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多多 刘 娜 游宏菊 魏良燕 张建东 蔡承穆 杜 琳*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科,北京100700;2北京普祥医院针灸科,北京100015;3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27;4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北京100700)
浅谈中医学临床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李多多1刘 娜2游宏菊3魏良燕3张建东4蔡承穆3杜 琳4*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科,北京100700;2北京普祥医院针灸科,北京100015;3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27;4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北京100700)
中医学临床教学是将中医理论转化为临床技能,培养卓越中医临床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它意味着高等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的教师职责应体现在将医学基础转化为临床技能的同时,赋予学生知识的理智、医德的启蒙和对生活的热爱三个方面,并最终实现“让学生成为完整的医生,通过影响学生而影响中医的未来”这样神圣使命。在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阶段中,临床教师起到“领路人”的作用,其一言一行,往往对后者的从医之路留下永恒的烙印。故临床教师应牢记自己的使命,恪守一份职责,创造应有的成绩,为中医药教育事业尽献一片忠诚。
中医教育;临床教师;中医学
东直门医院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顺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趋势,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要的迫切任务,培养高水平的中医人才[1]。其教学主体之一,是长学制医学创新人才,即八年制卓越中医师班和九年制岐黄国医实验班的学生。因为肩负上述学生的教学任务,东直门医院的医生便具有临床医生和临床教师的双重使命和责任。中医临床教师是一份通过影响学生来影响中医学未来的职业,对这个职业的职责和使命的探索就是对“为什么要当中医临床教师”这个问题的回答。而对于这个问题最适切的答案就是“让学生成为完整的医生”。其具体内涵是要通过临床教师将医学基础转化为临床技能的同时,赋予学生知识的理智、医德的启蒙和对生活的热爱。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于人才培养。而培养高层次、高水平、应用型的医学专门人才(卓越中医师)是临床医学院教师的首要任务[2]。其使命在于通过培育未来医生来影响未来的中医学[3]。身处其中的学生,在经过前期长达三至四年的基础学习,仅仅证明了他们不缺乏学习的能力和毅力,也就是说他们具备了一个成为人才的基础,但并不能代表他们已经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医生。毕竟一个好医生,是需要用一生时间去磨砺的。在临床教学阶段,教师的使命是把一个思想上还处于未成年状态“接受型学者”转变成一个会看病的“创新型学者”。培养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医疗知识和合格的医疗技术,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因为任何医疗行为都是建立在和人打交道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故临床医学教育,更应是以职业素质培养、临床技能培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精英教育阶段,最终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医生[4]。
2.1 教授知识并赋予学生知识的理智临床医学院教
师的根本职责是“教授临床知识[5]”。临床教师,既是医生,又是教师,属于双专业,即相当于一块硬币的两面。谈到“教授知识”,自然会涉及“教师教什么”与“教师如何教”两个问题。“教什么”是属于“学科专业”的问题,而“如何教”则属于“教学专业”问题。以笔者个人为例,本人所属的学科专业是按摩推拿学,所教内容是按摩推拿学的理论和临床技能;本人所属的教学专业是通过教学方法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科专业和教学专业的统一[6]。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我们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在临床教学阶段,需要知道的是什么样的知识对临床学习阶段学生的成长最有价值。那就是一种可靠的知识与理智的知识。学生通过临床教师的教授过程来寻求知识并获得理智,即获得“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7]。”
在临床教师的双专业中,最能体现临床教师职业特殊性的是“教学专业”而非“学科专业”,即“如何教”的问题。对临床教师而言,教学过程体现其“学科专业”的方面是“如何教已经选定的知识”,而“教师将选定的知识如何来教给学生,并使学生将其相对容易地转化为有理智的临床技能”则体现在“教学专业”方面。这也是临床教师和基础医学院教师的重要差别之一。对于同是曾经毕业于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中青年教师,无论是基础教师还是临床教师,其西医理论和科研思路及方法等均功底扎实。这就说明他们在如何教已经选定的知识方面,是容易且可以把握的。然而,他们大多数并没有接受过“教育学”领域的系统学习和研究。这极有可能反应出相当一部分的教师的“教学专业”并不“专业”[6]。这样的缺陷在基础阶段教学中或许并不严重,然而在临床教学阶段,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在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阶段,临床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对后者的从医之路留下永恒的烙印,这样的“不专业”将对于学生乃至行业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
临床教学如何才能做到教学专业呢?较之中小学教学,高校临床教学的主要特性是把学生引入医学专业范畴,并适时给予疏导和解惑,而不能像初等教育那样把知识强行“塞进”学生的头脑中以单纯应试。在这个层面上看,临床教师的“教学专业性”不是体现在教学生再次纵向复习知识,而是在学生已经具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将本身学科专业当做纽带,从不同角度,将基础知识进行有选择的横向串联。正如蒙田[8]所说的那样,“将这些知识‘许配’给他们,并使之成为他们头脑和灵魂的一部分”。此外,临床教师须对所教真理运用自如。临床教师要想做到教学专业化,对其致命的阻碍就是将知识进行整齐划一的限定。而整齐划一就会导致“无聊”[9]。无聊就导致教学僵化、单一、不专业,让学生失去兴趣乃至产生反感。
2.2 启蒙学生并引导学生获得医德高等中医药院校是人与医学知识相遇并升华的地方,这里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学生需要医学知识,但获得它们并不是学生的“全部价值”。前述所说的临床教师教授学生医学的知识并赋予知识的理智,是因为其实他们并不缺乏社会学的理智,而缺乏的是医学专业范畴的理智。临床教师应将医学人才的培育、医学知识的生产、社会的服务与文化的传承创新汇聚在一起,除赐予学生临床技能以外,尚须赋予学生伦理道德、社会交往等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作为培育今后医生的教师,他们需要做到能调控人性、驯服异质,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知识,帮助学生认识今后身为临床医生的本体价值——医德;即要让学生获得一种具有德性的医学知识和技艺[10,11]。
大学教师其职业价值的指向就在于启蒙学生并使学生获得成熟,最起码要在复杂社会环境的挑战中让学生获得精神超越的成熟能力[12]。易言之,这种精神状态的获得需要“临床教师竭尽全力地向学生传授真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身为医生,如何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在社会上生活,并且把医学知识和拯救生命作为自身存在的价值来加以尊重。[13]”
2.3 教导学生热爱生活并成为深入生活的人泰戈尔曾经说过:“只有热爱人的人才能审判人。[14]”换句话说,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教育学生。在临床教学中,培育出热爱生活的学生是非常重要,试想一个不热爱生活的人,如何能希望自己的患者痊愈,给予患者与病魔斗争的信心呢?医学生今后要成为医生,对生命需要有一份敬畏,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的身上具有一种爱的能力。医学生虽然是具有自我完善能力的个体,但仍需要让我们引导他们、塑造他们,培养他们具备热爱知识、热爱生活和热爱人类的能力。可见,将学生塑造成一个真正的医生,需要借助知识、德性与爱来完善;而要获得这些,都需要临床教师的不断努力。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如果要培育出热爱生活的学生,很大程度上依靠其自身具有一种综合了团队意识与学生心灵相同的能力,即爱与包容的能力。具体如何来
教导学生热爱生活并能深入生活呢?首先,教师的这种爱意味着要对学生有着真正的尊重、很高的期望与极大的欣赏。让学生感到,神总是派一些天使样的老师来教他们[15]。其次,大学教师要教导学生让生活状态取代生存状态。生存是指有些人为活着而活着,只要能够活着,可以什么都做,也可以什么都不做,这是人处于动物的普遍状态,是被动的,是缺乏人之为人的内涵的低层次状态。而生活是指有的人不停地思考、追求活着的价值与意义,是主动或能动[16],尽管很多时候其处境可能并不比生存好。再次,大学教师要引领学生建立起深入生活的欲望。“尽管每个临床教师都有自己选择当教师和医生的理由,但有一个理由是所有前者共通的———大家都有深入生活的欲望。[17]”这正是将临床教师与医学生联系在一起的通感性话题——医学核心价值观。深入生活是对热爱生活的进一步升华,如交往、尊重与自我实现的欲望。临床教师引领学生建立深入生活的欲望就是要感染他们积极主动地在生存欲望实现的基础上去思考和追求自身对社会和人类的价值[18]。
基础与临床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教授医学知识并赋予学生知识的理智,启蒙学生的医德,塑造学生的人格并教导他们热爱生活、深入生活等诸多因素来影响学生进而影响中医的未来。从这个视角说,人才是被影响出来的。
此刻,笔者希望同是身为基础和临床教学一线教师应时刻反思:“我们是否常常会忘记我们将对学生的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个问题对学生影响的重要性,才决定了我们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重要性。对于大学和附属医院,它们不仅仅是一个实物存在的机构,它们还是一个可以对身处其中的所有成员起到督促作用的群体和规范其成员的态度和活动的普遍模式。如果这个群体和模式遭到破坏,那么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关系就会遭到破坏,这将对中医药教育事业造成沉重的打击。因此,高等中医药院校是一个需要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来维护的基地。只有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学生才能够以健全的心态面向社会和美好生活,着眼于体验和理解人类共同健康目标,提升个人的精神品质,培育优秀和卓越的人格,形成以爱为中心的平等、公正、尊重、合作的精神情怀[19]。
“让学生成为完整的医生,通过影响学生而影响中医的未来”这样神圣使命。前提是高校教师自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师和医生,而教师首先的完善,则需要高校营造出和谐安宁的人文环境,这样的环境不能单纯依靠领导的决策,更需要每位教师的努力,共同营造一种稳定感、安全感和平等感,让我们为中医药教育事业尽献一片忠诚。
[1]余曙光,李勇.长学制卓越中医人才培养的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2(16):1-3.
[2]白一,龚云辉.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现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14,2(10):113-115.
[3]余丽娟,莫传伟.中医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研究[J].教育战线,2012: 126.
[4]张丽敏.教师使命的内涵及特征探讨[J].教师教育研究,2012,11(6):7-12.
[5]王飞.大学教师使命:让人成为更完整的人[J].教师发展,2013(23):26-30.
[6]付八军.大学与人生--献给那些在大学中追梦的人[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3:70.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796.
[8][美]欧文.白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M].张沛,张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
[9][挪威]拉斯史文德森.无聊的哲学[M].范晶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7-68.
[10]柳士彬.德性教学的存在之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9,75.
[11][美]爱德华·希尔斯.教师的道与德[M].徐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5-66.
[12]柳士彬.德性教学的存在之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9.75.
[13][美]爱德华·希尔斯.教师的道与德[M].徐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5-66.
[14]叶竹盛.法官和律师[J].南风窗,2013(7):7.
[15]杨闲.好老师的能量[J].教师博览,2012(5):40.
[16]茅卫东.重寻教师尊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71.
[17][美]索尼娅.尼托.我们为什么做教师[M].郑明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8.213.191.
[18][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54.26.
[19]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62.
Discussion on the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of Clinical Medicine Teacher
LI Duoduo1,LIU Na2,YOU Hongju3,WEI Liangyan3,ZHANG Jiandong4,CAI Chengmu3,DU Lin4
(1.Massage Department,Dongzhimen Hospital,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700,China; 2.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Beijing Puxiang Hospital,Beijing 10015,China; 3.Graduate School,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7,China; 4.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Dongzhimen Hospital,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700,China)
Clinical teaching in medicine is to transform TCM theory into clinical skills in the process.It is also the culture of Chinese medicine outstanding clinician important teaching.It means that clinical teachers'responsibilities should be reflected in the basic medical knowledge into clinical skills,and provides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knowledge,the doctor's character and love of life.We finally realized trying to get students to become doctors complete,and students affected by the impact of future Chinese medicine.In the process of medical students in the transition to the clinician,clinical teachers played a"pacemaker"role,their speech and behavior,often resulting impact on students'use of the future as a doctor.Therefore,teachers should be careful clinical remember their mission,to complete their duties,and to create their achievements.Let us contribute our loyalty to the education of TCM.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clinical teacher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0.3969/j.issn.1672-2779.2016.21.012
1672-2779(2016)-21-0027-03
:李海燕本文校对:杜琳
2016-06-2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15年度教育传承研究课题(No:YJY1503)
*通讯作者:dulin6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