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云飞
(1.天水师范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2.秦安一中,甘肃 秦安 741600)
西部贫困地区县域中学校本课程特色化实践研究——以甘肃省秦安县第一中学为例
姬云飞1,2
(1.天水师范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2.秦安一中,甘肃 秦安 741600)
西部贫困地区经济落后,课程资源相对匮乏,县域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课程理念落后,对课程开发缺乏积极性、创造性;课程开发脱离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多为个人独自开发;课程开发没有与学校文化、学校特色相结合,地域文化资源挖掘不够,缺乏系统性与特色,难以在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实现应有的价值。作为西部贫困地区县域普通高中典型代表的秦安一中,依托和挖掘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确立了“和而不同,止于至善”的特色化校本课程理念,在学校整体设计的基础上,构建了人文性与科学性相融合的特色化校本课程结构,规范了校本课程开发流程,推行过程性评价,开发出了特色各异的精品校本课程,增强了学生对秦安地域文化的了解,加深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校本课程特色化应该成为西部贫困地区县域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价值选择。
中学;校本课程;特色化;实践;秦安一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多样化发展、特色化办学是普通高中发展的趋势,特色建设应成为普通高中发展的普遍追求。甘肃省教育厅2014年启动新课程改革实验特色高中的创建工作,并出台了关于加强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工作的意见。因此,迫切需要我们顺应普通高中发展的趋势,研究如何规划出既能体现出学校特色,又能向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课程体系,开发出高质量的校本课程,以特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最终实现学生基本素质和学力的整体提升。
(一)理论研究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内学者就开始了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和探索,但是真正进入课程开发机制层面来探讨校本课程问题,大致是在20世纪90年代。钟启泉认为,课程开发有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不同的层次,学校在课程开发中应该起创造性的作用,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因此,他提出要以学校为主体进行校本课程开发。[1]其后,国内课程学者围绕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江山野提出了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构想,认为国家、地方和学校各司其职,有利于高中课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2]崔允漷和吴刚平进一步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3]强调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和方法。吴刚平在2002年做了更加全面的阐述,他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4]该定义强调了“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等内容,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本文比较倾向于吴阶平教授的观点。
(二)实践研究
我国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
1.起步阶段。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东部发达地区一些学校就已经开始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探索,如上海市实验学校、上海市大同中学等。这一阶段校本课程的开发大多以对国家课程的选择、改编、整合等形式进行,学校只是行使了课程选择权,或者是对国家课程根据校情进行加工、整合,以形成适合自己实际需要的课程,也包括某些学校引进国外的课程进行翻译或本土化改造。20世纪80年代,上海实验学校开设实验班,开始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但是当时的课程仅仅是对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活动等课程的整合拓展。[5]90年代初,上海市大同中学与澳大利亚合作开发了《知识论》课程,1995年秋季课程正式实施。从起源上来说,《知识论》是国际合作的一门重要课程,需要对原始材料进行中国化的改编,需要与校外专家合作,从内容上来说,需要学校与校外、国内甚至国外专家或机构的合作。课程的开发在加强国际合作、创建学校特色、教师成长等方面取得了成绩。[6]
2.发展阶段。2000年前后,随着地方和学校课程自主权限的增加,江苏省的一些学校关于“校本课程”的实践引起全国的关注,他们在实践上的研究为全国其他地方校本课程的开发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形式上以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拓展为主,形成新的校本课程。如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从“选修课和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3]南京师大附中的“分层递进与全员参与”校本课程。锡山高级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从选修课和活动课入手,以课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验》为抓手,围绕“校本课程”这一概念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实践上的实验与研究,进行了新的课程改革计划,从实际出发开发出了高中活动类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校本课程,活动类课程有体育类、艺术类、技能类、学科类;选修课程有体育类、学科类、微型课程等,形成了适应学校办学特点、与国家课程相整合的、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体系。[7]南京师大附中以“必修课程分层次教学改革实验”为切入点,开展课题研究,分析了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将来从事专业的相关性,学业成绩与工作成就的相关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差异、离散分布、成因等,形成了高中阶段分层次教学的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全校专任教师参与开发必修、选修、综合实践活动等校本课程,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成绩显著。[3]
3.成熟阶段。2001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2004年国家在广东、宁夏、海南、山东四省区开始新一轮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试验。由于课程专家理论上的专业指导和发达地区一些学校实践经验的积累,校本课程开发可以说蓬勃发展。先期进入课改的一些学校按照学生课程需求的评估以及资源情况,在学校教育哲学的观照下开发出了较有个性化的校本课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浙江新昌中学校本课程、北京陈经纶中学校本课程和华南师大附中校本课程。[8]北京陈经纶中学在课程开发中,学校下放课程开发自主权给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与自我、学生与他人和社会、学生与自然、学生与文化四个方面的关系进行课程开发,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活动能力和个性特长。[9]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发达地区学校立足自身实际,在总结和继承学校优秀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学校新课程体系,取得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为其他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一些借鉴,为普通高中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范例。西部地区进入新课改相对较晚,甘肃省2010年秋季实施新课程改革,由于受地方经济、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制约,校本课程开发方面还处于实验、探索阶段,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发达地区学校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进行这一方面的探索既是良好的机遇,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应该进行积极研究,认真探索。
(三)西部贫困地区县域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从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实施以来,各个学校都开设了校本课程。西部贫困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学校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师资力量薄弱,限制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再加上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大多数学校仍然是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格局,个别教师开设校本课程也只是应付上级检查而已,课程仅仅停留在课程表上。有些开设校本课程的,也仅仅是国家课程的拓展或者学科课程的竞赛辅导,离真正的校本课程还有一定的距离,难以在提升学校整体质量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上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具体说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课程理念落后,教师开发意识淡薄,能力不足。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开发者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长期以来,学校和教师只是完全地执行国家的指令性课程计划,其成长和发展都比较保守,对课程开发缺乏积极性、创造性。学校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赶鸭子上架,导致许多劣质课程以校本课程为名,堂而皇之地走上课堂。
2.课程开发脱离学校课程的整体规划,相当零散,没有与学校的学科特色、学校特色紧密联系起来。一些学校只是应付校本课程的开展,内容仅仅停留在介绍知识的层面上,拼凑材料,缺少真正有内涵的东西。
3.经济落后,课程资源匮乏,校本课程开发没有和地域文化结合。西部贫困地区经济落后,严重制约着校本课程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所需要的财力、物力,许多学校无法满足,学校的现有设施不能够满足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经费投入不足,再加上没有深入挖掘校本课程资源,一些教师就只好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把开发校本课程等同于编写教案、校本教材,忽视了地域文化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
4.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仍然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要因素之一。因高考升学的压力,校本课程在许多学校被淡化、异化成高考科目的强化和补充,在校本课程的时间里变相进行高考科目的强化复习。这一点在全国普遍存在,在西部贫困地区尤为突出,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可以说,升学是学生改变自身命运的唯一出路,与高考无关的课程在师生们眼里可有可无。
特色课程体系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新课改初期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在地域文化、学校文化、办学特色引领下开发课程,每一门课程都镶嵌在特色课程体系中,避免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混乱、无序现象,有利于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衔接,促进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的补充性、协调性和平衡性。因此,校本课程开发与地域文化结合,与学校特色建设结合,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是西部贫困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如秦安一中确立了“和而不同,止于至善”特色课程规划,构架了特色课程体系,将秦安地域文化等人文性内容引入教师的视野,开设了一系列特色课程。下面我们以秦安一中校本课程开发为例,探讨西部贫困地区县域中学特色课程体系下的校本课程的开发途径。
(一)依托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确立“和而不同,止于至善”的特色化校本课程理念
秦安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文化底蕴深厚,素有“羲里娲乡”之称,钟灵毓秀的山水孕育了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县内有大地湾、兴国寺、文庙大成殿等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女娲祭典”被收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秦安蜡花舞”、“壳子棍”被收入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0]充分挖掘秦安地域文化资源,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能够强化学生本土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服务家乡、发展家乡的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秦安的本土文化独具特色,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载体。秦安一中结合当前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形势需要,结合学校现有的中国庭院式建筑设计风格和秦安悠久的历史人文环境,初步确立了“和而不同,止于至善”的特色化校本课程的办学定位。“和”就是人文性和科学性的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不同”就是校本课程所追求的学生个性化发展;“止于至善”就是循序渐进,逐步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
(二)学校整体规划,确立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目标
通过学校整体规划,秦安一中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确立了如下具体目标:第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优化学生对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整体认知,主动学习,健康生活,团结合作,和谐发展,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第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风貌和品质。第三,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发展教师专业水平,培养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形成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评价体系。第四,实现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而学校的特色是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自然结果。
通过特色实验学校建设,探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有效策略,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提高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初步形成“和而不同,止于至善”这一秦安一中校本课程特色建设总目标。
(三)构建特色化校本课程结构,体现人文性与科学性相融合的内涵
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是课程实施得以顺利推行的重要抓手。它是课程体系的框架,是协调和组织课程的一部分,具有体现学校课程理念和课程内容的功能。
1.围绕“和而不同,止于至善”理念构建校本课程体系,体现校本课程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秦安一中背依生态环境绿化优美的长山,校园主体建筑为中国庭院式建筑群,有着浓郁的园林风格特点的校园文化氛围。传承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校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文化理解和文化自赏的过程中,从文化自觉、文化体验到文化认同,达到“和”的境界;从文化情感,再到文化创新,达到“不同”。逐步具备自强不息的意志追求、崇德尚义的价值判断、广阔的胸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在品德修养上止于至善。
2.开发两个板块——科学素养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构建校本课程整体框架。科学素养课程,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体现现代意识的培养;人文素养课程,以传统美德、本土文化为重点,体现民族精神的培育。具体课程框架、课程体系如下表所示:
(四)规范校本课程开发流程,强化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秦安一中在甘肃省2010年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学校领导重视校本课程开发,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学校老师加深了对开发课程重要性的认识,经过三年的探索,逐渐形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流程:
1.成立“课程委员会”。学校“课程委员会”由校长、副校长、教务处主任、教研处主任等学校的领导,以及学校年级组长、备课组长、富有经验的骨干教师组成。聘请西北师范大学、天水师范学院等学校的校外专家进行咨询和指导。“课程委员会”的任务是负责评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决议,审核选修课程开发的方案以及各种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学校经费的使用情况,对学校课程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确保课程开发的质量。
2.公布学校课程规划。召开动员大会,教研处代表“课程委员会”向全体教师公布学校课程规划,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所掌握的课程资源,组建课程开发团队开发校本课程。
3.提交《课程方案》。根据自己对学校课程规划的理解和对校内外课程资源采集的情况,在调查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和需求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结构,并撰写《课程方案》。其内容包括开发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实施、课程的评价以及可行性论证等。
4.审核《课程方案》。课程委员会邀请校外专家,共同对教师们递交的《课程方案》进行审核,审核的依据为:是否符合学校的课程规划,是否有利于“和而不同,止于至善”的特色学校品牌创建,是否与其他选修课程重叠,是否与国家课程内容相衔接等。
表1 秦安一中校本课程框架及课程体系列表
5.立项开发课程。经过审核,筛选出优秀的《课程方案》,个别开发力量单薄的或有内容重叠的建议合并,淘汰缺少开发价值的、不符合要求的课程方案。对通过审核的《课程方案》予以立项公布,并拨付一定的科研经费,课程开发的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开发工作。
6.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项目组根据《课程方案》,组织团队成员,收集相关资料,编写校本教材;允许边实施边开发,在实施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校本课程的实施每周安排一至二课时,上课采用走班制。开课之前,教师向全体学生提供所开课程的《课程方案》,让学生根据《课程方案》自主选择所学课程。
7.反思与完善。课程一轮实施结束,“课程委员会”给出是否结题的结论,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对于实施效果较好,受学生、家长喜爱的校本课程予以进一步扶持,教研处推荐教师申报市级、省级课题或科研项目。
(五)推行过程性评价,完善课程设计
学校教研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问卷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通过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学生选择该门课程的人数,二是看学生学习接受的效果,三是听教师听课后的反馈,四是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对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考核评价以发展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为主,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一是检查考勤记录,计算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学时总量;二是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三是通过实践操作、竞赛评比、作品鉴定、汇报演出等形式看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成果。评价以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进行考核,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载入学籍档案。同时,学校课程委员会根据评价反馈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
(六)学校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的成效
1.依托本土资源,开发出了特色各异的精品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学校有意识地结合地方特色和本土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开设了“中国区域探究——魅力秦安”“大地湾文化”等校本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将学校传统的兴趣小组活动和校本特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用课程的要求加以规范和提升。例如,在养成教育、学科竞赛方面取得初步成果基础上,开发了“一中名师风采”、“奥林匹克竞赛”等校本课程,在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优势体育项目基础上,开发了“秦安壳子棍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等体育校本课程,既较好地处理了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又进一步弘扬了学校的特色。学校初具“和而不同,止于至善”的特色校园文化和特色品牌正在形成。
2.加强了学生对秦安地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在经济全球化、文化一体化的影响下,乡土文化受到冲击,有些已经被人们忽略甚至遗忘了。中小学时代,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尽管有些认识比较朦胧,但根植到内心深处的东西将会影响其成长并受用终生。秦安一中让本土文化走进学校的课堂,学生通过对家乡文化、历史发展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现状研究的热情,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联系得更切实,更紧密,为他们建设家乡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提高了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提升了学校办学理念,使乡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学校文化之中,使得文化的传承后继有人,精神代代相传。
3.促进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2015年11月,秦安一中被甘肃省教育厅批准为“甘肃省新课改实验特色学校”。同时,校本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结合校本课程的实施,广大教师勤于总结,不断反思,撰写了许多有质量的论文、随笔。近三年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与课程和教学改革相关论文20余篇,教师的课堂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许多年轻教师从课改中迅速成长,脱颖而出,近三年来,教师在县级优质课竞赛中有6人获奖,在市级以上优质课竞赛中有2人获奖,其中1人获省级一等奖(第一名)。同时,学生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类竞赛活动中获省级以上奖励达432人次。
(一)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是校本课程开发特色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秦安县属于六盘山连片特困区,经济欠发达,但是人文底蕴深厚,西部欠发达地区大都具有这样的特点。秦安一中依托当地丰厚的人文条件,挖掘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资源,开发出了“和而不同,止于至善”的特色化校本课程,走上了特色办学的发展之路,其成功经验可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普通高中开发校本课程提供借鉴。
(二)地域文化资源具有极高的本体教育价值和过程教育价值,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素材
从地域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看,它能够直接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能够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健康美好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促进其和谐全面地发展。学生在文化资源挖掘和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能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三)人文性和科学性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不可偏废
现代教育不仅要注重科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西部贫困地区地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它具有突出的人文性特点,是对中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宝贵资源,要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开发,并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活动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使学生既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全面而深刻地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精神。
(四)校本课程特色化是西部贫困地区县域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价值选择
随着《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进入了新的发展历史时期,致力于质量提升与特色建设已成为普通高中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必然选择。秦安一中开发特色化校本课程的成功案例证明校本课程特色化是西部贫困地区县域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价值选择。地域文化对个体生命的发展具有“根”的意义,其浸润与熏陶的作用十分重要。学校的教育特色,也一定植根于深厚的传统和地域文化中。从这一点看,立足本地优秀的文化资源,认识并发扬其中的文化特质,是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品位的绝好路径。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江山野.世界中学课程设置博览[M].长春:吉林教育版社, 1989.
[3]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5]张民选.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对上海市实验学校案例和其他国家经验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2001,(5).
[6]张浩良,等.合作与探究──上海市大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及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0,(7).
[7]崔允漷.从“选修课和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本课程”个案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00,(2).
[8]王力红.创新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课程·教材·教法,2001,(6).
[9]杨小村.开发校本课程办出学校特色[J].中国教育学刊, 2002,(6).
[10]秦安县志编委会.秦安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1.
〔责任编辑艾小刚〕
A Study of School-based Courses Characterization Practice in the Western Poverty-stricken Areas——With Qin’an No.1 Secondary School as an Example
Ji Yunfei1,2
(1.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Tianshui Gansu741001,China;2.Qin’an No.1Secondary School Gansu741600,China)
As a typical school,Qin’an No.1 Secondary School established its own course characterization concept, built its special school-based course structure,specified the related courses development process,carried out pro⁃cess evaluation,which strengthened the 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local culture,deepened their love of home town and promoted the teachers’professional growth and the students’integrated development.
secondary school;school-based courses;characterization;practice;Qin’an No.1 Secondary School
G634
A
1671-1351(2016)05-0123-06
2016-06-19
姬云飞(1969-),男,甘肃秦安人,天水师范学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兼职导师,秦安一中中学高级教师。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地域文化的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GS[2015]GHB1301)阶段性成果