的提问,让学生参与进来,如果英语表达能力较弱的,可以接受其用汉语进行回答,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而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此过程中还锻炼了口语应用能力。通过此种教学方法的改变,将“填鸭式”教学转换成了“体验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笔者还发现,学生为了能更好地回答或表达所提出的问题,能够从最初的强迫式听英语,变成了主动听英语,以期更好的完成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课堂的活跃程度和学生的主动性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较以往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良好的课堂氛围如果只是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是远远不够的,课堂讨论环节的增加是笔者针对教学方法改革的另一设计。课堂讨论内容主要为授课过程中动画的翻译、主要工艺过程的描述、主要设备的作用等,这些内容相对来讲难度偏大,大多数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为了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程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大家通力合作完成此部分的课程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学期末对学生进行调查,有63.7%的同学认为“体验式”教学能够较大幅度提高英语听说能力,还有36.5%的同学认为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较大幅度的提高了自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可见,“体验式”教学更适合专业课程的英语教学。
教学资源是教师授课的基础,资源的选择与合理利用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对于教学资源,笔者认为教材和多媒体是至关重要的。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课程选择《制浆造纸专业英语》一书作为教材,但在授课过程中发现,此书偏重专业知识的介绍,书中英语生词、偏僻词较多,对学生来讲较难理解,另外书中长句、复合句偏多,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理解能力也不尽相同,这都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鉴于此,笔者进行了教材的编写,内容主要介绍制浆造纸工程的必要工艺过程,并借助网络资源,搜集一些国外学者编写的偏科普类的资料,将制浆造纸工程的工艺过程通过简单易懂、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体现出来。实践发现,学生对自编教材反响较好,认为教材内容简单易懂,即使是专业单词,也能根据所列出的简单释义词汇翻译出来,并与专业内容对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对工艺过程中涉及到的小典故、名人,自编教材也进行了汇编,列于课程内容之后,以参考阅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了解国内外造纸历史和造纸名人名事,利于学生专业兴趣的提升。
教学资源的第二大块内容便是多媒体课件[10-11]。目前国内高校的课堂教学一般采用全程多媒体辅助授课。对于多媒体的应用,笔者也有自己的经验,首先多媒体课件百分百采用英文进行制作,并以工艺过程为主线,在工艺过程中涉及的过程、设备、化学品等尽量以图片、动画的形式呈现,而不是全篇的文字,这主要是考虑学生手中有教材,多媒体课件上体现的图片可以让学生与教材内容进行对照,在教材上搜寻,并用英文的形式回答出来或解释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认识设备的同时也记忆了相关的专业单词。对于动画,会重复播放三遍,这样设置主要是为了学生听力的锻炼,并让学生进行翻译。授课中发现,很少有学生能全部翻译出来,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如前所述,后期教学采取了小组讨论翻译的形式进行,几个人共同完成动画的翻译工作,通过分析、讨论,每个小组基本都可以把动画的内容翻译出来,课堂积极性调动的同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专业双语课的授课人员,笔者认为专业教师更适合。英语专业教师在英语教学方面经验虽然丰富,但对专业内容并不熟悉,对于专业双语课的内容把握则相对欠缺;而专业教师对专业课程非常熟悉,能够在专业的基础上以英语的形式呈现出来。当然专业教师毕竟没有英语专业教师扎实的英语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对英语的表达。庆幸的是,讲授“制浆造纸工程”双语课的教师均具有博士学历,而且都有一年以上的留学经历,英语基础相对扎实,并有很好的应用能力,能够胜任该专业双语课的教学。为此对专业双语课,具有较好英语应用基础的专业教师更适合此课程的讲授。
教育要成功,关键在师资,专业英语教学也不例外。虽然我们的专业课程英语教师都接受过正规的外语教育,并有一段时间的留学经历,但加强教师的英语能力还是非常有必要,这就需要学校教学和人事管理层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机制,如聘请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进修在岗英语培训,并适当聘请语言专家或者有过专业英语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讲座,再如岗位聘任中增加相应的条款或给予一定的奖励,以鼓励专业教师进行双语教学,这些政策和机制是保证双语教学获得成功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获得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储备力量的重要途径。
专业双语课的运行模式,主要受人数、授课内容、考试模式三方面影响。首先课堂学生人数不宜过多,40人为宜,最多不超过60人,这主要是因为对于双语课,互动环节非常必要,如果人数过多,势必有的学生不能参与其中,这样就会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也使得学生的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其次对于授课内容,正如Kolb提出的学习过程“积极尝试—亲身体验—观察反省—总结领会”一样,授课内容也应遵循这一过程,让学生参与进来,积极体验,并结合教师所讲学会总结,最后变成自己的知识存于大脑中,而非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一味的讲,学生左耳听右耳冒,即要真正实现学生亲身体验的授课内容。最后是考试模式,对于“制浆造纸工程”双语课,并不是按照常规的固定题型、闭卷形式进行考试,而是将考核模式分成二大块,一为短期评估[12],主要是对课堂提问、互动和课堂讨论等完成情况的评价;二为中期评估,主要是突破传统采用开卷形式进行考试,学生可以带字典进入考场,考试内容主要是对所学内容中主要工段、工艺过程进行论述,以英文的形式论述出来,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学生不仅要对专业英语有所了解,还要很清晰专业知识,这二者都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很好的用英文对考题进行表达,而这也正是专业双语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
笔者通过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和运行模式的改进为“制浆造纸工程”双语课程定制了专属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的运转下,“制浆造纸工程”双语课收到了良好的授课效果,教学质量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一效果主要体现在毕业论文摘要翻译上,通过这种兴趣式的教学,学生由以前的通过软件翻译转变为现在的自己翻译,论文的英文摘要贴切、流畅,尤其是一些专业词汇翻译的比较到位,很少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
任何一门课程的建设都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专业双语课也是一样。对课程的不断探索、创新是授课教师的职责所在,通过对专业英语课程的建设,实现专业教育的实践性和时代性,从整体上提高了专业人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对话和交流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1]阎志坚,武世兴.大学英语改革势在必行[J].中国高等教育,2002(11):8.
[2]操世元,姚莉.模仿而非接轨:对普通高校双语教学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09(4):71-74.
[3]雷贞贞,丁又青,邓显玲.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双语课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5(5):134-135.
[4]陈兴娟,董红星,黎亚明.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中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2,40(14):196-198.
[5]陈红,陈南锦,陈敏燕.高校双语教学的初步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09(3):72-74.
[6]张然,周妍.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3(5):25-27.
[7]付国辉,徐雪英,陈国壮.关于“概论”课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0(3):17-18.
[8]白鹏,徐松林,曲红梅.“只要分离工程”双语课教学的总结和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0,6(109):34-36.
[9]陈红,陈敏燕,陈南锦.本科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适应性及对策:四年的纵向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0(1):80-82.
[10]刘娟娟.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轻工教育,2014(5):94-96.
[11]缠菁,门薇薇.微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与管理.中国轻工教育,2011(3):31-33.
[12]徐莹,范芙蓉.私媒体双语教学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3(12):83-86.
(责任编辑:张华凡)
Bilingual Teaching of Pulping and Papermaking Engineering
ZHANG Jian,SUN Yanning,PING Qingwei,HAN Ying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Dalian 116034,China)
Research on bilingual teaching mode of pulping and papermaking engineer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as it directly affects the overall teaching effect.Combined with our teaching experience,the bilingual teaching mode of the course was investigated and some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in 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resources,teaching staff and operation mode were carried out.As a result,the teaching effect and quality both improved greatly after the reform,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ve abilities of the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ve been improved as well.
pulping and papermaking;bilingual;teaching mode;teaching methods;operation mode
G642.0
张健(1981—),女,副教授,研究方向:制浆造纸工程。
孙衍宁(1975—),女,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制浆造纸工程。
大连工业大学成果培育项目(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