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认同度的调查研究

2016-02-14 06:33段微秀廖颖辉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认同度养老学院

段微秀,黄 芬,廖颖辉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5)

高职生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认同度的调查研究

段微秀,黄 芬,廖颖辉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5)

目的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培养足够的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寻找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招生困难原因,就高职生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认同度进行调查。方法 将学生分为两组,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老牌专业的某知名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专业认同度调查。结果 两组学生对该专业知晓率均较高,但对就业人员学历、就业岗位的认识存在显著性差异,多数学生对养老行业存有偏见,不愿意从事养老服务相关工作。结论 高职生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认同度低,对该专业及养老行业存有很大偏见,以致于报考人数少。应采取措施提高学生专业认同度,解决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生源危机。

专业认同度;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职生

2000年,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2年底,老年人口数量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3亿,2033年将超过4亿,平均每年增加1 000万老年人口[1]。2011年,民政部印发的《全国民政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中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养老护理员达600万人的目标。根据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的一项研究结果,至2020年,我国的半失能老人将达到6 852万~7 590万人,失能老人达到599万~674万人,养老护理员应达到657万~731万人。而据此估测,目前我国的养老护理员缺口在300万~500万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养老护理员和管理人才缺口较大,是影响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必须培养足够的人才,职业院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据了解,全国开办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中高职院校只有63所,每年招生人数并不理想,有些院校甚至出现无人报考的情况。本应是前景比较广阔的专业,为什么会招生困难呢?为探究原因,我们对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老牌专业的某知名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学生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认同度,寻找该专业招生困难的原因。

所谓专业认同就是价值观内化的过程,是指个体对某专业及其日后所从事行业的价值认可,对某专业的整体社会学习环境能够做出积极感知和正面评价[2]。专业认同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如传统文化、国家政策、家庭影响、个人价值观、兴趣等。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测试样本为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老牌专业的某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学生。随机抽取200人进行调研,回收问卷185份,有效问卷178份,有效率为89.0%。

1.2方法

测试工具为自编“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认知度的调查问卷”,由19个封闭性问题和1个开放性问题组成。

2结果与分析

2.1调研对象一般情况

我们将参与调研的178名学生分成两组,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所在的护理学院学生为所在学院组,其他专业学生为其他学院组。其中所在学院组97人,其他学院组81人,抽样满足研究需要,详见表1。两组在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生源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表1 调研对象一般情况[n(%)]

2.2学生家中是否有老人及老人居住方式

在调查中,只有4名学生家中无老人,其余174名学生家中有1个或1个以上老人。老人居住方式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老人“独居”与“和子女同住”的比例达到93.7%,说明居家养老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形式。这是受我国传统家庭养老观念影响,认为子女必须赡养老人。但有些老人因子女无法在跟前尽孝,可以选择入住养老机构。通过卡方分析发现,两组学生家中是否有老人及老人居住方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表2 174名学生家中老人居住方式[n(%)]

2.3专业知晓率

在178名调查对象中,有165人(92.7%)知晓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其中所在学院组和其他学院组学生对该专业的知晓率分别为95.9%、88.9%,差异具有显著性(χ2=11.002,df=1,P= 0.001),详见表3。这说明所在学院组学生因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在同一个学院,耳濡目染对该专业知晓率要比其他学院组学生高,而其他学院组学生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知晓率不高。从这方面来看,要加大该专业宣传力度。

表3 两组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知晓率[n(%)]

2.4专业知晓途径

调查对象中有165人知道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其知晓途径见表4。大多数学生从学校网站、教师和同学等处知晓该专业。在宣传时,选择学生经常接触的媒介,宣传效果会更好。

表4 两组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知晓途径[n(%)]

2.5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认识

对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选择高岗位的学生有79人,选择低岗位的学生有99人(见表5)。对就业岗位的认知情况,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和非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3.412,df=1,P=0.000)。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普遍认为毕业后要从事的岗位较高,是因为在专业学习中,其对养老行业了解程度较高,对养老行业岗位有准确认识。其他专业学生不了解养老行业,依然停留在养老行业是“伺候人的职业”这一认识上。

表5 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岗位的认识[n(%)]

2.6对养老行业从业人员学历的认识

调研中,两组学生对养老行业从业人员学历的认识有所不同(见表6)。所在学院组认为养老行业需要高学历学生的比例较高,而其他学院组多数人认为低学历学生就可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χ2=45.237,df=1,P=0.000)。养老服务工作并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的,从业人员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

表6 对养老行业从业人员学历的认识[n(%)]

2.7是否愿意从事养老服务相关工作

在“是否愿意从事养老服务相关工作”这一问题上,调查对象倾向“不愿意”这一选项的比例较大,占49.4%(见表7)。通过卡方检验得知,两组学生在“是否愿意从事养老服务相关工作”的态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7.034,df=1,P=0.000)。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和护理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在“是否愿意从事养老服务相关工作”的态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见表8),说明从事养老服务相关工作的意愿与所学专业有关。笔者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3点:一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能够相对清晰地认识到养老行业的发展前景,愿意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二是其他专业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很热爱,不愿选其他行业,这是人之常情;三是大多数学生对养老行业依然存有偏见。

表7“是否愿意从事养老服务相关工作”的调查[n(%)]

表8 所在学院组学生“是否愿意从事养老服务相关工作”的调查[n(%)]

2.8其他相关数据分析

在“是否愿意去养老机构做义工”这一问题上,两组学生均表现出很高的热情,愿意陪老人玩游戏、聊天、散步等,也希望养老机构能够像家一样温暖,护理人员对待老人能够耐心,有爱心和责任心。

3结果与讨论

3.1专业宣传

数据显示,所在学院组学生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知晓率高于其他学院组学生,这与他们在同一个学院有很大关系,教师和同学的口口相传、学院活动等,都对专业的宣传有极大作用。另一数据显示,学生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了解大多数来自于学校网站、教师和同学等处,学校宣传也占一定比例。因此,在宣传中,选择学生接触较多的媒介,如学校网站、活动宣传等,宣传效果会更好。

3.2养老方式

在参与调研的178名学生中,有174名学生家中有老人,其居住方式为“独居”或“与子女同住”的比例为93.7%,说明居家养老还是社会主流形式。但是,养老机构和日托机构也在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受传统思想影响,人们认为子女为父母养老是义务,“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观念深入人心。但是,也有一些原因导致部分老人不能在家养老,如子女在国外或外地工作,老人有疾病必须由护理中心照料等。再者,我国已迎来老龄化社会,养老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传统养老思想也在发生松动,养老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

3.3对养老行业及从业人员的偏见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即使是在全国排名靠前的职业院校老牌专业,学生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认可度不高,认为老年服务与管理岗位是低岗位,且低学历就可以从事养老服务相关工作。

护理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护理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和其他学院学生在“是否愿意从事养老服务相关工作”的态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愿意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比例较高,但是养老机构对护理、康复治疗技术、社会工作等专业学生的需求量也很大。从数据中可以看到,这些专业学生选择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比例都较低。当然,这些专业的学生有其他行业的选择空间,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一部分原因,但更多的是对养老行业的偏见。

虽然所有学生都希望养老行业能够为老人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但是真正愿意从事该行业工作的学生并不多。原因有以下3点:其一,在传统观念中,人们把照护老人看作是“伺候人”的低等工作,而不是一种职业。这种观念已深入人心,要改变很困难。这不是我国的独有现象,而是全球性问题。其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对来说属于新兴专业,最近几年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大家对该专业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其三,作为新兴行业,不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对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和晋升空间存在担心与困惑。

4对策与建议

从以上数据分析和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调查对象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及养老行业存有很大偏见,以致于报考人数少,培养的人才有限,这是制约养老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人们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认同度,逐渐消除对养老行业的偏见,这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政府的介入,才能扩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招生规模,以应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生源危机。

4.1国家层面提升专业认同度的对策

4.1.1大力宣传养老行业,增强社会认可度 我国已经加速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这是事实,老有所养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各级政府应大力宣传养老行业现状及其机遇,让人们真正认识到老龄化社会已来临,养老事业的发展迫在眉睫。同时,利用宣传和各种活动,提高人们对养老行业的认同度和养老从业人员的地位,消除人们的疑虑和困惑。

4.1.2政策扶持 对于签约进入养老机构工作的毕业生,各级政府应给予各种奖励和奖金补贴。比如,2015年1月,宁波市出台政策,对于入职养老机构的本科、高职和中职毕业生,签约5年最高可奖励4万元。2015年2月,浙江省也颁布政策,入职本省非盈利性养老机构的本科、高职和中职生,5年工作期满后分别给予4万元、2.6万元、2.1万元的奖励补助[3]。这些政策的出台,吸引了大批大中专毕业生到养老机构就业。其他省市地区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吸引毕业生前去就业,还能在无形中重塑人们对养老行业的认识,消除社会偏见。

此外,政府对养老行业从业人员给予在岗职工补贴或其他优惠,还能推动养老事业的发展,提高从业人员的地位。

4.1.3构建养老服务职业化体系 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新兴产业,构建养老服务职业化体系,是促进其产业化的必要手段。要保障养老服务的品质和水平,政府需要制定各类管理服务标准,重视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和职业教育的专业化,也可以考虑给护理人员评定职称,提高其社会地位。

4.2职业院校层面提升专业认同度的对策

4.2.1提高办学质量和专业认同度,吸引学生报考 提高整体办学质量,特别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质量。提高学校软硬件建设水平,合理建设实训基地,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争取订单式培养和带薪实习机会,减轻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师资力量的提高也是提高办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院校要致力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以及双师型教师比例,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4.2.2联手养老企业,加强情感培养 实行校企合作和订单式培养、校企联合办学等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需到养老机构实习,以加强学生对养老机构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对养老行业产生情感,毕业后能够致力于养老服务。

学校也要加强与养老企业的合作,了解行业企业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职业院校要坚持面向社会,坚持校企合作,积极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发适用课程。参照国家最新颁布的养老职业资格标准,并根据相关职业岗位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模式,加强课程建设规划与研究工作,使教、学、做真正达到一体化,强调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4.2.3选择合适的宣传途径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大多数学生选择从网站了解学校和专业,各院校应做好网络宣传工作;学生喜欢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因此活动的宣传作用也不可小觑,有效利用活动宣传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事半功倍。当然在招生工作中,也可利用各种有效的宣传方式,如招生宣讲会、招生网站、招生简章以及电视、报纸等。为了提高广大家长和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可着重在专业设置、就业质量和前景上大做文章,并加入成功案例。专业建设中曾得到的奖励和荣誉也是吸引学生报考的重要因素[4],是提高专业认同度的一种手段。

本次调研时间紧迫,在问卷设计、问卷内容方面还不够全面,语言表达也不是十分准确,需要做进一步修正。调研采用的是随机调查,范围仅限于一所院校,样本较单一,数量较少,调查结果的代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将扩大样本量和调查范围,争取得到更加可信的数据及结论。

[1]吴玉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胡忠华.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分析[D].成都:四川大学,2007.

[3]李新玲.养老产业怎样吸引年轻人[N].中国青年报,2015-05-11(11).

[4]刘立新,王斯蓓,张金耀.关于生源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招生对策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5(11):132-133.

G526.5

B

1671-1246(2016)23-0118-03

猜你喜欢
认同度养老学院
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挑战和提升路径
——评《提升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研究》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群众中的认知与认同度研究
大学生对中医药的认知度调查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养老之要在于“安”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