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北镇市图书馆,辽宁 北镇 121300)
“互联网+”背景下的县级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张静
(北镇市图书馆,辽宁 北镇 121300)
[摘要]“互联网+”时代倒逼着县级图书馆也必须转型,这是“互联网+”时代对县级图书馆的机遇和挑战。然而县级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始终停滞不前,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针对县级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县级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这个词也成为2015年最热门的名词。所谓“互联网+”就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给传统行业加上起飞的翅膀,从而带动传统行业的创新和发展。[1]
信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网上段子讲到:“邮政行业不努力,顺丰就替他努力;银行不努力,支付宝就替他努力;通讯行业不努力,微信就替他努力;出租车行业不努力,滴滴快的就替他努力[2]。”那么,如果图书馆行业不努力,那么谁会替他努力呢?会不会是人们正在普遍使用的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呢?在“互联网+”背景下,县级图书馆作为全县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文献资源的信息中心,同样面临着信息载体数字化和信息资源网络化等状况,用户对图书馆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可以说“互联网+”倒逼着县级图书馆也必须转型,提高效率,加快创新,想方设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是“互联网+”对县级图书馆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各级图书馆顺应“互联网+”的要求,已经基本实现了纸质文献与数字资源并重的服务格局,并在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然而县级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还始终停滞不前,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2.1数字化建设意识淡薄
在“互联网+”背景下,县级图书馆相关领导和管理人员,对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上因循守旧,缺乏创新动力和责任感;工作模式及工作思路,跟不上现代化图书馆发展步伐;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落后单一,普遍认为数字化建设是国家和省、市级图书馆的事情;再加上经费投入不足,县级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停留在初始阶段。对图书馆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阶段,认为图书馆只是藏书、借书、阅览报纸和杂志的场所,认识不到人们阅读习惯的悄然改变,人们对于信息的寻求方式已经转向互联网的搜索引擎,图书馆对人们的吸引力在持续下降,纸质书刊资料也将渐渐被电子读物所取代。由于对“互联网+”对传统图书馆的挑战认识不足,县级图书馆的服务已经不能适应人们的信息需求和阅读需要。
2.2缺乏专业人才及技术支撑
县级图书馆普遍存在管理人员年龄层次偏大,新生力量不足,思想僵化,员工整体素质偏低,知识结构不全面,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力不强等问题,致使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县级图书馆得不到有效应用,信息服务水平低,数字化、网络导航工作没有能力进行,很难开展数字化服务,难以适应“互联网+”背景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与网络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需求不相适应。县级图书馆在电子资源及网络设施等方面投入不多,对于微信、微博、移动图书馆等新技术的应用更是很少涉及,甚至没有能力制作图书馆网站,县级图书馆网站建设一直处于边缘状态。据作者调研,所在地区的县级图书馆,目前尚没有一家图书馆建立网站,这与时代发展极不相称。新技术在县级图书馆的应用明显迟滞,严重影响到服务创新和应用创新。
2.3数字资源及设备购置经费不足
县级图书馆购书经费不足是图书馆界公认的事情。有限的文献购置经费用于购买纸质书刊已捉襟见肘,又何谈数字资源的投入。一些县级图书馆即使购进了如超星电子图书、博看电子期刊等不同品牌的电子资源,但是由于受网络服务等因素制约,多数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只限于本馆浏览,并未达到广大地区读者随时随地能够使用的效果[3]。万方、龙源、维普各类型数据库更是鲜有购入。至于网络信息资源的收集在县级图书馆基本处于空白点。此外,县级馆普遍存在着设备陈旧的问题,网络基础及服务手段都不能满足群众需求,有些县级馆基本的计算机设备和上网条件也不具备,无法借助虚拟网共享国家及省、市图书馆的优质数字资源。
2.4有限的数字资源并未充分利用
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有限,即使拥有一些电子图书、数字资源也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对其没有进行有效的宣传。电子阅读触摸屏是图书馆现代化的阅读设备之一,是为读者提供的数字阅读方式。2015年辽宁省图书馆为多个县级图书馆提供了触摸屏电子阅读系统,目的是通过给县级图书馆直接提供设备,帮助其安装,投入服务运营,方便读者阅读和查询,提升县级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水平。然而有些图书馆因宣传不到位或限制使用,使触摸屏成为一种现代化的摆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限的数字资源并没得到充分利用。
2.5公共电子阅览室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十二五”期间,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网络文化权益,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以健康的互联网信息和电子书刊等为主要的服务内容,保障读者对数字图书馆和网络知识资源的利用,主要服务对象是未成年人、老年人、进城务工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在2010年向县级图书馆推送1TB资源基础上,在2015年又更新了一批总量4TB的特色优秀数字资源。向县级图书馆推送这些数字资源目的是希望快速提高基层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供给能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公共电子阅览室没有对读者正常开放,也就不能有效地满足广大基层读者对电子类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要求,电子阅览室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6区域图书馆联盟尚未建立
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图书馆区域联盟建设开展得比较早,并且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经验,但是县级图书馆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县级图书馆受管理体制的限制,还未建立图书馆区域联盟,既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读者用户的需求。县级图书馆与市级图书馆、其他县级图书馆之间缺乏数字交流的平台,各馆之间都是自行其是,对县级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的基础,缺乏统一领导和协调,没有实质的业务合作,更没有实现资源共享。
3.1更新管理理念,提高数字化建设意识
加强县级图书馆相关领导和管理人员对数字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树立责任感,引领全民阅读新思维,提高数字化建设意识。注重图书馆员的再教育,提高他们的数字化素质,适应数字化信息时代图书馆工作的要求。手持一本散发着墨香的书籍静静阅读的方式已经在改变,图书馆必须采用最新技术、最新设备、最新的理念,来引领全民阅读,发挥图书馆的文化阵地的作用。新技术的使用会使传统图书馆焕发勃勃生机,从而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图书馆是不受时空限制的阅读场所和信息集散地,图书馆不再局限于物理空间,人们能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从而使图书馆不再被边缘化,重新树立起利用图书馆的新思维。
3.2申请建设数字图书馆所需的政策和资金
现阶段很多县级图书馆由于经费紧缺,资金投入不足,无法购买建设数字图书馆所需的应用技术设备。县级图书馆要积极争取政府的重视和财政支持,争取得到政策方面的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加大经费投入,形成稳定的、长效的经费保障机制,并且要制定县级数字图书馆发展规划。有了经费支持,才能完成设备的采购、安装及调试,实现与各级节点的虚拟网联通。有了资金的投入,才能进一步做好技术的支撑,并按照发展规划逐步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
3.3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完善信息资源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资源建设除了传统的纸质书刊资料外,还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数据库、音视频资源等,同时还要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采集。针对资源的不同形态,也就应有不同的组织方式,既有对本馆纸质文献的数字化,也包括各种类型的原生数字资源和虚拟馆藏。合理配置馆藏资源,进一步优化资源布局和采访经费投入比例。针对本地读者需求,逐步加大电子资源的采访力度。并根据本馆的地方特色,注意特色地方文献资源的入藏,推动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形成富有特色的、结构合理的资源建设体系。县级图书馆数字资源贫乏,可以通过加强与省、市图书馆的合作,依托共建共享工程,共享省、市图书馆数字资源,拓展读者可用资源的空间,实现数字资源的共享。今后评估一个图书馆,将不再是藏书量的多少,而应当考虑电子文献信息、数字资源的拥有量和可用资源的数量,以及所采用的服务手段。
3.4人才及技术支撑
为了适应新的信息环境和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县级图书馆也有必要灵活地使用信息技术,强化共享知识的技能,向社会大众提供不受时空制约的信息服务。加强图书馆员在图书馆数字化进程中的再教育,提高他们的数字化素质,以适应数字化、信息时代图书馆工作的需要。改革用人制度,积极引进人才,同时省、市图书馆做好县级图书馆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定期、分期、分批进行专题培训,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为解决网络问题,可将县级图书馆网络并入现有的政府信息网络平台,以减轻经费和技术的负担。或者与省市图书馆合作,依托大馆的资源、技术来提升服务层次,包括建立地区性的合作数字参考咨询系统,实现地区范围内的资源、服务共享。
3.5建设数字化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图书馆网站是图书馆服务读者的重要途径,在网站建设过程中应充分体现服务性、便捷性、特色性、共享性的原则,有效展示本馆资源与服务。县级图书馆在自己的网站上要着力推出地方特色文献资源,这是县级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信息基础。越有特色越有生命力,应以特色来增强网站的吸引力和后续力。在网站上重视对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对地方文化及地方文献资源设置专栏进行宣传。并且将分布于地方报纸网站、政府网站、地方旅游网站、网上论坛等多种网络地方文献资源集中统一于图书馆网站平台上,通过站点之间的相互链接,进行网上资源的整合,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其次,县级图书馆要依托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共享工程和省图书馆正在建设的资源建设数字服务平台,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同时,建设性能及可用性较高的图书馆网络及服务系统,更好地发挥公共电子阅览室的作用,使公共电子阅览室发挥应有的实效。数字图书馆建设不能一刀切,要逐步实施,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网络条件较好的县级图书馆可加快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县级图书馆可以接受资源、提供服务为主。一些县级图书馆限于资源的有限性,不能满足所有居民的所有文化需求,因此只有借助于公共文化信息共享平台,与省、市公共图书馆搭上信息共享桥梁,县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才能得到丰富。[4]在新媒体得到广泛应用的时代,县级图书馆可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在微信平台中增加资源检索入口、开展读者活动或提供其他信息服务。
3.6加强对共享数字资源的宣传与推广工作
省市级图书馆为提高县级图书馆的数字服务能力,越来越多地将数字资源提供给县级图书馆。例如:2015年辽宁省图书馆为多个县级图书馆提供了触摸屏电子阅读系统,目的是提升县级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水平。县级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共享资源。对外积极宣传,并做好数字资源阅读推广工作。向读者展示和讲解这些丰富的数字资源,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采用现场演示数字资源的阅读方法,让读者充分感受到数字阅读所带来的便捷。此外,在县级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要考虑对公众信息素养的培养,否则,资源得不到利用,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可面向读者开展“如何使用图书馆资源”的培训工作,在网站上提供数字资源使用指南。通过网站、宣传手册、广播、讲座、阅读体验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宣传,吸引社会公众的注意力,从而关注图书馆的建设。
3.7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
移动图书馆服务作为现代图书馆一种新兴的服务模式,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使人们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使用手机、掌上电脑、E-Book、笔记本等移动设备来方便灵活地获取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5]。有条件的县级图书馆可以购买电子书借阅机等设备,给读者提供移动阅读的平台,树立新的图书借阅理念。通过扫描二维码下载图书的便捷移动图书馆服务方式,提升电子图书的阅读率和利用率。对公众提供数字资源的查询、阅读与下载,争取让更多的人使用数字资源。通过建设移动图书馆、微信图书馆,建立24小时自助图书馆、手机图书馆、电视图书馆等方式,打破传统的文献借还服务模式,满足市民的数字阅读需求,为市民提供参考咨询及下载等服务,使县级图书馆焕发勃勃生机。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图书馆利用“三下乡”活动时机,积极开展“移动图书馆.阅读轻骑兵”进乡村活动。为了方便村民们随时随地登录图书馆阅读图书,工作人员通过展架、宣传资料上的二维码供村民们扫描登录,并且帮助村民通过登录图书馆微信平台及手机网站进一步了解图书馆的服务功能。[6]
3.8建立区域图书馆联盟
图书馆联盟是指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以若干图书馆为主体,联合相关的信息资源系统,根据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工作程序,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结构,执行一项或多项合作功能的联合体[7]。县级图书馆要走出困境,建立区域图书馆联盟是其进行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其发展水平也体现信息资源利用的能力。通过加大馆际间的合作,树立资源共享的理念,以省、市图书馆为依托,依托大馆的资源和先进技术,建立地区图书馆联盟,走联合发展的道路。省市图书馆对区域内的县级图书馆要加强指导和扶持,加强区域内图书馆资源整合,建立起跨地区、跨行业的图书馆联盟,尽快实现文献的通借通还,并以此为契机,提升县级图书馆的数字化水平,提高县级图书馆整体服务能力,形成便捷高效的共享平台,争取早日实现资源共享。
图书馆作为“生长着的有机体”,如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发挥其知识保存、传播和文化传承的功能,培育新的生长点,成为新时期县级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议题。
参考文献:
[1]人民网.“互联网+”首现政府工作报告将对我国产生深远影响[EB/OL].[2015-03-06].http://finance.people.com. cn/n/2015/0306/c394090-26651519.html.
[2]人民网.出租车行业努力改革吧[EB/OL].[2015-02-15]. http://finance.people.com.cn/stock/n/2015/0215/c67815-26569705.html.
[3]孙建华,张菊.县区图书馆主页建设整体架构方案[J].图书馆学刊,2014(2):118.
[4]孙建华,董永飞.县区图书馆服务创新刍议[J].图书馆学刊,2016(4):106-107.
[5]张会田.基于案例的数字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模式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3):77-81.
[6]王希样.兴安区图书馆:全民阅读进乡村[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2):112.
[7]胡立耘.图书馆联盟简论[J].图书馆,2003(5):5-8.
张静女,1969年生。本科学历,馆员。
[分类号]G250.76
收稿日期:(2016-05-02;责编:徐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