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爱玉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高校教师外显形象价值及提升路径研究
许爱玉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高校教师形象是教师理论研究中一个上位的、具有综合性的研究课题。教师的知识能力和职业技能等反映其内隐性形象,体现了教师的“硬实力”,而行为形象、视觉形象及形体服饰等反映其外显性形象,则体现了教师“软实力”。教师的内在素质需求必然通过教师的外显性形象表现出来。通过对教师外显性形象的内涵与价值分析,提出塑造教师良好外显性形象的路径与对策。
高校教师;外显性;形象价值;路径
随着教育现代化,教育改革正从制度层面向教育主体层面推进。教师形象的研究正成为新的热点。教师形象是重要的教育环境,影响着教书育人的质量与成效;同时教师的形象资源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资源,关系到教师职业的社会评价与认可程度;对教师形象进行有效管理,是提升高校品牌形象的重要战略举措。然而长期以来对于高校教师形象的研究大多只关注其内显性形象,而忽视教师外显性形象对教学、学生影响价值的研究,教师的内在素质需求必然通过教师的外显性形象表现出来。
形象涉及“外显性”与“内隐性”两大元素,直指人的外在与内在。教师内隐性形象主要是指由道德与学识等组成的精神形象,包括知识、人格、道德、思维、情感体验与心灵之美等,如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韩愈论述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这些都是从内隐性方面解析出来的教师形象。而教师外显性形象是指教师通过其服饰装扮、仪态仪容、言语谈吐等外在因素反映其人品、学识和专业技能等内在素质。教师外显性形象应该与优秀品德和良好教养的内涵相匹配,不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适当的举止与礼貌。
教师形象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外显性形象与内隐性形象的统一体。教师外显性形象是教师教养和形体的互相协调,或者说一个人教养与形体给外界的整体感受。表面上看是个自然状态,实际上始终包含着社会属性。所谓教师为人师表,指的其实是教师内在的品格魅力、素质素养,但服饰装扮、仪容仪态、为人处事、语言风格等外显性因素,也不能轻忽,因为这些都是言传身教中“身”的一部分。
外在形象一定要和自身的内涵相结合。优秀的教师既是“德高为先”、“学高为师”,同时也能“仪表为范”,既有优秀人格和丰富学识,又有良好仪表风范和品味,两者互为表里,缺一不可。
在现代教育中,对于教师外显性形象的总体要求是:仪容端庄,仪态大方,行为文雅,服饰得体,待人和善等。大学是学生向社会过渡的桥梁,老师是直接的载体。教师的外显性形象对学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新时代的教师应在德、才、学、识、行因素中体现出独特的魅力。
提升教师外显性形象是高校创建品牌的必然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生源、办学资源、优秀师资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争夺竞争加剧,高校越来越重视自身品牌形象建设。提升优秀教师个人品牌形象与学生良好素质,是展示高校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如果教师衣着过于休闲、行为缺乏礼仪规范或语言表达欠佳,整体缺少教师职业形象应具备的庄重美感,就难以提升公众对教师的信任感。“一叶知秋”是认知的普遍规律,当公众“由表及里”对教师形象与素质做出比较负面的判断后,由教师外显性形象不完善所导致的负面影响,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社会公众对教师素质的赞赏与认同度,从而影响高校整体的品牌形象建设。
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教师的整体社会形象与地位有所下降,有关教师负面印象的报道频现于媒体与网络,从而影响教师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和工作舆论环境,不利于教师及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加强教师的外显性形象建设,突出其价值作用,成为当前高校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教师外显性形象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青少年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可塑性的特点。“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既要重视“言教”,更要自身做出表率,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对学生的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对教师的模仿有时细微到教师的穿着打扮和言谈举止。教师对自身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了解青年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与文化修养,注重行为的规范与细节,服饰装扮不过于前卫或陈旧,为学生作正确的示范。
教师形象之于学生,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与审美价值。教师必须遵守职业所赋予的神圣使命,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该蕴含着教育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外在形象不应仅停留在表面上的单纯美感,而应通过外在形象更多地体现出其良好的品性、文化与素养,树立与提升教师的权威感与信任度,强化在学生心目中的主导地位,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这种运用教师自身形象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方式具有隐蔽性和间接性特点。教师良好的外显性形象如“无言之语”、“无语之教”,无声而持久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提升教师的外显性形象是一项专业而系统的工程。在教师形象的外显性形象与内隐性形象越接近,越能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与价值。因此,教师形象管理的核心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驻足于教师外显性形象管理,注定是在内外兼修中共同成长。
人类大脑里有个梭状回面孔区,可以在初次见面的几毫秒时间里,通过分析外表推断对方的健康状况及可信赖程度等。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首因效应”。这种先入为主的认知线索常常会成为以后认知与评价的重要根据。
在师生交往中,首因效应非常明显。开学之初,学生对新教师的认同与赞赏,从而“爱屋及乌”对这门课程或学科感兴趣,与接触的最初几分钟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教师职业化仪表和风度是关键因素。第一印象的产生,93%以上来自于服装、面貌、体形、发型等外表因素和说话声音、手势、姿势、动作等行为因素。教师若能留给学生美好的第一印象,也有益于在课堂上迅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当教师外在形象职业化的时候,行为也或多或少会受外在影响,表现得更为敬业,拥有更多的自信与机会提升自己,结交他人。
自信与品位是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基础。一个人的自信心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教师的自信源自于其真善美的人格魅力和学识丰富所带来的气质与品位,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许多优秀的老师其形貌、言行举止、微笑等处处透露其自信与亲和力。
中国历来有“衣冠之治”的传统,服饰被纳入礼仪文化体系,与道德修养、自我完善和社会秩序紧密联系。朱熹《训学斋规》:“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语言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其中,将学习的第一件事定为服饰礼仪,而不是读书与写字,可见对衣冠服饰的重视。
作为“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在教学岗位上,注重服饰礼仪,穿着得体,不仅表示对教学工作的尊重和归属感,体现其良好的文化修养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而且能给学生作最佳示范,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教师的服饰不仅要美化自己,更要对引领学生的精神风貌起着潜移默化的榜样和示范作用。
教师服饰要与其社会角色相符。教师着装风格宜端庄、简约、得体,这是由教师的社会角色与教学环境而定的。服饰太前卫与张扬,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对教学内容造成干扰。但过于休闲、随意或土气,教师在课堂上也难于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教师服饰要与教学内容相称。教师着装不但要考虑形体特点,注意出入的场合,更要与所讲授的课程类型、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其自身成为教学情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穿着非常隆重的服饰: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华丽的衣帽,只有在非常重要的日子才穿戴,映射出先生内心对这堂课的重视。一般而言,对于严谨细致的理工科,教师服饰的朴素无华更有利于开展教学,而创新类特别是艺术类的课程,教师穿着相对前卫时尚、色彩鲜明、意境深远,更有利于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身体与姿态其实是心灵的外衣,反映的是内在品质、文化与素养。一个人的体姿能反应内心的想法,同时也可以显示你对别人的态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举止美观大方、自然优雅,充分利用身体语言优势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仪态是一种丰富而生动的语言,也可说是最明显、使用最频繁的教具之一。教师必须修炼良好的肢体语言以传递正能量。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举手投足的风度比完美的身材更重要。教师的挺拔健美的站姿,精力充沛的走姿,自信端庄的坐姿,优雅怡然的神情,传递着热情、自信与友好的精神气质,同时也予人以尊重与信任感。
要有意识地训练积极的语言,改掉消极的身体语言,如在学生面前发出各种异常声音,当众打哈欠或喷嚏均有失礼仪。举止要严肃检点、动作要规范准确,手势动作幅度不宜过大,不要粗鲁地对他人指指点点或指手划脚,而是用端庄大方、自然舒展的手势,展现教师的规范得体和热情大方。
教师的表情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中最直接的表现。其表情主要通过面部五官动作与脸色变化表达其内心的情感世界。教师职场表情应端正、亲切而自信。事实证明,教师优雅大方、朝气蓬勃洋溢的仪容,能够创造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首先,善用眼神交流。我国古代强调“目容端”,就是眼神要端庄,有礼貌地注视,而非斜视与藐视对方。一个人的眼睛最能反映内心深处的欲望和感情。教师用温暖、友好、平和、坦然的眼神与学生交流,能迅速地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建立双方的信任、交流和增强信誉等都至关重要。
培养灵活、晶亮、富有感染力的眼神,需要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修养,同时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所谓“内正其心,外修其容”,眼神的练习更应与思想的修炼联结在一起。
其次,修炼亲切和善的笑容。与学生交往,微笑最能缩短彼此之间心理距离,也最能体现教师积极乐观的愉快情绪,创造亲切友好的交际氛围。“有深爱者必生和气,有和气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亲切和善的笑容,其实质是源于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爱护。
最后提倡淡妆上岗。当今时代,素面朝天的老师已不再是学生们崇拜的对象,气色好、妆容自然的教师更受学生的欢迎,恰如其分的化妆,能适度地掩藏因工作与生活负累而致可能出现的疲倦与憔悴感,从而在学生面前呈现出最佳的工作状态与精神活力。淡妆的主要特征是自然、清新、优雅,整体协调,并对自己容貌上的某些缺陷加以弥补,以期扬长避短,既要予人以深刻的印象,又不显得过于浓艳。使自己更为光彩照人,把自己最好的形象展现给学生,进而传递正能量。
总之,美好的教师内隐性形象美是外显性形象的根基。外显性形象美是从内心锻造出来的,是由知识、教养、美感体验、文化积累等组成的。教师外显性形象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审美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教师只有既注重内在的素养,又重视外显性形象的塑造,才能获得学生和社会公众的认同。
[1](美)索里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2]三妮.形象决定一切——个人形象操作指南[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加)英格丽·张.你的形象价值百万[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4](美)彼得·蒙托亚,蒂姆·梵德荷蒙托亚.你就是品牌[M].邵洁等译.南宁:接力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黄素华】
On the Paths of Improving the External Image Value of College Teachers
XU Ai-yu
(Zhejiang Business College,Hangzhou 310053,China)
College teachers’image is a superior and comprehensive research topic in the teacher theory.Teachers’knowledge,capacity and vocational skills reflect the internal image and embody the hard power of the teachers.While behavior,appearance,shape and dressing reflect the external image,which embodies the soft power of the teachers,teachers’inner qualities need to be demonstrated by their external imag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s and values of teachers’external image and proposes paths and suggestions of improving the external image value of college teachers.
college teachers;external;image value;path
G645
A
1671-9565(2016)04-066-04
2016-11-19
浙江省社科联2016年度规划课题“高职教师的形象价值及提升路径研究”(编号2016N 53M)阶段性研究成果。
许爱玉(1964—),女,浙江东阳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形象管理与公共管理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