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增值评价的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16-02-15 05:42周文清
职教通讯 2016年3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高职

周文清



基于增值评价的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周文清

摘要:增值评价不以最终的实践成果为评价标准,而以成果与起始点的距离作为评价标准,是一种“以生为本”的发展性评价方式,与传统评价无论在理念上还是方式方法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高职院校在构建和实施增值评价体系时,须以增值评价的内涵为基础,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兼顾过程与结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观测、记录学生在实践教学“输入”、“过程”和“输出”三个阶段各方面的表现与状态,并综合各阶段的结果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最终形成学生个体增值曲线。

关键词: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增值评价

随着实践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所占比例的增大,其质量的高低也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但如何评价以及采用哪种方式评价才能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其质量,则是目前各高职院校所重点关注的课题。本文将增值评价引入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以学生是否有“增值”作为评判高职实践教学成效的标准,这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同时,还对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实践教学增值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源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它强调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潜能。[1]增值评价是以学校教育活动对学生增加价值为教育评价标准,用来判定教师、学校对学生学业成长的影响,[2]主要指向的是学生的各种表现来判定教师和学校对学生表现的影响,不同于以往的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3]由此,高职院校应转变教学评价理念,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原则

高职生源多元化,质量参差不齐,学生个体在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的起始差异也十分明显,这些差异表明,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以相同的速度或间距向上提升、也不会朝着同一个方向提升。增值评价是以学生个体的起点水平与经过学习后所达到的终点水平的比较作为评价标准的,而非以统一的标准来评判所有的学生,这样,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发展空间,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高职院校在构建评价标准时,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摒弃以标准化测验成绩作为评定所有学生等级唯一标准的传统做法。

(三)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

依据增值评价的计算公式,即增值=输出-输入,学生的学业与成长被反映为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变,而转变则是通过介于“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过程”来实现的,“过程”是学生实现增值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应改变传统的只注重结果的评价模式,构建一个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于一体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评价主体和手段多元化的原则

“增值”既包括学业上的进步,也包括非学业上的成长与发展,且“增值”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涉信息广而多,单凭某个主体(如教师)或评价手段(如测验)是无法形成完整的评价结果的。高职院校应将与实践教学相关的所有信息源作为评价主体,并根据评价内容的不同,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以实现增值评价的需求和目的。

二、高职实践教学增值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增值”是输出值与输入值之间的比较,要评判学生是否有所增值,就须获得输入值和输出值。高职实践教学以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能力为主要目的,那么,学生在经历实践教学前后,其知识、技能和能力必然发生一些变化,因此,为了较全面地获取相关数据变化值,为增值评价的具体实施提供依据,我们将实践教学整过程拆分为“输入”、“过程”和“输出”三个阶段,并根据实践教学特点和个体成长规律建构各个阶段的评价指标。

(一)输入评价指标

实践教学的输入阶段是指教师已明确实践任务(内容)、目的与要求,学生处于了解与准备的阶段,由于学生还没有正式参与实践活动中,因此,此阶段的指标主要为:(1)学生对实践内容(任务)所涉及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2)对所涉相关专业设备与技能操作的基本认知水平。

(二)过程评价指标

实践教学的“过程”是获取学生学习与成长进步的变化数据的主要途径,此处的“过程”是实践教学任务(内容)的具体实施阶段,在此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通过参与和教师的指导,其在知识运用、技能操作以及相关能力等方面将较之输入阶段发生一些变化。故此阶段的指标主要包括:(1)知识能力,即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分解与分析实践任务、以及解决相关问题与探索创新的能力;(2)专业技能,即相关专业设备的操作程序、手法和步骤的正确性与熟悉程度;(3)社会能力,即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三)输出评价指标

实践教学“输出”是实践任务完成、成果展示和总结阶段,主要指标有:(1)实践报告;(2)实践成果的展示(或演示);(3)学生对实践任务的整体认识与建议;(4)学生自我总结。

上述三个阶段的评价指标相互关联,承上启下,各个指标数据值的变化就反映了学生在经历了实践教学后其各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如果这个变化值呈上升趋势,则表明学生进步了,实现了“增值”,实践教学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如果这个变化值呈下降趋势,则表明学生没有“增值”,实践教学未能实现预期的成效,进而说明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存在需改进的地方。

三、高职实践教学增值评价的具体操作步骤

(一)输入评价

输入评价包括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评价,综合两方面的评价结果以确定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前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的起始水平,作为“增值”的参照坐标。标准化测验主要采用笔试的方式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与理解进行摸底考核。教师评价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知识运用以及专业技能操作水平进行摸底,了解学生对专业技术设备(或软件)的操作方法、步骤和流程的规范性与熟练程度。输入评价阶段,教师需为每位学生建立“学习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的测验成绩和技能摸底结果。“学生成长记录袋”是指由学生本人、教师或同学选择并做出评论的相关材料的记录,以此评价学生在能力发展过程中的进步情况,[4]它能为教师评价提供所需材料和数据,也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二)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综合采用表现性评价法、观察评价法和学生互评法,通过观察并记录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所知所能和行为态度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表现性评价法是指在真实的工作场景或者接近真实的模拟工作环境下,让学生完成一项具体任务,通过运用相应的规则对学生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过程表现或者结果进行价值评判。[5]学生互评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即同组成员对组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分析、执行、合作、协调、沟通以及问题处理等方面的技能和能力水平进行评价。在过程评价阶段,需运用学生成长记录袋对学生在实践过程的表现、行为与结果等进行反复的记载,以形成增值的过程性材料。

(三)输出评价

输出评价主要包括总结性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内部就其自身的状态进行纵向比较所做的价值判断,[6]即学生对其自身在参与实践教学前后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所发生的变化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教师则根据实践任务的最终完成情况、实践报告以及形成的最终成果等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总结性评价。将两方面的评价结果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袋,作为增值的对照材料。

(四)形成学生个体增值曲线

以输入评价的结果为起始点,以学生个体在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成长和实践成果中所体现的进步为评价标准,通过学生成长记录袋,对学生的每一阶段的表现和成绩进行打分,形成一个个记分点,连接这些记分点,得出学生个体的增值曲线。

四、高职实践教学增值评价的实现条件

目前,增值评价在高职院校还是一种全新的评价方式,将其具体运用于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对于高职院校以及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新的尝试。要实现增值评价的有效开展,高职院校须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如下调整。

(一)教学内容设计成完整的工作或岗位流程

增值评价是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目前,大部分高职在制定实践教学内容时,更多的是注重学生技能方面的实践操作与提高,对于知识的运用、创新、综合能力等关注较少,如果这样的话,很难全面获得或掌握学生的增值信息,无法真正实现增值评价的效应。由此,高职应将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或岗位职责对接,并根据工作流程或岗位流程按“计划、组织、实施、检查与评价”等5个环节进行设计,以体现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构建与真实工作相似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行为与表现置于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去理解和观察。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观测和描述学生的状态与进步,从而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二)教学组织形式由班级改为项目组或团队

增值评价关注的是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与成长情况,由此,要观测到学生个体在实践教学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表现与成绩,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就须从原来的大班或班级形式改革为以项目组(或团队)的形式进行,且小组或团队成员不宜太多,5~6人即可。这样,既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执行项目过程中扮演相关角色、承担相关任务,为每个学生展现自我、发现自我和提升自我提供机会,同时,也便于收集学生个体“价值增值”的数据,为增值评价的有效运行提供必要条件。

(三)评价标准因学生个体差异而多层次

增值评价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在相同的评价内容中会表现不一样。[7]因此,在实际评价过程中,不能采用统一的、既定的标准来衡量具有不同初始水平的学生,对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的要求应不一样,要以学生个体的实际水平为参照标准而确定与其相对应的、多层次的标准,这样,才能真正观测到单个学生的增值情况。

增值评价不以最终的实践成果为评价标准,而以这一成果与起始点的距离作为评价标准,那么,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投入和参与越多,所取得的进步和增值就越多,这对于起始水平较低的学生来说,更容易获得增值;而对于起始水平较高的学生,只要克服自己的短板,充分发挥自己所长,就能提高增值的额度。这样,能激励不同起点、不同层次学生的自我进步和成长,进而提升实践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94.

[2]张丽娟.增值评估:一种发展性的学校评估模式[J].天津电大学报,2006(4):16-18.

[3]王凯.价值附加评价:一种新型的学生评价管理工具[J].教学管理,2005(5):21-22.

[4]江彬,邹立中.科学认识档案袋评价[J].上海教育科学,2003(11):37-39.

[5]杨延.表现性评价方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职教论坛,2010(18):4-6.

[6]文燕.论学生自我评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12):166-167.

[7]王梅,袁顶国,朱德全.新课程发展性评价走向的探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4(7):23-25.

[责任编辑盛艳]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03-0065-03

作者简介:周文清,女,湖南大众传媒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管理。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增值评价的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XJK013BJG010)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高职
关于高职舞蹈表演专业的反思和探索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