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荣珊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珠海 519090)
构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袁荣珊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珠海 519090)
本文研究了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大力推进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应该鼓励高校开设社会组织管理专业,为社会组织储备人才;重视枢纽型社会组织的运作;积极推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项目,为社会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管理人才的培训监督机制;大力宣传,提高民众对社会组织的认知。
社会组织;人才队伍;社会问题
社会组织,又称“非营利组织”、“非政府部门”、“民间组织”。作为政府部门与企业部门之外的第三部门,健康有序的社会组织的存在,可以有效地促进民众积极地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组织人才是具有一定技能的,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具有奉献精神和创新意识,乐于为社会组织做出积极贡献的复合型人才。没有社会组织人才的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就没有社会组织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社会组织的人才队伍建设状况是判定社会组织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也是发展社会组织的根本保证,是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论文将研究重点集中于构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上。
1.1人才总量偏少,专职人员所占比例偏低
从文献资料上来看,我国社会组织已经聚集了越来越多相关领域的人才,社会组织人才总量不断攀升。但严格审核各社会组织的年检资料后发现,这一数据是一种广义范畴上的统计。众所周知,社会组织的人才队伍包括从业人员、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三类人员。从业人员,是指专门从事社会组织的业务工作,由社会组织自有资金解决其工资福利,没有其他任何正式工作的人员。兼职人员,指的是某些人在不脱离原工作岗位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社会组织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报酬,或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的,通过交换为第三方提供体力或脑力劳动支出的人员。志愿者则是那些自愿将时间、精力、技能、经验奉献给社会组织,不期待任何收入性回报的人。我们在统计社会组织人才数量时,应该主要统计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数量。
人才资源是社会组织最重要的资源,社会组织面临从业人员总量不足,专职人员所占比例偏低的情况,必然会导致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所欠缺,导致社会组织的服务职能的延迟实现。
1.2人员素质不适应,用学矛盾明显
据统计,大部分社会组织专职人员的文化水平较高,大专以上学历者占到人员总数的50%以上。文化水平较高,为社会组织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好的基础,但是,文化程度相对高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较高,关键要素是看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是否与社会组织发展所要求的专业方向和水平相适应。从研究者与社会组织管理人员的访谈中得知,社会组织最需要的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策划能力和执行能力。现实情况是,因为我国社会组织起步较晚,只有少数高校开设了社会组织相关的专业课程,相关的培训机构又少,造成社会组织人才培养与社会组织发展需要的脱节,有很多社会组织人才的专业与所从事工作相关度低,难以适应组织发展需要。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矛盾明显。
1.3人员流动率高,组织发展受限
有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对研究者称:“我们就像是玻璃上的苍蝇,前途光明,但是找不到出路。” 近年来,众多地方政府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积极探索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前途光明,道路却很曲折。在机构规模小、机构人员少、机构成立晚的背景下,社会组织人才岗位分工不明确,职业晋升空间狭窄的情况比比皆是。由此而导致的人员流动率高,给社会组织带来的是高额的人才培养的付出以及组织发展的滞缓。
1.4保障体制不健全,作用发挥不明显
大部分社会组织都存在有心办事而资金不足的情况,活动项目少,资金少,仅够维持基本的办公费用和人力费用,想要搞一个大型活动,总是被资金束缚了手脚。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了双因素理论,在工作丰富化方面有开创性的进展。它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与人们的不满情绪相关的因素,包括组织政策和管理、技术监督、薪水、工作条件以及人际关系等,这些因素是外在的。而激励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与工作内容有关,比如责任感、尊重、表扬和晋升等。真要激励人,首先要把保健因素做好,员工才会安心工作,之后再做好激励因素,员工才会很高高兴兴地把工作做好。纵观研究者走访的社会组织,大部分从业人员工资一般,社会保险处于最低水平,公积金没有,绩效工资没有,员工的选拨、评价、使用和考核机制不健全,活动项目小而少,员工之间缺乏合力,配合不足。试问,这样的保障机制下的员工如何安心工作?保障机制尚未满足,员工又如何对工作满意,对事业倾心?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实施,为进一步开展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这种形势下,地方若能抓住机遇,大力推进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必将有力促进社会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
2.1鼓励高校开设社会组织管理专业,为社会组织储备人才
一位社会组织负责人说:“我们需要公益领域的专业人才,而不是仅仅充满了激情和爱心的朋友”。社会组织具有和政府、企业不同的特点和运营方式,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也有所不同。对于政府管理,许多高校开设了公共管理专业;对于企业管理,许多高校开设了企业管理专业;对于社会组织管理,却很少有高校开设对应的组织管理专业,大多数社会组织的管理人才是半路出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在工作的过程中边学边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组织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要建设专业的社会组织人才队伍,首先要加强专业教育,以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为目标,在有实力的高校内开设不同层次的社会组织管理专业,设置合理科学的课程结构和培养计划,为社会组织事业的发展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为社会组织人才的选拔和使用打下坚定的基础。
2.2重视枢纽型社会组织的运作
从我国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长远进程来看,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社会组织的枢纽式管理模式尚在探索之中,距离其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标还有相当一段距离。作为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组织,实际上是在替政府承担部分转移的职能,政府应该将其纳入财政支持范围,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使其能够稳定地获得必要的财力资源。具体方法可以是按照年度拨款,也可以是按照项目拨款。在购买服务时,应该包括两大领域,一是可以购买枢纽型社会组织对其所联系协调的社会组织进行常规性的业务指导和管理服务的职能;二是可以购买枢纽型社会组织对其所管理的社会组织所承接的公共服务项目的监管服务。
在提供支持的同时,政府部门还应担当“培训培训者”的角色,为枢纽型组织及其项目负责人提供能力建设服务。组织有关专家,结合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个性化需求,在资源拓展和团队管理方面,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课程,提升组织的项目操作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其提供咨询服务,协助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升项目的专业性。只有将对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支持和对其能力提升的重视相结合,才能保障枢纽型社会组织健康成长,履行好社会组织服务、管理的职能。
2.3积极推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项目,为社会组织提供资金支持
在加拿大非政府组织的运作资金中,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占了很大的比重。因为加拿大有着完备的捐赠与税收激励机制,这是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按照加拿大的税收政策,普通的捐赠者总是能从捐赠行为中获得切实的实惠,捐赠一定数额之后的收入与不捐赠而扣税的收入几乎所差无几。这样,更多的人当然愿意选择捐赠,因为除了慈善之外,还有更多的后续利益。因此,捐赠在加拿大成为一种广泛的大众行为,并成为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持久动力和制度保证。
我国在向社会组织捐赠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公众的捐款主要集中在几个主要的社会组织,如中国红十字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全国妇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其他大多数社会组织仍缺乏资金来源。
在这种局势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项目,不仅可以降低政府承担公共服务的成本,更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为社会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对于政府和社会组织来说,是一种双赢的机制。只有政府稳定地、高效地购买服务项目,社会组织才有相应的资源来保障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依附于组织的存在,没有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壮大,社会组织人才队伍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2.4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管理人才的培训监督机制
社会组织的人才队伍建设,是关系到其长期稳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公民社会结构较为成熟的国家,都十分重视社会组织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以美国为例,美国是一个公民社会结构相当成熟的国家,社会组织类型多种多样,而且组织层次十分清晰,社会组织所涉及的领域,几乎涵盖了人们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除了那些直接运营并且参与社会活动的社会组织之外,美国有一大批社会组织的主要工作是为社会组织的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提供专业培训、业务咨询和扶持服务的机构,它们致力于帮助社会组织人才向高技能、专业化方向发展,致力于为社会组织提供广泛丰富的职业培训资源和平台,人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是社会组织开展活动的必要保障,也是社会组织获取公信力的必然要求。
此外,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还需要整个社会建立一个良好的诚信体系。“万事诚为本”、“人无信不立”,对于任何一个组织和个人而言,诚信都是其安身立命和事业成功的根本。诚信方面的任何污点记录,都会直接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就推进社会组织人才的健康发展而言,地方政府应该进一步强调社会组织及其人才的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努力建立以诚信教育、信息披露、社会评估和分类监管为主题内容的社会组织及其人员的诚信体系,树立科学、公正、规范和权威的社会组织及其人员的诚信评估指标体系,为社会组织人员的健康成长创造必要条件。
2.5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对社会组织的认知
社会组织的从业人员,总是希望世界变得更美好。他们关心社会问题,关心贫苦大众,身体力行,实践着高尚、奉献和民主的价值理念。有很多优秀的社会组织工作者,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舍小家,为大家,无怨无悔,做出了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相关部门应广泛开展社会组织活动和优秀工作人员的宣传活动,让社会大众对社会组织有更多的了解,让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感受到国家、地区和社会大众对其职业的尊重、关心和理解。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旦形成,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也会得到激发,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问题也会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1]康雪.关于加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社团管理研究,2012(7):41-42.
[2]刘惠苑,叶萍.广东社会组织人才状况及策略研究[J].学会,2011(11):10-13.
[3]林学楷.广东社会组织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城市观察,2012(2):46-54.
[4]姚锐敏.困境与出路:社会组织公信力建设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13(1):62-67.
[5]张恽,张利,蔡爽.上海市社会公益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探索[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10-13.
[6]张卫.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变革[J].中国民族大学学报,2012(3):69-72.
[7]罗美侠,曲文勇.社会组织人才建设现状浅析——以黑龙江省为例[J]. 社会工作,2011(12):82-84.
[8]伏燕.我国非营利组织人才队伍的现状与出路[J].临沂大学学报,2012(2):76-79.
[9]倪莉莉.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优势视角的分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4(11):91-95.
[10]严振书.现阶段中国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促进思路[J].北京社会科学,2010(1):12-17.
[11]陆茜.珠海市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3(1):46-48.
[12]李立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民政事业发展[N].中国社会报,2011-12-23(001).
[13]杜兰英,候俊东,赵芬芬.中国非营利组织个人捐赠吸引力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14]黄晓勇.中国民间组织报告(2009-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编辑马海超)
Constructing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Talents Team Cultivation for Social Organizations
YUAN Rongshan
(Zhuhai City Polytechnic, Zhuhai 519090, China)
Study the problems in the talents team cultivation for social organizations deeply. To energetically promote the talents team cultivation for social organizations, it needs to encourage universities to set up a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major to prepare the talents for social organization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fficient functioning of hub-social organizations; actively promote the government to buy public service projects from social organizations to provide financial support for social organizations;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training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improve people’s awareness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through vigorously propaganda.
social organizations; talents team; social problems
2016-03-24
袁荣珊(1984-),女。管理学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职业教育。
C916
A
1672-0601(2016)06-00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