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媒体发展之变与不变

2016-02-13 13:57周学颖
中国传媒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传播者传统媒体受众

■文/肖 捷 周学颖

新时代下媒体发展之变与不变

■文/肖捷周学颖

我们通常会把媒体分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媒体指的是电视、广播、报纸、周刊(杂志)、户外广告等媒体形式。而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提出,所谓新媒体或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20 世纪后期在世界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的背景下,在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的、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

媒体传播;新媒体;发展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再到全媒体的融合,媒体一直在变化发展之中,而且这种变化还一直在进行中,有时候变化之快会让人措手不及。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媒体这些年都经历了哪些变化,同时挖掘一下又有什么是媒体一直坚守和持续不变的因素。

1.媒体传播者进入了新的时代

媒体的传播者,不再局限于媒体机构或组织,而是随着媒体传播手段的变化,进入了媒体机构、组织与“自媒体”并行的时代。那么什么是“自媒体”呢?自媒体(外文名: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

除了传统媒体机构、个人自媒体之外,每一个商家本身也是一个媒体传播者,过去企业出企业内刊,现在企业自己做网站、自己经营订阅号,他们利用自身的平台传播信息和推广自身产品和品牌,在自身的专业领域也发挥着媒体的作用,可以这样说,企业(商家)自己经营的“媒体”也是一种有组织行为的“自媒体”。当然,很多个人自媒体已经发展到了由团队去运作,例如“逻辑思维”等看似是一个个人自媒体平台,但其实也是一个团队在经营和运作,基本属于组织性“自媒体”。

由此可见,媒体的传播者更加丰富,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确切地说,现在的媒体是一个更为广义的概念,或者说“媒体”这个概念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究其定义凡是“传播信息的媒介”都属于媒体,它既可以是专业的媒体机构(组织),也可以是商家(产品或品牌经营型组织),还可以是某个人。

2.媒体传播有了全新的传播特征

2.1媒体的传播手段越来越丰富

传统媒体主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周刊(杂志)、户外广告等手段来实现。而新媒体更多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手段来实现的,传播者可以用电脑、手机、平板设备等多种手段进行信息发布,受众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多种手段接受多媒体信息,客户端日益丰富和多样化,这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微信和各种手机APP,是受众使用率最高的信息接收方式。

2.2信息传播的互动性

各种新闻及专业信息经传播与发布之后,所有的用户都有机会参与进去,并且能发表自己的评论。受众能够强烈地体会到一种参与感,主动性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信息的互动性也使得受众实现被动到主动的改变。 相反,受众的参与与回馈,又会让传播者更加了解受众的需求从而调整信息和内容的方向和重点。因此这种互动的传播不但可以让受众发声,同时对内容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2.3信息传播的即时、全时性

从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方面来说,新媒体信息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定时传播的规律,表现出即时、全时的特征,信息随时都可以发布,而且不受空间限制。

2.4传播内容的丰富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不仅支持用户传播文字、图片,还支持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更为丰富,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化成为一种趋势。

2.5传播内容的碎片化

由于新媒体,尤其是微博、微信的特殊性,所发布内容大多为碎片化内容,也可以叫作 “微内容”,并非系统化的内容,很多内容只是零碎地堆砌在一起,而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这也是新媒体内容的一个弊端。

2.6传播行为的个性化

博客、播客等新的传播方式,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生活、传播自己关注的信息。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等完全由每个人自己做主。个性化的传播方式一方面让众人体会着发布信息、影响他人的快感,同时也带来了个人隐私泛滥、内容良莠不齐的弊端。

3.传播关系产生了质的变化

新媒体的产生催生了新的传播关系。传统媒体的传播关系以单向传播为主,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陈,专业媒体掌握着更丰富的信息(内容资源)或者有能力生产更专业的信息(内容),而这些对于读者而言靠自身是不容易获取的。例如一本期刊订阅或赠阅给读者,读者通过期刊这个渠道获得专业信息和内容,甚至是只能从某本期刊找到某种信息,信息资源是被垄断的。

而当代的传播关系大不相同,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越来越趋于平等,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因此传播关系趋向社交化、网络状的传播,这是一种以平等主体之间的互动、分享、交流为主要特点的传播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不存在哪一方是信息的前端和高端,而是主要体现为传播过程参与者作为平等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新的传播关系较以往也表现出更大的活力、更强的黏性。

比较微博和微信的发展路径,可以发现,微信的发展速度惊人,关键原因是它满足了朋友圈平等互动分享的社交需要,这种关系更适合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成员之间进行信息沟通。这种现象,不仅是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关系演变的结果。

这种传播关系具有如下新特征。

3.1社交性

微信的发展让受众之间的社交关系发挥到极致,它的微妙之处在于它将受众根据关系、兴趣、职业专业领域等因素分成了不同的群体,让受众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能够有序地进行关系维护。因为有了这样的传播平台,世界变得更加小了。每个人都不知不觉地就进入了不同的社群之中。

3.2平等性

新的传播关系中,不存在哪一方是信息的前端和高端,而是主要体现为传播过程参与者作为平等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每个人既可能是信息源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传播者,都可以公开发表自己的声音。

3.3分享性

新的媒体平台让普通受众发声成为可能,例如微信,在朋友圈任何人都可以分享他的专业知识、心得体会和生活状态。每个受众也可以通过各种专业平台进行专业领域的分享,于是各类在线微型课堂应运而生。

3.4公开性

由于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媒体的传播者,所以社会上的各种信息日趋公开化,这在社会新闻中已经非常明显,例如某人曾经在故宫的文物上刻字,分分钟的时间便可能因为一个旁观者的朋友圈发布而让此事变得家喻户晓。

4.媒体发展的主要优势

以上我们从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媒体发展的诸多变化,但是作为媒体本身,还有一些根本性的特质依然不变,正是这些不变成为新时代下媒体竞争的主要优势。

4.1专业性一直为王

无论是媒体机构还是目前粉丝数万的自媒体,能够赢得受众信赖的首要原因还是“内容为王”。虽然技术手段和传播手段发生了变化,但内容本身仍旧是媒体长足发展的重要因素。简言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的内容,传播技术再先进、传播手段再丰富也是无济于事的。无论是专业媒体机构还是自媒体,它一定是某个领域专业信息的提供者和平台,而这个专业性一定是针对特定的受众群体而言的。

4.2受众资源永远是媒体最宝贵的“财富”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是将信息或资源传播给特定的人群,也就是任何时代的媒体都有自己特定的受众资源,在这个粉丝经济的时代尤其重要,正所谓得用户者得天下。随着微博和微信订阅号的盛行,“粉丝”这个貌似非正式的词汇大有要取代“受众”这个词汇的趋势,因为新的技术手段让受众的领域细分成为可能,粉丝积累速度之快也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正和岛”用短短几年时间积累的粉丝已经远远超过了某知名期刊数十年积累的发行数量。重要的是“粉丝”的活跃度要远远高于传统媒体的“读者”。

4.3持续“关注并满足受众需求”的思维

无论是在什么时期,关注受众需求永远不会错。传统媒体时期,只能通过少量调查了解受众(读者)需求,而在新媒体时代下有更多的手段和途径可以了解受众对内容的需求。

5.媒体发展的多样化

由于媒体传播方式的变化和受众需求的不断变化,媒体的功能在新时代下也正在逐步升级。除了原有的传播性之外,它也在朝着多样化发展。

媒体除了传播内容之外,还可以为客户(用户)提供更多服务,它的综合服务性日趋明显。例如:

策划组织专业会议和活动;

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基于受众资源和专业背景,可以为企业(受众)策划各种形式的专业活动,例如论坛、调查等;

策划线上线下的专业培训活动;

媒体参与电子商业务活动日趋频繁。

鉴于自身的受众资源,很多媒体开始创建自身的电子商务平台,为受众提供(推荐)与行业相关的实际产品和服务。媒体的飞速发展和变化,任何形式的媒体都将在这种“变化”与“不变”中不断蜕变和成长。

[1] 崔宝才.论云计算环境下分布式缓存技术现状及面临的挑战[J].电子制作,2016(16).

[2]广旗一兰,李孝贵.地图缓存技术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7).

[3]王赟.网络中的缓存技术问题探讨[J].硅谷,2011(21).

[4]秦秀磊,张文博,魏峻,王伟,钟华,黄涛.云计算环境下分布式缓存技术的现状与挑战[J].软件学报,2013(01) .

(作者单位:机械工业研究院)

G206

A

1671-0134(2016)10-023-02

10.19483/j.cnki.11-4653/n.2016.10.005

(肖捷(1962—),女,机械工业研究院(机械工业出版社)副总工程师,现代制造杂志社社长,高级工程师。长期工作在现代制造领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熟悉行业,媒体工作经验极为丰富。)

猜你喜欢
传播者传统媒体受众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引导者 传播者 担当者——新年寄语《人大建设》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让我们都成为直销正能量的传播者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