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本鑫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浅谈低碳校园建设与校园低碳生活方式研究
——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甘本鑫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低碳校园的建设契合低碳生活思想,契合节能减排学校建设。本研究从低碳校园建设标准及低碳校园建设思路入手,并根据对27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意识与低碳生活习惯,提出解决思路与方法。
低碳校园;低碳生活;研究
早在十年前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开展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通知》,明确要求全国各学校要组织开展好“节能减排学校行动”。我省也早在2007年在全省教育系统内全面开展节能减排学校行动。但全球变暖仍在继续,节能减排仍需努力,低碳生活方式将是21 世纪的时代命题。
在当前情况下,低碳经济发展同时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不仅是国际趋势,也是我国在国际大环境以及国民经济长久发展中所应当承担的环保责任、改善气候恶劣变化问题的必然选择。高校作为公认的重点耗能单位,势必要提高建设低碳校园的思想认识,并要求积极探索以建设低碳校园的办法、方式。大学校园是传播先进文化、培养提高社会人文素质的重要教育基地,建设低碳校园对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节能环保意识,养成自觉珍惜资源、主动爱护环境的行为对改善社会大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大学教育注重引导师生参与到本校的低碳校园建设当中,建设低碳的、生态的、环保的校园环境。
低碳校园就是在校建设、生活中引入低碳理念。首先要做校园建设中的基础建设和日常运维都是低碳环保的,能够节约资源,保障整个校园污染小、能耗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次对人文要求,要求生活在校园的师生能够认识到低碳生活益处,要求师生从生活理念到生活方式都要低碳环保,并从自己做起,在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以低碳为主题。低碳校园的建立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低碳生活意识,引导学生向社会民众传播低碳生活理念,并对拉动低碳相关技术开发和低碳技术相关理论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基于环境,建设生态校园
校园环境建设还要与区域生态环境结合,充分了解区域内的自然环境资源、生态环境的特征与校园活动相联系,在合理设计基础上建设校园建筑,校园各部门间加强合作,使校园内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循环被利用,实现各类资源的重复运用、校园建设可持续发展。
(二)基于“互联网+”,建设智慧校园
在校园建设中,运用网络加强校园与社会的联系,使校园在互联网大环境中生存,运用“互联网+”平台实现办公、教学、学生服务等多项工作“无纸化”完成,节约资源,建设智慧校园。
(三)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校园
低碳建筑也就是绿色建筑,在校园环境建设中采用覆草屋面、平台花园、垂直绿化等手段增加建筑的有机表面,增加氧气生产方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同时,从校园建设的基础建筑开始着手。低碳建筑是指施工建造以及建筑物本身,在使用的整个过程中都能够尽量降低能源的使用,做到提高能效。
“低碳校园”要将环境教育从课堂教育延伸到全校整体性的教育和管理,鼓励师生共同民主公平地参与低碳校园的建设与管理,在实际参与中储备低碳校园可持续建设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和情感,即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和在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低碳校园建设”从实际出发,实施行动。
为了调查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意识与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方式,针对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70学生进行了电子问卷调查,收回问卷268份,有效问卷260份,调查结果真实、有效。
针对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分析,认为对“低碳生活”95%的人是了解的,但是,其中有38%的人表示只是听说过,但不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另外,其中有33%的人基本了解,对“低碳生活”表示完全了解的人占24%。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可以看出,在大学生中“低碳生活”的概念普及度较广,但是只是24%的人对低碳生活认知度高,其他还有5%的学生对低碳生活根本不了解,也体现了这部分学生对时事政治和环保类信息并不太关心。
通过对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了解途径进行调查发现,有近80%的大学生表示是通过网络或电视媒体了解的,另20%的人则是通过周围同学或老师介绍或者是环保机构宣传等方式了解的。从分析结果也可以看出,现代网络和电视等媒体对传播“低碳生活”起了积极的主导作用,但是作为环境保护的权责部分对环境保护、低碳生活宣传力度还应进一步加强。
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70%的人认为对于提倡“低碳生活”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另25%的人则认为虽然提倡“低碳生活”的想法是好的,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实施困难重重。通过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到,还有5%的人认为“低碳生活”毫无意义。因此,可以看出95%的大学生都知道提倡“低碳生活”是有益于社会发展、改善环境的,但是还是有部分人不了解如何实现“低碳生活”,对于“低碳生活”的实施态度比较消极。
“低碳生活”或者说环境保护概念推出已经十多年,作为接收新知识、新技能走在社会前列的大学生而言,关注度仍然不高。在此次调查中也发现,对“低碳生活”比较关注的只有近一半的学生,近40%的学生表示只是偶尔关注,仍然还有少部分大学生表示“不关注,只要相关人员关注就行了”。在当前就业压力日益加剧的现在,大学生更多关心的是与自己切身利益戚戚相关的就业问题、个人发展问题等,对公益问题、环境保护等问题关心还不够,或者说没有走在社会的前列。
调查共设置了十五个问题,从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到生活中有无注重环保,实现“低碳生活”都有涉及。问题的设置暴露出了很多实际问题,虽然从调查问卷的结果看到,有些结果比较乐观,但是仍有部分调查结果令人担忧,特别是个人的“低碳生活实施”方面。虽然环保购物袋已经提倡多年,但是目前随着时间的演变,反而出现了“白色污染”卷土重来的苗头。调查结果显示,基本没有学生在超市购物中能够主动自带环保袋。作为大学生,青年的主力军,也是国家的未来,即将踏入社会,环保意识应该比普通群众更强烈才对,甚至应该作为“低碳生活”的积极倡导者,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在校园中,学生通常为了方便生活选择一次性餐具。在调查中也发现,大部分学生知道使用一次性用具对社会造成污染,也知道它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但只,有38%的人一般会拒绝一次性用具。大学校园的食堂一般都是重复利用的消毒餐具,但也有一群“打包族”,习惯将饭菜打包回寝室,故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还是较大的。减少一次性用具使用,如用饭盒代替打包盒、用纸袋打包替代塑料袋打包等方式,对减少校园白色污染,从身边开始实施“低碳生活”都是有积极影响的。
在出行方式方面,大部分在校大学生选择的都是步行或者公交车,也有部分学生选择的是“环保公共自行车”,这与大学生经济能力有限也不无关系。
除了生活方式、出行方式外,对于大学生而言,实施“低碳生活”的一个小习惯就非常重要,一个小小的习惯就可以改变社会。根据调查结果,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养成及时关闭电脑和其他电器以及充电器习惯的只有50%的学生,能够重复利用纸张或者习惯双面打印的只有40%的学生。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大学生的环保节能意识还亟待提高。虽然60%的学生都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及“低碳生活”的益处,但是真正能够身体力行的很少。
建设低碳校园不仅是在校园的基础设施上实现低碳化改造和设计,更重要的是,要注重低碳校园建设理念的正确引导与广泛传播。
(一)建立健全低碳生活行为制度
首先要将节能减排工作纳入到校园新建项目的规划和设计体系中。对新建设的建筑在供电、给排水系统中均要选择低耗、低排、低损的高效节能设备。其次,要进一步加强现有建筑、设备的技术改造,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排放。建立相关行为制度,约束资源浪费行为,从制度上保证低碳校园的可持续性和范围的扩展性。
(二)正确宣传引导低碳思想
低碳校园建设中要注重低碳理念的宣传,在师生中倡导节能的意识,使全校师生养成低碳生活的意识,自觉践行低碳校园建设行为。低碳校园的建设理念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联动,乃至在周边社区内产生规模效应。
(三)发挥教育优势,普及低碳常识
将“低碳教育”引入课堂,有意识地向学生普及低碳常识,在学生中开展各类如“低碳班级”“低碳宿舍”等创建活动,开展“节能主题班会”活动等。在学生的生活、学习各个方面灌输低碳校园思想,加深对低碳的认识,使学生从有意“低碳生活”转变为“无意”低碳校园建设中。将低碳校园的建设融入到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中,并充分利用学生群体、学生社团,扩大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将低碳生活理念从校园内扩展到校园外。
(四)建立节能监管平台
首先,应建立有效的建设审查与监管体系,完善各类节约管理制度,为低碳校园建设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建立高效的节能监管平台,通过在校园内安装水、电等能源监控装置,对校园能耗进行数据采集,实现能效分析、预测,节能诊断等功能,为校园的能源管理与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设性的解决措施。其次,研究制定合理的校园用电、用水额度及相应管理制度,引导并推进“低碳校园”建设二级部门相应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
[1]熊焰.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闫铭,王伟.低碳校园建设研究——西南大学为个案的考察[J].理论观察,2010(6).
[3]邵向涛.创建节约型高校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今日科技,2009(8):47-48.
[4]黄永辉,王丹净.低碳校园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5]郝小文.低碳校园建设研究——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D].湖北工业大学,2013.
[6]贾文杰,郝乐,刘婷.节约型高校节能监管平台建设研究[J].建设科技,2016(12):18-21.
[7]许明强.创建低碳高校校园对策之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9]秦德君.低碳行政[J].决策,2011(Z1).
[10]黄永辉,王丹净.低碳校园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G718.5
A
1673-0046(2016)12-0165-03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HXGJY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