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民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300384)
国外发达高等工程教育之于我国“卓越计划”的思考与启示
朱秀民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300384)
本科“卓越计划”第一个实施周期已经结束,总体实施成功的同时尚存校企合作程度不足、教师实践能力不够等若干问题。与国外高等工程教育进行比较,我国的“卓越计划”应从以立法与政策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将人才培养与工程认证相结合、培养人文素质与沟通能力、构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型教师队伍四个方面予以重视和提升。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卓越计划;思考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作为教育部推出的高等教育领域重大改革计划已经顺利实施了一个周期,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同时也存在一些诸如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教师实践能力不强、资金投入不足、教学方法改革不够等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如美、英、法、德、俄、日等,在高等工程教育领域均走过了较长时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发展经验,也展现出了相对卓越的培养质量。与国外发达高等工程教育相比较,探究其规律,汲取其精华,对我国“卓越计划”的更好实施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美、英、法、德、俄、日等作为世界上比较发达的国家,其综合国力和科技事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本国发达的高等工程教育的强有力支撑。这些国家的高等工程教育伴随着本国工业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表现出了鲜明的特点。
美国高等教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高等教育[1]。其高等工程教育在理念、课程设置、专业认证和立法等方面特点明显。在立法上,美国国会先后通过了《莫里尔法》和《哈奇法》在方向上正确引导了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在实施上有力地保证了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方针、理念的贯彻实施[2];在理念上,美国首先提出“回归工程实践”的改革理念,在工程教育过程中重视创新性与实践性,尤其强调和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加强设计式课程和跨学科课程建设,重视数、理、化、生基础科学课程,加强工程科学基础课程和强调实践[3];在专业认证上,美国教育界分别与《悉尼协议》、《华盛顿协议》和《都柏林协议》等六大协议签约,通过专业认证使自己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在质量上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
法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其独特的培养模式上[4]。法国高等专业学院工程师教育的学制为5年,前2年为预科阶段,后三年为专业阶段。预科阶段在专门的预科班进行,分理、工、文、商四科,开设普通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难度大、课时多。专业阶段的课程有多面性和多科性特点,特别注重教学与工程实际的紧密结合。在培养计划制定上广泛吸收企业界或经济界人士共同参与,课程内容也要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在教学上,经常会大量聘用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研究人员或工程师任课。在教学模式上,以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独自设计和制作产品,或跟随老师参与来自工程实际的课题研究,或通过实习参与企业生产及管理为主。除此之外,法国高等工程教育在培养内容上表现出与科学研究之间进一步协调、与人文教育之间进一步协调等的趋势。
英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特点体现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选择、强化能力培养与素质训练以及考试和评价方式多样化等三个方面。一是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选择方面。追求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整体优化,课程设置不分基础课与专业课,只分先修与后修,先修课主要是为后修课程做准备。二是在强化能力培养与素质训练方面。首先降低专业课课堂学时,课上老师只讲授宏观的思路和方法,具体的微观内容则由学生自己在课外消化。其次是大量布置课题研究式的课外作业。再次是专门开设综合性实践课程,并会同毕业项目研究来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素质训练。三是在考试和评价方式多样化方面。课程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课程作业成绩和平时评价成绩综合评定。期末考试包括闭卷考试、口试、实验等,课程作业主要指独立完成的课程大作业,平时成绩则包括课堂演讲成绩、实例研究分析成绩与报告成绩等。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德国各工业大学的学习分“基础学习”与“主科学习”两个阶段。“基础学习”主要学习自然科学理论知识和工程师工作理论基础知识,以理论学习为主。“主科学习”阶段包括课上学习、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实验室工作等,以实践锻炼为主,并且时间比较长,其中项目设计和研讨课的题目大都选自真实的工程实践;二是积极引进并有机改进。每当国际上出现新的先进做法,德国总能够及时进行积极学习和效仿,并且不是亦步亦趋的学习和效仿,而是在严谨的基础上有机改进;三是用法律来促进和规范改革实施。德国先后制定联邦《职业教育法》、《职业学院法》和《职业培训条例》等法律、法规[5],有力促进和保障了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俄罗斯的高等工程教育有四个特点。一是依托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学科培养职业知识与技能,特别重视课程讲座与解题训练;二是开展“基于科学的教学”[6],即以最新科技成果的研究带动教学;三是宽口径培养工程专业人才。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系统的思维方法和创造能力。其次是将学生个性品质和职业能力作为基本的工程教育内容,特别注重职业技术类课程及实践课程的教学,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四是重视国内工程院校间的横向联合和国际间的多方合作。
日本的工程教育是在学习、模仿德国、美国等西方工程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形成自身特色的,其本科工程教育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课程设置上,实践性课程与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并重;二是以产学协作推动工程教育发展,实训时间长、校企联系紧、合作方式多、教育效果好;三是通过立法保障工程教育的顺利实施。其《国立学校设置法》、《学校教育法》和《应用性基础技术振兴基本法》都有力推动了产学协作办学的强化[7];四是通过严格专业认证保证工程教育质量。
1.“卓越计划”及其实施层面特点
2010年,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和行业启动、实施了“卓越计划”,主要目标是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适应现代工程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卓越计划”在实施层面有三个特点:一是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二是按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培养人才,三是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这三个特点可以概括为企业参与的深度性、人才培养标准的统一性和培养能力的实践性、创新性。
第一点,“卓越计划”要求参与高校要针对各参与专业找到相应资质的企业进行合作。校企双方要联合成立“卓越计划”领导小组和具体管理部门,校企双方要签订相关合作协议和制定相关工作制度。企业要建立符合要求的“工程实践中心”。企业要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特别是企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要负责企业培养阶段的主要培养工作并一定程度地参与校内培养阶段的相关培养工作。
第二点,“卓越计划”规定由教育部制定各专业工程人才通用标准,比如数理基础标准和人文素养标准等。由行业制定各行业的专业标准。各参与专业要按教育制定的通用标准和行业制定的专业标准培养人才。
第三点,“卓越计划”把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培养重点。在培养方案上,要围绕这两个能力培养制定学校培养方案和企业培养方案,并要求大学四年中学生累计至少要有一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验,在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中去学习和锻炼。在课程设置上,要求对原有的课程体系重新进行调整,减少纯理论课程,增加实践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要围绕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重新建构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在教学方法上,要求结合实际工程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基于实际工程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实际工程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实际工程项目的参与式学习。
2.存在问题与分析
笔者曾就“卓越计划”实施一个周期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平均有74%的受访者认为,第一周期的“卓越计划”进展比较顺利,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
与此同时,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了“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尚存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对学校受访者进行的问卷调查中,认为“校企合作程度还不够深”的比例达到53%,在对企业受访者进行的问卷调查中,认为“教学设备或学生留宿等硬件条件不足”的比例达到60%,等等。
从总的调查数据看,“校企合作程度不足”、“教师实践能力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教师关注度不够”以及“教学与学习方法改革不够”、“学生成绩评定方法改革不够”等排在“卓越计划”实施第一个周期尚存问题的前六位。
因为“卓越计划”为“官学产”合作性质,所以,“校企合作程度不足”、“资金投入不足”两点相关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教师实践能力不够”和“教师关注度不够”相关高校一方,“教学与学习方法改革不够”和“学生成绩评定方法改革不够”则相关高校和企业两方。仔细分析六个问题彼此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上述这些问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特别是“校企合作程度不足”与其他几个问题都有一定关联,与“资金投入不足”、“教师实践能力不够”、“教学与学习方法改革不够”和“学生成绩评定方法改革不够”是直接关联,与“教师关注度不够”则是间接关联。
“校企合作程度不足”的原因有很多。就企业而言,主要是还没有形成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客观机制。比如在制度层面,我国目前尚无任何法律法规对企业必须参与人才培养进行硬性要求,因此企业在组织体制和功能设计上都未做参与人才培养的任何考虑;在互惠互利角度,很多高校没有足够的“惠”和“利”去换取企业的“深度参与”,因此学校单方的愿望总是难以得到合作企业预期的响应。“校企合作程度不足”也有高校方面的原因,思想上一定程度的保守、合作过程中较多的繁杂事宜以及资金投入方面的捉襟见肘都对高校进行校企深度合作办学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影响。
“教师实践能力不够”是在高教界说来已久的话题。造成高校教师实践能力不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教师个人而言,既有“重理论轻实践”以及怕吃苦的主观因素,也有教学任务繁重无暇顾及实践能力锻炼的客观因素;就学校而言,既有“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轻教学”的传统主观因素,也有人手不足、经费不足的客观因素;就社会而言,主要是在教育与企业两个领域内人才交流、锻炼还存在一定的客观障碍,首先是高校在人才引进上,既有无更多可用人才可选的问题,也有对那些高精尖人才的引进缺乏足够经费的问题。其次,在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锻炼上,很多企业也的确无相应的条件和岗位进行提供。
“资金投入不足”既包括学校资金投入不足,也包括企业和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对学校而言,资金投入不足主要是因为办学经费不足;对企业而言,则既有企业对校企合作办学没有更多兴趣的主观原因,也不排除存在企业利润或效益不好等客观原因;对政府而言,在“卓越计划”工作上,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搭台”,“唱戏”的主角是学校和企业,因此政府对“卓越计划”的投入在最初的设计上就非常有限。
“教师关注度不够”是指“卓越计划”参与教师对“卓越计划”的重视程度。通过问卷调查得知,一些教师对“卓越计划”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原因之一是一些高校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以及工作量核算等工作上,没有客观地对参与“卓越计划”进行恰当的体现。
至于“教学与学习方法改革不够”和“学生成绩评定方法改革不够”这两个问题,其实施主体既包括在高校任课的老师,也包括在企业进行实践指导的企业工程师。这两个问题在逻辑上显然有一定的关联性。一般而言,教学方法决定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共同决定成绩评定方法。这两个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源于教师本身的教学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则源于教师的关注度。对前者而言,“卓越计划”作为新生事物,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专门的要求,即要求教师要紧密结合实际工程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基于实际工程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实际工程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实际工程项目的参与式学习,而很多高校参与教师因为工程实践经历和能力的欠缺,很难有效地开展这种方式的教学。对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工程师,则往往又缺乏组织教学的基本素质。
另外,在对高校“卓越计划”实施的管理者、专业负责人以及参与教师的开放型问卷调查中,有高达64%的受访者认为“卓越计划”的培养标准与“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应该有机统一。有高达69%的受访者认为,有的“卓越计划”通用标准比如人文素质标准等在实施过程中容易被忽视,认为“卓越计划”参与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实际上有所下降,应该及时进行补强等。
无论是国外发达国家还是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尽管其发端缘由、发展路径和发展现状有所不同,但有两点是相同的:第一,现实需要一直是各国高等工程教育发端、发展和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各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无论是发端还是发展、改革,都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紧密相连,都与各国历史积淀的文化紧密相连。因此,紧密结合本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从满足、服务于本国工程发展实际需要出发进行针对性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无疑是正确之举。
“卓越计划”作为具有一定程度政府行为特点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举措,无疑代表了我国现阶段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与国外发达高等工程教育相对照可以看到,“卓越计划”无论从整体设计理念还是具体实施方略,都具有鲜明的开创性、科学性和时代性,其大力实施必将极大推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为具有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开拓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基于上述“卓越计划”实施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参照国外发达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经验,我国的“卓越计划”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补强。
1.立法跟进,政策加力,形式多样,全面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工程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实践性,而校企合作是真正实现实践性的唯一路径。从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经验来看,各种方式的校企合作是其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也是关键因素之一。我国的“卓越计划”也抓住了这一关键因素,将校企深度合作作为整个计划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进行设计,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正是在这个最关键的环节上存在的问题也最多,并且还间接地影响了其他相关联的实施因素。因此,完善和改进“卓越计划”的实施必须首先从补强校企深度合作着手。校企深度合作问题解决了,很多其他相关问题也会随之解决。
(1)立法跟进
无论是美国、德国,还是日本,其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依赖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强力推动和坚强保障。“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校企合作深度不够,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参与企业仅仅把校企合作看作是企业发展“战略”上的权宜之计而不是视之为必须承担的责任显然是主要原因所在。在我国现有国情下,可以效法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把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提升到法律的高度来对待,通过立法形式进行促进、规范和保障。特别是可以效法德国的做法,规定所有企业都有进行或参与职业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义务,在表现形式上,主要以缴纳专项税收的方式进行。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与大学合作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政府可以把集中起来的专项税收,通过政策倾斜方式资助给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使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样,有了立法跟进,一是从法理上解决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合理性”问题,二是从物质上解决校企合作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最终达到有效促进合作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目的。
(2)政策加力
立法并不能解决问题的全部,政策加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为促进校企在人才培养上的深度合作,政府需要出台相应政策来指导、调节和协调相关事宜。这些政策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虑制定。一是从促进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角度进行制定,比如在信贷优先、税收折减以及国资项目倾斜等方面对积极参与“卓越计划”的企业进行一定程度的优惠和倾斜等;二是从促进高校积极进行校企合作的角度进行制定,比如效法英国,从工程师职称注册、就业资质等方面出台相应政策,对工程类行业的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所要进行的企业实习、实践活动提出质和量的要求等;三是从促进校企间的人才交流角度进行制定,比如对企业工程师到高校兼职教学工作在资质、待遇等方面制定政策进行鼓励,对高校教师到企业锻炼或到企业指导学生实习在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进行激励、鼓励等;四是从经费拨付角度进行制定,比如通过专项资助政策对积极进行校企合作的高校和企业在办学资金上进行倾斜等。
(3)形式多样
调查得知,“卓越计划”模式下校企深度合作的主要困难出现在学生要在企业累计一年以上的学习环节上。很多企业无力负担几十个学生的长时间入企学习,主要是在食宿和学习指导两个方面力不从心。针对这些情况,学校可以在企业培养方案的实施上进行灵活多样、富有针对性的策划。一是化整为零,将同学们分散到多个合作企业进行实习;二是效法德国“双元制”,变师生为师徒,将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实践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完成;三是“由需定供”,根据企业现实承载能力和师傅带徒弟的实际需求分配适宜数量的学生;四是与学生就业和企业用人紧密联系,使学生在企业的实习过程变为企业提前的员工培训过程。做到上述几点,不仅使企业感觉不到什么负担,还可以变校企之间单纯的人才培养合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合作企业必定因乐见其成而尽竭全力。
2.将按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培养人才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机结合
我国已于2013年加入了《华盛顿协议》,这就意味着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必须按照《华盛顿协议》规定的认证标准去培养人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日美俄等发达国家都是在本国工程教育特有经验的基础上特别重视工程师培养国际化的。
研究表明,《华盛顿协议》强调的工程学位国际互认与“卓越计划”面向世界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方向是一致的,二者均以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目标,并且“卓越计划”本科通用标准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也有着高度的包容性。这就说明,按照“卓越计划”标准培养人才与遵循《华盛顿协议》并行不悖。但二者在有若干相似的基础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区别,因此,“卓越计划”参与高校要深入参考与借鉴工程教育认证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将按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培养人才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机结合,培养出既有足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又达到国际通用标准的“卓越工程师”。
3.加强人文素质与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虽说在“卓越计划”的通用标准中有一定的人文素质及人际沟通能力方面的内涵,但实践表明,这些人文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方面的培养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被忽视。很多“卓越计划”参与高校在制定学校培养方案与企业培养方案时,尤其是在课程体系优化或教学内容重组、优化的过程中,不经意地弱化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课程或内容,甚至把工程师工作仅仅看做是单纯的工程设计与工程管理工作,从而狭隘地认为,人文素质教育与工程教育关系不大。实际上,人文素质与人际沟通能力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早已被美国、法国等发达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所印证。现代工程除了要求工程师能够及时解决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技术与非技术问题外,还要求工程师能够根据生态、环境、文化等方面的新要求,进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方法等反面的研发工作,这就要求现代工程师不仅要懂得工程、技术和科学,还必须熟谙和能够协调处理现代工程与社会、环境等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其人文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不仅必不可少,而愈发显得重要。
4.进一步加强“工程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等工程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它的实践性,而我国当前参与高等工程教育的教师最欠缺的恰恰是实践性。表面原因是我们的大学工科教师在来源上一般都是从学校走向学校,既在入职前缺乏工程实践的经历,又在入职后忙于科研和教学,根本没有机会去进行工程实践的训练。但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我国目前高校的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从管理体制上看,我国目前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基本上还在延续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的做法,经费国家拨,编制国家定,招生人数国家批。在评价机制上,对高校的评价基本上是靠硬件办学条件、高水平教师的层次、数量以及所谓成果的数量、质量等。高校对老师的评价也主要看学历、论文和项目,既在入职前不要求工程实践经历,也在入职后不在意是否去企业参与工程实践活动;作为教师本人,自然也没必要在入职前和入职后进行受累不讨好的工程实际锻炼。
有的“卓越计划”参与高校把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企业培养阶段和企业工程师上。这种思想和做法显然是错误的。一个工程专业的教师,如果没有实际的工程实践经历和能力,就根本不会知道真正的行业专业标准,就根本不知道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内容选择,就根本无法结合实际工程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基于工程实际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工程实际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工程实际项目的参与式学习。所以,“卓越计划”如果要真正实现培养目标,对外而言校企深度合作必不可少,对内而言建构一只过硬的工程型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
要建构这样一只教师队伍,有三条路可以并行。一是在入口上从企业直接引进高水平人才,二是把现有教师派到企业真正轮岗,三是从企业选聘兼职教师。为了走好这三条路,学校则要在相应政策上比如人事管理、职称评聘、待遇落实等方面进行相应改进和完善。
[1]赵香媖,王杰,董伟.《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关注美国高等教育热点状况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73.
[2]郭森等.中美高等工程教育比较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8.
[3]刘鸿,卢瑜等.1861-2010年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政策嬗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147-152.
[4]陈家庆等.法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及其发展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4):27.
[5]黄亚妮.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特点及其启示[J].教育与经济,2006(2):61-64.
[6]李芳.俄罗斯工程教育:经验、问题与前景[J].西伯利亚研究,2011(8):63-68.
[7]鲁正等.日本高等工程教育及启示[J].高等建筑教育,2015(4):42-45.
(责任编辑:王丽琛)
Comparison Between Overseas Advanced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China’s“Excellent Program”:Reflection and Enlightenment
ZHU Xiumin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384,China)
The first stage of the“Excellent Program”for undergraduates has finished.Although it is successful in general,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for instance,the insufficient cooper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schools,the teachers’inadequate practical ability.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America,Britain,France,Germany,Russia,and Japan have gone a long way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They have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and are well-known in the world for their excellent cultivation quality.Compared with their advanced engineering education,the“Excellent Program”in China should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in four aspects:promot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schools through legislation and policies;combining cultivating elites according to general and professional criterions with engineering certification;strengthening the humane and cultural qualities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of the students;and constructing a team of engineering teachers who can really meet the development demands.
overseas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the excellent program;reflection
G642.0
朱秀民(1965—),男,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2015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TJJX1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