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燕燕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山西太原030012)
归化与异化
——《西游记》英译版中文化内容的翻译研究
亓燕燕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山西太原030012)
将余国藩和詹奈尔翻译的《西游记》进行比较的话,可以从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理论出发。詹奈尔的翻译对策是将归化作为主线,而异化作为辅线,对《西游记》进行翻译,继承原著文化,并受到部分读者的欢迎。而余国藩则是相反的翻译对策,他将异化作为翻译主线,归化视为翻译辅线,并在文中做好标注,有利于读者进行阅读理解,便于传播文化知识。通过分析比较,在翻译《西游记》具有较多文化负载词部分时,翻译者可以将异化翻译对策为主,而归化翻译对策为辅,并将两者翻译相互结合。
归化;异化;《西游记》;英译版中文化
语言是连接人与人情感的纽带,同时它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反过来也会受到文化的制约。世界上每一种语言,均带有本地域民族的文化特点以及独有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这就难免会形成文化差异,而如何有效地处理文化之间的差异,已经是当下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现阶段,分析文化差异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处理,一是源语文化认同的异化原则,二是目标语文化作为归宿的归化原则。接下来,对余国藩和詹奈尔翻译的《西游记》作为分析对象,对两位翻译学者在《西游记》中对中国古代的历法、宗教以及惯用语言等方面开展对比分析,研究两位学者使用不同翻译策略的翻译效果[1]。
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是美国学者韦努蒂(Venuti)在1995年提出的概念,归化是指将翻译导入语文化为终点,翻译工作者是站在译入语言读者这一边的,带有译入语言文化特点以及译入语言读者的表述习惯来将著作原文内容为读者呈现,恰当的归化有助于读者阅读和理解著作。而“异化”将源语文化作为终点,遵循源语文化将原文的内容完整表达,同时异化形式也是将源语文化进行传播的一种重要方法,而恰到好处的异化翻译可最大程度保有著作源文化的特色[2]。从这两个概念产生的时候起,翻译界就一直为此争论不休,但总的来说,两种翻译方法各有所长,下面我们展开具体论述。
我国古代至今使用的历法超过100种,随着朝代的更迭和发展,几乎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历法,但不管过去使用过哪些历法,现在我们已经将古代历法大致分为三大类,一是阳历,二是阴历,三是阴阳合历。这都是用以计算时间的历法,以地球围绕太阳进行公转作为周期,属于阳历系统;以月亮围绕地球进行公转作为周期,属于阴历系统;若是将前述两种周期进行调和作为周期,则属于阴阳合历系统。
而西方历法的计算和中国古代历法的计算完全不同,可以分析余国藩和詹奈尔有关对历法的翻译。引用《西游记》中一段“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分之也。每岁该有一百会”。针对这一段关于历法的翻译[3],首先,我们先来看学者余国藩对这一段的英译,翻译如下所示:
“W e heard that in the order of Heaven and Earth.a single period consisted of 129,600years.Diving this period into twelve epochs were the twelve stems of Tz,Chou,Yin,M ao,Chn,Ss,W u,W ei,Shn,Yu,and Hai,w ith each epoch having to 10,800 years.”
而詹奈尔对这一段历法的翻译则如下所示:
“In the arithmetic of the universe,129,600yearsmake one cycle.Each cycle can be divided into twelve phases: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and,the twelve branches.Each phase lasts10,800years.”
我国古代人民习惯使用天干地支表示年、月、日和时,现代人已经对这种计算时间方式比较陌生了,更不用说对中国传统文化近乎陌生的外国人了。在对天干地支进行翻译的时候,学者余国藩忠于原著使用异化方式开展翻译。学者詹奈尔则是利用了人们最为熟知的罗马数字代替,并在结尾中附上解释。但从翻译效果角度分析,学者余国藩有保留原著文化,但往往读者难以理解。而学者詹奈尔有将原文独特的意味表示出来,同时有助于读者理解文中含义。
又如《西游记》中的另外一段,“明日辰时步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余国藩先生对这一段的英译为:
“At the hour of the Dragon theclouds will get together.”said the Mastre.“and thunder will be heard at the hour of the Serpent.Rain will come at the hour of the Horse and reach its limit at the hour of the Sheep.”
詹奈尔先生的翻译如下:
“tomorrow the clouds will gather at the mid—morning:late in the morning there will be thunder.at noon it will start to rain;and in the early afternoon the rain will finish,”replied the soothsayer.”
我国古代人使用两种方式来计算时间,一种是天色计时方式,分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还有食事,隅中、日出、日昳、哺时、日人、黄昏还有人定,另一种是地支计时方式,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12个时辰来与现代时间的23—1o’clock,1—3o’clock,3—5o’clock,5—7o’clock,7—9o’clock,9—11o’clock,11—13o’clock,13—15o’clock,15—17o’clock,17—19o’clock,19—21o’clock,21—23o’clock等相对应。这种时间的计时方式是中国特有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果采取的异化的翻译方式,外国读者很难领会到原著中的韵味。
詹奈尔先对在这一段使用了归化的方法,余国藩先生则选择了异化的形式,并在后文加上注解。对比两者的翻译效果,詹奈尔先生选择的方式翻译出来的文章会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并有将源文化特点保留其中,而余国藩先生在这一段的译作中,极大地保留了原文文化特色,同时做好注析同样也便于读者理解文中内容。
《西游记》中有一段:“刘洪睁眼看见……真有个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余国藩先生对此的翻译是:
Lin Hong noticed that…Her features were striking enough to sink fishes and drop wild geese.and her complexion would cause the moon to hide and put the flowers to shame.
詹奈尔先生的翻译是:
Lin Hong stared at…and her charms would have made fishes sink and wild geese fall from the sky,and her beauty put flowers and moon to shame.
文章中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中国古代来形容女子貌美的习语,而英语习语中形容女性漂亮有:breath—taking beauty(of a woman);extremely beaitiful(沉鱼落雁);(said of woman);extremely beautiful(闭月羞花)。这两种表达形式两位学者均没有采用,而是使用了异化翻译的方式,分析两者的翻译效果,这样不仅能有效地保持文化特点,而且还可以为读者以更加生动的词语来描述女子的美貌[4]。
我国的宗教文化和西方宗教文化有所区别,主要有佛教、道教以及儒家的思想,而大部分的西方人是信奉基督教,所以,在宗教上的用语是有点差异的。比如《西游记》中常见的“阎王”一词,詹奈尔先生和余国藩先生的翻译分别是King of Hell和Yama,King of the underword。阎王在佛家用语中是掌管冥界的人,而“hell”意指地狱。后者的翻译强调了将原文的佛教原意表达出来,使用的是异化形式展开翻译,而前者的则是使用归化方式,将佛教中的大大意转变为基督教义,以便符合读者宗教背景。对比之下,余国藩先生的翻译更加容易理解且保留原文思想。
分析两位学者在使用不同的翻译对策而呈现出来的翻译效果,两种方式均有优势。但针对《西游记》的著作中文化负载词方面的翻译,翻译工作者可以将异化翻译作为主线,而归化翻译作为辅线,将两种形式相互穿插使用。
詹奈尔更加关注的是《西游记》的文学上的价值,强调的是《西游记》作为中国优秀的长篇奇幻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作用,并且要把遥远东方的小说故事带给西方读者。而作为华裔身份的余国藩侧重的角度是传播中国的文化,因此一定要把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的文化与民俗等诸多东西带给西方阅读者。两者出发点的不同,也是采用各种翻译手法的最根本因素[5]。
[1]宋晓玲.从归化与异化角度看《西游记》中的宗教俗语在两个英译本中的翻译[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2.
[2]张志清.异化翻译思想探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3]张琳琳.从“青衣”等京剧术语的英译看文化翻译的归化和异化[J].上海翻译,2013,(4):44-46.
[4]蒋磊.英汉文化差异与习语翻译的归化和异化[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83-86.
[5]郑锦怀,吴永昇.《西游记》百年英译的描述性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2,(10):33-36.
【责任编辑:黄素华】
Domestication and Alienation:A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Content in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e“Journey to the West”
QI Yan-yan
(Shanxi Political and Legal Management Cadre College,Taiyuan 030012,China)
This paper focuses on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translation of the cultural content in The Journey to the west,translated by mainly Yu Guofan and Janel.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Janel is the domestication,with alienation as the supporting skills,therefore his translation inherits the original culture,and is welcomed by some readers;and Yu Guofan,on the contrary,uses alienation as a main translation strategy while domestication as the supporting skills.In his version,notes are made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spread of the Chinese culture.By comparison,in translating the cultural contents in The Journey to the West,the translators can mainly use the alienation,with the domestication as a supporting means.
domestication;alienation;the Journey to the West;the cultural contents in the English version
H315.9
A
1671-9565(2016)04-035-04
2016-11-03
亓燕燕(1981-),女,山西太原人,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