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富军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类专业为例
陈富军
(黄淮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河南驻马店 463000)
创新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系统工程,从人才选拔、培养过程到评价体系都需要不断革新,其中人才培养过程方面的创新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紧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建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动态调整机制,构建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开放型教育教学体系,持续推进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式、实践实训与实验等教学一体化改革,为社会提供具有较强岗位适应能力和应用特色的高素质人才。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实践;产教融合;一体化教学改革
随着国家持续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阶段性跨越。“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快速建设和发展一大批合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成为教育界以及社会各领域的共识[1–2]。由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国内起步较晚,地方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转型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层次差异过大所导致的办学定位不准、培养目标不明确、办学模式同质化严重等现象突出[3–4]。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模糊认知以及高等教育评估体系滞后于社会发展等诸多不利因素,最终导致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出现严重脱节[5]。因此,积极探索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得尤其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以来,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启动实施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院综合改革等重大工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6–8]。但也必须看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不够仍然是制约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比如,以传统精英教育模式办学的老牌省属高校盲目向研究型大学靠拢,新建本科院校盲目向技能型高等专科院校靠拢,机械地套用“精英模式”或“技能模式”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最终导致这些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困难和困惑。为避免由于转型发展而出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真正理解和领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内涵是地方本科院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目前我国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可分为以通识教育为主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类型。显然,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别于其他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它需要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从培养模式上讲,人才培养的内涵应该包括“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两方面的内容[9]。
(一)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明确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即明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目前我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尚处于快速发展期,学者们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还处于探索与逐步完善阶段。综合前期研究成果,大多数学者认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社会需求的行业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社会性、行业性和应用性三个特点。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将应用型人才进一步细分为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三类,或从培养层次上把应用型人才分为创新应用型、知识应用型、技术应用型三类,都是十分必要的。”[10]这些研究为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和探索上,很多高校都提出了可行的方案。例如,黄淮学院为实现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提出了“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就业能称职”应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最基本要求,也就是说,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都应该具备基本的工作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它要求学生不但要学会生存和懂得生活,真正掌握并具有承担一项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更要有所专长。“就业能称职”的人才属于“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基础层次。“创业有能力”是针对一些综合素质较高、有闯劲、敢做事的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为这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搭建更高的平台,提供更好的环境,着力培养其创业能力。“创业有能力”的人才属于“创新应用型”人才。“深造有基础”是针对一些喜欢钻研和学术研究的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深造有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着力打造学生的专业学科基础,提升学生的基本科研能力。一个本科毕业生无论是选择就业、创业还是继续深造,都存在一个事业或专业发展的问题。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将所有学生“发展有后劲”作为人才培养的更高目标,这也是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明显区别。实现“发展有后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保证学生受到良好的工程、技术和技能专业教育,也要让学生扎实掌握数学、英语、人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可见,“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既关注了整体也兼顾了个体,既立足于眼前又着眼于未来,既有高度又有梯度和层次,它包含了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内涵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是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概括和深度总结,也是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方向的准确定位和精辟阐释。
(二)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如何培养人”
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培养途径、评价标准及其保障措施[11]。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不同于学术型人才培养和高职高专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它强调发展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强调针对某一行业领域并立足于未来。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实践实训与实验教学等方面都存在着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问题,比如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程内容体系相对封闭,教学方式不够灵活,缺乏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材,实践实训与实验教学内容陈旧且同现实脱节,等等。为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构建上,不能过分强调知识的理论性和系统完整性,而应以“就业能称职”为导向。在教学方式上,与传统学术型导向的课堂讲授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任务式教学、现场教学和项目式教学等实践型教学方式方法更有利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
综上,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紧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既要在顶层设计上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又要建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及其动态调整机制,以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
这里以黄淮学院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类专业为例,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针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材建设、实践实训与实验教学等教学环节,探索如何构建一体化、开放式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实践和实训体系,以期为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提供参考。
(一) 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现有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大多继承或沿袭了以知识系统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过分强调基础课、专业课的比例,理论性导向课程设置偏多,实践、实训类课程明显偏少。根据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在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践、实训类课程的学时数一般不低于总学时数的40%。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适当加大实践、实训类课程的比例,优化实践、实训类课程的结构,构建以能力素养为取向的开放型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与毕业生从业能力相对接,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职业标准相对接,突出体现和增强课程体系的应用性、职业性与时代性。
(二) 教材建设
目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适应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材还比较匮乏。尽管一些高校在编写应用型本科教材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可借鉴的经验有限,导致新编写的教材存在着内容不系统、结构不完善、创新性不强等问题。不改革教材和教学内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教学就不会有质的变化,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就无从谈起,因此加快应用型本科高校教材建设势在必行。转型发展中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应鼓励教师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专业特点,从特色应用型课程建设出发,编写与行业对接的开放性应用型本科课程教材,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从形式到内容的质的变化,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和工程应用能力。
(三) 课程教学
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课堂讲授多且满堂灌现象比较严重,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教学的机会少、兴趣低,教师跟踪学科发展前沿开展教学的动力不足。课程教学改革应以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的双向主体性为目标,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同时,教师应加强专业学习,跟踪学科发展前沿,及时将最新学科理论与技术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每门课程的性质不同,采用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也不应完全相同。对于基础课程,比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理论讲授仍然是重点,但工程型验证性实验不可或缺。工程型验证性实验能够培养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也能够促使学生掌握MATLAB等工程软件的应用技巧与方法。对于专业基础课,比如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等课程,传统的理论教学和验证性实验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授课教师必须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内涵、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性质,将传统的理论教学与项目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弱化验证性实验,强化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教学活动和建设中来。对于限选专业课程和任选专业课程,比如单片机、嵌入式系统、传感器技术、PLC、FPGA等更加偏重于应用的课程,宜采用现场教学、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教学方式。这些方式的教学能有效促使教师和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进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交流与沟通,真正体现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的双向主体性。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有利于激活师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责任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积极探索和采用新的实践型教学方式,更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规律和应用型本科的特色,更能全面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真正内涵,更能突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亮点。
(四) 实践、实训与实验课教学
在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类专业的实践、实训与实验课教学上,现有的实验设备大都是箱式模块化器材,学生仅须联结有限的导线,即可快捷地看到演示结果,得到实验数据。这虽然有助于学生理解一些理论和概念,但过多的黑匣子式验证性实验教学,不但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还会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严重影响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甚至会使一些学生产生应付了事的心理。因此,过于强调“动脑不动手”的验证性实践、实训与实验教学模式,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是不相适应的。
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类专业来讲,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而优化和完善实践、实训与实验教学,开展该类课程的多样化、项目化、实战化教学,是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类专业教师应精心自主设计部分核心专业课程的实践、实训与实验项目,并形成体系,使每一个学科专业有3~5门特色实践、实训与实验课程,并力争做到“单科有特色,综合成体系”,真正改变以往单纯借助模块化实验器材开展的验证性实验教学,让学生多做一些实战性项目。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产品、工程的开发都需要工程师亲自动手解决许多细节性问题,而这些细节性问题也带来工程师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经验的积累和沉淀。另外,实战性项目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也有助于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能有效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此外,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类专业在构建完善的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的同时,还应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实践、社会实践、技术实践以及生产实训等环节的教学工作,突出和增强应用教学环节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作用,努力实现理论教学与工程、技术、技能教学之间的有机结合。
(五) 校企合作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要与社会和市场接轨,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和支持。因此,校企合作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也是近年来很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然而,正如很多一线教育工作者指出的那样,和职业教育开展较早的欧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处于较低层次的校企合作阶段,还没有达到产教深度融合的理想状态。这主要体现在合作对象的选择上定位不准,合作模式单一,合作内容不深入,经费无保障,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滞后,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估体系缺位,等等[12]。为了实现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除健全体制、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外,高校要在创新合作模式和深化合作内容上下功夫。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坚持协作育人培养模式,积极征求企业(行业)专家的意见,科学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组建校企联合教学团队,构建开放型课程体系,开发优质应用型本科课程,共建应用创新平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科研与教学的互动、培养与需求的对接,通过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和合作共赢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使大学生获取生存、生活的技能,以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是高等院校对学生和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是新时期社会赋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使命。通过构建开放型、一体化课程体系,加强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强化实践、实训与实验的实战性,创新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内容,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举措。
[1] 詹小颖,姚高华,卢振坤.新常态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高教学刊,2016(2):8―11.
[2] 薛玉香,王占仁.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149―153.
[3] 张昌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战略定位[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5):7―9.
[4] 陈小虎,杨祥.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7―22.
[5] 陈小虎.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发展中的十个困惑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4(7):11―20.
[6] 曾玲晖,张翀,卢应梅,等.基于卓越教学视角的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19―23.
[7] 吴功德,王晓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J].教育教学论坛,2016(1):88―89.
[8] 张永春,蔡玉峰.地方本科院校主体性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6):10―11.
[9] 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10] 王冰,陈兆金.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基本问题探讨[J].天中学刊,2014(6):117―122.
[11] 陈新民.应用型本科的课程改革: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1(7):27―30.
[12] 曹丹.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困惑与思考[J].天中学刊,2015(1):133―138.
〔责任编辑 张继金〕
2016-08-02
陈富军(1982―),男,河南太康人,讲师,博士。
G642.0
A
1006−5261(2016)06−01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