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益全 黄 蓉 宫 佳 杨思思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210095)
高校贫困生认定及精准资助路径探索与实践
彭益全黄蓉宫佳杨思思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210095)
采用便利抽样法,某高校以西部、苏北地区的部分贫困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家访的形式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的复核工作及相关调研活动,在多年的贫困生认定工作基础上,将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与经济困难学生家访工作结合起来,研究分析认定及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制定相应的对策,以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和资助工作体系,健全和优化学生资助事务管理工作机制。
贫困生认定;家访;精准资助;育人
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的根本途径。教育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工作重点,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努力方向。促进教育公平,必须解决好农村和贫困家庭孩子教育问题,扶贫要扶智,治贫先治愚,想方设法解决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孩子上学面临的实际困难[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后,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和措施,资助政策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在制度上保障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2015年,《关于联合开展高校学生资助情况调查与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定期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复核,并抽选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进行实地复核。将贫困生认定工作与经济困难学生家访工作结合起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和工作体系,严格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和管理制度,对于改善高校资助工作现状,健全和完善学生资助事务管理工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贫困生认定基本情况
实现精准资助需要建立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精准识别资助对象,并对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的学生开展针对性资助,提高资助精准度和实效性,实现资助资源的优化配置[2],其中“精准识别资助对象”,即贫困生的精准认定是实现精准资助最基础且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学校根据困难学生本人及所在家庭所能筹集到的奖金情况将学生划分为困难和特殊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含一般困难)学生包括本年度学费、住宿费需通过国家助学贷款缴纳,个人及所在家庭可提供在校期间生活费者,以及本年度学费、住宿费无需国家助学贷款缴纳,但家庭经济负担较重,需借助资助及勤工助学等方式维持在校期间基本费用。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指本学年学费、住宿费需通过国家助学贷款缴纳,个人及所在家庭无法提供在校期间生活费者。近几年,学校每年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000余人,其中特殊困难学生2000余人,占困难学生总人数的30%以上。从年级分布情况来看,困难生人数比例从大四年级到大一年级逐年下降。
2.贫困生家访工作内容
为切实宣传党和国家的资助政策,了解贫困生家庭情况,加强家校沟通,学校持续开展贫困生家访调研工作,资助工作人员及学院辅导员赴重庆、四川绵阳等西部城市,以及宿迁、连云港等苏北所辖区县的部分贫困生家庭进行了实地家访,截至12月,一共走访三省(市)44个区县的贫困生家庭72户。
家访对象以特殊困难的农村贫困生家庭为主,这些学生本学年均受到一定的经济资助,总金额超过4000元以上的学生为35人,占比达48.61%。通过实地走访,宣传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考察贫困学生家庭实际经济情况,为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给予不同程度贫困生相应资助提供了有效参考依据。
(1)家庭经济情况核查
通过实地考察贫困学生家庭成员组成、住房条件、收入来源等实际经济情况,了解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或突发意外事件等情况,对所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等级进行复核,为进一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提供真实依据和有效参考标准。
家访对象绝大多数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苏北地区及其邻近区域,经济情况相对落后。从家庭户口类型来看,14户为城镇户口,58户为农村户口,受地理位置、文化教育等因素的限制,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如重庆一名学生家住山腰,需要走一段较长的山路才能到达,获取资讯和工作机会的渠道较窄,加上家里老人需要照顾,不能外出打工,只能在家务农、打零工维持家庭支出。
(2)工作调研及政策宣传
通过实地与受访学生及家长进行交流,探访学生及家长对国家、学院及学院相关资助政策的了解情况,加强对国家及学校资助政策的宣传,鼓励学生励志勤学,争取获得更多的奖学金和其他渠道的资助。
在与家访对象的交流过程中,学生对国家资助政策以及学校资助工作的了解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学生或家长对资助政策比较了解的有25%,绝大多数对所获奖、助学金有所了解。学生对资助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中,7人希望加强对资助政策的了解,2人希望学校多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因此,我们在家访过程中加强了对国家及学校资助政策的宣传,重点介绍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各类奖、助学金及勤工助学等资助政策。
3.结果分析
(1)困难等级认定结果准确度
72名学生中,共有低保家庭7户,单亲抚养的有5人。家庭人均年收入0.3万元以下的22人,家庭年收入3万元以下的56人。多数农村家庭的房屋破旧、家具简陋,城镇家庭的房屋装修简单、电器和家具较陈旧。从学生家庭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与困难等级认定结果相一致。
(2)家庭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根据家访情况来看,这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主要包括:A.父母收入低(包括务农、下岗、打零工、无正式工作);B.家人中有患病;C.家中上学子女多(大于等于2);D.家中有0收入的老人需要赡养;E.家中有欠款;F.家庭受自然灾害使家庭财产损失较重。
从整体来看,绝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是父母收入低,其次是家中有人患病,比例接近50%,以上为家庭经济困难的两大主因。此外,家里有零收入的老人需要赡养、上学子女多以及遭受自然灾害等也是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合计比例约50%。家庭经济困难往往由多个原因共同组成,45.83%的家庭贫困原因为二项,22.22%的家庭贫困则由三项及以上原因组成。例如苏北一名学生,家中无房,借住在外婆家,父亲和外公重病卧床,母亲打零工,收入很低,需要借助学校的资助缓解经济压力。
(3)突发性事件对家庭经济的影响
部分家庭遭受了对家庭经济影响较大的意外情况,31户家庭发生意外事件共36项次。其中,出现家人去世、伤残情况的18户,受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的11户,其他意外情况主要有意外事故、下岗、投资失败等。
这些突发性事件均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造成了较严重的影响,甚至是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例如四川绵阳一名学生,受2008年地震灾害影响,母亲、弟弟随房屋一起在地震中被掩埋,目前租住顶楼,且父亲处于失业状态,经济情况拮据。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的认定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核心和基础,资格认定是否公平直接决定了整个制度的公平性[3]。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对于有效合理公正地分配使用有限的资助资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维护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4]。
1.优化学校资助体系,强化制度保障
(1)完善贫困生认定办法
精准认定是实现精准资助的前提。为更加科学地开展贫困生认定工作,应明确流程、细化标准,制订和完善相关学生经济状况认定的规章制度,开展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的研究,结合上级提供的指导性意见,以及在实地家访过程中积累和总结的经验,围绕学生户口类型、生源地、父母职业等家庭成员情况以及家庭收支情况等指标,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构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高校贫困生认定综合评价体系,为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认定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2)推动实施“差异化”资助
统筹优化学校资助体系,形成以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为主体,以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困难补助为辅助,以社会力量捐款为补充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对于不同困难等级的学生,在确保孤残学生、低保家庭、因灾致贫家庭等贫困生享受保障性资助的同时,实施“差异化”资助方案,根据贫困程度发放资助资金。通过宣传助学贷款政策并协助学生办理贷款,减免学费等形式,解决贫困生的学费问题,确保顺利入学;重点资助部分特殊困难学生,通过建议发放国家一等助学金及“一助四年”的社会助学金为主,优先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为辅,多途径解决其生活费问题;其他家庭经济一般困难的学生,则建议给予能缓解其生活费压力的资助额度,如较低额度的国家助学金、学校及社会助学金等,设立部分针对贫困生的奖学金,同时做好奖学金政策的宣传工作和励志教育,鼓励学生通过自身努力,争取更多奖助项目。
(3)加强资助工作队伍建设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需要依靠得力的工作队伍来开展,建设一支以校级资助中心工作人员和学院辅导员为主体,班主任、学生干部为辅助的资助工作队伍,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从而使工作人员在思想上重视贫困生认定和资助工作,依据认定流程和材料来进行综合认定困难等级,并予以相对应的资助项目。此外,资助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加强理论研究,建立和健全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资助育人体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通过与学生当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直接沟通等途径,获得真实准确的意见,给予相应的资助金额。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促进资助育人
(1)诚信主题教育活动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诚信教育为主体,组织开展毕业生诚信还贷宣传、主题征文等活动,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诚信意识,传递青春正能量。通过新媒体和“资助诚信”专题网站等宣传平台,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及申请进行介绍和解读。在全校范围内鼓励学生全员参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深入了解诚信的内涵与意义。
(2)励志与感恩教育
感恩实践教育活动强调大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要求大学生把感恩意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活动,以此来提高感恩教育的切身体验。励志教育长效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将物质资助与感恩励志教育充分结合,才能实现高校育人的目标[5]。学校积极开展励志感恩教育,通过评选“十佳学生”、开展资助系列主题征文活动,将优秀贫困生事迹材料汇编成册予以表彰宣传,树立典型,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励志勤学的氛围。
推进受助学生感恩教育,学校鼓励受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义务实践工作。将感恩励志教育有机渗透到教学和贫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开展感恩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凝聚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打造校园资助文化
与社会上的扶贫工作相比,高校的资助工作不是单纯的扶贫和救济,其最终目标和任务是育人[6],因此高校应重视对贫困生的教育和引导,着力提升贫困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建设师生可见的公平公正、积极向上的校园资助文化,进而形成合力推动实现精准资助。
3.积极探索参与式资助,强化监督管理
(1)拓展参与式资助项目
参与式资助是以新时期教育发展为背景,以提高学生资助质量为核心,以资助项目管理为手段,通过师生互动、平等参与来推动实施的资助管理新模式。参与式资助在给予学生资金和物质帮扶的同时,还给予了学生认知上的指导帮助以及精神上的鼓励和情感上的互动,在支持学生成长的同时,通过方法上的指导,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促使他们积极乐观地度过大学生活[7]。本项工作应坚持阳光操作,并借助资助社团等平台,探索资助育人的路径,实现以资助育人效果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2)开展家庭经济情况核查工作
通过核对学生填报信息、实地走访调研等途径,开展对贫困生家庭经济情况的核查工作。核查是落实资助育人的监控手段,对于贫困生,判断其家庭经济状况不能仅仅依据其提供的材料和在校表现进行判断[6]。通过抽样核查,深入乡村(社区)对学生家庭进行实地家访,不但可以核实受助学生家庭的真实情况,而且对于其他申请者也有间接提醒的作用,是开展诚信教育的一种有效路径,为落实精准资助提供有力支撑。
(3)贫困生库动态化信息管理
为确保资助工作的持续性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库应是一个保持基本稳定的信息库,但也不排除少部分学生家庭因突发事件等情况而使家庭经济状况有了较大的变化。因此,贫困生库可以实行动态化管理模式,即在每学年或学期初进行认定审核,形成贫困学生信息库,尤其关注贫困等级有所调整的学生,调研学生在校期间消费情况,并加强家校沟通互动,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所在地的建档立卡情况,确保贫困学生获得相应的资助。
在目前的资助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对认定结果的核查过程中,部分学生家庭地处偏远地区,家访存在因地理位置或语言沟通造成的困难,而且学生家庭住址分布较广,选择便利抽样法的形式,其随机性较大,不能完全体现认定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对于学校建议给予不同等级贫困生相应的资助项目时,班主任或辅导员等基层资助工作人员可能会对学业成绩和平时表现有所考量,可能使学业困难的贫困生获得低于预期的资助金额。
开展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研究,提高贫困生认定的精准率,实施差异化资助,通过贫困学生家庭走访等监管手段,探究促进认定及资助工作公平、公正的对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体系,努力实现“精准资助”,对于高校探索解决资助金额与家庭经济情况不对等的举措,拓展资助育人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1]翟振元.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N].人民日报,2014-09-10(7).
[2]吴丽仙.建立精准学生资助工作机制研究[J].教育评论,2015(9):46-49.
[3]吴迪.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的公平性分析及建议[J].高教探索,2010(2):123-127.
[4]蔡红建,薛单,王兵团.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问题的探索[J].中国青年研究,2009(12):16,100-103.
[5]范亚丽,刘晓娟.感恩励志教育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3(16):73,75.
[6]张福友.关于普通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理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78-80.
[7]黄燕,王林清,马彦周.参与式资助: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新阶段[J].思想教育研究,2011(8):99-102.
(责任编辑:王丽琛)
Identification and Precise Funding of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PENG Yiquan,HUANG Rong,GONG Jia,YANG Sisi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China)
Using convenience sampling,a certain college took some impoverished students in the western part of China and the northern areas of Jiangsu Province as research subjects and visited their homes.Based on years’of work of home visiting of the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we intergraded funding with identifying impoverished students.This paper studied the problems in identification and funding,for the purpose of finding out countermeasures,improving the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and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students’financial aid.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identification;home visiting;precise funding;education
G640
彭益全(1987—),男,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学生资助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南京农业大学学生教育管理研究课题(X201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