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俊梅
国内高职英语教学领域归因研究综述
谭俊梅
摘要:在介绍归因理论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高职英语教学领域归因研究的发展情况。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四个方面,对目前国内高职英语教学领域归因研究进行了分析并归纳特点,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高职生;英语教学;归因理论;成败归因
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和结果的原因进行的解释和推断。[1]归因理论是关于个体解释和评价自己或他人行为和结果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该理论最早由Heider在1958年提出,他认为人们的行为和结果主要受内部因素(即个人因素)和外部因素(即环境因素)两方面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归因理论成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中心课题。在Heider的研究基础上,Jones & Davis于1965年提出了对应推断理论;Rotter在1966年提出控制源理论;Kelley于1967年提出三维归因理论;20世纪70年代,Weiner及其同事逐步发展扩大和完善了前人的研究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成败归因理论,并在80年代进行了重新修正。Weiner的成败归因理论认为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人们在解释和推断其原因时,通常从六个因素和三个维度进行。六个因素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和外界环境。三个维度是:内/外在(部)、稳定/不稳定和可控/不可控。weiner按照三个维度对六个因素进行了划分,其中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各三个,内部因素包括能力、努力和身心状况,努力属于可控的,能力和身心状况属于稳定的,努力和身心状况属于不稳定的。外部因素包括任务难度、运气和外界环境,外部的三个因素均不可控,除任务难度属于稳定外,其余两个因素(即运气和外界环境)均不稳定。Weiner认为,把行为成败归因为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将有利于个体行为动机的增加,属积极性归因;把行为成败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会产生侥幸心理,降低个体行为动机,属消极性归因。
归因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人类复杂行为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这一起源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广泛地运用到不同领域的研究中。该理论在外语教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2]但国内运用归因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进行研究始于2000年以后,这些研究旨在为高职英语的教与学提供积极的参考建议。
笔者通过CNKI(中国知网)和google学术搜索,以“归因理论与高职英语教学”为关键词,检索出相关论文28篇,其中,理论研究9篇,实证研究19篇,实证研究中有7篇是硕士学位论文,约占实证论文的37%。本文试图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四方面来分析目前国内高职英语教学领域归因研究的情况,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一)研究对象
实证性研究的研究对象涵括高职院校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有的研究选取同一年级的学生,如谭碧云选取广东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大一的175名学生;[3]有的研究选取两个年级的学生,如罗惠卿选取广东省三所高职院校大一和大二共523名学生;[4]有的研究则从三个年级中选取学生,如朱小麟等选取上海8所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大一、大二和大三共1 743名学生。[5]60约73.7%的研究者选取的研究对象来自同一所院校,其余研究者选取的研究对象来自同一省市的两所或以上的院校。研究对象以非英语专业学生为主,在19篇实证研究中,只有刘宏文的研究对象是英语专业的学生。[6]71
(二)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中,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只占31.6%,其余的研究(占68.4%)均采用调查问卷进行定量分析。学位论文的数据分析几乎都使用了t检验,单因素/多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较为复杂的分析方法。如王庆红的研究中运用了t检验,线性回归分析,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等数据统计分析法。[7]非学位论文以基本的数据统计分析为主,也有的用了较为复杂的方法,如赵冬云的研究就采用了多因子多变量方差分析,均值多重比较,相关分析等方法。[8]68
(三)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涵括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理论研究主要对归因理论及其发展进行综述,总结前人运用归因理论在外语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高职英语教学现状,特别是高职生英语学习的现状,阐释和论证归因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价值、作用和启示。
实证性研究主要通过调查以及访谈,分析总结高职生成败归因的总体模式以及不同成绩、性别、年级等的学生归因方式的差异,并对高职生归因方式与学习成绩、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倦怠等进行相关性研究,或对高职生归因重塑训练进行研究。对高职生进行归因重塑训练的研究较少,在19篇实证论文中,只有李妍的研究是关于这一方面的。[9]
(四)研究成果
1.理论研究方面。理论研究方面,研究者们在阐释理论概念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对高职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要求和方法。这些建议、要求和方法涵括:(1)归因理论下对教师的具体要求;[10](2)针对高职生的归因倾向或现状,逐一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11](3)归因重塑训练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或具体做法;[12]90(4)提高学生成就动机水平训练所包括的阶段及具体做法。[13]
2.实证研究方面。(1)学业成败归因倾向。
一是归因倾向的模式。大部分的研究发现,学生普遍倾向于把成功归结为努力、兴趣强、学习方法得当和基础好等内部或可控制因素,把失败归结为缺乏努力、自信心和能力。因此,总体来说,高职生的学业成败归因模式是积极的,都能从自身寻找力量和动力。[6]72但赵冬云的研究结果却有些不尽相同,他研究中的高职生较少把学习成绩归因于长期努力,而是特别强调基础和题目难度因素。[8]71
二是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归因的差异。王宾香的研究发现,学业成绩优良的学生把英语学业成败主要归因为态度、方法以及努力程度,属积极性归因;成绩中等生把学业成功主要归因为方法、努力程度和运气,把失败主要归因为兴趣、努力程度和能力,反映出中等生虽然意识到努力程度的重要性,但却缺乏自信心;差生把学业的成功主要归因为运气、试题难度和方法,把失败主要归因为运气、试题难度和能力,反映出差生主要从外部因素方面解释学业成败,属消极性归因。[14]朱娥的研究发现,英语成绩好的学生把成功主要归因为兴趣、基础和方法三方面,把失败主要归因为努力和能力两方面。不成功的学习者倾向于把学业成败都归结为努力程度。与不成功者相比,成功者倾向于从内部因素方面解释成功,从外部因素方面解释失败。另外,成功者具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而不成功者普遍具有外在动机。任晓娟的研究显示学生倾向于把学习成败归因于努力,成功学习者和不成功学习者在能力、运气、情景归因上存在着显著差异。成功者往往把成功归于能力把失败归于运气和情景,而不成功者往往把成功归因于运气、情景,把失败归因于能力。[15]张森等的研究显示,与差生相比,成绩好的学生对学业成败的归因更倾向于努力程度,但成绩好和中等者却易受上课情绪和疲劳因素的影响。另外,成绩好的学生认为教师的帮助对成绩有影响,但中、差生并不这样认为。[16]82顾柳琼发现,分数高的学生把失败主要归因为能力因素,而差生则把失败主要归因为背景因素。[17]36
三是性别归因方面的差异。赵冬云的研究显示在失败情境下,男女生在基础和能力因素上呈显著差异,与女生相比,男生更多地将失败归于能力差、基础弱。[8]71顾柳琼发现,在成功归因方面,男女生都归因于努力和运气,但在失败归因方面,男生主要归因于努力和背景,女生则主要归因于努力和能力。[17]35张森等的研究显示,男女生无论成绩好、中、差都从内因方面寻找原因,但在成绩好的学生中,男生与女生相比,更倾向归因于内因方面。[16]82
四是年级上归因的差异和城乡学生归因的差异。顾柳琼的研究发现,高年级学生在学业归因方面自我保护倾向较低年级学生明显,高年级学生在失败时比较强调背景原因,如教师的评分标准以及课程的难易度,而低年级学生失败时则强调能力因素。城乡学生相比时,城市学生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运气,把失败归因于背景。而农村学生更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努力,把失败归因于能力。[17]37
(2)学业成败归因与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学习成绩等相关性研究。在自我效能、归因方式与成绩的相关性研究中,任晓娟和王娜的研究都显示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上的自我效能感发展良好,处于中等水平以上;成绩较好的学生自我效能感较高,成绩中等生的学习效能感一般,成绩较差的学生学习效能感水平比前两者都低。但师海歌的调查却发现,高职生对于自己不满意的学习表现有着各种各样的归因,而其中占比例最高的是自我效能感低。[18]另外,研究者还发现,高职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学习消极归因方式与学习成绩呈显著负相关;学习自我效能感能显著正向预测学习成绩,学习消极归因方式能显著负向预测学习成绩。谭碧云的研究发现,学生的总体英语学习动机强度表现为中等,但女生的学习动机强度明显高于男生,且高分组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度明显高于低分组;有学习动机者和学习动机缺失者都将英语学习成败归因于学习方法和努力程度,但学习动机缺失者在失败前表现出自信心不强及习得性无助感,而且两者在学习环境、教师教学、语言能力及运气等方面的归因上存在差异。[12]91朱小麟等的研究显示,高职生学习倦怠普遍且较为严重,他们的成就归因与自尊、学习倦怠存在显著相关。[5]66
(3)归因重塑训练的研究。李妍在了解、掌握高职两个班学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取向及其特点后,针对得出结果,形成应对策略,在教学实验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归因重塑训练。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及T-检测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合理科学地运用归因理论指导英语教学非常有助于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对英语教学效果能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以上研究,无论是论证归因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作用和启示,调查探究高职生学业成败的归因倾向及其与学习成绩、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自我效能感等的相关关系,还是研究对学生进行归因重塑训练的效果,其目的皆在于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究高职生对自己英语学习行为或结果解释和推断的不同模式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同结果,从而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积极可行的建议和方法,并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
国内研究者们在高职英语教学领域归因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研究对象方面
主要研究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总体情况以及这些学生中不同成绩、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和城乡学生间的差异,对英语专业学生的研究较少;此外,无论是对非英语专业还是英语专业学生的研究,都没有涉及到不同性格、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归因方式的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方面
主要采用调查问卷进行定量分析,采用访谈、日记和观察等定性分析结合定量分析的研究较少。
(三)研究内容方面
主要集中在对学生学习成败归因倾向的研究,归因方式与自我效能感、学习成绩、学习动机等相关性研究,但归因重塑训练的研究较少,对高职英语教师教学成败归因的研究似乎也是空白。另外,学业成败归因的研究只从整个学科的层面上进行,没有拓展到单项能力,如听力、口语、阅读、翻译和写作等方面成败归因的研究。此外,研究只涉及学生本人对学业成败的归因,没有涉及到这些学生的任课教师对他们学业成败的归因以及两者归因之间的比较研究。
(四)研究成果方面
研究成果论证和实证了合理正确归因的重要性,并在归因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对高职英语教学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和具体的归因重塑训练做法,但对有效可行的归因重塑方法以及归因重塑效果的实证研究却很少,以后可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 Weiner B. 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 tion and Emotion [J].Psychological Review, 1985(4):548-573.
[2]陈艳,王亚.外语教学领域归因研究综述[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7(2):58-63.
[3]谭碧云.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强度及学业成败自我归因的研究[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
[4]罗惠卿.高职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与英语成绩关系的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2.
[5]朱小麟,王益宇,王路.上海市高职学生成就归因、自尊与学习倦怠关系的实证研究[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9(1):60-67.
[6]刘宏文.我校外语系学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探讨[J].鄂州大学学报,2008(1):71-73.
[7]王庆红.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成绩归因的实证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2.
[8]赵冬云.非英语专业高职生英语学习归因分析[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68-73.
[9]李妍.成败归因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10]邓周林.归因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1(44):87-88.
[11]陈艳,吴月华.成败归因理论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J].教育探索,2009(9):55-56
[12]吾雅平.心理学视角下高职英语学习倦怠成因探析及对策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89-92.
[13]邬东.成就动机与归因理论对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青春岁月,2013(1):252-253.
[14]王宾香.高职学生外语学习现状及归因倾向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8):105-107.
[15]任晓娟.高职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归因方式与成绩的相关性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9.
[16]张森,何花.非英语专业大专生英语学习成败自我归因的调查与分析[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3):81-83.
[17]顾柳琼.对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的调查[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33-37.
[18]师海歌.心理学视角下解决高职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问题的路径探索[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3(1):109-112.
[责任编辑盛艳]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03-0031-04
作者简介:谭俊梅,女,广东茂名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