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阅读教学中的“儿童视角”
——《天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6-02-14 01:50张云峰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天窗自然段板书

□张云峰

注重阅读教学中的“儿童视角”
——《天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张云峰

【设计意图】

《天窗》是文学大师茅盾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而写的,文章想象丰富,语言优美。课文叙述的是孩子看一方天窗,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表达了孩子快乐及渴望自由的心。本课的设计,意在站位儿童视角,用孩子的解读方式体会小小的天窗所富有的象征意味:天窗不仅仅是屋顶的一块玻璃,更是孩子走向快乐和自由的心灵之窗。同时,让学生在体味咀嚼中发现、习得课文第5、7自然段在表达上的规律,并进行迁移运用。力求在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上下功夫,试图创设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生生互动的平台,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

1.在整体感知课文的过程中厘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把握课文的结构特点。

2.重点研读“孩子眼中的天窗”,体会天窗给孩子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在个性化的体验中丰富“慰藉”的含义。

3.在小组合作中发现文本“现实加想象”以及运用多种手法将想象表达具体的语言特色,并联系生活迁移实践,走进学生自己生活的“天窗”。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了解作者

1.齐读课题。

2.教师出示资料:茅盾(1896~1981),本名沈德鸿,浙江省嘉兴桐乡市人。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

3.学生浏览作家介绍。

二、初读感知,梳理板块

1.请学生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想:围绕天窗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2.交流讨论: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预设:最后一段中提到的启示其实就是作家眼中的天窗)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课文前面两个部分分别是写大人眼中的天窗和孩子眼中的天窗。

3.教师小结:课文就是这样从大人眼中的天窗、孩子眼中的天窗和作家眼中的天窗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地写出来的。

4.出示天窗图片以及课文中的文字,生齐读。

于是乡下人在屋顶上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5.教师提问:这小小的天窗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三、重点研读,多元体验

1.学生思考:在大人们的眼中,天窗仅仅是一块用来采光的玻璃,它带给了人们光亮,那么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呢?

2.学生默读课文,画画相关的句子,圈圈词语,也可以在边上写写批注。教师巡视。

3.交流讨论。

(1)出示: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划。

①交流感受。(随机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

②指名读句子。

③体会“雨脚”、读好“卜落卜落”。

④“划”随机正音。

(2)出示:

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①交流感受。(随机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

②指名读句子。

③想象“:猛厉地扫荡”这世界,会是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一幅画面?

④指名再读句子。(教师小结:这样的画面,文章却用如此简洁而又如此生动的句子表达出来,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⑤齐读句子。

⑥师引导:而这一切的想象都是因为(引导读前一句)——是啊,作者先写看到了什么,再写想到了什么。这小小的天窗,带给了孩子们无限的欢乐。(板书:看到 想到)

⑦让学生继续联系别的自然段中的句子来交流天窗给孩子带来了什么。(随机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

四、小组合作,比较研读

1.出示课文第5、7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四人小组合作任务:研读这两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要求:每人自由发言,推选一名记录员将组内的发现简要地记录在卡片上。

3.成果展示(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句子来说)。

预设:

先写看到再写想到(表达顺序);

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写作方法);

(师随机点拨:这样写行吗?出示: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颗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的星,无数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各种会飞的动物。引导学生与课文中的句子进行比较)

看到的写得简单,想到的写得详细(内容上);

最后一句都有小结(结构上)。

4.指名学生交流。

(预设评价:让我们感受到孩子有趣的想象;感受到天窗带给孩子无限的慰藉;更能感受到孩子的快乐和自由。)

5.教师小结:是啊,作家正是通过这些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将想象表现得更加丰富,让我们体会到了孩子们在天窗中驰骋无尽的想象,那样自由自在,充满了欢乐。

6.思考:课文已经写得那么精彩了,是否可以把第4和第6自然段的内容去掉?

7.学生交流。(教师随机引导:这样更能够体现这是唯一的“慰藉”。板书:慰藉)

五、迁移写话,提升内涵

1.引导。师:其实,老师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经常会有很多的烦恼。在我的记忆中,耳畔总会有爸爸妈妈的催促声:马上关电视机,今天不许看;别玩了,赶紧回家。这个时候,我会拿起连环画,书就是我的天窗(给天窗加上引号),通过这个天窗,我看到了很多,也想象到了很多。你们也会有烦恼的时候吧?那这个时候什么是你们的天窗呢?

2.指名学生简单交流。

3.练笔。师:在你烦恼的时候,什么是你的“天窗”呢?请仿照课文第5或第7自然段,写一写你的“天窗”。

请做到:先写自己看到的,再写自己想到的。

最好还能做到:用上比喻、拟人或排比的方法,把你的想象表达得更丰富、更生动。

4.引读。师:看来我们确实要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因为——(出示课文第9自然段)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看到天窗外的情景,产生了无尽的想象,感受到了文中孩子的自由、天真、有趣、快乐……愿你们在遇到烦恼的时候,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窗。)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旨在体现阅读教学的“儿童视角”,以儿童的眼光解读课文,以儿童的体验走进课文,以儿童的生活打开自己的“天窗”。整节课,试图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课文的主要内容如何梳理?本课主要内容的梳理是一个难点,学生较难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清楚完整地梳理课文,需要教师加以点拨。教师先从课文的内容入手,分别让学生梳理课文开头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从最后的内容中,梳理出“作家眼中的天窗”,而后反推回去,让学生理解前面两部分是“孩子眼中的天窗”和“大人眼中的天窗”。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很快完成了课文主要内容的梳理。

课文的特色语言如何引领学生学习?课文的语言优美,尤其是以第5、7自然段的语言特色最为突出。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在“天窗给孩子带来了什么”的阅读中,个性化解读和体味,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自由、有趣、想象……接着,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发现这两段话在表达上的相同点,发现课文“看到+想到”的语言特色,进一步体会如何通过各种手法将想象表达得更为丰富。

如何让学生体会“天窗”的含义?作家眼中的天窗含义及课文所表达的主题,学生是难以体会到的。于是本课教学的定位就在于唤醒儿童的经历和生活,走进儿童内心的“天窗”,为体会作家眼中的天窗奠定基础。教师以自己儿时的经历,激发学生的生活经历,让学生明白烦恼时都有一扇心灵的“天窗”。通过写话练习,真正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天窗。

(浙江省海宁市南苑小学 314400)

猜你喜欢
天窗自然段板书
秋天
自制新款天窗固定器
基于MoldFlow的汽车天窗注射模浇注系统分析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迈腾车天窗无法关闭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美丽的秋天
2012款科鲁兹车天窗渗水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