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海云
(五和镇中心小学,广东 广宁 52634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课标的出台,人们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提问是课堂活动实施中的重要环节。传统“教师说,学生听”的课堂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到课程资源的整合,再到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启示我们:有效提问能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基础。小学生好奇心强,在课堂教学一开始时,教师就应适时提问,以自己独特的提问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新课的学习当中。比如在课前,教师准备一个纸箱子,里面放上这节课要学习的蔬菜用品,向学生问道:“想知道老师的纸箱子里有什么吗?”学生的好奇心就会受到激发。教师继续说:“那想知道就要学会‘What are they?’这句话来问老师,老师才能告诉你”。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用心学,因为他们想探究老师的纸箱子里到底是什么。当“What are they?”学完后,教师设计一些有效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交际练习,通过“露出物品一角,猜一猜这是什么”,“摸一摸,那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掌握这节课所学的句型。
在课堂教学中,应抓住备课时的教学重点、难点来设计课堂的提问,然后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来串联其他教学内容,这些问题的答案正是该节课的学习重点。例如,在教学PEP四年级上册英语Unit 6 Read and write时,课程的重点是My mother is a teacher.She is very friendly.My father is a baseball player.He is tall and strong.针对上述重点,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What’s your father’s/mother’s job? ”“Who is he/she?”这些问题的答案正是该节课的重点。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及掌握的程度。
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把以前学过的旧知识与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联系起来,自然过渡,使学生不仅能灵活运用所学的内容,而且能利用已学知识去创造性地加以实践。例如在学习蔬菜类单词时,教师可通过已学过的职业类单词来进行导入,先出示一张农民的图片,然后提问学生:“What’s his job?”,学生回答:“He’s a farmer”。接着出示农民在菜园的图片,提问:“Where’s the farmer?”学生回答:“He’s at the farm。”教师再提问:“What can you see on the farm”,学生回答:“There are some tomatoes and onions。”在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中,由学生所学过的单词和句型很自然地过渡到新单词中。
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明确学生应掌握哪些语言形式(比如学习哪些单词,熟悉哪些句型,理解哪些语法点,等等),以及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比如听的能力还是说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商场购物活动”这个话题时,教学目标很明确,就是围绕这一话题展开各项活动,所涉及的日常交际项目有服务、询问价钱和建议等。重点句型是“Can I help you?”“How much are they”;语法点是让学生了解名词的复数形式,让学生学会提问和回答。“商场购物活动”是学生乐于讨论的问题,语言的交际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因此教师可以围绕句型“How much are they”设计问题,反复出示大量图片,让学生回答。
小学生好动成性,对新鲜的事物很好奇,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紧扣孩子的这一心理特征,让学生的耳、口、眼甚至四肢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教师在讲授“问时间”这一语言点时,先设计“Where are you”的问题,学生回答“I am in the playground”;接着,教师创设背书包回家的情境,自然而然地过渡到问题“What time is it?”“It is 5 o’clock”。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眼看、口说以及回家的动作明白了有关时间用语的正确用法。
如果一节课的提问都很平淡,没什么亮点,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不高。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注意到趣味性,使课堂提问的内容与众不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学生觉得在思考答案时很有趣,在快乐中掌握知识。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游戏、讲故事、猜谜语、比赛等方法,把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实物联系起来,引起学生的疑虑,形成问题。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教师必须从教材的实际内容和学生心理特征出发,提出新颖又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而贴近现实生活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句型“What do you like for dinner”时,学生会回答“I like fish”“I like beef”“I like soup”等。
小学生都是喜欢新奇、新鲜的事物,对抽象的教学模式较为反感。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实物、卡片、多媒体、录音等教学资源创设情景,在情景中提出问题。在不同的情景中生动地呈现问题,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让学生更形象地加以理解。创设情景可以是为某个教学任务而设计的小的情景,也可以是贯穿整节课的大的情景。小的情景如:教师在上课开始时用多媒体展示一段与本节课内容相联系的动画,学生边观看动画,边跟着做动作。做完后固定在某个画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上的图案,然后提出问题,引入到新课题,再进入到新课的教学。这类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直观画面,通过运动创设场景的方式简单易懂,学生能很快做出反应。同时,通过创设各个小情景来提问,把所学句型或词汇运用到实践操练中,也往往能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
问题提浅了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问深了又启发不了学生思考。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正确的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把握提问的难度要求,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另外,还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目的地进行提问。教师应明确知识点如何提问,该向哪位学生提问。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次提问不能随随便便,因为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还影响了教学的效果。问题的提出应该是有目的性的,紧紧围绕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来进行。
教师在课堂提问上,提问方式应多样化,不能太单一,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不断变换提问的方式,才能使提问达到实用、有趣、高效的目的,才能使提问真正成为一门艺术。可以采用启发式来提问,这种方式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独立思考。如在教学单词“dress”时,通过课件呈现“dress”,再以句型“Which clothes do you like?”提问,当学生回答“I like dress”时,就启发学生“Why do you like dress?”学生就会思索,互相讨论,争先恐后地回答“The dress is very pretty.”“The dress is very cheap.”“The dress is very nice”等。这时教师再变换提问的方式,用对比式来提问,通过课件呈现单词“pants”,再提问“Do you like pants?”有些学生就会回答“No,they are very expensive.No,they are too small”等。这样通过对比式提问来教学单词,既学习了单词,又操练了句型;还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共性,区别个性,从而加深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求异和求同思维。
教师首先应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是以教师为主体,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因此,教师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来提问。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会问、敢问、想问,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安排每节课的开头几分钟来和学生自由提问,老师和学生应相互平等地用学过的句型交流,这不仅可以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而且有助于师生间情感的交流。通过这几分钟,师生间借助英语的交流又进一步增加对彼此的了解。所以这几分钟应多让学生去问去想,学生问老师,老师问学生,学生问学生。教师从中起到引导的作用,这种贴近生活的自由提问才会有效果。
综上所述,英语课堂提问应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就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通过实践证明,有效的课堂提问对于了解教育对象,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他们更好地、主动地掌握知识,以及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书目:
[1] 南雅莉.双管齐下,培养学生英语创新思维能力[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2).
[2] 冯克诚,于明.课堂教学组织调控技巧全书[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
[3] 陈桂珍.对质疑的认识和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