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强化信仰教育的理念与途径

2016-02-13 14:52刘建伟
天中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理论课信仰马克思主义

刘建伟,戚 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 7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强化信仰教育的理念与途径

刘建伟,戚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 71)

目前,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不容乐观,现实要求高校必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具体而言,应针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确立体现个体利益、注重社会实践、突出隐性教育的信仰教育理念,构建多模块互相支撑的信仰教育途径,包括科学阐释信仰知识的教师主导讲授模块、培养信仰情感与信仰意志的学生主体多元参与模块、积极引导信仰行为的实践教学模块等。

思想政治理论;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信仰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是信仰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要载体,承担着立德树人、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增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增强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的重要使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目标,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信仰教育与教学内容、教学艺术有机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在思想上实现由理论认同向情感认同进而向坚定信仰的转化。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强化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信仰,它不仅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动力。然而,目前存在的困境是,一方面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不容乐观,另一方面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弱化,需求和供给的不对称使得强化大学生信仰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信仰,是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力量源泉

马克思主义可以从理论体系、意识形态和科学信仰三个层面来理解[2]。信仰马克思主义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极度信服和尊崇,并以之作为行动准则。具体讲,它表现为具有递进关系的四个方面:其一,在认知方面,熟悉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体系,理解其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其二,在情感方面,愿意并希望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指导,并将共产主义作为最高价值理想和终极目标;其三,在意志方面,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与服膺内化为具有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持续性的主观意识和心理诉求;其四,在行为方面,将马克思主义信仰认知、情感、意志外化为行为习惯和行为准则。

区别于宗教信仰等一般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科学性、崇高性和实践性特点,兼有道德信仰和政治信仰、个体信仰和群体信仰的特征,是科学与信仰、价值与真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它体现了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精神支柱,是推动无产阶级事业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最具有影响力、最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信仰,是在人们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信仰。作为社会层面的共同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凝聚人心、达成共识、传播正能量、构筑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作为个体层面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是社会成员道德自律、拼搏前进的精神依托和心灵归宿。

(二) 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不容乐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大学生普遍追求个性、崇尚自由、喜欢新潮,这有利于社会在求新求变中进步,然而实用理性的过度张扬与非理性思潮的泛起也干扰、腐蚀了他们对崇高信仰的追求,使得其信仰选择呈现功利性、易变性特征。另外,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上马克思主义“失败了”“过时了”“没用了”等论调时有出现,这也使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受到削弱,面临边缘化、世俗化的危险,而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受基于信息不完全的感性实证认知方式的影响,很难对信仰做出科学选择。

为了调查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我们在陕西省 6所高校大三学生中发放调查问卷 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155份,有效率为96.25%。回收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仅有68.74%的调查对象在个人信仰项目上选择的是马克思主义。问卷还将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程度分为五个层次,结果在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调查对象中,选择“非常坚定”“坚定”“一般”“不太坚定”“不坚定”的分别占18.01%、29.85%、34.89%、9.45%和 7.80%,这表明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调查对象中,信仰坚定的不足50%。此外,在中西对比特别是在与发达国家的对比中,很多青年学生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社会政治心理发生变化,盲目崇奉自由主义及其制度安排。对于“西方自由、民主、人权是普世价值”这一观点,49.87%的调查对象选择赞同和基本赞同,32.81%的调查对象不置可否,仅有17.32%的调查对象持不赞成态度。在赞同这一观点的调查对象中,党员、预备党员、共青团员和普通群众的比例分别为21.88%、20.66%、21.01%和 36.45%。这表明“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3]203等问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让人堪忧。

(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信仰教育被边缘化或脸谱化

信仰是知、情、意、行的合一,而知是前提和基础。正如有学者所说:“自己不知道马克思主义讲些什么道理,听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声音,心里没有底,就可能随声附和;当别人说马克思主义过时的时候,你不知道它有没有过时;当有人搬用西方当代的某些理论观点,说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你也分不清楚它是篡改马克思主义,还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些问题怎样解决?只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才能分清真假马克思主义。”[4]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学校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阵地,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让他们完整而非零碎、准确而非随意、实际而非空洞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指导价值。但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长期以来存在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性质和本质的把握,忽视或边缘化信仰教育,仅仅重视知识灌输和渗透,教学没有“灵魂”;二是缺乏教学艺术和方法,将信仰教育程式化、脸谱化,一味单向度地说教,教学没有“温度”。这两种倾向造成的后果是,学生要么沦为重复性记忆知识的“学匠”,要么成为心存厌恶或反感的“内心逃亡者”。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强化信仰教育的理念

“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信念将把我们引向何处,并不是某一党派的问题,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问题,是一个有着最重大意义的问题。”[5]11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中坚力量。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接受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政治觉悟和政治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进入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的信仰教育的使命没有变,但是面临的复杂环境和遭遇的各种挑战前所未有,如何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增强信仰教育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成为教师面对的重要课题。为了更好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强化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和把握以下三个基本理念:

(一) 以人为本,体现个体利益

信仰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既具有超越性,也具有现实性,人们从信仰认同到信仰确信并不是自然而然或主观臆想的,而是个体在自我成长过程中不断经验确证的结果。社会个体是否选择并忠诚于某一种信仰,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取决于该信仰对当下利益和未来愿景的满足程度。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6]103习近平也强调:“我们讲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有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也要有支撑这种精神和信仰的强大物质力量。”[7]信仰主体在与信仰客体的互动中不断感知信仰与利益需求、生活愿景的契合性,进而在反复比较、甄别、论证中相信某种信仰、崇奉某种信仰进而笃行某种信仰。信仰的这一特点要求在信仰教育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人为本,将个体的利益诉求贯穿于信仰教育全过程,体现信仰的现实利益关切。

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阐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对于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指导价值,也要阐释其对社会个体安身立命、追求幸福的现实生活价值。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有宏大叙述,也要关注个体的心理体验,注重描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生活和行为变化,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对大学生当下和未来预期的满足,使他们深刻体会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个人的影响,进而促使他们将个人的成长历程与祖国的命运、人民的期盼紧密结合。这样,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就不再是枯燥乏味和冰冷的知识,而是“充满人的意志、感情和愿望的转变为信仰的知识”[8]270-271。

(二) 注重实践,强化内心认同

弗洛姆曾经指出:“自由和民主的思想,如果不是以个人的生产性体验为基础,而是由强迫个人相信这些思想的党派或国家所提出,那么,它们除了堕落为非理性信仰之外,就什么都不是了。”[9]193马克思主义认为真正的信仰不是心灵的自发需要,而是源于社会生活中的实践体验。因此,信仰教育不应从本本出发,概念化、抽象性地谈信仰,而应将信仰主体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使他们通过自身的感悟、体验最终升华对信仰的认识,提高践行信仰的自觉性。

恩格斯在《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一文中提出了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三个途径,其中就包括实践的途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为了发挥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信仰的作用,教师需要掌握两点:其一,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握理论的现实问题指向和理论的实践指导价值,集中阐释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践成就,突出其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证实”价值,以及对各种污蔑马克思主义言辞的“证伪”价值;其二,发挥社会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作用,通过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让他们在参观访问和亲身实践中感受在党的领导下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难历程以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体会共产主义理想对国家解放和建设、个人成长和幸福的指引作用。

(三) 创新方法,突出隐性教育

“信仰教育是教育者有组织地通过种种途径和方式将特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论化、系统化地传输给受教育对象的实践活动,是构建人的精神家园的教育活动。”[10]信仰教育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互动关系,而这种互动关系取决于教育方式和方法是否有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些教师片面地将信仰教育的正义性理解为信仰教育的刚性,强化政治性灌输而忽略学理性阐释,注重显性教育手段的使用而轻视隐性教育方法的运用,这种意识形态化、刻板化的信仰教育,容易导致学生信仰随信者众而智信者少,无法起到信仰教育的真正作用。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改变过去单向度一味说教的做法,基于互相尊重和相互分享原则强化与学生的对话与交流,不断提高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性甄别、辨识各种社会思潮的能力,以及筛选、加工和整合各类信息的能力,最终通过隐性教育方式,让学生在自我张扬中坚定理想、积淀品格,形成稳定的信仰心理意识和心理结构。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强化信仰教育的途径

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的要求,可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分成三大模块,即课堂教学的教师主导讲授、学生主体多元参与两大模块和社会实践教学模块,以此强化信仰教育。

(一) 科学阐释信仰知识的教师主导讲授模块

“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11]636要将分散的社会个体的意志转变为统一的国家意志,必须强化信仰教育,而信仰教育的基础是知识教育。为了增进大学生对信仰知识的了解、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高度统一,有详略、有主次、有难易地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优秀理论和实践品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精神实质,深刻回答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怎样选择了改革开放。教师还要通过课堂主导讲授,彰显理论的魅力和价值,让学生“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1]。

另外,实现理论知识传授向信仰知识传授的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其一,坚持理论的逻辑、生活的逻辑和人的发展的逻辑的统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是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传声筒,不应脱离社会现实特别是社会生活和人民需要讲理论,以免让学生感觉自己是理论之外的“他者”,内心产生距离感和陌生感;教师应该注重理论讲授的时代化、生活化,突出理论的人本关切,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与个人的生活、成长历程结合起来,既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过程,也说明人民幸福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终极价值取向,且二者相互印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理论产生亲切感,愿意将个人的成长成才融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中,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实现青年梦,在生活的体验和当下或未来利益的满足中确立自己的信仰。

其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各种错误思潮做斗争。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社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随之发生变化。信仰的争夺是你退我进的博弈关系,面对多元的社会文化思潮,我们要做的不是用其他信仰来替代马克思主义,而是以恰当的方式、有效的途径来重塑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意识形态终结论”“淡化意识形态论”“普世价值”等论断,以及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思潮,教师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对一些新观点、新思想“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衡量一下,并通过实践加以检验,看他们是不是正确,站得住站不住”[12]337。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深入辨析各种论断和思潮的起源、主要观点及政治目的,批判否定和放弃马克思主义的一切言行,在比较、鉴别、论争中,帮助学生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不应把学术探讨中出现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而上纲上线,也不应把政治倾向性问题当作一般的学术问题而放任自流。

(二) 培养信仰情感、信仰意志的学生主体多元参与模块

认同信仰知识仅仅是社会个体选择某种信仰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认知认同不仅要体现在理性认知上,也要反映在情感认同上,真理的力量加上道义的力量,才能行之久远。”[13]要将信仰知识转化为信仰行为,还需要培养信仰情感、锻炼信仰意志。信仰情感和信仰意志,是链接信仰知识和信仰行为的中间环节,是信仰主体对信仰的精神体验、情绪感受和心理反应,表现为对某种信仰的赞成、喜欢或肯定的态度,它决定着社会个体是否选择某种信仰并保持其持久性、稳定性。信仰知识强调信仰的科学性,信仰情感、信仰意志则强调信仰的价值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只有融入信仰主体的心理意识和思维结构,才能转化为信仰。

袁贵仁在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全体学员座谈时指出:“能不能把课讲好,把道理讲清、讲深、讲透,讲到学生心坎里去,让学生信服,改革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改革教学方法,最重要的是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14]尊重和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信服、尊崇马克思主义,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认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要求,而学生主体多元参与教学模块则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课堂学生主体多元参与模块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专门拿出一定课时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重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在该教学模块中,应搭建学生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平台,通过组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演讲比赛、情景模拟等,让学生在民主讨论、平等交流中不知不觉地增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比如,教师可以在课程每一章或者每一专题的讲授中,拿出1~2个容易引起大学生认识混乱或者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让他们自己查阅资料、整理文献、形成观点并阐释出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立意高远、见解深刻、言之有理的观点,同时注意发现偏执、容易走入极端的认识并及时给以纠正,在此基础上通过总结学生的发言,让学生在辨别中得到充分提高。在整个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积极参与、自我表达、自我评判,同时要注意发挥教师在问题设计、过程掌控和总结提升方面的主导作用,旨在以寓教于乐、春风化雨、循循善诱的方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通过该教学模块,能够让学生分辨理性与非理性、科学与非科学、崇高与邪恶、信仰与盲从,从而理智地选择信仰。

(三) 积极引导信仰行为的实践教学模块

将信仰情感、信仰意志最终转化为信仰行为并固化下来,是信仰教育的最终目标。“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关键在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与信心,最终也要靠发展。”[15]123要让大学生选择马克思主义并坚定理想信念,必须让他们参与到社会实践中,通过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感、所思,深刻体会我国旗帜、道路和制度的科学性,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其他功利化、世俗化、宿命论信仰的不同,最终相信、选择和践行马克思主义。

社会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大学生深入了解党史国情、锻炼毅力品格、增强理想信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列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并将“深入开展社会实践”作为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有效途径。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要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课时,提供必要经费”[3]216。这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提供了基本遵循。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十分丰富,如让大学生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开展社会调研活动,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增强使命感;组织大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成就展览馆等,了解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奋斗史与创业史,增强自豪感;让大学生担当区域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大学文化建设的志愿者,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增强幸福感;通过组织科技竞赛、科技服务等活动,让大学生感受学以致用、报效国家的意义,增强责任感。总之,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能够让大学生把正确的信仰认知、自觉的信仰养成与积极的信仰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体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与价值,增强实践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信心。

[1]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4.

[2] 刘建伟.作为信仰的马克思主义[J].求实,2013(9).

[3]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 陈奎元.信仰马克思主义,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4).

[5] [英]哈耶克.通向奴役的道路[M].滕维藻,朱宗凤,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N].人民日报,2014-01-01.

[8] [苏]柯普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导论[M].马迅,章云,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

[9] [美]埃·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孙依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

[10] 杨华,郑卫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及缘起[J].浙江社会科学,2011(9).

[11] 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2] 江泽民文选: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3] 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党建,2014(2).

[14] 袁贵仁.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6).

[15]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张继金〕

G641

A

1006-5261(2016)04-0140-05

2015-05-27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SGH13069);西安市社科规划基金重点项目(15F14)

刘建伟(1978—),男,山东日照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理论课信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铁的信仰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