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痹症中医护理体会

2016-02-14 22:21:47郭宇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痹症血瘀肢体

郭宇红

(辽宁省辽阳市中医医院糖尿病科,辽阳111000)

消渴病痹症中医护理体会

郭宇红

(辽宁省辽阳市中医医院糖尿病科,辽阳111000)

消渴病痹症是“消渴病”日久而致的“痹症”,是消渴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原因是阴虚燥热,灼伤津液,血黏成瘀,瘀血阻络,气血不能通达于四肢,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所致。多呈对称性肢体末端麻木、凉痛、灼痛及感觉异常、小腿抽搐、腰膝酸软等。通过对病人的病情宣教,饮食调护,运动指导,情志护理,中药护理,肢体护理等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取得满意疗效。

消渴;痹症;中医护理

消渴病痹症是“消渴病”日久而致的“痹症”,是消渴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达47%~91%[1]。其主要原因是阴虚燥热,灼人伤津液,血黏成瘀,瘀血阻络,气血不能通达于四肢,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所致。临床分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痰瘀血瘀证、肝肾亏虚证、痰瘀阻络证。多呈对称性肢体末端麻木、凉痛、灼痛、刺痛及感觉异常、小腿抽搐、腰膝酸软等。本病起病比较隐匿,病程较长,如合并感染形成糖尿病足,则是临床中最常见的截肢疾病之一[2]。因此,护理的干预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痹症很重要。现就我在糖尿病痹症中的护理体会一下。

1 一般护理

(1)病室内保持安静,光线柔和,室内温度保持18~22度为宜。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换气,湿度50~60%为宜。护理人员保持走路、说话、动做安静。床品舒服,营造舒适环境。根据季节和个人情况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睡眠习惯,保证患者充足睡眠,以利恢复病情。(2)保持口腔清洁,选用软毛牙刷,刷牙动作轻柔,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或金银花漱口。(3)指导患者注意皮肤和会阴的清洁,勤洗澡,保持皮肤、口腔清洁,皮肤干燥时用润肤霜。皮肤瘙痒者,勿用指甲抓挠,避免皮肤损伤。勤更衣,穿柔软衣物。避免使用对皮肤刺激性液体清洗皮肤,保持皮肤干净不潮湿。(4)养成良好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酒。

2 观察病情

(1)观察肢体麻木的诱发因素,与环境的关系。观察疼痛性质,伴随症状。观察患者生活习惯与疾病的关系。观察二便情况,睡眠状况。观察消渴病的症状变化。根据评估制定确切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2)观察原发病的病情进展,检测血糖、尿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注意有无低血钾表现,如头昏、心慌、出汗、全身软弱无力等,及时报告医生,配合治疗。(3)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肢体、视力、皮肤及全身情况。如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皮肤干燥或潮红、口渴、心慌、甚或出现嗜睡、呼吸深快、呼气深大有烂苹果味等为酮症酸中毒征兆,立即配合抢救。(4)观察肢体皮肤温度、感觉、触觉变化。观察出入量情况和水肿情况。

3 消渴病病情宣教

每天对消渴病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包括症状、体征、发病原因、加重因素、治疗方法和预后等,使患者有一个完整的认识,避免因缺乏对疾病的了解而进入误区,加重病情。组织患者听讲座、看视频、看宣传册,定期开展患者座谈会,患者互相交流,互相指导,调动患者积极主动性,使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

4 饮食调护

(1)饮食治疗是消渴患者基础治疗,向患者说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根据患者性别、体重、年龄、体力活动强度,计划每天总热量、脂肪、蛋白质及糖的供应量,监督指导患者不能随意加餐,外出随身携带食品,以防低血糖发生。(2)按规定进食仍善饥者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芹菜、韭菜、燕麦、水煮菜、黄瓜等,以增加饱腹感,延缓食物吸收,不可增加主食,在血糖控制达标后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橙子、梨、西瓜等水果。(3)禁止食糖及高淀粉食物,如土豆、山芋、菱角等。忌辛辣、油腻、香燥之品少食煎炸之品,多食黄瓜、南瓜等。(4)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及体质辨证施膳。

气虚者宜食益气活血的食品,如山药、黄芪、蛋类、鱼肉、瘦肉等;阴虚血瘀者应食滋阴化瘀的食品,如百合、黑木耳、银耳、黑芝麻、羊肉、黑豆、牛肉、虾仁等;痰瘀助络者宜食化痰活血的食品,如陈皮、金桔、山楂等;寒凝血瘀者宜食温经通络的食品,如肉桂、茴香、花椒等;肝肾亏虚者宜食滋肝补肾的食品,如枸杞、甲鱼、老鸭、黑芝麻等;肢体萎软者宜食补中益气的食物,如山药、香菇、鱼肉等;腰膝酸软者宜食固肾之品,如枸杞、黑豆、生地黄等;烦渴多饮者用葛根、芦根、茅根、麦冬、金银花煎水代茶饮,以养阴清热,生津止渴;烦热汗多者用石斛、知母,麦冬煎水代茶饮;大便秘结者,用大黄、番泻叶,生地黄泡水饮,以清热生津通便;尿频量多者,用枸杞子汤或加山药120 g以水煎服;消瘦者适当进补,如黄芪猪腰汤、百合山药粥等,以补气养阴[3]。

5 运动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有时、有度的活动锻炼,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状况制订具体的活动量及活动方式。可根据病情选择有氧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锻炼方式。指导患者要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饭后1小时后运动,每次30分钟。以运动后周身发热、微汗,精神愉悦为宜。空腹不宜运动,运动时随时带糖果,血糖小于5.5时运动前应补充含糖食品,如饼干、面包等。

6 情志护理

消渴病是终身性疾病,治疗需要持久坚持,患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变化,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主动交流评估患者做出正确心理疏导。避免患者情绪激动,大起大落,指导患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鼓励患者表达自己内心想法并引导、疏导。鼓励参与集体和社会活动。多看幽默漫画、喜剧片和舒缓音乐等。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讲一些笑话调节心绪。也可选用穴位按摩的方法放松心情,如取双侧合谷、风池,每日用指腹轻轻按摩1~2次,每次5~10 min,有效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症状。树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心,摆脱不良情绪,形成一个正确的观念,积极面对疾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7 用药护理

7.1 中药护理指导患者正确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加减量。活血化瘀药宜饭后服用;气虚血瘀、寒凝血瘀者宜偏热服用;痰瘀助络者宜凉服;肝肾亏虚者宜温服。

7.2 降糖药降糖药应该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调节,严格执行定时、定量。应用胰岛素患者注射部位应保证消毒,每次更换注射部位,之间距离间隔1~2厘米。可以在上臂、大腿、腹部等位置轮流进行注射。每人每次更换注射针头,不要重复使用以防止感染、堵塞、折断。观察注射部位皮肤情况。药物按要求保存冰箱2~8冷藏。保证药效,过期失效不可以应用。指导患者按时进餐。观察注射部位皮肤情况,如有红肿、痒、皮下结节,应该通知医生。观察用药反应及时通知医生。

8 肢体护理

8.1 足部常规护理每天检查肢体情况1~2次。注意足部皮肤颜色、温度改变;检查趾间、趾甲、足底皮肤有无水肿、鸡眼、红肿、甲沟炎、溃疡、坏死等;估评足部感觉减退、麻木、刺痛的程度;足部动脉搏动有无减弱、皮肤是否干燥等。定期修剪趾甲,趾甲修剪不宜过短,原则是沿趾甲边缘平平地修剪趾甲挫圆两边。注意保暖,避免用热水带、电器等直接暖足,防烫伤。指导患者穿白色棉宽松袜,用白色毛巾擦脚,以便及时发现足部变化。选择宽松、柔软鞋子,大小适中轻巧柔软、透气。保持足部干净温暖。每次穿鞋检查有无异物。不应随意自行踢出胼胝。不要赤脚或穿拖鞋走路以防外伤。足部疾患应及早治疗。不要到公共浴室修脚。不穿紧袜、紧鞋。

8.2 泡足加按摩足部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相当于“第二心脏”,刺激足部反射区和穴位,能使血管扩张,全身血流量增多,血液循环加速,血液黏稠度降低,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使神经得到充分营养[4]。透骨草、红花、元胡、川椒、地龙、青风藤、海风藤等中药泡足,达到活血通络止痛作用。水温38~40℃。15~20分钟为宜。泡足后加穴位按摩。按摩前擦干下肢并涂红花油一般从髌骨向下至脚趾,操作者站患侧,由髌骨向下沿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推。脚部可按向心性方向推,即从脚趾关节处由远端向近端踝关节推抹[5]先外侧后内侧再足背。小腿腹部肌肉丰富处可采用滚法,搓法、抹法、拿法等。操作中力量要均匀,推至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位处可适当配合按、揉等手法,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以患者耐受为宜。每日2次,每次20~30 min。泡足前做好保暖、避风寒。泡足后应缓慢站立,防体位性血压变化。禁止空腹和餐后1小时内泡足,先试好水温防止烫伤。

8.3 足部操指导患者主动活动,防止局部受压。自行做足部操:①平卧,肢体抬高45度,足趾做背伸跖屈;②平卧,患肢伸直抬高45度,踝关节作伸屈活动,③平卧,患侧靠床边,患肢伸直抬高45度并维持1~2分钟,再垂于床边1~2分钟。每日数次自我活动。

通过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满意。

[1]蒋雨平.实用神经病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80-990.

[2]赵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进展[J].医学与哲学,2006(3):83-85.

[3]武义华,管玉香,章合生,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护理干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17):32-34.

[4]张凤清,韦香葵,韦爱群,等.中医辨证施护对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护能力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5):1352-1354.

[5]卢燚,谭涛.超关节推拿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鞘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4):429-430.

TCM Nursing Experience in Consumptive Thirst Bi Syndrome

GU Yuhong
Diabetes Department,Liaoyang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iaoning Province,Liaoyang 111000,China

The consumptive thirst bi syndrome is"bi syndrome"induced by"consumptive thirst",and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consumptive thirst.The main reason is the yin scorching hot fluid,stick into stasis blood and blood stasis resistance,qi and blood can not access in the limbs,muscle channels through Confucianism.Most of them are symmetry in the extremities numbness,cold pain,burning pain and paresthesia,calf convulsions and lumbar debility,etc.Patient's condition mission,dietary aftercare,exercise guidance,emotion nursing,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and body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patient's symptoms,and the curative effect is satisfactory.

consumptive thirst;bi syndrome;TCM nursing

10.3969/j.issn.1672-2779.2016.20.054

1672-2779(2016)-20-0119-03

杨杰 本文校对:马绍波

2016-06-06)

猜你喜欢
痹症血瘀肢体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基层中医药(2022年1期)2022-07-22 07:22:12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Efficacy and Safety of Wuling Powder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Hyperuricemia: A Meta-analysis of Clinical Trials
Medicinal Plant(2021年4期)2021-10-21 08:53:04
话说血瘀证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6:46
肢体语言
第一财经(2019年6期)2019-06-25 19:26:10
血瘀体质知多少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3-01 07:36:19
肢体写作漫谈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34
体、火针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疗效观察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