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背景下宋诗对高职生“理趣”的培养

2016-02-15 06:01蔡丽平
职教通讯 2016年32期
关键词:理趣宋诗高职生

蔡丽平

网络社会背景下宋诗对高职生“理趣”的培养

蔡丽平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很多精华被高校借鉴,形成了人才培养的抓手。由此,拟分析“理趣”内涵,理顺其与网络社会背景下高职生人才培养的联系,再从教育内容、教育兴趣、教育角度三个方面,分析宋代诗歌对网络社会背景下的高职生“理趣”培养启示。

高职生;理趣;网络;宋诗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如“天人合一”“知行一致”和“教学相长”等很多精华被高校借鉴,形成了颇具特色和成效的抓手。[1]由此,拟从其沧海中取一粟,从宋诗的角度谈谈网络社会背景下的高职生“理趣”培养研究。

一、“理趣”内涵

“理趣”此词最早见于《晋书》,文中记载,刘聪妻刘氏经常与兄长们一起对讨论研究经书,因为颇具义理情趣,所以深受他们的肯定。[2]后至宋朝,“理趣诗”名声大噪,诗人们认为其意为将哲理寄寓于艺术形象,说理的同时具备审美情趣。而今,理趣则被定义为“义理情趣”和“思理情致”。

二、“理趣”与网络社会背景下高职生人才培养的联系

在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与网络行为密切相关。在这个自由、开放、个性的平台里,更需要崇尚理性的精神和理中有乐的志趣,从而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既是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校方人才培养标准的内容,更是社会对未来年青一代的要求。因此,进行“理趣”培养至关重要,更是势在必行。

三、宋代诗歌对网络社会背景下高职生“理趣”培养的启示

(一)从宋诗看教育内容培养

网络社会背景下,理趣诗中有四大内容可以引入当前高职生教育培养中,分别为审美趣味、人文情怀、公共精神和理性精神。

1.积极向上的审美趣味。网络中的美良莠不齐、真假参半。宋诗建立并倡导着积极向上的审美标准,教育高职生知晓以何为美、因何为美、如何尚美。[3]其中很多内容与当前高职生的中国梦教育形成呼应,如范成大的“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州桥》)对应着“国是家”;邵雍的“行凶既有人诛戮,心善岂无天保持”(《首尾吟》)对应着“善作魂”;王安石的“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十五》)对应着“孝当先”;刘过的“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书院》)对应着“勤为本”,等等。

2.悲悯他人的人文情怀。网络时代,让各社会阶层在彼此认识上拉近了距离;但与此同时,让热衷上网的高职生更加重视小我,容易沉迷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忽视了对他人生活状态的关怀。李纲在他的《蜗牛》中,以“腥涎不满壳,聊足以自濡。升高不知回,竟作粘壁枯”自嘲江郎才尽,也讽刺了他身边只顾自己升官发财、不管他人衣食不保的人。可以借此教育高职生,要关注、关心普通人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存生活状态,要心存悲悯,维护其权利、义务、尊严和自由。

3.自觉实践的公共良知。包括高职生在内的所有网民,都应有责任超越个人的狭隘眼界和自身的直接功利,去关怀公共事务、事业和利益。而这种责任意识,要靠实践来完成。陆游曾在他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指出读书人若想明书中之理,就必须亲身实践,才能融会贯通、学有所成。所以,高职生不能仅仅依靠网络线上知识,更要通过线下公共生活实践,进而形成公共良知,才能最终实现理性化的道德升华。

4.清醒思考的理性精神。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事件中,各种言论和行为亮瞎了很多人的眼睛。所以高职生需要发扬“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的精神,明确是点赞还是谴责,善于反思和质疑。套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就是“不被表象所惑,不为干扰所动,不为风险所惧”,自觉自动地摒弃假恶丑,追求真善美。

(二)从宋诗看教育兴趣培养

1.寻找痛点。痛点体现了人的迫切感。两宋共计三百一十九年,在这段时间里,沸腾的民怨、犯边的辽夏构成了内忧外患,成为很多文人压在心中的大石。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痛楚和迫切期待的心态,他们哪怕人已老,陆游仍“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哪怕身将死,文天祥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伶仃洋》)。所以,也可以在高职生心中寻找这种痛点,然后加以引导,促进其成长成才。例如,很多高职生由于沉迷网络,受到了亲人朋友的指责、厌恶甚至放弃。亲情友情的缺失成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自暴自弃的主要原因,基于此,(1)积极发展高职生网络社团,志同道合的他们在社团内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容易自我消化甚至提前遏制不良问题;(2)以举行要求学生必须和家长或者朋友一起参加的活动,在完成过程中,促进参赛者之间的沟通,增进感情。

2.寻找痒点。痒点体现了人的深层次感。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深层次也就是最顶层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一代大家欧阳修尚且在诗作《戏答元珍》中感慨“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表达了其仕途不畅的失意。高职生更是如此,成才成功也是其内心深处最深层次的欲望需求。教育者可由此着手基于他们的网络优势开展网络logo设计、编程大赛、动漫绘画和微平台辩论等,另其找到网络中的自身良性存在感和成就感。

3.寻找兴奋点。兴奋点体现了人的怦然心动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告诉我们对高职生的教育中,了然无趣的道理堆积已经OUT,即将无路可走;我们要脑洞打开,只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喜闻乐见,才能“疑若无路,忽又开朗”。(1)充分利用qq、论坛、微博、YY和微信等新媒体网络工具,在平等对话中,实施立德树人;(2)开展动漫人物红色文化宣讲等活动,通过“cosplay”等深合九零后、零零后胃口的感性形象,进行理性内容推广;(3)将学生理性上网和积极参加网外活动的表现纳入考核,计算学分。总之,要让有意义的事有意思、有收获。

(三)从宋诗看教育角度培养

1.宋代文理学家。二者理趣诗角度不同,理学家信念在先,透过内心看外在,将理通过物来说明;文学家却是物象在先,透过外在讲内心,将物引发理的思考。[4]如《全宋诗》中,同样是写出游,朱熹笔下是“春服初成丽景迟,步随流水玩晴漪。微吟缓节归来晚,一任轻风拂面吹”(《曾点》),诗中引用了《论语》中的典故,表达了对天人合一人格形象的追求。苏轼笔下是“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东坡》),诗中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独立脱俗的人格精神的向往。二者在各自领域均为翘楚,但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很多人并不熟悉《论语》,不能理解朱熹的言外之意,他们更能接受的往往是苏轼的自然贴切。

2.高职师生。在网络社会背景下的高职教育中,教育和受教育者的角度也往往不同。教育者信念在先,拿着理去寻找物,将物作为理的事例来说明;受教育者却是物象在先,看见物悟到了理,将理作为物的结果来总结。如“走下网络、走向操场”系列活动,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先是深知上网的弊端、锻炼的益处,然后要求学生开展相关活动,通过活动中大家的心理、生理素质提升,再证明或宣传该活动的意义;而学生则不喜欢大道理的被动灌输,他们习惯先是通过知晓“×××在网吧刷夜猝死”或者“×××患癌症经健身长寿”等事件,然后悟出上网的弊端、锻炼的益处,再选择参加能够给他们心理、生理素质带来提升的活动。所以,在对高职生的培养中,建议站在被教育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先讲是什么,以被广泛认可的事例对其感官进行冲击,形成触动;再讲为什么,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对其思想进行引导、形成共鸣;最后讲怎么做,以实在有效的举措对其行为进行要求,形成实效。

[1]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编纂委员会.全宋诗[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张文利.哲理与诗性的完美结合[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01-105.

[3]刘丹,吕文平.宋代文化背景影响下的诗歌特质——论宋诗的理趣化[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11):60-61.

[4]谭小琴.用“理趣”矫正大学生“准失范”网络行为[J].当代教育论坛,2016(4):92-98.

[责任编辑秦涛]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般资助课题“网络社会背景下高职生‘理趣’培养研究”(项目编号:XJK014BZY017)

蔡丽平,女,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

712

A

1674-7747(2016)32-0021-02

猜你喜欢
理趣宋诗高职生
唐宋之别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宋诗五首(书法)
基于“教学做合一”的小学数学“理趣课堂”实践研究初探
唐表宋里:论《红楼梦》诗词摘句中的宋诗学特质
言近旨远,发人深思——小议诗的“理趣美”
浅析近年《中华诗词》的理趣诗及其启示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高职生学习投入状况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