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桂蓉 ,丁 萌
(1.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51;2.空军工程大学 航空航天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可持续性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以张家口为例
宋桂蓉1,丁 萌2
(1.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51;2.空军工程大学 航空航天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发展张家口高职教育,强化实践教学,重整BOT融资模式,建设可持续的、高质量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为张家口的产业提升和发展,提供大量高端技能型人才。
张家口;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BOT;实训基地
纵观张家口的产业发展,可谓多元化,但产业的高端化、高质量化和创新发展还相对迟缓,在张家口,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拥有远低于河北省同等级市区的水平,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缺乏已经制约了这个城市的快速发展,因此,作为培养此类人才的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必须行动起来,加快各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以此为契机,大力投入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自己办学水平。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型应用人才,是造就一线工作人员和生产管理的阵地主力军,所以,有娴熟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工作,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必要基础。国内外的高职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实训基地作为学生实训、演练的重要载体,是实践教学的必备条件,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基本建设,是发展高职教育的出路所在。
所以,要做好高职教育,要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必须做到,在科学的办学理念、正确严谨的治校策略之下,以足够、可持续发展的实训基地为必备条件,才能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技术人才。
高职教育受到了国家的重视而积极的推进,社会对高职教育实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中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院校数量倍增,各级学院建设规模也在急剧膨胀,这种事态必将导致更深层次的质变,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势在必行。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的核心所在,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所以评价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实训基地的完善和发展。纵观近几年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和使用状态,总体有所进步,但仍存在着更深层次的矛盾,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具体为:一是可持续实训基地建设发展已受到各界高度重视,但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落差很大;二是企业对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而高职毕业生仍然处于就业难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有:缺乏资源共享,统一规划;实训基地的可持续性建设资金严重缺乏,无论技术还是硬件设施等均落后于同行业技术水平;校企合作只是表面,没有更深入的、实质性的合作研究。
在河北省的六十多所高等职业院校中,只有为数很少的几所职业院校拥有了比较完善的实训基地,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还远远不够,与需求相比,相差甚远。实训基地建设之所以落伍,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的严重缺乏,导致设备、技术落后,学校想借助企业参与,搞校企合作,但多年来的合作都不理想,企业因无利润获得而不主动,合作缺乏积极性。即使有合作,大多也是表面文章,不深入、解决不了实际需求。学生真正需要的实习项目得不到保证。这种“一头热”、“一头冷”的尴尬合作往往只是一次性的实践教学任务的完成,毫无长远意义。要真正解决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建设,必须面对以下问题:
2.1 政策不给力,资金不足
投入甚少、经费短缺是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实训基地建设若要可持续,需要大量资金不断注入。钱从何处来?这是摆在我们高职教育这面前的最大难题。目当前,资金的来源主要靠政府担保贷款、学费收入。然而这部分资金远远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教育需求。
2.2 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不是很完善
校企合作对学校来说是迫切需要的,而企业的兴趣很淡,企业的宗旨是小投入大利润。企业欢迎的是上岗便能创造价值的、技术熟练的员工,而我们的实习生动手能力还很弱,需要培训,上岗前企业还需要投入培训成本,这是企业最不愿意做的。校内实训基地的不完善,企业合作的不情愿,学校每年只能硬着头皮,厚着脸面托关系寻找合作企业。
高职院校在校外实训基地管理中太过被动。由于没有过硬的合作条件,学生进入校外实训基地实习,须是服从企业安排,而企业只从自身的生产需要出发,不会专门制定实训项目,造成学生实习很盲目。
3.1 概念界定:
可持续性广义讲,是能够把某种状态或模式在时间上延续下去。建设可持续性的实训基地,就是要使我们的实训基地既能从一而终,又跟得上科技的进步。彻底告别年年实习年年托关系寻门路找实习单位的现况。
3.2 长期合作机制的建立
目前的校企合作,多是短期合作的,有认知型实训和合作型实训两种模式,这些模式最大的缺点是不稳定,无保障。所以必须寻找建立长期合作机制,80年代曾经提出的BOT模式,是一种很不错的融资模式,高职学校可以重拾过去的BOT模式,即“建设—经营—转让”的经济融资模式。我们可以融入新的内容:实训基地建设场所由学校提供,也可由政府提指定,以政府和融资方达成协共识,做好协议。融资方经政府特许,在一定时域内实施基地的基础建设,并逐步投入经营、实施管理权力。政府对融资方所经营的终端产品或服务要给予限制,同时要给融资方留有盈利的机会,这样可以保证生产环境的合理合法。BOT模式作为建设高职院校的一种融资方式,在张家口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用于建设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有重要意义。
建立可持续性的、可操作性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重点是要解决合作企业参与的惰性态度,以及实训基地建设和发展的融资方式。BOT模式,对学校来说,是一种高效的、有保障的融资方式,将其用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该实训基地便成为了企业的一项投资,企业也获得了生产场所,为获取更多利润,企业一定会对其生产过程,也是学生的实训过程加强管理,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的开发、引进上,都会由不积极的态度变得积极、主动,于是,企业有利可获,学校的实训有了保障,可谓双赢。采用BOT模式,这样的校企合作中,企业态度积极、学校有了理想的实训基地。
4.1 提升校内实训基地管理
校内要实现各系部资源共享,合理配置,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利用空间,各系部在实训过程最好由学校实行开放式统一管理。设备更新方面,可调动本学校教师的积极性,进行旧设备的改装。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在宋德明副院长的带领下,成功改装旧机床为数控机床。
4.2 建立短期、长效的实训基地
基于张家口地区产业发展整体较落后的特点,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上,我们可以有以下模式:
4.2.1 认知型实训基地
由学校组织学生到企业观摩、学习,可以引发学生的感知认识,扩充专业视野,但没有实际的动手机会。这样的实训对企业的生产过程基本没有影响。
4.2.2 合作型实训基地
在张家口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企业经济效益较差,技术水平落后,基于此,学校和企业往往采取短期合作方式,有时也会签署一些项目的合作协议,学校教师作为技术人员为企业开发新技术,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承担项目的研发和生产,这期间教师带领学生参与生产和项目完成的全过程,企业监督。如此,学校完成了实训任务,企业实现了技术创新或项目工程,可谓双赢。但这样的合作机会甚少,不能解决庞大的实训需求。
4.2.3 建立可持续性、高质量的实训基地
要实现实训基地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改变合作模式,寻找长期合作机制——建设高质量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可持续实训基地。重整80年代提出BOT模式,即“建设—经营—转让”的经济融资模式,这件事政府必须积极,政府和投资方达成协议是前提,政府特许投资方在一定时间内筹集资金,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继而实施其经营管理权。政府对融资方生产的终端产品要有监督义务,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实训环境,保障融资方有获利的条件,由此而知,校方是无风险承担的。
高职院校引入BOT模式,可以着重解决企业的消极态度和融资问题,建立长期的、可持续性的、有效的、理想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BOT模式,这种有效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方式,用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企业无疑有了新的投资项目,增加了生产场所,还有学生这样低成本的劳动力,为了赢利,企业一定会尽全力于生产的各个环节。设备更新,创新技术等各方面都会很积极。
4.3 健全政府的政策法规,搭建实施平台
在高等职业教育不断扩大与提升的今天,政府作为主导者,起着关键的作用,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投资方才会觉得有保障,实训基地才能更好的向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种有效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方式,在张家口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经营—转让”的经济融资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思路,用于建设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有重要意义:
(1)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资金严重缺乏问题得以解决。
(2)有助于提高投资项目的运作效率。
(3)有利于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率。
(4)分散高职院校投资实训基地建设的风险
“建设一经营一转让”模式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值得推崇。具体方案如何实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此模式对于高职院校建立实习基地,提供了一种灵活变通的融资模式,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和收回时,可能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希望政府加紧出台这方面的政策法规,保障融资企业的获利和学校的无风险责任,减少不必要的纠纷。这样让投资方放心、放手去做,学校积极参与运作。
BOT融资模式在高职院校的重新提出、实施,一定会为张家口乃至整个高职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长期有效的可持续发展。
[1]晏丽,田建林,刘卫国,陈阳波.园林专业校企实践教学基地模式和管理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
[2]查伟华.基于“IC”理论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构建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06).
[3]周雪瑛.高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思考[J].甘肃林业高职教育(综合版),2010(2) .
[4]陈兰云.高职院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考[J].广西教育,2009(03) .
[5]陈晨,刘在云,周晓璐.应用型大学经管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
[6]柳宏川.谈高校校外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J].教育探索,2011(01).
[7]黄金梅,袁金龙.订单培养模式下的校外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11).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inuable Training Ba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Zhangjiakou
SONG Gui-rong1, DING Meng2
(1.Zhangjiak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Zhangjiakou, Hebei 0750510; 2.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Xian, Shaanxi 710000)
In order to develop vocational education, strengthen practical teaching and reform BOT financing model, building continuable and high-grad training base is quite necessary. It can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which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high-end in Zhangjiakou, meanwhile it can provide high-end skilled talents for this city.
Zhangjiakou; vocational college; continuable; BOT; training base
2016-10-02
宋桂蓉(1968-),女,河北张北人,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机械工程。
本文系2014年度张家口市“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可持续性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以张家口为例”(项目编号:S142803)的研究成果。
G712.4
A
1008-8156(2016)04-0028-03
修回日期:2016-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