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跃
(中国美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2)
艺术研究
另辟蹊径独具一格
——读张鸿翔“童年系列”有感
蒋 跃
(中国美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2)
最近看到了张鸿翔先生的花鸟画作品《童年系列》,令人耳目一新。之所以我认为他的作品具有新意,因为他将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材质与西洋绘画的点线面和结构意识相互融合,画出了具有新质的花鸟画图式。其实,一个画家一辈子的终极目标就是走出自己的路子,具有自己的独特语言和面貌形式,从而与他人和传统拉开距离。张鸿翔先生如此年轻就有这样的认识和实践,我认为十分不易。
在中国绘画史上,花鸟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很早就成熟了。到八大、青藤、吴昌硕直至潘天寿,一个个高峰早已占领,很难突破重围。但张鸿翔另辟蹊径,大胆地将现代绘画的构成意识引入,在他的作品中,不再强调传统的笔墨,“鸟”只是作为他的一个绘画符号,通过黑白灰的大色块,将线和面穿插其中,很有力度,从而独具一格。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明朗强烈的风格,令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林凤眠和吴冠中先生的画面。我想,这或许与张鸿翔先生的知识结构、思想觉悟和艺术积累分不开。之前,他画西画,而后主攻国画,与他目前从事的花鸟画教学紧密联系。因此,他的这种嫁接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当然,其中也倾注了他的学术理念和境界追求。
当然,他还很年轻,有许多课题仍需探索。如果我们从更高的艺术层面去要求,我以为他的作品如果能够再充实丰富些、更耐看;如果在融入西画元素的同时再保留些中国传统的笔墨精神,那么,前景将是辉煌灿烂的。
2014年8月于美术报新大楼
(附:封二封三“张鸿翔的花鸟画系列”,张鸿翔简介)
2016-09-01
蒋跃(1958-),浙江金华人,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报》报社副社长,主要从事水彩画及中国画的创作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