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枣庄市为例

2016-02-15 04:04谢金萍
枣庄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枣庄理论课思政

谢金萍

(枣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枣庄 277160)



地方文化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枣庄市为例

谢金萍

(枣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枣庄277160)

[摘要]思政教育是当前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地方文化,既能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又能丰富学生的课堂教育。枣庄地方文化包含了始祖文化、先贤文化、城邦文化、运河文化、工业文化、抗战文化、红色文化等多种优秀的思政教育资源,通过对地方文化现状的梳理和整合,把枣庄文化本土资源贯穿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真正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关键词]地方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①

一、地方文化现状和主要特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P30)地方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丰富的内涵深刻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情感以及审美情趣,是当代大学生了解、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最好的文化资源。[2](P79)因此,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使之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既能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又能丰富学生的课堂教学,通过对地方文化现状的梳理和整合,把枣庄文化本土资源贯穿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真正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枣庄地方文化既受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固化,又积极地接收外来文化的挑战和补充,形成了具有传统规定性和时代开放性相结合的文化体系,它是齐鲁文化的重要支脉之一[3](P71),枣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通相融的文化资源包括始祖文化、先贤文化、城邦文化、运河文化、工业文化、抗战文化、红色文化等。

始祖文化主要讲述距今7300多年的黄淮地区最古老的北辛文化。

先贤文化主要讲述中华造车始祖奚仲,商代名相仲虺,儒家“仁政”思想的实践者滕文公,养士三千的孟尝君,勇于自荐的毛遂,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工匠祖师鲁班,做过18年兰陵令的荀子,为汉高祖制定朝廷礼仪的叔孙通,凿壁偷光的匡衡等。

运河文化主要讲述京杭大运河的改道与台儿庄的历史。泇运河开通之后,台儿庄因运而兴,成为南北建筑、商贸、宗教、饮食、民风的交融之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商旅文化、建筑文化、市井文化、纤夫文化、尚勇文化和多元信仰。[3](P73)

工业文化也是中兴煤炭公司在枣庄创造的现代工业文化。讲授发行了中国第一支股票的中兴煤炭公司创业过程、企业管理、民族气节和矿山文化。枣庄的中兴煤矿公司创办于19世纪末叶,它的兴起是中国民族工业步入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因此,中国的山东枣庄成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这一完全由中国人开办、纯民族资本的企业集团,为现代民族工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3](P73)

抗战文化讲述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及其影响,顺便梳理70多年的抗战文化。1938年的台儿庄大战,震惊中外,浴血奋战的抗日将士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好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这次战役,震惊了世界,鼓舞了国人,台儿庄因此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4](P118)这一悲壮的精神遗产,提升为导向和平与自强的抗战文化,不断激励后人。

红色文化讲授扎根枣庄、享誉全国、厚重而传奇的老区文化,如铁道游击队、运河支队的抗日壮举、鲁南战役的辉煌,被誉为“山东小延安”的抱犊崮山区革命根据地等。

枣庄地区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引导、规范、激励、创新、扩散、支撑、传导等作用。[5](P89)将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采用多方位、多角度地寻求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展开教育教学,意义重大。

二、地方文化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选择

1.物质载体。枣庄地方文化资源丰富,通过对始祖文化、先贤文化、运河文化、工业文化、抗战文化、红色文化等所蕴含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梳理和整合,开发和利用枣庄文化资源,使之转化为思想政治教学资源,将枣庄文化资源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思政课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中的涉及到文化方面的内容都可以与枣庄地方文化中相关部分联系起来。将地方文化资源放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从其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其所折射出来的意义,对北辛文化遗址、台儿庄古城、奚仲故里、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滕州汉画像石馆等景区的参观和考察,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渗透力,使大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受到地方文化融入思政课中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达到一种文化层面的升华。以地方文化资源为思政课教学的物质载体,既能充分发挥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优越性,也能充分展示枣庄地方文化的原发性、悠久性等特点。[6]

2.原则。在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时首先必须坚持目标性原则,即根据课程授课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来进行,因需有所取舍进行选择;其次,还要坚持综合性原则,即把选择的文化资源根据需要进行梳理和整合,综合性进行考虑和研究,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和运用;再次,坚持时代性原则,思政课教学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紧贴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当今社会发展,利用地方资源的同时要注意反映枣庄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成就;最后,坚持实践性原则,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改变单一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式,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结合起来,实现地方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融合和贯通。

3.操作策略。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内化、实践教学外化和校园文化强化来进行地方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育资源的融合、贯通。一是课堂教学内化,枣庄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鲜活的内容,思政课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入地方文化资源,推进地方文化资源进教材、走向课堂,实现课堂教学内化。二是实践教学外化,思政教学要明确规定实践教学学时、学分和具体操作流程,同时要注重加强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走出校门,结合本地文化资源,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例如参观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铁道游击队影视城、台儿庄战史陈列馆等,也可以通过社会调研获社会服务活动等切实体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枣庄区域经济发展,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也是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拓宽教学渠道和提高教学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三是校园文化强化,在校园中把地方文化资源所承载的思政教育资源在校园文化中展现出来,从而实现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这一转变。

4实现目标。通过对以枣庄地方文化为依托进行的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作用的研究,在研究中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三贴近”)的原则,把地方文化资源逐步纳入到常规教学与管理中,开发整理和利用枣庄地方文化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内化和校园文化强化,促使学生逐步了解和喜爱地方文化,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推进地方文化资源进课堂,融合实践,服务生活,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融入到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拉近教育双方的距离,融合实践,服务生活。

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政课教学资源,要依托地方(枣庄)文化资源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增进大学生对家乡、民族和国家的理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趣味性、说服力和感染力,丰富教学资料,提高教学效果;还要在实践教学中通过社会实践、地方考察、社会调查、校园实践活动等实现实践教学的外化和校园文化的强化。枣庄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曾印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计划》等文件,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学时、学分和具体操作流程。同时,注重加强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广大农村、城市社区和工矿企业,切实体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和巨大成就。[7]地方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贯通,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双向转化。

三、地方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作用

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可以通过个案引入、理论阐释获理论验证等方式梳理和整合出枣庄地方文化资源的融合、贯通之处,在转化过程中要坚持目标性原则,在思政课教学目标下选择地方文化资源,综合考究各方面文化知识,可以把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当今时代学生生活、社会发展等联系起来,优化和丰富学生的课堂理论知识,通过这一整合,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加强学生自身学习、自主学习、综合创新的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地方文化资源这一实践载体与平台,参与社会调研(通过深入农村、城市社区和工矿企业等基层,运用所学的理论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热点、难点和疑点等实际问题进行调研)、社会服务(参加植树活动、“三下乡”、义务献血、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社区服务等)、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台儿庄古城、铁道游击队影视城、滕州汉画像石馆、墨子纪念馆、滕国故城、芳林嫂故居、台儿庄战史陈列馆、奚仲故里等),通过深入农村、城市社区和工矿企业等基层,运用所学的理论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热点、难点和疑点等实际问题进行调研等进一步验证、巩固与强化课堂教学,把枣庄文化本土资源贯穿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有利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改革。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涉及到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方面,对于进入人生新阶段当今大学生如何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就业观、恋爱观、幸福观、法制观等等,都可以融入实践课内容。大学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通过课堂教学内化、实践教学外化和校园教学强化等操作策略,更好地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判断真假、善恶、美丑、是否曲直等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可以通过观感的方式进行,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个纪念馆、博物馆、一个历史遗迹等都可以触发观者的感情,进而引发观者的感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基本概念、原理、理论等都可以用来了解和研究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新情况,利用地方文化资源透过现象找到本质。将地方文化仅仅围绕课本中的理论,结合地方文化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不尽的资源,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到思政课课堂学习中,从而实现地方文化资源走进教材、走入课堂这一资源的转化。

将枣庄地方文化引入到思政教育课堂中,改变了传统的思政课形式单一、枯燥乏味的现象,能够让思政课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影响力、说服力、感染力和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利用枣庄文化资源补充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使地方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贯通,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料,提高了教学效果,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去,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和说服力,更好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产生共鸣。通过对枣庄地方文化资源的学习、参观、考察、调研等等进一步丰富和充实思政课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升个人的整体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现个人、集体、学校、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文化连着历史、现在,影响着未来,同时,文化既可以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内容,也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文化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梳理和整合,促使其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达到良好的契合,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思想导向、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5](P90)枣庄始祖文化、先贤文化、运河文化、工业文化、抗战文化、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特色既展示枣庄地方文化的原发性、悠久性等特点,又有助于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它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交流、传承地方文化的平台,对于培养和弘扬当今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扬艰苦奋斗、脚踏实地、明辨是非、坚定自励、开拓进取精神,树立雄心壮志,让青春承担责任,让责任引领人生,能够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着,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8](P225)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朱艳红,陈一平,石艳玲.地方高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J].管子学刊,2014,(4).

[3]胡小林.枣庄区域文化论纲——从编纂《枣庄区域文化通览》谈起[J].枣庄学院学报,2012,(3).

[4]胡小林.鲁南区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谢宏忠.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研究述评[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6]胡小林.鲁南区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7]张昌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类实践教程[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

[8]本书编写组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何芳]

[收稿日期]①2016-05-12

[基金项目]枣庄学院2013年校级教改项目“区域文化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JG13019),山东省高工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项目《推进墨子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育》。

[作者简介]谢金萍(1984-),女,山东微山人,枣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77(2016)04-0114-04

猜你喜欢
枣庄理论课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山东枣庄:大白鹅“叫开”致富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枣庄探索公共卫生医联体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山东·枣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