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 金洁
面向产业转型升级的企业人才开发路径
——以宁波市为例
张骞 金洁
以人才开发支撑和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人才支撑和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是科学开发人才,发挥特色产业比较优势,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带旺产业。例如,德国的汽车产业、瑞士的钟表制造业,既是传统产业,也是朝阳产业,但无疑是全球一流的强势产业,而企业人才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各地产业选择雷同、求新、求大现象突出,缺乏因地制宜的个性,都与企业人才配置有关。面对新常态、新要求、新任务,如何通过因地制宜地优化企业人才开发路径来支撑和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无疑是一项亟待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
自2007年宁波市率先提出实施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以来,信息政策引导体系、平台载体支撑体系、人才市场配置体系、公共服务推进体系日趋成熟,人才优先向企业流动、开发投入优先向企业倾斜、创新载体优先在企业聚集、科技成果优先在企业转化的良好格局基本形成。截至2015年9月,宁波市人才总量达173.9万人,比2011年底增长59.4%,企业人才占总人才的90%以上,以年薪资助的形式支持企业引进“海外工程师”1066人。引进的大学生中,93%流向企业;引进的硕士以上学位人才,53%流向企业;引进职称技能人才中,95%流向企业。但当前的企业人才开发实践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要还不能完全适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企业人才开发主体意识还不强。宁波市20万家左右民营中小企业,大部分属于加工制造企业和贴牌生产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重物轻人”粗放式经营模式相当普遍。企业人才开发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比如深圳企业人才开发已做到“四个90%”,即90%的创新人才集聚于企业、90%的人才经费投入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设立于企业、90%的创新成果产生于企业。
——人才中介市场配置能力水平偏低。宁波人才中介市场虽有一定规模,但行业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较低,业务范围同质化、服务低端化现象明显,本土中介机构与国内外知名人才中介机构的合作交流、高端人才中介项目合作开发进展缓慢。科技中介市场体系尚不健全,企业急需的科技创新人才柔性服务等缺乏中介市场支撑,创新人才和创新科技项目供需对接的市场机制急需完善和拓展。
——人才培养质量总体水平不高。以高校为主的人才培养标准和模式单一,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的人才培养体系各自为阵,急需探索实践“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合力式”培养、人才+项目的“实践式”培养、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衔接式”培养、国内培训和国际交流相结合的“开放式”培养、研究生企业院校的“双导师”培养等模式。
——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相对滞后。转型升级中紧缺人才开发的信息、政策、市场配置缺乏系统性、针对性,资源共享水平较低,综合利用率不高。虽然从2007年开始每年发布《宁波人才紧缺指数报告》,但事实上各地和行业还缺乏面向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个性化的预测预判机制,服务企业柔性引才引智的理念和方法有待新突破。
——人才政策实际效果不明显。各地现行的人才政策普适性有余,创新不足,造成有限的政府财力资源没有用在“刀刃”上,“四量拨千斤”的示范效用发挥不足。企业创新人才的管理机制不完善,使用机制导向不科学,急需导入国际化人力资源开发的理念和方法。
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需要多种要素参与和推动的系统工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最活跃的因素。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不仅能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而且将引领和主导未来产业格局。当前产业转型升级正面临着新的人才瓶颈,企业人才开发需有新作为。2015年10月,宁波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联合发布了第九轮宁波人才紧缺指数①人才综合紧缺指数分为三个层次:“非常紧缺(0.6-0.7)”、“相当紧缺 [0.5-0.6)”和“比较紧缺(0.4-0.5)”,历年跟踪统计结果表明,各领域人才紧缺程度需要保持一种均衡,产业综合紧缺程度位于0.5左右较为理想,指数过高说明该产业人才需求旺盛,市场供应不足,过低则说明产业发展乏力,人才需求不足。报告,调研表明,宁波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企业人才总体紧缺。
从重点领域人才分布来看,宁波人才紧缺程度稳中有降。重点领域人才紧缺状况整体稳定,紧缺程度有所缓解,未出现人才综合紧缺指数在“非常紧缺(0.6-0.7)”区间的产业;综合紧缺指数在“比较紧缺(0.4-0.5)”区间的有医疗卫生及体育、现代农业、会展与旅游、纺织服装、现代物流、海洋高技术、大宗商品交易等7个领域,占总量的29.2%;其余18个领域综合紧缺指数均在“相当紧缺(0.5-0.6)”区间,占重点领域总量的70.5%,其中,综合紧缺指数最高的为机械制造与模具(0.5878)。
从具体特征来看,宁波紧缺人才需求由数量向质量转变趋势明显。在“两化融合”、“机器换人”等政策及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带动下,各领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人才数量紧缺指数持续下降,人才质量紧缺和发展紧缺指数持续走高。13个领域人才培养紧缺指数超过0.55,领军拔尖人才、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和实用性高技能人才的本地培养不足,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重点岗位分布来看,紧缺人才领域分布广泛。属于红色预警的“极度紧缺”(0.9000)岗位有制程/工艺工程师(机械制造及模具、新材料、电工电器、化工等)、电商运营总监/经理(电子商务)、一级建造师(建筑与工程)、环保项目高级工程师(节能环保)、材料工程师(新材料)、生物化学研发工程师(生命健康)、移动端软件工程师(电子信息)、影视后期制作(文化创意)等8个;属于橙色预警的“非常紧缺”(0.8,0.9)岗位有设备工程师(化工)、电子工程师(电子信息)、美工设计(电子商务)、供应商质量管理(汽车及零部件)、品质经理/主管(纺织服装)、无人机研发工程师(新装备制造)等31个;属于黄色预警的“相当紧缺”(0.7,0.8)岗位有高级质量工程师(生命健康)等73个;“比较紧缺”(0.5,0.7)的岗位有242个。
研究制订(修订)重点产业人才开发政策。以重点产业布局为指针,结合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尽快形成以领军和拔尖人才、科技创业创新人才、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政策为核心的人才开发政策体系,切实发挥它们在企业人才开发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要重点对照宁波市工业“5+5”、服务业“6+4”产业发展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结合不同产业人才的成长规律,围绕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内容,由政府、企业、专家三方共同参与编制差别化、针对性强的专项企业人才开发规划,逐步形成与《宁波市“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配套的产业人才开发规划体系。
研究制订民营中小企业人才开发政策。实施鼓励柔性引才引智和打造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的导向政策。以降低企业引才用才成本为出发点,以财政资助的政策导向鼓励企业采取柔性为主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智力技术项目。落实好已出台的柔性引进“海外工程师”等国外智力技术合作项目政策,加快制订实施柔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内高层次人才政策。制订国外引才引智基地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培训机构和与产业结构匹配的重点培训项目,创新外国专家居留政策、技术移民政策、加快国际化港口城市人才生存和成长环境政策。鼓励企业面向研发设计人才、高级技能人才推行股权期权激励,提高企业人才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活力。
总结人才特区试点经验,营造差别化的人才发展环境。总结宁波国家高新区、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展“人才特区”试点有效做法,因地制宜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和项目;实施高层次人才创业扶持政策,对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在人才特区内创办企业的提供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支持;鼓励科技创新人才在人才特区内开展科研项目转化研究攻关,鼓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高校兼职;探索技术移民及外国专家居留政策创新,对需多次临时出入境的外国专家,为其办理2至5年有效期的外国人居留许可或多次往返签证;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薪酬定价、信息交互机制,推进人才与资本、技术、产权等国际要素市场的融合和对接。
探索推进市与县(市)区、部门共建块状经济和优势产业人才高地。积极发挥各级政府的政策、区位、资源的集合优势,努力形成有鲜明特色、比较优势、与块状经济紧密结合的行业产业人才高地。特别是要发挥好宁波国家高新区、宁波杭州湾新区“人才特区”的政策优势,积极争取国内外相关的高校、科研机构与各县(市)区及市级相关部门共建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以构建行业产业国际化人才高地,推动建设宁波区域性国际化创新人才高地。
加快构建企业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和市场服务体系。建立市县(市、区)联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人才服务网络体系,积极为企业提供各类公共人事人才服务产品(项目),不断提升人才公共服务的能级水平。积极培育扶持一批有企业基础的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行业组织的发展,引导支持行业协会、社团组织为企业提供高品质的专业化服务。大力发展高端人才中介服务产业。通过政府财政扶持与引导,大力培育扶持人才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形成分层分类、便捷高效的人才中介机构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人才中介机构市场化配置人才资源的能力。加强对人才中介组织市场化运作机制与市场行为的引导、规范和监管。
作者单位:张骞,宁波市人社局;金洁,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