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毛泽东军事思想对《老子》兵学思想的汲取

2016-02-13 15:45时贤
天中学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革命战争用兵兵学

时贤



浅析毛泽东军事思想对《老子》兵学思想的汲取

时贤

(华东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老子》不仅蕴含深厚的哲学思想、深刻的人生哲理,还包含丰富的兵学思想,对以后军事家的影响不容忽视。毛泽东军事思想汲取了《老子》等优秀古典文化的精髓,同时在革命战争实践中加以升华和发展,找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出路,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

《老子》;毛泽东军事思想;《论持久战》

毛泽东熟读兵书,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军事思想。随着中国革命战争的不断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毛泽东军事思想不仅传遍了大江南北,更走向了世界,它不仅被各国军事学家所研究,而且被中外学术界从各个角度广泛研究,经久不衰。正因如此,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学术成果可谓汗牛充栋,数不胜数。笔者出于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崇拜和对《老子》思想的喜爱,抱着学习的态度,在研读毛泽东军事著作和《老子》的基础上,不避浅显,试图对二者作比较研究,探讨《老子》这部伟大著作所蕴藏的军事思想以及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何种程度上对其进行了借鉴与吸收。

一、《老子》与毛泽东军事思想

《老子》又称《五千言》《老子五千言》《道德经》等,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之前的一部著作,为当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深入研读《老子》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它不仅蕴含深厚的哲学思想、深刻的人生哲理,而且还包含丰富的军事兵学思想。早在唐朝,军事政治家王真曾著书倡言:“《老子》五千之言,八十一章,所言无不关乎兵法。”[1]341其言未免有意借助《老子》阐述自己的军事观点,有夸大之嫌,但不可否认,《老子》一书博大精深,其论多涉及军事领域,故后世往往借鉴其军事理论为今所用。《老子》注重以兵事阐明哲理,这是其论述的重要特色。可以说,正是在这种论述方法下,《老子》对后世的军事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它不仅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吸收了古今中外军事理论的精华,尤其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和反侵略战争、军队建设以及新中国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科学理论。青年时代的毛泽东非常喜爱翻读《老子》,还曾认为《老子》是一部兵书。在从事革命工作期间,他更是经常研读《老子》,并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结合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以及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实际情况,研究《老子》的军事兵学思想,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军事兵学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军事理论。《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军事理论的代表作,它是在抗日战争爆发10个月后写成的,不但正确总结了抗战以来的经验教训,为抗日战争指明了胜利的道路,而且完美地体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合理内核,是标志毛泽东军事思想系统形成理论体系的关键之作。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对战争的“起源”“性质”“军事战术思想”以及“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等问题进行了经典论述,毛泽东的这些论述与《老子》中“以奇用兵”等军事思想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笔者将在下文中以《论持久战》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典型蓝本,运用比较法,探讨毛泽东军事思想对《老子》兵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毛泽东对《老子》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 以弱胜强的军事战略指导思想

军事战略,就是领导者运用正确方法和策略达成战争目的的举措。军事战略的正确与否,在战争中能否得到恰当运用影响着战争胜败。一个正确、恰当的战略的运用能指导战争取得胜利,反之则导致战争失败。中国历史上不乏因战略正确而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是成功运用军事战略指导思想而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战争的发展史。自古弱肉强食,战争是强者的天下,强胜弱、刚克柔本是战争之常理,但《老子》一书中却写道:“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第七十八章),认为“兵强则灭”。《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在变化,处于不断地变动之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月满而溢,物极必反,“万物负阴而抱阳”(第四十二章),事物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这是老子“柔弱胜刚强”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础。老子的思想闪烁着朴素辩证法的光芒,指引着后人前行的方向。

《老子》通过诸多事例对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战略思想给予了充分论证。“人生之柔弱,其死坚强。万物草木生之柔脆,其死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老子》从人和自然界生存现象中归纳出一条普遍规律:新生的事物都是弱小的,但其符合事物发展方向,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具有生命力,最终会取代旧事物,变得强大起来,而后来居上。《老子》还以水为例,指出天下至柔者水也,而天下唯至柔者至坚,“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老子认为,弱者战胜强者需要顺应“天时”,合乎“地利”,注重“人和”,此外还要符合规律,符合“道”。他同时还认为,柔弱胜刚强是有过程的。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就是这个道理[2]24。

老子这种“柔弱胜刚强”的战略思想,其实是从“道”的自然特性衍生出来的,是老子以“道”为核心构建的哲学体系的应有之义。

《老子》中阐释的这些哲理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影响深远。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中国军队节节败退,许多怕死之辈,提出“战必亡”的“亡国论”。针对国内这种消极错误的论调,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给予深刻驳斥。他指出,抗日战争将是持久战,坚持全面的抗战路线,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必将获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毛泽东运用大量事实分析了抗日战争的持久性以及应当如何进行持久战,论证了为什么会有最后的胜利及怎样争取最后胜利等一系列问题。他指出,大而弱的中国会随着自己力量的增强而战胜小而强但力量不断下降的日本,我国的抗战将会经历三个阶段,并获得最后胜利。抗日战争三个阶段的划分,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老子》军事思想的影响,只是毛泽东在对《老子》思想吸收的同时有所扬弃,并结合了中国抗战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创造和发展。

(二) “后发制人”的基本战略方针

《老子》在以弱胜强的战略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战争中基本的战略方针——后发制人。《老子》明确阐释道:“‘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第六十九章)其意为,用兵的人说过,我不敢主动进攻,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步,而宁可后退一步。这就叫作虽然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可摆一样;虽然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虽然面临敌人,却像没有敌人可打一样;虽然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以执握一样。老子认为:“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第六十七章)“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第六十七章)其意为,我不敢当天下第一,所以才有成长的可能。老子把“不敢为天下先”看作他人生三件法宝中最重要的一件,并认为因为“不敢为天下先”而获得成功。故而得出结论:“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如果在战争中舍弃退守、防御,势必失败。这也充分地论证了在战争中指挥者知晓形势尽可能地运用后发制人的战略方针的重要性。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曾明确指出,军事运动应不可避免地为了进攻而防御,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正面而向侧面,为了直路而走弯路,还进一步指出,战略退却,是指劣势军队处在优势军队进攻面前,因为不能迅速地击破优势军队的进攻,为了保存军力,待机破敌,而采取的一个有计划的战略步骤。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战略理论,主张防御和进攻是战争中并重的战术,要适应战争的变化把进攻和防御巧妙地结合起来。他指出,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决战防御。消极防御,又叫专守防御、单纯防御。消极防御实际上是假防御,只有积极防御才是真防御,才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依据这一思想,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在战略上实行“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战役上实行“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进攻和防御是战争中基本的作战形式。战争的敌对双方为了自己的预期目的,依据战争的客观情况,不是以进攻克服对方的防御,就是以防御抗击对方的进攻,这两种作战形式的具体运用,贯穿于战争的始终。毛泽东论证了进攻和防御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军事观点,巧妙地结合抗日战争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具体的战略方针,为抗日战争发生阶段性转变提供了理论指导。

后发制人的战略方针,是弱国胜强国的法宝,毛泽东将这一策略发挥到了极致,对抗战取得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 “以奇用兵”的战术

《老子》中论述的另一个重要的战术是“用兵以奇”。所谓“用兵以奇”,是指在战争中机智灵活地运用恰当的战术方法。用兵之道,万千变化,“变”是“用兵以奇”这一战术的灵魂,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会获得胜利。在实际战争中,为达到“用兵以奇”的效果,用兵者要“图难于其易,为大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六十三章),也就是说,凡事,无论大小难易,必从细微处着手,不要忽视小节,只有把小事做好,一点一滴,水滴石穿,才能达成目的。

《论持久战》讲述的作战手法与《老子》的上述思想不谋而合。在书中,毛泽东对“以奇用兵”即所谓灵活性做出了详细的阐述:“灵活性是什么呢?就是具体地实现主动性于作战中的东西,就是灵活地使用兵力。灵活地使用兵力这件事,是战争指挥的中心任务,也是最不容易做好的。”[3]493抗战的胜利,需要战争的指挥官懂得机动灵活用兵。基于此,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战术,他认为要想做到克敌制胜,就需要善于掌握时机、地点、部队三个关节,“依据敌我部队、敌我地形的情况,及时地恰当地给以变换,是灵活性的指挥之重要任务”[3]494。如果在战争中能够掌握时机、地点、部队三个关节,不断地灵活运用,那么在战争中就会处于有利地位。

(四) 关于战争中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老子》的兵学思想还体现在它关于人的主体能动性对战争影响的分析。《老子》第六十八章写道:“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这段话的意思是,高明的勇士,不会莽撞行事;善于打仗的人,不会无故发怒;善于打败敌人的人,不会轻易地与敌方交战;知人善用的人,甘愿居于人之下。这里,《老子》实际论述了具有将帅之才的人需做到四点,一是不逞强;二是不激怒;三是不硬拼;四是谦虚团结人。

毛泽东总结并升华了这一思想,他提出:“要分胜负,还须加上主观的努力,这就是指导战争和实行战争,这就是战争中的自觉的能动性。”[3]478毛泽东要求战争的指挥官要拥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能适应战争的发展变化,并驾驭整个战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对战争指挥员的要求同老子提出的优秀将帅的四个要求十分相似。当然,毛泽东在对《老子》上述思想进行吸收的基础上,还作了进一步的改造和发展,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科学地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及其对战争双方的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

综上所述,从严格意义上说,《老子》虽然不算一部兵书,但其中的军事思想对后世军事家们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汲取了《老子》等优秀古典文化的精髓,同时在革命战争实践中加以升华和发展,找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出路,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老子》军事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在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仍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历史作用。

参考文献:

[1] 姜国柱.中国军事思想通史:先秦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2] 陈锦松.以强胜弱,以退为进——老子军事哲学思想探析[J].军事历史研究,2007(1).

[3] 毛泽东选集: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 叶厚隽〕

2016-04-19

时贤(1992―),女,河南新蔡人,硕士研究生。

A84

A

1006−5261(2016)06−0024−03

猜你喜欢
革命战争用兵兵学
兵学商用人物
——刘家文
兵学商用人物
——徐小林
革命战争年代的清华地下党员名单
“ 孙子兵学与建军之路征文”启事
缅怀革命战争时期我的几位好领导
施琅用兵的特点
革命战争时期我军良好的官兵关系
曹操地下用兵
“兵学泰斗”——蒋百里
光辉的用兵实践 高超的指挥艺术——学习《贺龙用兵》一书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