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祎文,金 锋
(天水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境下伏羲文化的当代价值
胡祎文,金锋
(天水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伏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和根本,是伏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二者之间有很强的契合性。在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不断从伏羲文化中汲取营养,自觉传承伏羲文化中的道德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就会持续得到完善,也能更加积极地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从而使人们形成涵盖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维度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
伏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
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传统、出于国情、迎合世界的中国道德考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承载着中国最根本的精神特征和伦理因素,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印记和道德智慧之体现,是中华民族欣欣向荣、蓬勃生长的动力和引擎。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给出了答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人文始祖伏羲,在中华民族从古到今追寻文明进步的历史征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伏羲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始源头,是中国民族精神、文化理念和人文伦理最深厚的凝聚,理所当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承载之一。
自先秦伊始,因为伏羲特殊的身份和巨大的功绩,伏羲成为中华民族进行尊崇、颂扬、祭祀、信奉、寻根的对象和形式。所以,各朝各代文人学者甚至统治集团,皆以伏羲遗迹及其文化实践为模板,经过归纳整理扩展加工,并融合坊间传说、信仰尊崇和习俗风尚,逐步促生了底蕴深厚、内容广博、内涵深厚的伏羲文化。从学术视阈去审视伏羲文化,它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伏羲文化是图腾文化
伏羲文化是龙图腾精神的体现,是福(幸福、造福众生)、生(生存、生育、生机)、融(融合、和谐、凝聚)和进(创新、进取)的有机统一。
伏羲文化体现了龙图腾的“福”之精神。伏羲时代处于人类由野蛮迈向文明的过渡期,人们对于类似打雷、下雨、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认识水平非常有限,具有一种恐惧感。人们期盼有一种东西能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问题,龙图腾反映的就是最原始的一种寄予与期望:保护自己,带来福祉。
伏羲文化体现了龙图腾的“生”之精神。伏羲所在的原始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生产工具极为简单,猎取实物主要用石头、棍棒,只能居住在潮湿的山洞或者栖息在树上。伏羲结网捕鱼、建造房屋使人们获得了猎物,有了住所。
伏羲文化体现了龙图腾的“融”之精神。龙图腾体现了各部落之间的包容与融合。伏羲氏只是当时九个部落中的一个,而且各个部落都有体现自己部落特点的图腾。伏羲借助先进技术及文化去帮助异族部落发展,最后另外八个部落与伏羲氏走向融合,伏羲摄取每一个部落图腾的一部分整合成一个全新的族徽,这即为龙图腾。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龙有九部分:角(梅花鹿)、脸(马)、眼睛(兔子)、耳(牛)、身子(蛇)、鳞片(鲤鱼)、掌(老虎)和爪(鹰)。
伏羲文化体现了龙图腾的“进”之精神。“天行健”、“地势坤”、君子“自立自强”与“厚德载物”,即是说自然界走的是一条康庄大道,人既能够像龙那样在水里畅游,也能够在地上健步如飞,但要实现翱翔九天的梦想,就要奋力拼搏,奋发图强。这就是一种龙的精神,和谐、凝聚,拼搏创新。
(二)伏羲文化是八卦文化
伏羲造书契、画八卦,解释自然界出现的各种现象,是伏羲文化的精髓。伏羲用“—”象征阳,用“--”象征阴,用阴阳符号变换演绎成八种符号,名曰八卦。每一卦形象征一定的事物。八卦交互变换演绎又衍生出六十四卦,以此代表各种自然景象和人事状况。八卦亦成为中华先民抽象思维和理想逻辑的结晶和高度智慧的象征。由八卦创制《周易》并由此汇聚成易学思维与机理,是中华民族诠释世界、洞彻自然、规治社会行为的诀窍与百宝箱。八卦与易学在哲学视阈上既是华夏民族把握世界规律、指引社会前行的知识体系,更是一个实践体系。所以,这一完善缜密、极具民族色彩和阴阳变化、和合大同的辩证思维方法和逻辑演化体系,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演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文化视阈上,八卦与易学融入道教系统,是在民间有很大市场的巫术、占筮等诡秘文化之源。因而,八卦符号与易学思想,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
(三)伏羲文化是民俗文化
在汉族的人类创世学说中,口口相传的伏羲和女娲的神迹,都在言说作为华夏先民的伏羲和女娲兄妹,在创世纪之际繁衍子嗣、在成纪开创农耕文明的历史先河。汉本古书有关伏羲和女娲的记载,基本上皆为历代汉族人民长久口口相传以后,再经后世文人贤达整理记录。因而在一些内容上,出现很多古怪、重复和费解的语言和记述;甚至一些内容显而易见是虚构、梦幻和错谬的。但是,古代华夏民族的创世神话和传说,也绝非是纯粹的荒诞和虚幻性的杜撰。实际上,恰是此种神话和传说,蕴藏着华夏先民对当时创世历程的深刻认识和通俗易懂的叙述。远古神话的弘扬传承,无非是三种:哲学化、历史化和仙化,伏羲感生神事、兄妹联姻神话传说、龙图腾首创、八卦符号始画与别的创新发明,都随着伏羲文化的流传而融入民俗文化体系和镶嵌于民俗里,且在民俗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民俗文化演绎进化中最具影响力的元素和最鲜活的动力。
由上可见,龙图腾、先天八卦和神话传说组成了伏羲文化的基本内涵。伏羲文化拥有雄厚的哲学内容和独特的文化底蕴,探寻伏羲文化的基本内涵对于我们当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随着国家社会的深度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获得全国人民的支持和认可,成为思想文化建设中的头等大事。伏羲文化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数千年来深深影响着中国历史进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是对伏羲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更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持续推力,两者彼此影响,彼此促进,具有很强的契合度。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与伏羲文化的契合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维度,是从国家视阈出发,系统诠释了国家未来的发展路径。首先,富强、文明自古及今都是国家努力的基本方向,只有国家文明了,富强了,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伏羲为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富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物质领域,他结网捕鱼、狩猎捕兽、钻孔取火、教民生产等。在精神领域,他始画八卦、创造文字、定邦建制、设定历度、推对婚制、造制琴瑟,唱作乐曲等。虽然这些做法今天看起来简单平常,但对人类的发展进步具有奠基性意义。其次,民主思想在伏羲文化中已经得到了反映。比如作为中华民族各部落联盟的共同龙图腾的创立就是以伏羲氏和其他八个部落的族徽融合而成,这既显示了伏羲的博大胸襟和高尚情怀,也显示了其管理上的民主性。另外伏羲为了更好地管理氏族及部落内部事务,开创了龙纪官制度。《三皇本纪》说伏羲“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同时为了使部族内部的关系更为融洽,采取分部管理,成立主管具体事情的官吏,并对各种官职也采用伏羲族的龙图腾来命名。这种对管理机构的归置和管理职责的分工,不但协调了部族内部的各种关系,也是民主的一种体现。第三,和谐观念在伏羲文化中有着深入的体现。现在倡导的和谐思想在远古时候已经出现,而伏羲文化即是中国最久远的和谐文化,伏羲文化中有很多和谐思想。“《易》言伏羲作八卦,前是未有八卦,伏羲造之,故作也。”八卦将主客体、主客观彼此间的关系概括为八种符号,在此基础上演绎出对立统一的“阴”、“阳”观念,并以“阴”、“阳”之对立统一达到天人、人自然、人人彼此的和谐统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与伏羲文化的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体现在国家层面,而且还从社会层面提出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第一,自由是人类自古至今永恒的追求。自由是人类最大的共同天性,伏羲就是追寻自由幸福生活的最原始代表,为了自由幸福的生活,伏羲率领着他的氏族自出生地成纪(今甘肃天水一带)一路东迁,先是定都于陈(今河南淮阳),接着发展到今山东西部一带,最后其势力又延伸到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第二,人人都应享有生产资料的权利,平等的分享工作成果。《周易·系辞下》说:“(伏羲)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2]《尸子》也说:“伏羲之世,天下多兽,教人以猎。”伏羲用绳索结制成网,既可网禽兽,也可捕虾鱼。捕获的猎物在满足氏族成员的食用之后,又可驯服豢养,典籍美其名曰“养庖牺”,这个创举,不仅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也能避免同一氏族内成员因食物不足而招致的纠纷,从而有益于氏族内成员彼此间的和谐平等。第三,公正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条件。伏羲所处时代大家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劳动果实,对那些不劳而获却占有别人劳动果实的人切齿痛恨,那种贪心无比、搜刮财富、中饱私囊的行为就是饕餮。第四,法制章程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方式。伏羲所处时代主要是以德来治理部落事务,但是在伏羲时代法制思想已经萌芽。伴随伏羲族向东的拓展,特别是在建都陈之后,随着部落势力的增大,人口的增添,疆域的扩展,部落自身事务愈益复杂。为了协调部族内部的关系,制定和颁布了一些类似法律的规章制度,并用伏羲族的图腾龙来命名各种官职。另外伏羲还制定礼仪,以规范嫁娶,如《世本》所载“伏羲制以俪皮嫁娶之礼”。[3]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与伏羲文化的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三个层面是从公民建设视阈提出的,全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第一,伏羲时代并没有国,但当时的氏族、部落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在当时部落里的一些人常常因为疾病而英年早逝,作为部落首领的伏羲则非常痛心,为此他“‘尝百药而制九针,以极夭焉。’使人身上的湿、热、燥、火、风、寒等‘六气’,胃、大肠、小肠、三角、膀胱、胆等‘六府’,肝、脾、肾、肺、心等‘五藏’,水、火、金、木、土等‘五行’以及阴阳、四时、水火等”[4]得以掌握和克制,使人民能尽其天年免于夭折。这是一种扎根于现实生活的爱国,是对爱国的最本真的阐释。第二,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只要恪尽职守,都可以有所作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修身养性保有德行,最后才能达成全体归仁的境界。伏羲文化正是给我们传递了这样一种精神,伏羲最初是成纪的一位氏族领袖,正是拥有极强的敬业精神,一直迎着太阳向东发展,最终其统治延伸至淮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同时又创制八卦、初创文字、“作结绳而网罟,以佃以渔”和制定礼仪,成人文始祖,位列三皇之首。第三,诚信有德是为人处世的根本要求,是伏羲文化里较为重要的价值观之一。在伏羲时期,就非常重视“德行”,把德行作为判断一个人品格的标准。《淮南子·览冥》“伏戏、女蜗不设法度而以至德遗于后世,何则至虚无纯一不噀喋苛事也。”[5]可见,《淮南子》尊崇伏羲“至虚无纯一”的“至德”,把他看做远古之圣贤。《列子》卷二《黄帝篇》曰:“庖牺氏、女蜗氏、神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状,而有大圣之德”。[6]也是把伏羲看做古圣贤。第四,友爱的思想在伏羲文化中也有体现,友爱他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易·系辞传下》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伏羲生活的时期,产生力低下,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非常有限,常常食不果腹,在此情景下伏羲先天下之忧而造网罟、教民渔猎,使得先民狩猎的效益变大、猎物增多,这是一种友爱的表现。
伏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根本,不但是陶冶情操、洗涤心灵、抚慰灵魂、鼓舞民族创新的智力之源,更是新时期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饶土壤。在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不断从伏羲文化中汲取营养,自觉传承伏羲文化中的道德因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就会持续得到发展,也能更加积极地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从而使人们切实形成涵盖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维度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
(一)坚持传承和弘扬伏羲文化中以人为本理念,彰显人的价值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分别指称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不同方面的价值,可其实践和活动的主体都是公民个人,公民个人的价值标准是其实践基石。伏羲文化重视人的生命价值、人的道德修养,追寻理想人格及高尚的人生境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以人的价值主体地位为基础,积极继承与发扬伏羲文化里的价值因子。这就要正确理解作为生命而独自生活的人在人伦之初应坚守何种道德标准、价值理念,即人成其为“人”的初始价值。这取决于人的本质规定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这使我们明白只有在社会关系实践中才能彰显人之价值,此处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外延极广的范畴。换句话说,是建立在人的本质存在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囊括与人有关的所有血统的、历史的、自然的、社会的环境和关联。从发生学上来看,人自呱呱坠地之时始,面临的便是怎样与我们的父母生活。对待父母的行为和方法,是一个人道德行为之原始表征,直接决定和制约着其以后与别人交往、对待生活的立场和处世方法,以及待人之举、为人之德。差异化的价值标准、不一样的处世哲学,对应着大相径庭的处世为人方式。伏羲文化可以说就是一种“伦理型文化”、“道德型文化”,注重个人修养、人生价值、道德理念、爱国情操等。也可称之为“人”之文化,即发展人、提升人的文化。所以,继承伏羲文化里的价值理念,便是要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发扬人的价值主体功能。换一种说法就是人应该如何与他人、与社会相处,在相处的过程中应恪守何种价值规范和道德标准。当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人本为首,就是要把人民放到整个国家和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力争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民众创造历史的社会现实中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前进,以此为根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腾飞,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二)深入挖掘和弘扬伏羲文化中的道德理念,增强人们的道德素质
道和德在伏羲文化伊始就被牢牢地绑在了一起,伏羲以木德王,制礼以教化子民,为开启文明新纪元做出了巨大贡献。“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使不渎。”通过这些措施确定了基本的婚姻礼制,以约束社会行为,养成良好德行,与天道合一。伏羲文化里的德行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蕴藏着许多伦理德性内容。爱国、诚信、敬业、仁爱是中华民族个人层面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经过数千年的王朝更替、文化演变依然拥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影响力。它不但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而且也孕育培养了中华民族。在社会转型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美德依然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尤其是在目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依然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我们应该自觉继承和弘扬此种道德精华,并促使其创新性转化和跨越式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给肥沃的精神土壤。
传承家国意识,陶冶爱国情怀。中国人的家国意识历来非常强烈。伏羲氏最明显的标记是龙图腾,这代表着伏羲氏族,显现了华夏民族主流血统的凝聚及文明的伊始。伏羲龙图腾以信仰为桥梁,跨越了地区、种族、时间的束缚,形成了极大的思想统摄性和巨大的文化向心力,经过人们内心里的认同,感情上的尊崇,行动上的恪守,将中华民族的感情、意志汇成一个坚固的整体。这种家国情怀与倡导“爱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当前,践行爱国价值观,对我们每一位公民来说就是要和我们日常工作、学习相结合,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做好我们的本份工作,真正把我们的爱国热情转化到为国家奉献的实际行动上来。
传承敬业精神,熔铸奉献品格。伏羲文化尤为重视敬业奉献、锐意进取。伏羲在率领人们适应大自然的实践中,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创举性的成绩,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图强打下了基础。《周易·系辞下》比较详实地记录了远古圣王的这种创业敬业精神:“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故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今天,实践敬业价值观,必须树立劳动光荣、生产光荣、创业光荣、创新光荣的观念,要求每个民众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视为为国家做奉献、为人民谋福利,视作为推动社会、单位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自觉做到尽忠尽职、勤于公务、脚踏实地,在谋取祖国繁荣昌盛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传承诚信精神,提升道德素养。诚信是人类社会能够世世代代存在和延续的必要条件,亦是社会民众团结协作的基础和桥梁,所以在伏羲文化里特别看重和强调道德价值。当前,我国正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在个人、社会、行业等领域都存在着诚信严重缺失现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将诚信确定为其价值之一,是社会的普遍要求、人民的殷切期盼。继承诚信精神,培植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全面贯彻诚信价值观,使其成为人们彼此交往时必须遵守的主要道德标准,成为全国人民的行为准则和职业操守,成为度量一个人道德素养好坏、思想素质高低的主要价值准绳。
传承友爱理念,型构和谐社会。友爱是伏羲文化中重要的思想内容。伏羲画八卦、造书契、制嫁娶、结网罟、养庖牺、以龙纪官、创历法、造书琴,彰显了天人和谐、人际和谐以及人的身心和谐思想。这种思想被传统文化予以继承和发展为“仁爱”、“友爱”,倡导用一种和谐友爱的方式来与自然、社会和他人相处,用一种包容的态度处理各种关系。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此类“仁爱”、“友爱”观念以“爱人”、“成人利人”为出发点与归宿,培养爱心实现身心和谐,团结友爱实现人际和谐,相互尊重实现社会和谐,珍爱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传承友爱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形成团结友爱、互助平等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局面。
(三)坚持把传承和弘扬伏羲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
走进现实生活,返朴归真,既是发扬光大伏羲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用其规范现实生活的自然选择。所以,我们应该以民众的现实实践为基础,做到融入与引领的高度统一。融入,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扎根基层,贴近生活,联系群众,真正成为群众融在心,行在外的价值观;引领,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使从属性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的主体性意识形态相契合、相和谐,这就要求在依赖伏羲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实现二者之间的完美对接。换言之,走进和融入现实生活并不是盲目地迎合现实生活和单纯地顺从现实生活,其终极要义在于指引现实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人们精神世界的升华。恰似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8]“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9]
总而言之,要做到在继承和发扬伏羲文化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在民众理解、接收和认同上做文章,提高伏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号召力与向心力,这就要做到使核心价值观“接地气”,与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日常生活、风土人情以及伏羲文化中包含的教化思想相融合,使其由艰涩难懂的理论变化为人民群众津津乐道的“民俗故事”和“价值共识”,从而在人民群众心中安家落户,化为人们现实工作生活的主要守则。深刻发掘伏羲文化中富含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容,借助大众媒体,以民众喜闻乐见的载体进行宣传。这样耳染目濡,潜移默化,使广大民众在无形之中亲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到其并不晦涩深奥,相反是现实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才会使人们逐渐明礼仪、知廉耻、懂谦让,在无声无息中教会人们与人为善、乐善好施的道德情怀,创建助人为乐、和谐友爱、公平正义的生活环境,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基础。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2.
[2]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86.
[3]张澍辑.世本八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355.
[4]伏俊琏.伏羲氏的历史贡献及伏羲文化研究的启示[J].甘肃社会科学,2014,(1).
[5]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215.
[6]张湛.列子注[M].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27.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8]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9]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不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N].人民日报,2014-05-25.
〔责任编辑余粮才〕
G127
A
1671-1351(2016)05-0035-05
2016-06-11
胡祎文(1967-),男,甘肃静宁人,天水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3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境中的伏羲文化当代价值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